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俄罗斯帝国女沙皇)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18
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
俄罗斯帝国女沙皇
俄罗斯历史上唯一的女大帝
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俄语:Екатерина II Алексеевна,1729年5月2日-1796年11月17日),史称叶卡捷琳娜二世(英译:Catherine II;港澳台译:凯瑟琳二世),后世尊称其为叶卡捷琳娜大帝(俄语:Екатери́на Великая;英语:Catherine the Great)。是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十二位沙皇,俄罗斯帝国第八位皇帝(1762年7月9日-1796年11月6日在位),也是俄罗斯历史上独一一位被冠以“大帝”之名的女皇。
基本信息
别名 | 叶卡捷琳娜二世、叶卡捷琳娜大帝、索菲亚·奥古斯特 |
出生日期 | 1729年5月2日 |
出生地 | 普鲁士王国-波美拉尼亚-斯德丁(今什切青) |
去世日期 | 1796年11月17日 |
民族 | 日耳曼族 |
展开
大事件
出生
1729年
1729年5月2日,叶卡捷琳娜二世出生于普鲁士波美拉尼亚斯特丁,与俄罗斯留里克王朝有着血缘联系。
成婚
1745年
1745年8月21日于圣彼得堡成婚。当时彼得已受封荷尔斯泰因大公,而叶卡捷琳娜成为大公夫人。
成为皇妃
1762年
1762年1月5日,伊丽莎白女皇去世,皇储彼得继位为彼得三世,夫妻两人随即由奥拉宁鲍姆搬往冬宫。
发动政变,成为女皇
1762年
是年6月28日,叶卡捷琳娜与近卫军团前往赛摩诺维斯基兵营,在那里接受僧侣的祝福,成为全俄罗斯君主。随后,叶卡捷琳娜逮捕了彼得,强迫他签订退位诏书,并宣称自己为俄罗斯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任命长子保罗为继承人。9月22日,叶卡捷琳娜于莫斯科加冕。
杀害皇位竞争者
1764年
是年,叶卡捷琳娜派人以诱骗的方式绑架潜在皇位威胁的伊凡六世至圣彼得堡,最后死在彼得保罗要塞的地牢里。
瓜分波兰
1764年-1795年
1764年,叶卡捷琳娜安排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波尼亚托夫斯基登上了波兰王位。法国大革命后直接派遣俄军入侵波兰,在1792年俄波战争和1794年镇压柯斯丘什科起义的战争中获胜,于1795年与普鲁士和奥地利两国彻底瓜分了波兰领土。
成立自由经济学会
1765年
是年,在女皇的建议下,自由经济学会于圣彼得堡成立。当时最优秀的经济学家如亚瑟·杨格、雅克·内克尔等都是协会的外国会员。
东南欧的主宰
1768年-1774年
在1768年至1774年的第五次俄土战争中痛击奥斯曼帝国,使俄国成为东南欧的主宰。战争的胜利使得俄国吞并南乌克兰,获得了通往黑海的出海口。俄国在新占地建立了一系列新城,包括敖德萨、尼古拉耶夫、叶卡捷琳诺斯拉夫。
推动教育发展
1768年-1774年
1768-1774年间,叶卡捷琳娜深入研究各国教育理论与实践,在国立教育系统尚未建立之时进行了许多教育改革,组建了以彼得·扎瓦多维斯基为首的国立学校委员会。
吞并克里米亚
1783年
1783年,叶卡捷琳娜正式吞并了克里米亚。1787年,俄国在克里米亚举行了胜利游行,刺激了第六次俄土战争的爆发。土耳其惨败,被迫签订雅西和约,承认俄国对克里米亚的主权,并割让叶迪山地区。
对日外交
1791年
1791年6月28日,叶卡捷琳娜在沙皇村接见日本船长大黑屋光太夫,于翌年派出亚当·莱克斯曼率领的贸易使团前往日本。
人物生平
年少时期
叶卡捷琳娜二世原名索菲娅·奥古斯特,1729年5月2日出生于普鲁士王国斯德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父亲是普鲁士军队中的一位将军,后被封为公爵,封地是安哈尔特-采尔勃斯特公国,这只不过是当时德国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国。索菲娅自幼性格开朗,活泼好动,甚至有些淘气,胆子也很大,经常闯祸。索菲娅的父亲在军队服役,兢兢业业,不太顾家,所以她自小就在母亲管束下成长。可是母亲生性刻薄挑剔,做事情没有耐心,很难与人相处,又常年住在巴黎,这样索菲娅自幼就不太受父母限制,所以尽管身为公国公主,在没人管她的时候,也会跑到街上去找同龄的孩子们玩。少年索菲娅受到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经常给孟德斯鸠写信,并保持书信往来。
叶卡捷琳娜二世
联姻俄国
1742年,在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安排下,安哈尔特公爵夫人带着索菲娅来到了柏林,觐见腓特烈二世。腓特烈对索菲娅公主感到满意,认为她可以成为俄罗斯皇储的妻子,于是请来了最好的法国画师,为索菲娅公主画了一幅肖像画,然后把这幅肖像送到了圣彼得堡,供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女皇过目。安哈尔特公爵一家等待了足足一年。在这一年里,在圣彼得堡的俄罗斯宫廷里反复研究了各种联姻方案,最终选择了安哈尔特公国的索菲亚·奥古斯特公主。
