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鱼(胸鳍像翅膀的小型海洋鱼类)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18
飞鱼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19个义项
胸鳍像翅膀的小型海洋鱼类
辐鳍鱼纲颌针目鱼类
1204次播放01:14
00:00
无视频
00:05
形态特征
00:25
习性
00:52
种类
01:01
演化
更多视频
飞鱼,属飞鱼科(Exocoetidae)约40种海洋鱼类的统称,以“能飞”而著名,所以称飞鱼。。广布于全世界的温暖水域,以能飞而著名。体型皆小,最大约长45公分(18吋),具翼状硬鳍和不对称的叉状尾部。有些种类具双翼而仅胸鳍较大,如分布广泛地翱翔飞鱼(Exocoetusvolitans)。有些则有四翼,胸、腹鳍皆大,如加州燕鳐(Cypseluruscalifornicus)。
飞鱼长相奇特,长长的胸鳍一直延伸到尾部,像鸟类的翅膀一样。它能够跃出水面十几米,能在空中停留40多秒,飞行的最远距离可达400多米。蓝色的海面上,飞鱼时隐时现、破浪前进的画面十分壮观。但飞鱼不是飞翔,感觉上好像是在拍打翼状鳍,其实只是滑翔。
据说每一群飞鱼中都会有一只全身蓝色的「飞鱼王」带头,渔民若运气好,捕起飞鱼王,数百尾飞鱼会随之飞进船里,但是如果不紧急见好就走,很可能因鱼量过多而沉船。不过达悟人认为,要是能够抓到飞鱼王,一年中都会有好运跟着来临。
图集
全部
查看更多
物种简介
飞鱼不是飞翔,感觉上好像是在拍打翼状鳍,其实只是滑翔。飞鱼在水下加速,游向水面时,鳍紧贴著流线型身体。一冲破水面就把大鳍张开,尚在水中的尾部快速拍击,从而获得额外推力。等力量足够时,尾部完全出水,於是腾空,以每小时16公里(10哩)的速度滑翔於水面上方几呎处。飞鱼可做连续滑翔,每次落回水中时,尾部又把身体推起来。较强壮的飞鱼一次滑翔可达180公尺(600呎),连续的滑翔(时间长达43秒)距离可远至400公尺(1,300呎)。
飞鱼的飞动主要是逃离捕食者。其飞跃的高度足以跳到水上的船只甲板,常常在黎明时刻会发现掉落在甲板上的飞鱼。飞鱼是生活在海洋上层的鱼类,是各种凶猛鱼类争相捕食的对象。飞鱼并不轻易跃出水面,每当遭到敌害攻击的时候,或者受到轮船引擎震荡声刺激的时候,才施展出这种本领来。可是,这一绝招并不绝对保险。有时它在空中飞翔时,往往被空中飞行的海鸟所捕获,或者落到海岛,或者撞在礁石上丧生。有时也会跌落到航行中的轮船甲板上,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肴。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晚上,因为飞鱼的眼力在白天敏锐,晚上常常盲目飞翔。
飞鱼并不会飞翔,每当它准备离开水面时,必须在水中高速游泳,胸鳍紧贴身体两侧,像一只潜水艇稳稳上升。飞鱼用它的尾部用力拍水,整个身体好似离弦的箭一样向空中射出,飞腾跃出水面后,打开又长又亮的胸鳍与腹鳍快速向前滑翔。它的“翅膀”并不扇动,靠的是尾部的推动力在空中做短暂的“飞行”。
