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教育部直属公办重点大学)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17
中国传媒大学
教育部直属公办重点大学
双一流建设高校
中国传媒大学(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中传”,位于首都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信息传播领域行业特色大学;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动画、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入选高校;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发起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单位。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1958年更名为北京广播专科学校。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北京广播学院。2000年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划转教育部管理。2002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东校园(原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整体并入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8月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46.3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88万平方米;设有21个教学科研单位,84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10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有5000余人;有教职工1969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371人,副高级职称616人,专任教师(含科研人员)1202人。
历史沿革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广播事业局决定于1954年开办“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培养掌握广播专业理论知识的技术人员。
1958年,中央广播事业局直属的第一所高等专科学校——北京广播专科学校,在原训练班的基础上正式成立。同年3月18日,中央广播事业局局长会议正式批准训练班与北京市林业局交换房地产,决定训练班从良乡12号发射台迁至城内南礼士路广播科研所(后为广播电影电视部南礼士路招待所);5月22日,中央广播事业局所办的技术函授学校移归训练班领导,给训练班注入了新的力量;9月2日,中央广播事业局直属的第一所高等专科学校——北京广播专科学校在原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的基础上正式成立;10月2日,北京广播专科学校正式开学。
1959年2月13日,北京广播专科学校在给中央广播事业局局党组的书面汇报中,由倪正义正式提出关于建立北京广播学院的问题;同年4月2日,教育部计财计(16)第183号文件同意成立北京广播学院。
1961年6月20日,北京广播学院的发展受到第一次严重挫折。中央广播事业局根据中央关于调整高等院校的指示,决定北京广播学院停止招生,并被列为“调查裁撤”的范围。
1965年6月,北京广播学院决定将福庄北京石油学校作为学院新校址。
1970年5月,学院被江青反革命集团指为“黑基地”;中央广播事业局军管小组再次向中央报送《关于北京广播学院停办的请示报告》,同年7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决定:北京广播学院试行撤销。至此,北京广播学院完全停办。
1973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北京广播学院得以恢复重办。
1976年,北京广播学院与北京牡丹电视机厂合办“七二一大学”。1979年“七二一大学”统一改称职工大学。
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2年1月,获批为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4年2月,国家教委下发〔84〕教成字004号文,批准北京广播学院可以举办函授教育。
1998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01年,正式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2002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东校园(原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整体并入北京广播学院。
2004年8月,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2009年,中国传媒大学创办了国内首个以文化传媒为特色的MBA教育项目。
2011年,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
2019年6月14日,中国传媒大学整合多个学部、学院的学术资源和师资力量,正式成立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
2019年11月,中国传媒大学正式被批准为“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依托单位。
2021年10月1日,武乡县与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举行战略合作意向签约。
2022年2月,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2023年3月22日下午,军事文化学院与中国传媒大学举行开放办学合作共建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开启两校全面深度合作新篇章。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21个教学科研单位(新闻学院、电视学院、传播研究院、戏剧影视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体育部、经济与管理学院、广告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海南国际学院、协同创新中心),以及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等直属单位。开设84个本科专业。
学部 | 学院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部 | 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中国传媒大学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实验教学中心 |
新闻传播学部 |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传播研究院 |
艺术学部 | |
人文社科学部 | 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中心、体育部 |
广告与经管学部 | 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文化发展研究院、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 |
展开表格
中国传媒大学本科专业一览表 | ||||
序号 | 专业名称 | 修业年限 | 学位授予门类 | 专业类 |
1 | 经济学 | 四年 |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2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四年 | 经济学 | 经济与贸易类 |
3 | 法学 | 四年 | 法学 | 法学类 |
展开表格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