叶卡捷琳娜二世和彼得三世
1744年1月,来自圣彼得堡的信使带来了伊丽莎白女皇的一份信,邀请安哈尔特公爵夫人和索菲娅公主前往俄罗斯做客,同时带来的还有一张为数一万卢布的支票,作为公爵母女俩人在路上的开销。安哈尔特公爵夫人和索菲娅公主出发时正是寒冬一月,她们一路颠簸,风餐露宿,甚至沿途曾数次在普通农户家留宿,饮食也时常粗糙生冷,母女俩差点病倒。等到车队进入俄罗斯境内后,条件马上大为改善,俄罗斯各地对公爵夫人、公主二人的接待周到有加。
1744年2月9日,索菲娅公主抵达莫斯科。伊丽莎白女皇对安哈尔特公爵夫人母女给予热情招待,皇储彼得,当时已经接受了东正教洗礼并起了俄文名字的远方表兄也对索菲娅公主彬彬有礼。不久彼得就向索菲娅公主坦白说,鉴于二者之间的远亲关系,彼得自然对索菲娅有信任感,但是他对索菲娅没什么感情,他已经对伊丽莎白女皇的侍女情有独钟,迎娶索菲娅公主不过是执行伊丽莎白女皇的意志罢了。
索菲娅对彼得的表白感到惊讶:一方面惊讶于彼得的坦率,另一方面感觉到彼得对很多事情的想象过于天真。索菲娅很快就明白了:她在俄罗斯站住脚的最主要条件就是要成为一个俄罗斯人。为此她请求伊丽莎白女皇为她找来了最好的老师,苦学俄语和东正教礼仪。索菲娅公主勤奋地学习俄语,甚至在夜深人静,周围侍从都已经睡下,索菲娅还在抱着书苦读。
虽是冬天,但房间里很热,索菲娅就光着脚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可是俄罗斯的冬天比在普鲁士要严酷得多,她终于得上了肺炎,因此病倒。索菲娅曾接连十几天处于高烧状态,昏迷不醒。众人以为她已处于弥留,已经开始安排后事。安哈尔特公爵夫人特意找来了一个路德宗牧师为她做临终祈祷,但索菲娅公主却请求把教她东正教礼仪的神父老师找来。这件事很快就流传开来,俄罗斯宫廷上下对索菲娅公主的好感倍增。过了一个月,索菲娅奇迹般地病愈,这样索菲娅公主与皇储彼得的婚姻就这样决定了下来。
皈依东正
1744年6月28日,索菲娅公主皈依了东正教,改名为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受洗仪式是叶卡捷琳娜在俄罗斯的首次公开活动,她用俄语对答问话,谈吐得体,吐字清晰,再次博得了宫廷上下的好感。次日,皇储彼得与叶卡捷琳娜订婚。1745年8月21日,俄罗斯宫廷为二人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叶卡捷琳娜受封为大公夫人。婚后的日子对于叶卡捷琳娜来说,是一段灰色的时光。丈夫彼得根本就不爱她,另寻新欢,两人结婚五年,实际处于分居状态,叶卡捷琳娜一直是处女。叶卡捷琳娜整日幽处深宫,只好靠读书排遣寂寞。起初她开始漫无目的地读小说,后来无意中读到了伏尔泰的作品,自此开始对政治哲学类书籍感兴趣。叶卡捷琳娜找来了厚厚的十卷本德国史,坚持每八天必须读完一卷,又通读了四卷本哲学史,还有大量的俄文书籍。一段时间以后,叶卡捷琳娜具备的知识深度,竟然让她读懂了孟德斯鸠艰深的《论法的精神》一书。
叶卡捷琳娜二世骑马图
不幸婚姻
彼得和叶卡捷琳娜结婚五年之后,二人尚未生育,也就是说俄罗斯帝国仍然处在后继无人的状态,令伊丽莎白女皇大为恼火。女皇把皇储的宫廷女侍卫长召来,说叶卡捷琳娜喜欢骑马,导致不孕,这是侍卫长的过错。女侍卫长明知骑马和不怀孕之间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大公夫人喜欢骑马也无人能够禁止,而且皇储和大公夫人各有情人也是众所周知,于是只好委婉辩解说,怀孕生孩子都是有“原因”的,可是皇储与叶卡捷琳娜二人之间至今都没有“原因”,她也没有办法。伊丽莎白女皇怒曰:要你何用!找不出“原因”,帝国没有继承人,就是失职!女侍卫长只好依照伊丽莎白女皇的命令,私下里提示叶卡捷琳娜,要她无论如何要为伊丽莎白女皇生下一个帝国继承人,不然她的位子不会坐稳。叶卡捷琳娜幡然醒悟,终于在1754年生下一个男孩,取名为保罗。
叶卡捷琳娜生下皇孙保罗之后,并没有母以子贵,相反处境更加艰难。叶卡捷琳娜后来在日记中写道,生下保罗后,所有的人,以女皇伊丽莎白为首的宫廷上下都围着保罗转,孩子刚生下就被抱到女皇的宫中,而叶卡捷琳娜一个人躺在产床上三个多小时,也无人照料,最后她醒过来后,只好忍痛,独自慢慢走回自己的寝宫。总之对待叶卡捷琳娜的态度就像是对待一架完成任务的报废机器。在生下孩子的头一年里,叶卡捷琳娜多病,几乎没参加宫廷活动。直到有一次她参加了一个舞会,一个名叫波尼亚托夫斯基的年轻伯爵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和以前的情人萨尔特科夫相比,波尼亚托夫斯基年轻,有教养,谈吐得体,常年受到巴黎上流社会的熏陶,而波尼亚托夫斯基对叶卡捷琳娜也近乎一见钟情,二人很快就成为情人。在圣彼得堡,波尼亚托夫斯基住在列夫·纳雷什金伯爵家里,而纳雷什金是叶卡捷琳娜的好友。每逢夜幕降临,叶卡捷琳娜就换上男装,偷偷离开寝宫,前往纳雷什金家,和波尼亚托夫斯基约会。然后,天不亮的时候仍旧偷偷潜回自己的寝宫。很快二人的恋情就传了出去,皇储彼得也知道,但他不爱叶卡捷琳娜,所以他对此毫不在乎。
