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BT(同性恋等性少数群体)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18
LGBT
同性恋等性少数群体
综述
LGBT图释
然而,“LGBT”的用法并非完全没有争议。部分双性人(Intersexuality)认为自己也属于LGBT族群中,因此支持使用“ LGBTI”。也有个别族群不认为自己和LGBT所涵盖的其他族群有所关联。有人基于“同性恋分离主义”思想,认为男、女同性恋者应脱离其他族群成为另一个团体,理由是跨性别和变性者与LGB不同。有人则认为这些用语太过政治正确,企图将多样的族群划入灰色地带,意味着主流族群的问题和优先权获得了平等的考量。
发展历史
双性恋与跨性别
在石墙暴动后的一段时间,即1970和1980年代,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皆对双性恋和跨性别人士的接纳程度有所降低。双性恋被认为是不敢出柜或不能自我认同的同性恋,而跨性别被认为其行为偏离了人们对性别的刻板印象。每个社群都发展出了各自的自我认同,其中包括是否接受其他性别的族群以及如何与其他性别相处的问题,然而这些争论持续至今。
LGBT诞生
“LGBT”第一次于1988年在美国出现。1990年代,“LGBT”作为中立词汇被用来称呼这四个群体以表示尊重。尽管LGBT群体内部对不同群体的接纳程度不一且有不少争论,但“LGBT”一词的使用还是被认为是包容的积极象征。尽管“LGBT”一词没能体现非异性恋中的所有小群体,但这些未能体现的群体通常也被认为是“LGBT”所涵盖的一部分。总的来说,“LGBT”一词一直尽量把被边缘化的群体包含到该词的意义里。
词汇发展
“LGBT”有许多变体用法,有些只是改变其字母排列顺序。“LGBT”和“GLBT”是最常用的两种。在不包含跨性别者时候,它就变成“LGB”。它也可能加入两个“Q”来代表酷儿与疑性恋,变成“LGBTQ”或“LGBTQQ”;加入一个“I”来代表双性人者,变成“LGBTI”;加入另一个“T”来代表变性者,变成“LGBTT”;加入一个“A”来代表支持同性恋的异性恋盟友(straight allies),变成“LGBTA”。如果以上全部都包含进去的话,就变成“LGBTTIQQA”,不过这种用法极为少见。台湾则有“LGBTSQQ”的用法,其中的“S”指的是“直同志”(Tonzhi-Friendly Straight)。泛性恋和酷儿经常被归类在双性恋之下;变性人和双性人被部分人归类在跨性别之下,但这种归类遭到变性人和双性人的反对。各种变体的字母顺序并不统一,除了上文提到的以“LGBT”或“GLBT”两种,也有其它以任意顺序排列的情况,但不如前两种常见。LGBT一词的各种变体并没有任何政治意味,但是反应了使用者对不同群体或个体的偏好。
非裔美国人为了与白人主导的同性恋社群区分,倾向保用“同性之爱”(Same gender loving)。医学界倾向于 使用“MSM”(Men who have sexwith men)来形容一个人的同性性倾向。在2000年代,“性与性别认同少数群体”(Minority sexual and gender identities)被引入以形容以上所有的群体。其它的首字母缩略字,“QUILTBAG”、“LGBTetc”、“LGBTQetc”等曾被提出但没有得到广泛使用。进入2010年代,LGBTQIA作为一个更广泛,更有包容性的缩写词而开始流行起来。其中“Q”指“性身份疑惑”,也指“酷儿”;“I”指“男女同体”(intersex);“A”代表“同盟”(ally)或“无性”(asexual)。
批评
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的 LGBT Society
这种区别带来的显著影响是LGB群体与跨性别的政治诉求不同。LGB运动通常在于争取同性婚姻的权益以及人权,而跨性别的政治诉求不在于此。
同样,双性人希望加入LGBT群体而合称为“LGBTI”,但是部分人认为双性人与LGBT群体不同而希望将他们排除在外。
与前面提到的问题相反的是,LGBT社群里存在同性恋分离主义。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应该与LGBTQ群体分开成立自己的社群。尽管并没有明显的个人或组织推动相关的提议,但这种呼声一直都存在于LGBT社群中。有时候男女同性恋会否认任何非单性恋的存在,也拒绝承认非单性恋的平等权利。这可能会导致公开的双性恋恐惧症和跨性别恐惧症。