仔细观察,飞鱼尾鳍的下半叶不仅很长,还很坚硬。所以说,尾鳍才是它“飞行”的“发动器”。如果将飞鱼的尾鳍剪去,再把它放回海里,没有像鸟类那样发达的胸肌,本来就不能靠“翅膀”飞行的断尾的飞鱼,只能带着再也不能腾空而起的遗憾,在海中默默无闻的渡过它的一生。
飞行记录
在2008年5月,日本NHK电视台的职员在屋久岛海岸附近拍摄到一段飞鱼飞行的视频片段,时间长达45秒钟,这是目前最长的飞鱼飞行视频记录。之前的世界记录为42秒。
飞行原因研究
形态特征
体型皆小,最大约长45公分(18寸),具翼状硬鳍和不对称的叉状尾部。
有些种类具双翼而仅胸鳍较大,如分布广泛的翱翔飞鱼(Exocoetus volitans)。有些则有四翼,胸、腹鳍皆大,如加州燕鳐(Cypseluruscalifornicus)。
硬骨鱼纲颚针鱼目飞鱼科鱼类的通称。共有8属50种。飞鱼长相奇特,胸鳍特别发达,像鸟类的翅膀一样。长长的胸鳍一直延伸到尾部,整个身体像织布的“长梭”。体型较短粗,稍侧扁;吻短钝;两颌具细齿,有些种类犁骨、腭骨或舌上具齿;鼻孔两对,较大,紧位于眼前;鳔大,向后延伸;无幽门盲囊;被大圆鳞,易脱落,头部多少被鳞;侧线低,近腹缘;臀鳍位于体后部,约与背鳍相对,无鳍棘;胸鳍特别长,最长可达体长的3/4,呈翼状;有些种类腹鳍发达;尾鳍深叉形,下叶长于上叶;体色一般背部较暗,腹侧银白色,胸鳍色各异,有黄暗色斑点,或淡黄色,或具淡黄白色边缘,或条纹。飞鱼由于发达的肩带和胸鳍,以及尾鳍和腹鳍的辅助,能够跃出水面,滑翔可达100米以上,这种机能使飞鱼可以逃避鲯鳅、剑鱼等敌害的追逐。
生活习性
飞鱼
飞鱼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温暖海域,以能飞而著名。其体型皆小,具翼状硬鳍和不对称的叉状尾部。飞跃的高度足以使它跳上水面的船只甲板,船员常在黎明时发现掉落在甲板上的飞鱼。飞鱼生活在海水的上层区域,是各种凶猛鱼类争相捕食的对象,飞鱼的飞行主要是为了逃离捕食者。飞鱼并不轻易跃出水面,只有在遭到攻击或受到轮船引擎声音刺激的时候,才施展飞行的本领。
分布范围
飞鱼的故乡─兰屿,一颗遗落在福尔摩沙东南海面上的遗世珍珠,一座充满魅力的热带岛屿,令人心神向往与世无争的人间净土兰屿最早的名称叫做「PonsonoTao」意思是「人之岛」,汉人以闽南话翻译为红头屿或红豆屿,之后因为岛上盛产蝴蝶兰才正式定名为兰屿。岛上居民旧称为「雅美族」,但是年轻一代认为这是从前日本人取的名称,而「达悟」是善良的天神之子,是岛上子民的祖先,于是便以「达悟人」来自称。
要去体验兰屿的飞鱼季,当然要先来了解一下当地的概况~
位置:兰屿位在台湾东南方的太平洋上,距离台东的南方约150公里,屏东鹅銮鼻东方约120公里。
气候:位于亚热带地区,具有高温多湿,属海洋性气候之特性,年平均温度为摄氏36度,雨量充沛,无旱季可言。
生长繁殖
主要品种
弓头燕鳐鱼(Cypselurus arcticeps)
飞鱼
尖头燕鳐鱼(C.oxycephalus)
翱翔飞鱼(Exocoetus volitabs)
真燕鳐鱼(Prognichthys agoo)
主要种类 |
弓头燕鳐鱼(Cypselurus arcticeps) |
飞鱼 |
尖头燕鳐鱼(C.oxycephalus) |
翱翔飞鱼(Exocoetus volitabs) |
真燕鳐鱼(Prognichthys agoo) |
飞鱼种类