叶卡捷琳娜像
叶卡捷琳娜在日记里写道,她当时反复考虑,只看到了三条出路:一是继续当彼得的妻子,最后和彼得一起共存亡;二是逆来顺受,被彼得抓起来或者被废黜,送进修道院;三是主动采取行动,自己的命运,自己作主。但当时她对未来的想象还很模糊,不清楚应该采取什么行动,况且伊丽莎白女皇在世,任何人都不得轻举妄动。
叶卡捷琳娜开始寻求支持,首先是得到了内阁总理大臣别斯图热夫的支持。别斯图热夫作为一个成熟有经验的政治家,马上就明确了行动目标:当女皇过世之后,必须让叶卡捷琳娜登基继位,否则彼得掌权,大家都不会有好结果。叶卡捷琳娜仍然模糊地想象不出,采取什么手段才能登上皇位,甚至是否需要这样都不知道,这段时间她基本是被人推着走的。
很快,别斯图热夫被忠于女皇的两名重臣,舒瓦洛夫和沃伦佐夫告发。刑讯结果表明,叶卡捷琳娜试图利用别斯图热夫,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她还和失宠入狱的阿普拉克辛元帅保持着秘密通信。这令伊丽莎白女皇大为震怒,结果别斯图热夫被流放,波尼亚托夫斯基被迫远离圣彼得堡,切尔内绍夫和萨尔特科夫也纷纷去了国外。1759年,刚刚诞生几个月的女儿安娜夭折,叶卡捷琳娜的母亲安哈尔特公爵夫人也在巴黎病逝,叶卡捷琳娜和皇储彼得的关系转为公开的敌对。
1759年春天,在曹恩多夫战役中被俘的普鲁士国王的副官被押解到圣彼得堡,押送军官中有一名叫做格里高利·奥尔洛夫。奥尔洛夫家里一共兄弟五人,都在军中服役,奥尔洛夫本人没什么文化,但身材魁梧,英俊高大,而且无论骑马作战,还是打牌喝酒,跳舞打架,都是一把好手,因此奥尔洛夫很受圣彼得堡上流社会女性的崇拜。这一切自然不会逃过叶卡捷琳娜的眼睛,她对奥尔洛夫稍加暗示,奥尔洛夫就开始了对叶卡捷琳娜的热切追求,经常做出近乎疯狂的举动,向叶卡捷琳娜示爱。
夺位登基
1761年12月25日,伊丽莎白女皇逝世,彼得继位,史称彼得三世。
1762年4月,叶卡捷琳娜生下一个男孩,孩子的父亲是奥尔洛夫。孩子降生后几个月后,彼得方才闻讯,马上大发雷霆,下令将叶卡捷琳娜逮捕。但彼得的副官犹豫不决,最后众人一起劝说,彼得临时改变了逮捕叶卡捷琳娜的命令。此后在庆祝同普鲁士签订和约的国宴上,彼得面对诸多国内外来宾,口出粗话,公开侮辱了叶卡捷琳娜。二人的关系势同水火。与此同时,奥尔洛夫兄弟加紧了在近卫军中的串联活动,暗中形成了一个数百人的军官集团,准备策动政变,推翻彼得三世,支持叶卡捷琳娜登上皇位。到了1762年6月底,形势一时万分危急,一名参与策划政变的近卫军军官被捕,政变阴谋暴露。6月28日,叶卡捷琳娜和奥尔洛夫兄弟在得到了伊丽莎白女皇在世时的宠臣拉祖莫夫斯基、沃尔康斯基公爵和帝师潘宁的支持后,提前发动政变,推翻了彼得三世,登基称帝,成为俄罗斯帝国的第八位皇帝,也是帝国有史以来的第四位女皇。
彼得三世
从彼得大帝规定的皇位继承法来看,叶卡捷琳娜的做法无疑是谋反篡位,在法律上站不住脚,于是叶卡捷琳娜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昭告天下,解释她获得政权的合法性。叶卡捷琳娜二世知道无法从法律角度为自己的行为做出解释,于是就在道义和政治层面上做文章。她先后两次签署宣言,痛陈彼得三世的倒行逆施,把彼得三世的许多行为描述成国家层面上对俄罗斯的背叛和犯罪,所以发动政变属于不得已而为之。叶卡捷琳娜在宣言中把她的登基加冕称作是“俄罗斯人民的选择”。
总之叶卡捷琳娜的不流血政变是由近卫军和心腹近臣策划推动的,政变之际即未遭到阻力,登基之后更被广为认可,故而叶卡捷琳娜在掌握帝国大权之后就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如何富国强兵上。
施政时期
叶卡捷琳娜接手时的俄罗斯虽不是千疮百孔,但也危机四伏。她在日记中写道:“国库空虚,军中已三月无饷。商贸日益凋敝,多有囤积垄断之现象。国政松弛,军机各部亦有欠款之举,海政疲惫,几近崩溃。司法沦为铢两悉称,律令之行惟强者是瞻。”鉴于这种情况,叶卡捷琳娜二世提出了一系列施政目标,旨在强调恢复国家行政秩序,强化国家机器,促进商贸繁荣,增加国库收入等等。更重要的是,在施政目标中,叶卡捷琳娜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如果俄罗斯想要获得自身民众和周围邻国的尊重,俄罗斯就必须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强权国家。在政变活动中,有一名叫波将金的年轻骑兵军官表现较为积极突出,受到了叶卡捷琳娜的注意。政变成功后,叶卡捷琳娜重赏所有参与政变的人员,在请功表上,亲手把原来拟定给波将金授予的骑兵少尉军衔改为上尉。从此叶卡捷琳娜对波将金给予了非同寻常的关注。
叶卡捷琳娜二世画像
波将金一直在前线带兵作战,直到12年后的1774年,波将金接到了叶卡捷琳娜的亲笔信,召唤他回圣彼得堡。波将金想都没有想,立刻打了报告,离开驻地,动身回圣彼得堡觐见叶卡捷琳娜。此后波将金成为叶卡捷琳娜的最著名,也是权势最大的情人。波将金几乎就成了叶卡捷琳娜的左右手,所有军国大政,几乎全部出自叶卡捷琳娜和波将金二人之手。直至逝世,波将金一直是俄罗斯帝国的二号人物,而他对叶卡捷琳娜也始终一往情深,挚爱如初。