许多人寻求更合适的词汇来代替现有的“LGBT”,比如“酷儿”和“彩虹”,但是这些词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酷儿”有太多的负面联想,尤其让年长的人想起LGBT群体受到迫害的时期。许多年轻人也明白“酷儿”比“LGBT”拥有更多的政治含义。而“彩虹”则容易让人想起嬉皮士和新纪元运动。
“LGBT社群”或“LGB社群”无所不包的含义不受部分男女同性恋的欢迎,一些人并不接受争取LGBT权益总与骄傲游行联系在一起。也有人认为将所有的非异性恋归在一起会强化同性恋和双性恋与其他人不同的流言。和主流同性恋活动人士相比,持这种观点的人较少。由于异性恋缺乏对LGBT群体内部的了解,人们通常认为所有的LGBT人士都支持LGBT权益和提升性别和性倾向少数群体在社会中的可见度。
纪念日
性少数群体拥有自己的纪念日——紫色纪念日(SpiritDay),是世界上最大、最受公众关注的反歧视、反欺凌公益活动,由美国反歧视同性恋者联盟(GLAAD)于2010年首次发起,其目的在于加快国际社会对性少数青年群体(LGBTQIA+Youth)的接纳,共同维护该青年群体的基本权益和人格尊严。2015年的紫色纪念日定于10月15日。
2015年10月15日,美娘科技(MMIT)携手DiversityUNNC(UniversityofNottingham,Ningbo,China,英国诺丁汉大学宁波校区)成功举办了中国首届“紫色纪念日”活动,面向诺丁汉大学数千名在校生开展了一系列“紫色”公益活动:穿上紫色衣服、佩戴紫色小饰品、涂鸦紫色指甲油、社交头像加载紫色滤镜(GoPurple)、铺设紫色气球、提供免费拥抱、进行人体彩绘等,并制作了国内第一部以“反欺凌”为主题的原创街访视频。同一天,西交利物浦大学、上海纽约大学QueerandAlly、南京大学性别性向平等协会等组织也纷纷响应,开展纪念活动,携手反欺凌,反歧视,倡导全世界支持并维护性少数青年群体(LGBTQIA+Youth)的一切权益。这是“紫色纪念日”在中国的首次亮相。
欺凌
欺凌会导致人们的绝望,为了摆脱这种绝望可能要很多年,而一些孩子甚至在走出这片阴影之前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们之中有些人还在试图弄清楚自己的性取向或身份认同,更糟的是老师和家长可能成为欺凌事件参与者这一事实,将整个欺凌行为变得非常残忍可怕。这就是为什么站出来反对这样的欺凌行为对于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LGBTQIA+年轻人有着比其他学生更高的被欺凌的比例。让这些正在遭受欺凌的人们知道他们并不孤独极为重要。因为这种孤立和无助感是这段艰难经历中让他们感觉最糟糕的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紫色纪念日有如此大的作用,它让这种支持变得被大家所看见。
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等原因,性少数群体(LGBTQIA+)在世界各国普遍受到歧视和欺凌。
调查报告
《中国性少数群体生存状况:基于性倾向、性别认同及性别表达的社会态度调查报告》反映了中国性少数群体在法律制度、教育、职场、家庭、宗教、医疗服务、心理健康、媒体、社会服务及其他领域的生存现状。报告还探究了性少数群体遭遇的歧视和不公平对待,以及社会公众对性少数群体的态度。
报告指出,中国的性少数人群依然生活在阴影当中,只有5%的性少数人士公开了他们的性倾向或性别身份。绝大部分LGBTI 人士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遭受歧视,尤其是在家庭内部;来自家人的排拒和凌辱是最为根深蒂固的,家庭是排拒和歧视发生最多的地方,学校和工作单位次之。
报告表明,在医疗和社会服务方面,一旦服务提供者获知或仅仅怀疑性少数人士的性倾向或多元性别身份,性少数人士在寻求相应服务时就会面临许多困难。感染HIV的性少数人士更是遭遇双重污名化,在获取疾病防治及无偏见的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时面临重重障碍。
最重要的是,报告表明公众的观点正在发生变化,其中大多数受访者对性少数人群并未持负面或刻板态度,青年受访者对于性及性别多元现状的态度更为开放、包容。报告指出,就很多方面而言,这意味着LGBTI人群面临一次重大机遇,也表明当下的中国社会有可能成就迅速、深刻的变化,尤其有赖于公民社会、政策决策者、学术界、媒体以及性少数人士自身的正确指引。
参考资料
[1]
Gay pride needs new direction · Denver Post[引用日期2014-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