中国天文学会(1922年成立的群众性学术团体)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16
中国天文学会
1922年成立的群众性学术团体
代表作《天文学进展》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中国天文学会 |
外文名 | Chinese Astronomical Society |
别名 | CAS |
总部地址 | 江苏省南京市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 |
组织性质 | 群众性学术团体 |
展开
发展历史
1912年5月,民国政府教育部设立中央观象台,接收清政府钦天监外署(泡子河观象台)作为台址;同年民国政府接管清政府所属的军谘府改组为参谋本部。对军谘府所属创设不久的陆军测量总局和陆军测量学堂(后改称学校)充实人员、设备,在三角科中培养一批实用天文人才。
1915年,中央观象台天文工作者筹组天文学会,先以中国天文学会名义出版《观象丛报》,希望能扩大学术影响,引起重视,从读者中发现、培养和吸收会员。
1922年10月30日,中国天文学会正式成立,在北京中央观象台召开成立大会。
1923年,中国天文学会接受捐助,设立“隐名奖金”,奖励天文科普作品。
1925年,中国天文学会接受已故名誉会员柯鸿年捐助,设立“淡园奖金”,资助出席国际天文联合会(IAU)的旅差费用和奖励研究中国古代天文著作的奖金。
1927年秋,中国天文学会在南京设立通讯处。不久,秘书处也迁往南京。
1932年会所迁至南京,挂靠在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的前身)。
1935年中国天文学会加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简称IAU),成为其团体会员单位,并拥有296名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会员。
1949年后,中国天文学会先后由中国科联和中国科协领导,并一直挂靠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2002年10月30日,中国天文学80周年纪念大会在南京隆重举行。
组织体系
机构设置
•最高权利机构
学会的最高权利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
(三)决定学会的工作方针和任务;
(四)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五)制定和修改会费标准;
(六)决定终止事宜和其他重大事宜。
•执行机构
理事会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负责领导学会工作,对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负责。理事会的职权是:
(一)执行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选举或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常务理事;
(三)筹备召开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四)向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情况;
(五)决定办事机构、工作委员会(协助理事会开展学会工作)、专业委员会(负责开展专业学术活动)等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设立、注销和更名;
(六)决定会员的吸收和除名;
(七)决定名誉职务、顾问的人选及设立;
(八)决定副秘书长、各分支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九)领导学会各机构开展工作;
(十)制定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并监督其执行;
(十一)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下设机构
据2018年5月学会官网显示,中国天文学会下设6个工作委员会、1个工作组(基金)和11个专业委员会。
工作委员会:组织工作委员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图书信息出版工作委员会
工作组(基金):基金工作组
中国天文学会
•地方组织
天文小组:河南天文小组、长春天文小组
各省(市)天文学会一览表 | |
北京天文学会 | 上海天文学会 |
江苏天文学会 | 安徽天文学会 |
陕西天文学会 | 云南天文学会 |
湖北天文学会 | 福建天文学会 |
河南天文学会 | 天津天文学会 |
展开表格
组织成员
据2018年5月学会官网显示,中国天文学会有团体会员单位23个,会员2000余人,他们主要是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教师。
团体会员单位一览表 |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 |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系 |
展开表格
业务资产
•业务范围
(一)开展中国国内外天文学科的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促进国际民间科技合作和交流;
(三)编辑出版天文书刊;
(四)对中国天文学科进行发展战略研讨和决策咨询,接受委托承担有关科技项目的论证和评估以及天文科技文献和标准的编审;
(五)举荐人才,经政府部门批准,表彰和奖励在各项业务活动中取得优秀成绩的会员和天文工作者;
(六)推动天文教育,开展对会员和天文工作者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
(七)反映会员和天文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维护会员和天文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九)举办为会员服务的其它活动。
•经费
学会经费来源:(一)中国科协的拨款和政府资助;(二)捐赠;(三)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四)会费;(五)基金;(六)利息;(七)其他合法收入。
建设成就
学术交流
中国国内活动
中国天文学会
“张衡学术研讨会”是中国天文学会主办的系列学术活动之一。会议重点讨论恒星演化、银河系结构、致密天体以及时域天文学等科学议题,促进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交流合作。
国际活动
•亚太合作天体物理国际系列研讨会
学术刊物
学术期刊
《天文学报》发表中国现代天文学各分支学科的高水平的科研成果;1989年起,该刊被英国科学文摘(SA)和苏联文摘杂志系统收录。
人才培养
科普活动
中国星空大会是由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北京天文馆和《天文爱好者》杂志社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业余天文盛会,从2005年开始中国星空大会每年一届。
星空大会期间,中国各地、各行业中的天文科普和教育工作者以及中国内外天文爱好者将共聚一堂,交流天文活动心得,共同促进中国天文科普事业的进步。大会将特邀专家作报告、进行讲座交流、器材制作研讨、观测摄影、参观天文台等活动。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会徽由金黄色圆形背景、代表学会英文名缩写组成。
会徽
精神宗旨
发展和繁荣中国的天文事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
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贯彻民主办会精神,充分发扬民主,开展学术上的自由讨论。
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尚,积极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团结广大天文工作者和有关的科学技术工作者,促进天文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为加速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