为政举措
政治体制
1767年,她召开了新法典编纂委员会,并为这个委员会写了《圣谕》,标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镇压普加乔夫起义后,转向公开的反动统治。
1775年,颁布“全俄帝国各省管理体制敕令”,加强了贵族在各地的权力。在被征服的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强制的俄罗斯化政策。
1785年颁布《御赐贵族特权诏书》和《御赐城市特权诏书》,使贵族成为社会上的特权阶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市民的经济政治地位。在位期间,她将农奴制度强加给乌克兰人;赐给贵族以大批土地和农奴;先后颁布地主有权放逐农民,农民必须服从地主的诏书,使农奴制度发展到顶点。
经济
为了发展俄国的经济,叶卡捷琳娜二世采用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实行对外开放,废除出口税,大力推进对外贸易。在国内,她大力推进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规定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以外地区的任何居民都可以自由办厂。叶卡捷琳娜二世还颁布了《俄罗斯帝国城市权利和利益诏书》,赐予城市自治权,宣布拥有500卢布以上财产的商人免受体罚、免服兵役、免交人丁税,只缴纳百分之一的资本税。这一政策深得俄国工商业者的欢迎,一大批手工工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开明专制
叶卡捷琳娜早年曾读过许多西欧启蒙思想家的作品,在流行“开明专制”的时代,她也使自己成为这一时髦的追逐者,即位之后与伏尔泰有过密切的书信联系,还曾资助过狄德罗。她兴办各类学校,提倡文学创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采取鼓励的政策,取消对贸易的限制等,但在沙皇这个专制主义宝座上坐热之后,她的思想逐渐改变了。
镇压起义
1773年由假扮沙皇彼得三世的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起义,虽然持续了一年多就被镇压了下去,而且未占领过战略意义重要的大城市,但还是使女皇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她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如改“省、州、县”三级制为“省、县”二级制,并给予贵族更多更大的权力,1787年颁布的《俄国贵族、自由和特权诏书》是集中体现,她也因此被称为“贵族女皇”。对此,虽然短期内有利于巩固统治,但从长期来看加剧了贵族农奴主和农奴两个阶级的矛盾对立,农奴所受的剥削和压迫进一步加深。农奴制一直是俄国社会的一大痼疾,叶卡捷琳娜二世加剧了它并将这个棘手的难题推给她的后代去解决。
军事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个成功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她在位34年,是俄国农奴制度的黄金时代,此间俄罗斯国家的土地面积扩大了67万平方公里,打开了通向黑海和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击败了俄国的老牌敌人土耳其和瑞典,还和普鲁士和奥地利一起瓜分了波兰,从而得到波兰46%以上的土地。
侵略土耳其
叶卡捷琳娜二世刚上台,就制定了“在陆地上实行地域性蚕食体制,在水域上夺取出海口”的外交策略,企图控制黑海出海口,蚕食土耳其。她首先利用外交手段,确立反土联盟以孤立土耳其。
1764年,叶卡捷琳娜二世与普鲁士结盟。1766年,又与英国订立商约,拉拢英国。1768年,俄国与丹麦订约,孤立瑞典。一切准备就绪后,叶卡捷琳娜二世开始入侵波兰,并在波土边境积极活动,挑起事端。1768年10月,感到极大不安的土耳其对俄国宣战。
俄土战争爆发后,俄国陆军向土耳其发起进攻,波罗的海舰队进入东地中海活动。俄国在多瑙河流域侵占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两公国后,引起了普鲁士和奥地利的不满,两国决定对战争进行干涉。“为了取得对土战争的胜利和避免外交上的孤立,巩固反土联盟,沙俄采取由俄、普、奥三国瓜分波兰的手段。”
1772年,三国第一次瓜分了波兰。期间,进攻克里米亚的俄军控制了亚速海,攻占了克里米亚。“在高加索战场,土军也遭受重创,俄军占领库塔伊西等要塞,将土军压迫到黑海沿岸。”俄军的波罗的海舰队在地中海的切斯马湾击毁土耳其舰队,控制了黑海。就在这时,俄国国内爆发了普加乔夫起义,叶卡捷琳娜二世希望结束战争。
1783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将克里米亚划为俄罗斯边区,正式置于俄国政府管制下。