师资队伍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1969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371人,副高级职称616人,专任教师(含科研人员)1202人。学校拥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教授、专家和学者,110余人次入选国家和北京市各类重要人才项目,20余人次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国家级和北京市级教学名师奖,3人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市级青年教学名师:曾祥敏、曹培鑫、张弛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国家“一流学科”,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传播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互联网信息、文化产业2个北京市高精尖学科,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动画学4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传播学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互联网信息、文化产业
博士 | |||||
学科门类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专业) | |||
名称 | 名称 | 审批时间 | 序号 | 名称 | 审批时间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 | 1 | 文艺学 | 2005 |
2 | 语言及应用语言学 | 2000 | |||
新闻传播学 | 2000 | 3 | 新闻学 | 1998 |
展开表格
中国传媒大学202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 |
新闻学院 |
电视学院 |
传播研究院 |
戏剧影视学院 |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
展开表格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 | ||
专业 | 研究方向 | 学院(研究院、实验室) |
020200应用经济学 | 01产业经济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02数字经济 | ||
03国际文化贸易 | ||
030200政治学 | 01政治学理论与政治传播 | 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 |
展开表格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资料。
教学建设
截至2019年11月数据显示,学校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门精品课程。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实验教学中心、动画与数字媒体实验教学中心
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告实践教学中心,动画实验教学中心,影视艺术实验教学中心,传媒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电视节目制作实验教学中心
精品课程
整合营销传播 | 媒介研究 | 传播学名家名著选读 | 传播理论研究 |
传播学概论 | 传播效果分析 | 传播学史 | 全球传播政治经济学 |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资料。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智能融媒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媒介音视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播电视智能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视听技术与智能控制系统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基地、首都传媒经济研究基地、数字动画技术研究与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13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数字媒体工程创新引智基地、智能融媒体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媒体融合与视听传播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及国际中文教育传播研究中心、中外人文交流宣传研究中心、国家广告研究院等12个其他高级别科研平台和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国家治理研究院、互联网信息研究院等32个校级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机构1个 | |
序号 | 名称 |
1 | 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 |
省部级科研机构13个 | |
序号 | 名称 |
1 |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 |
2 | 媒介音视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3 | 智能融媒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4 | 广播电视智能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展开表格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12个 | |
序号 | 名称 |
1 | 中国传媒大学全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测评估研究基地 |
2 |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中文教育传播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孔子学院传播研究中心) |
3 | 中国传媒大学中外人文交流宣传研究中心 |
4 | 中国传媒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 |
展开表格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11个 | |
序号 | 名称 |
1 | 中国传媒大学脑科学与智能媒体研究院 |
2 |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 |
3 | 中国传媒大学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 |
4 |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 |
展开表格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2个 | |
序号 | 名称 |
1 | 中国传媒大学—虎牙电竞研究中心 |
2 | 中国传媒大学擘雅品牌研究院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32个 | |
序号 | 名称 |
1 |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 |
2 | 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 |
3 | 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 |
4 |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 |
展开表格
院级科研机构23个 | |
序号 | 名称 |
1 | 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广播产业研究所 |