黑翅飛魚
是飞鱼群中的贵族,数量不多,因此,也是最珍贵的鱼种。在传说中,达悟族人必须利用夜晚才能乘着独木舟、持着火把,前往渔场,进行捕捞的工作。一般而言,捕捞到的飞鱼大多都晒成鱼干,之后,再以火熏的方式贮存,以备往后食用。然而,捕捞到的黑鳍飞鱼,是禁止用火烤食,若是用火烤食,则会使肌肤长恶疮。
在神话传说中,黑翅(鳍)飞鱼告诉达悟族长老,「白鳍飞鱼最先抵达兰屿,因此,你们要用银帽、珠宝迎接牠们的到来,并祭祀、祈求牠们,赐与你们族人丰收的鱼获。」白鳍飞鱼是飞鱼群中最先抵达兰屿海域的鱼种,而且牠们很喜欢亮光,但是牠和黑鳍飞鱼一样,都是属于数量较少的鱼种。
紫斑鳍飞鱼的数量最多,同时,牠的肉质也较为细嫩,是达悟族人最喜欢的鱼类之一。捕捞紫斑鳍飞鱼的方式,便是利用虾、以及蟹肉作为诱饵在白天钓牠们,而在夜里捕捉到的飞鱼,也有大多数是属于此类。
在所有的飞鱼中,牠是比较没有地位的一种鱼种。然而,因为牠的体型较为娇小,以致于有些渔民并不喜欢捕捉,但是牠却很适合孩童食用。
最后,来看一下一些关于兰屿飞鱼季的图片吧!或许今年的夏天,我们都有机会在兰屿看着同一片天空,一起等待着飞鱼Flyingfish…
据说每一群飞鱼中都会有一只全身蓝色的「飞鱼王」带头。
飞鱼种类 |
黑翅(鳍)飞鱼 |
白鳍飞鱼 |
紫斑鳍飞鱼 |
红斑鳍飞鱼 |
主要价值
最古老飞鱼化石
飞鱼化石
中国研究人员在贵州省发现了一种飞鱼化石,它的时间可追溯到约2.4亿年前,是迄今已知最古老的飞鱼化石。
另一说明其飞鱼身份的力证是,它的尾鳍是不对称的。通常鱼的两片尾鳍大小差不多,呈对称分布,但飞鱼的两片尾鳍并不对称,下方的那片要大得多,这能帮助它们在跃出水面时获得更大的推力。
对这些飞鱼化石的测年结果显示,它们生活在距今约2.4亿年前,属于三叠纪的中期。此前发现的最古老飞鱼化石年代在约2亿年前,属于三叠纪晚期,是在意大利和奥地利一带发现的。因此,在中国发现的这些化石是迄今已知最古老的飞鱼化石。
研究人员说,这种飞鱼的体长为153毫米,它们跃出水面后也许可以像今天的飞鱼一样在空中滑翔数十米。
这项发现对于研究古代生态系统变化有重要意义。因为在约2.5亿年前,二叠纪结束和三叠纪开始的时候,地球曾经历过一次严重的生物大灭绝,95%以上的海洋生物都已死亡。但随后很快就出现了这种飞鱼,说明当时海洋里的物种已经很丰富,生态系统从这次大灭绝中恢复的速度可能比原有认识更快。
岛国
鸟取县的飞鱼烧
美味
说到初夏时节日本海的美味,当属飞鱼。飞鱼属于回游鱼,5—7月时从山阴沿岸到日本海产卵。飞鱼烧使用新鲜的飞鱼肉馅和明太鱼肉馅,加入酒,料酒,砂糖,盐等调味料,放在火上烧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食用,可以作为下酒菜蘸着酱油吃,直接吃味道也很棒。
食物营养成分
食物名称 | 飞鱼 |
含量参考 | 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
能量 | 96 千卡 |
蛋白质 | 21 g |
脂肪 | 0.7 g |
胆固醇 | 59 mg |
展开表格
世界纪录
参考资料
[1]
英刊说中国发现最古老飞鱼化石 · 万方数据库[引用日期2021-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