1785年,俄国在黑海拥有了舰队并设置军事要塞。对土耳其来说,第一次战争的失败使帝国蒙受耻辱,俄国的行动又对土耳其造成了威胁,因此土耳其再次对俄国宣战。这一时期,叶卡捷琳娜二世拉拢奥地利签定了俄奥联盟;英国刚刚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战败;法国正处于大革命前夕的动荡时期,因此国际形势有利于俄国。
首战金布恩,俄军“打乱了土耳其的战略计划,为俄国集结主力发动战略进攻争取了时间。”
1788年,奥地利对土耳其宣战。俄奥联军在巴尔干半岛分散了土耳其的兵力,使俄军顺利攻取了战略要地奥恰科夫。正当俄军节节胜利之际,土耳其盟国瑞典对俄宣战,俄国腹背受敌。叶卡捷琳娜二世拉拢丹麦参战,威胁瑞典。
1789年,经过福克沙尼和雷姆尼克会战,俄军彻底打乱了土耳其的作战计划,攻克宾拉杰,夺取阿克尔曼,控制了整个摩尔多瓦。就在俄国面临瑞典和普鲁士的双重压力时,法国爆发大革命,转移了欧洲列强的注意力,瑞典也退出战争。
1792年1月,俄国与土耳其签订《雅西条约》。根据和约,俄国从土耳其手中获得了克里米亚和黑海北岸广大地区的永久占有权,巩固了在黑海的势力范围,为深入巴尔干打下了基础。
在第二次俄土战争中还有个小插曲,瑞典“演员国王”古斯塔夫想乘机偷袭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结果大败而归。瑞典、波兰和土耳其一直是俄国在欧洲扩张的三个主要对象,在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取得全胜。
瓜分波兰
在波兰问题上,叶卡捷琳娜采用循序渐进的策略,首先在1763年操纵波兰选王会议,将她的情夫波尼亚托夫斯基扶上波兰王位。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波兰政策分为前后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时间是1762年-1768年,第二部分时间是1768年以后。
1768年以后,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波兰政策就比较明确了,吞并波兰成为必然选择。因为俄国的侵略打破了欧洲大陆的均势,必然遭到包括英法等大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反对,而奥地利也害怕俄国的扩张会对自己的未来造成巨大的威胁,也准备与土耳其订立盟约反对俄国。普鲁士急欲兼并西普鲁士,使东普鲁士的土地与普鲁士本土相连。俄国禁止奥地利向土耳其靠近,便许诺把波兰的一部分土地给予它,普鲁士也同样。
1774年,俄罗斯强迫土耳其签订了凯纳尔基条约,土耳其承认克里米亚汗国“独立”,实际是承认了克里米亚接受俄罗斯的实际控制,此外土耳其还向俄罗斯支付4500万卢布的军费赔款,割让黑海北部沿岸的大片土地,并承认俄国商船可以自由出入黑海的出海口。在获得了这一辉煌胜利后,叶卡捷琳娜二世邀请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前往克里木度假,以示俄罗斯帝国的强盛。
1791年,爱国党通过了《五三宪法》,宣布废除自由选王制和自由否决权,结果遭到俄普两国的联合打压,叶卡捷琳娜的军队攻占华沙,宣布《五三宪法》无效,并与普鲁士一起签订了第二次瓜分波兰的协议,得到西乌克兰、白俄罗斯和立陶宛的一部分。
1793年,为了继续瓜分波兰,稳住普鲁士,在圣彼得堡签订了第二次瓜分条约,俄国得到了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俄国军队可以在波兰的土地上任意驻扎。这样就为第三次瓜分波兰打下了伏笔。第三次瓜分波兰的原因与第二次基本一样,这次镇压的是科希丘什科起义,波兰的最后一次议会上,在叶卡捷琳娜军队的刺刀下,以“沉默表示同意”的形式通过了这个被宰割的协约。叶卡捷琳娜本来可能想为她的情夫保留一个傀儡王国。
1794年,波兰救亡起义风起云涌,在联合普奥两国镇压了波兰起义后,为免夜长梦多,决定第三次瓜分波兰,使这个国家彻底从地图上消失。三次瓜分波兰,贪婪的北极熊共分得4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彼得大帝在位时期没能完成打通黑海出海口的愿望,土耳其始终是沙俄的头号假想敌。
克里米亚半岛、黑海沿岸领土和北高加索地区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期间成为俄罗斯外交和军事行动的重点方向。叶卡捷琳娜二世登基之初,上述三个地区位于土耳其统治和藩属之下,而占领克里米亚、夺取黑海沿岸土地的战略意义和彼得大帝占领波罗的海出海口的战略意义几乎不相上下。
阻止土尔扈特东归失败
1771年,伏尔加河右岸的土尔扈特人在渥巴锡的率领下东归,消息很快传到了圣彼得堡。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认为,让整个部落从她的鼻尖下走出国境,这是沙皇罗曼诺夫家族的耻辱,她立即派出大批哥萨克骑兵,去追赶东去的土尔扈特人。同时采取措施,把留在伏尔加河左岸的一万余户土尔扈特人严格监控起来。