2 | 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电影研究所 |
3 |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舆论研究所 |
4 |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欧洲传媒研究中心 |
展开表格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
科研成就
2010年发表论文 | ||
篇名 | 作者 | 发表场所 |
一种AAC音频编码量化器的改进算法 | 电声技术第34卷第6期 | |
An Improved Feedback Cancelling Method for On-Channel Repeater | IEEEWCNIS2010-CTSP | |
基于概率分布的多描述标量量化方法改进 | 李艳、王翾 | 图像图形技术研究与应用2010(会议论文) |
Design of Fixed-Piont High-Performance FFT processor | 李文奇、王翾、孙象然 | ICETC2010--20102n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ducationTechnologyandComputer |
展开表格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资料。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图书馆累计拥有纸本图书180多万册(包含8万册外文原版图书及4.3万册古籍图书),累计订购报刊2000余种(含外文期刊100余种),数据库44个(其中中文25个,外文15个,自建4个),累计包含电子期刊3.7万种(其中外文期刊1.5万种,中文期刊2.2万种),电子图书290余万册,中外文学位论文1000余万篇,音像资料3万余件。
学术期刊
学术交流
中国传媒大学校园平面图
知名校友
获得荣誉
2020年12月,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公布,中国传媒大学排名第58位。
2021年QS亚洲大学排名,第501-550位。
2021年1月3日,位居2020年中国内地大学海外网络传播力综合指数排名中第101位。
2021年8月,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授予“理想照耀中国——第四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扶持创作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誉称号。
2021年12月,2021年首都高等学校游泳冠军赛(线上比赛)顺利举行。中国传媒大学获得了乙组团体总分第三名。
2022年2月14日,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2022年4月,中国传媒大学冬奥志愿服务团队被授予“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称号。
2023年3月30日,位居“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82位。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徽
校徽
中国传媒大学标志徽最早时图案外围是三个老式钢笔的笔尖侧面图,代表用笔书写的新闻记者;内部围成一个照相机快门的形状,代表用图像表达的摄影专业;整体类似一个发射塔的造型,代表提供技术支持的通信专业。文科、艺术、工科,在这个小小的图案中得到了完美的融合。之后,校徽虽然一直有着细微的调整,但笔尖、快门和发射塔这三个最基础的创意却一直被延续着。
1984年秋天,由学校学子钟诚设计的北京广播学院校庆30周年纪念印章诞生。
2014年9月16日,中国传媒大学新校徽公布并启用,较之原版,新方案虽然略有变动,但原初的创意却被最大限度地保留下来。
校旗
学校校旗为红色长方形旗帜,中间区域印有白色中、英文校名,左上角配以标志徽。
校旗
精神文化
校训
校训
”立德、敬业、博学、竞先“是中国传媒大学于20世纪90年代初确立的,其含义是“立德”就是坚持德以所谓,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功德和职业道德。“敬业”就是要敬重事业,热爱专业,专心学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博学”就是要掌握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博文广识,博学多才,基础厚实。“竞先”就是要具有时代精神,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开拓进取,敢为人先。
校歌
作词:叶延滨 作曲:刘天礼 | |
诞生过程: 1980年,由1978级文编系叶延滨作词,团委教师刘天礼作曲的《校园里有一排年轻的白杨》以象征着青春、团结、昂扬向上的白杨为喻,描绘了北京广播学院校园的秀美风光,展现了一代又一代北京广播学院学子渴求知识,勤奋钻研,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赞美了广大师生献身传媒事业,志在一流,以天下为己任的敬业精神和远大志向,在同年被选定为北京广播学院校歌。 整首歌歌词优美,韵律悠扬,充满青春气息和美感,唱出了传媒学子的青春和理想,是“广院精神”的生动体现,深受师生喜爱。 | 歌词: 校园里大路两旁 有一排年轻的白杨 早晨你披着彩霞 傍晚你吻着夕阳 啊…… 年轻的白杨 汲取着大地的营养 汲取着大地的营养 啊…… 年轻的白杨 树叶莎莎响 年轻的白杨 你好像对我讲 要珍惜春光、珍惜春光 珍惜春光 |
参考资料
[1]
中国传媒大学发布艺考调整方案 全部专业均实行线上初审 · 新京报[引用日期2020-04-03]
[2]
现任领导 · 中国传媒大学[引用日期2019-12-28]
[3]
南大、厦大等加入第二批全国高校与湖北高校“一帮一”行动 · 澎湃新闻[引用日期2020-05-18]
[4]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廖祥忠任校党委书记,陈文申因年龄原因卸任 · 澎湃新闻[引用日期2020-09-28]
[5]
QS亚洲大学排名 2021 · qschina[引用日期2020-11-26]
展开
相关合集
中国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管理的
高校
共19个词条2879阅读
河北美术学院
中国石家庄市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艺术类高校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省属民办本科院校
浙江音乐学院
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境内公办高校
查看更多
211工程华北地区高校名单
共32个词条7636阅读
北京大学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教育部直属公办重点大学
清华大学
教育部直属公办重点大学
查看更多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共97个词条1.2w阅读
北京科技大学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教育部直属高校
北京化工大学
教育部直属公办重点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北京市境内教育部直属高校
查看更多
北京市的高等本科院校
共66个词条2.8w阅读
北京大学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教育部直属公办重点大学
清华大学
教育部直属公办重点大学
查看更多
分布在京津冀地区的211高校
共32个词条2883阅读
北京大学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
清华大学
教育部直属公办重点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北京市境内教育部直属高校
查看更多
相关视频
全部
5.3万次播放09:46
青年看过来 离媒体最近的高校 我的新闻理想哪里来?中国传媒大学
简介
882次播放04:25
中国传媒大学简介,好不好
院系概况
8万次播放02:34
暖!中国传媒大学为了给艺考生加油,拍了一个大腕云集的宣传片!
知名校友
1.2万次播放04:14
高校宣传片——中国传媒大学,超高清航拍中传+全国最好听校歌
精神文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