土尔扈特人的队伍很快穿过了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之间的草原。走在外侧的一支土尔扈特队伍,被哥萨克骑兵追上了。由于土尔扈特人是赶着牲畜前进的,来不及把散布在广阔原野上的队伍集中起来抵抗,九千名战士和乡亲壮烈牺牲。
东归队伍必经的一个险要山口是奥琴峡谷,为了控制土尔扈特人东归,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派出的哥萨克骑兵抢先占据了这个山口。面对强敌,渥巴锡镇定指挥:他组织五队骆驼兵从正面发起进攻,后面派枪队包抄,将哥萨克军队几乎全部歼灭,为牺牲的九千名同胞报了仇。
远东战略
远东政策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远东政策的核心是中国政策,解决中国问题是打开西太平洋、入主东北亚、进入全球争霸的重要一环。
远东政策的内容主要是围绕中俄恰克图贸易做文章,恰克图贸易是俄国国库收入的重要来源,1760年,俄国的贸易总额大约为1900万卢布,恰克图贸易就已经占到了7.5%,是整个西伯利亚地区收入的支柱。
但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并不懂得经济,她认为只是服务于政治的附属品。初期她沿着前任沙皇的政策,继续在西伯利亚侵略扩张,而忽视了恰克图贸易的重要性,导致了中俄北京贸易于1762年关闭。后来叶卡捷琳娜二世注重到了经济收入的大幅缩减,她指派于1768年与中方代表进行谈判。对《恰克图条约》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并对很多问题进行了相应的规定,保持了边境的和平与稳定。
1763年,叶卡捷琳娜二世登基不久,就开始着手对中国采取武力进攻,她改变了原有的边界军事体制,授权军事委员会下设的特别军办事处全权处理中国边界事务,同年,叶卡捷琳娜二世还命米勒尔起草了《关于对华战争的意见》,该文件宣称黑龙江流域原为俄国所有,为自己的侵略扩张找到合法的外衣。
1764年,经过了两年多的精心备战,俄国刺探工作发现中国并没有敌意,枢密院提请女皇和平解决中俄边防,女皇鉴于准备对土耳其进行战争,无暇东顾,由于恰克图巨大的收入,暂停了关于中国军事行动,避免了两线同时作战的风险。
土耳其战争结束,叶卡捷琳娜二世又开始制定针对侵略计划,中国准备武力反击,而俄国又不想放弃恰克图巨大的生意,暂时退去。1785年以后,叶卡捷琳娜二世强调要增加俄国边防部队的数量,并在边境地区进行集结。但此时西线俄国正进行第二次俄土战争,因此,俄国没有进攻中国,是因为整体实力不够,经济具有依赖性以及中国自身本来就比较强大等。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军事准备应该可以说是十分充分的,但是因为俄国的对外扩张重点暂时在欧洲,来不及顾暇亚洲以及连年财政支绌,计划也就一拖再拖,但中国政策标志着叶卡捷琳娜二世企图在东北亚建立霸权,为其后继者争霸世界指明了方向。
外交
外交策略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外交策略“在很大程度上走的是一条老路”。她在继承彼得改革事业的同时,也基本上继承了彼得的外交思想,即在陆地上实行地域性蚕食体制,在水域上夺取出海口,两者相互结合,以此来夺取世界霸权。这种外交思想指导了叶卡捷琳娜二世一生的外交实践。在此基础上,叶卡捷琳娜二世提出了她的外交目标:首先,维护俄国已经取得的领土和权势,尤其是在波罗的海的地位和利益;其次,通过所谓的“防御性扩张”,在保证安全的同时攫取更为广大的疆域,即向北侵占波兰、向南蚕食土耳其、夺取黑海出海口。出于对俄国现实的考虑和对俄国外交传统的继承,叶卡捷琳娜二世在外交上始终奉行着这样的原则,“她希望对其他大国都不承担义务而保持自己行动的自由;希望利用俄国的欧洲邻国无暇他顾的现状和它们的弱点而得到好处,以便在没有外国援助和干预下实现她自己在波兰和黑海的目标;希望一旦出现机会,俄国便以和平缔造者和国际争端仲裁者的身份出现,从而提高自己的个人威望和俄国在欧洲政局中的影响和分量”。正是由于叶卡捷琳娜二世灵活的外交策略和出色的外交实践,逐步改变了俄国外交传统上惟欧洲大国马首是瞻的被动处境,开始有意识地追求外交的独立性和在国际社会的大国地位。
外交成就
1768年—1774年和1787年—1792年,进行了两次俄土战争。当时的欧洲主要有两对尖锐的矛盾:普奥之间争夺德意志领导权的矛盾和英法之间争夺殖民地的矛盾。俄国在俄土战争中利用了这种矛盾,接近奥地利,利用奥地利来对付土耳其。法国由于与土耳其有传统的贸易关系,不能容忍俄国在近东的扩张,于是,极力联奥援土抗俄。叶卡捷琳娜二世抓住英法之间的矛盾,联合英国来抗衡法国,致使法国的外交策略破产。两次俄土战争的结果使俄国控制了东起库班河、西到德涅斯特河的黑海北岸,巩固了俄国在南方的出海口,加强了俄国在黑海的地位,基本上划定了俄国的南方边界。叶卡捷琳娜二世还分别在1772年、1793年、1795年三次参与瓜分波兰,在瓜分波兰的过程中,叶卡捷琳娜二世本想利用普鲁士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为了保证南部土耳其利益的稳定,避免普奥接近共同对俄,俄国与普鲁士、奥地利共同瓜分了波兰。波兰的灭亡成全了俄国的一系列利益,它吞并了波兰46.2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约占原波兰领土的62%,占人口的45%),俄国的西部边界开始与普、奥接壤。
叶卡捷琳娜二世在进行对外战争的同时,还不断地扩大俄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叶卡捷琳娜二世以自己及自己同盟者的名义首先提出了《武装中立宣言》,要求限制英国在海上的权利。这是国际法的一个重要文件,也是现代海战法的原则之一。它标志着俄国外交已走出狭小的圈子,走向了世界的范围。
文化
热爱阅读,支持文学艺术创作
由于婚姻不幸,叶卡捷琳娜二世常常通过阅读大量书籍弥补内心的空虚,丰富自己的知识。在阅读中,她对伏尔泰等人的政治哲学颇感兴趣,与其保持着密切的书信联系。她还曾在狄德罗穷困潦倒之际买下了他所有的书籍,并出资资助。不仅如此,叶卡捷琳娜二世还热衷于收藏与历史有关的物品,冬宫因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此外,叶卡捷琳娜二世本人也留下了许多文学艺术作品,她曾翻译莎士比亚的《温莎公爵的婚礼》,并创作了两部历史剧。由于叶卡捷琳娜二世本人对于文学和艺术的热衷,加之她广泛搜罗思想精英,支持文学艺术领域的各项创作,为俄罗斯营造了一种相对宽容的社会环境,这一时期,俄罗斯成为欧洲的文化中心之一。
进行教育改革,推动贵族阶层西方化
由于叶卡捷琳娜二世励精图治,其所统治的时期被很多研究者称为“黄金时代”。在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进行的同时,叶卡捷琳娜二世也推动了教育领域的改革。出于巩固统治地位的考虑,叶卡捷琳娜二世大力发展贵族教育。 她任用贵族中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伊万·贝茨基,制定并执行自己的教育政策。为了让学生远离原有的社会环境,接受全新的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她开办了贵族寄宿学校。由于叶卡捷琳娜二世本人为女性,她深信女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只有受过教育的女性才能培养出品质优良的俄罗斯下一代,加之当时俄罗斯女性文化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大多俄罗斯学者选择与教育水平较高的德国女性成婚,因此叶卡捷琳娜二世将发展女性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在1764年成立贵族女子教育协会并于之后不久建立专门的女子学校,在女皇的倡导下,贵族多将年幼的女子送交学校培养,当时著名的斯莫尔尼女子学校就成为贵族小姐的主要教育机构,这是俄罗斯历史上首所专为女孩子开办的公立学校,通过学校的教育培养,俄罗斯贵族阶层逐步西方化,一定程度上对俄罗斯这一时期文化、经济的繁荣产生了影响。与此同时,叶卡捷琳娜二世也注重发展普通民众教育,开设面向大众的普通学校,如莫斯科养育院和莫斯科商学院,为俄罗斯更好的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新型人才。
随后几年里,叶卡捷琳娜二世认识到寄宿学校的局限性:寄宿学校非常昂贵且只能容纳少量学生;这些学生无法完全脱离社会环境,也未必能成为启蒙运动的样本和美德的典范。而且这种稍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办学思想难以为贵族阶层接受。1773年,普加乔夫的起义使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教育改革趋于保守。
在1782年,她任用塞尔维亚教育家米里耶夫主持教育改革。成立了“建立公共学校委员会”。当时俄国的时代背景是:18世纪后半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市民阶层中产生了教育需求。为了扶持这一新兴的社会力量,给予尚在成长中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较高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以扩大统治基础。委员会计划建立三个层次的学校网,每一级学校都有各自的教育规划。米里耶夫为俄罗斯学校编订一系列教材,并对教师的培训进行监督。1783年在圣彼得堡创办教师进修学校,同年成立师范学院,并在15内培养了425名教师。1786年颁布《国民教育章程》。1786年秋在俄罗斯各省的省会开办了26所公共学校,1788年又开办了14所。当时的政府还在中小城市开办小学:1787年开办169所,19世纪末增加至315所。这两种学校-五年制的中级国民学校和两年制的初级国民学校-为日后城市设立的学校打下基础。《国民教育章程》是俄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国民教育的法令,为俄国近代教育体制的形成奠定基础。
叶卡捷琳娜二世所实行的教育措施内容广泛:首次为女性提供教育机会;俄罗斯推行教师培训项目;将学校制度推广到许多省和市镇。但卡捷琳娜二世对精英阶层进行教育和西化的长期效果还是显著的。首先,受过教育的年轻人的数量在增长。第二,教育和文化改革正在带来俄罗斯“公共了领域”的最早标志,为国家政策与私人生活之间提供了一个社会平台,人们可以在这里对国家政策进行讨论。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俄国国内涌现出大量的本民族的科学家、文化家、教育家,他们的活动对俄国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精英阶层的文化趋势是逐渐摆脱宗教束缚,向世俗化方向发展。农民阶层的文化依然无法摆脱宗教、神秘和传统。这也造成俄国文化上的分裂。但一些历史研究表明农民并不是完全隔绝的。农民通过服兵役从而知晓外面的世界和上层社会。民间廉价印刷品“鲁比克”在乡村传播。
人物轶事
研究者认为,叶卡捷琳娜的第一个情人是当时担任皇储彼得副官的切尔内绍夫。但这段恋情持续的时间不长。此后谢尔盖·萨尔特科夫,公认的宫廷美男子,成为叶卡捷琳娜的情人。叶卡捷琳娜在1754年生下的保罗,史学家认为,就是叶卡捷琳娜与萨尔特科夫的儿子。此后,波尼亚托夫斯基伯爵成为叶卡捷琳娜的新情人。很快两人的恋情就传了出去,彼得也知道,但他对此毫不在乎。
有一天晚间,波尼亚托夫斯基偷偷潜入叶卡捷琳娜的寝宫,被彼得碰个正着。彼得扬言要给他扣上了一顶图谋行刺的罪名。叶卡捷琳娜的办法是:急忙传来了彼得的情人沃伦佐娃,在她耳边轻声说道:您能使我们都变得幸福,不过是举手之劳。沃伦佐娃心领神会,急忙赶到彼得的房间,当着波尼亚托夫斯基的面,劝说彼得将他放走。彼得哈哈大笑,闯进叶卡捷琳娜的宴室,将穿着睡衣的叶卡捷琳娜拉下床,拽着她走进自己的房间,指着波尼亚托夫斯基说:我以后让他随便进出你的寝宫,你该满意了吧!自此波尼亚可夫斯基每天晚上都到宫中找叶卡捷琳娜,时而四人还共进晚餐,然后彼得和沃伦佐娃回自己的寝宫,波尼亚托夫斯基留在叶卡捷琳娜处,自此相安无事。
待人和善
在日常生活方面,女皇作息十分有规律,并且待人和善。几乎所有伺候过她的内命妇都对她的人品交口称赞。叶卡捷琳娜有一位外国厨师,他做的饭菜并不适合女皇的胃口,但女皇不忍心辞退他,因此忍受了好长时间他的饭菜。某晚她到大厅找人帮她送信,结果发现侍从们正在大厅打牌,结果她吩咐其中一个去送信,然后自己坐下来继续打。
情人众多
叶卡捷琳娜一生有很多情人,据研究叶卡捷琳娜生平的学者巴尔杰涅夫统计,叶卡捷琳娜的情人有23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萨尔特科夫、波尼亚托夫斯基(后来担任波兰国王)、奥尔洛夫(后来被封为伯爵)、瓦西里奇科夫(骑兵将军)、波将金(最后被封为公爵)、佐里奇(被封为男爵)、兰斯科伊(男爵)、祖波夫(官至将军)等人。除波将金以外,其他情人都没有对俄罗斯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叶卡捷琳娜的长子是保罗(虽然有人怀疑是叶卡捷琳娜和格里戈里·格里戈里耶维奇·奥尔洛夫的孩子,其生父历史界认为是彼得三世·费奥多罗维奇),阿列克谢·博布林斯基(与格里戈里·格里戈里耶维奇·奥尔洛夫所生),长女安娜(可能是与波尼亚托夫斯基所生)早年夭折,次女伊丽莎白·波将金娜(疑似与波将金所生)。
家族成员
丈夫 | 彼得三世 | |
儿子 | 保罗一世 | |
阿列克谢·格里戈里耶维奇 | ||
女儿 | 安娜·彼得罗夫娜 | 夭折 |
情人 | ||
格里戈里·格里戈里耶维奇·奥尔洛夫 |
展开表格
后世纪念
艺术形象
人物评价
从一个普鲁士贵族家的普通女儿,到远嫁到俄罗斯深宫的小媳妇,再到雄视欧洲大陆,引得无数启蒙运动思想家竞折腰的一代女皇。
参考资料
[1]
女沙皇的罗曼蒂克消亡史 · 今日头条[引用日期2021-3-29]
[2]
[美]罗伯特·K.迈锡 . 《通往权力之路 叶卡捷琳娜大帝》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4-5
[3]
俄罗斯胸襟最开阔的皇帝与皇后,双方公开出轨,并且彼此互相包容 · 今日头条[引用日期2022-12-02]
[4]
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 · 豆瓣[引用日期2022-12-02]
[5]
俄罗斯帝国 · bilibili[引用日期2022-12-02]
人物关系
保罗一世
儿子
相关合集
获得过圣弗拉基米尔勋章的君主
共4个词条1.3w阅读
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
俄罗斯帝国女沙皇
亚历山大三世
俄罗斯帝国皇帝
爱德华七世
维多利亚女王之子
查看更多
相关视频
全部
独家
4787次播放01:24
叶卡捷琳娜——一代雄主,被称为“大帝”的女皇
简介
8.9万次播放11:16
沙俄传奇女帝叶卡大帝:若我活到200岁,整个欧洲都将臣服于我
年少时期
8022次播放01:41
俄罗斯霸气女皇帝,发动政变囚禁丈夫,在位34年扩土67万平方公里
不幸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