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铁(用作媒染剂等的化学物质)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19
硝酸铁
用作媒染剂等的化学物质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硝酸铁 |
别名 | 硝酸高铁 |
沸点 | 125℃ |
PSA | 206.64000 |
CAS号 | 10421-48-4 |
展开
制备方法
1.铁屑法
将相对密度1.38的硝酸加入已盛有水的耐酸反应器中,加热至,缓慢加入细铁屑进行反应,反应3h,将溶液加热,逐出氧化氮气体。过滤,把滤液蒸发浓缩至形成结晶膜,送入冷却结晶器冷却至以下析出结晶,经吸滤,结晶用20%硝酸洗涤。制得硝酸铁成品。其反应式如下:
2.取100mL浓硝酸与30mL水混合,在搅拌下将50g铁屑逐次加入其中,要控制铁屑的加入量,勿使反应过于激烈。并慢慢加热但反应温度不超过。用瓷漏斗进行过滤,滤液静置结晶。硝酸铁溶液易形成过饱和状态,可加入晶种。如果放置1天后还不析出晶体,则可慢慢地加热浓缩(不能沸腾)。滤出的晶体用稀硝酸洗涤,然后置于浓硝酸干燥器中干燥。干燥后应立即密封储存。
3.将相对密度为1.40的硝酸稀释至相对密度为1.25,加热到,缓慢少量地加入细铁屑进行反应:
密度为1.25的硝酸与铁屑用量为100L中加7~8Kg铁,反应生成的氮化物用硝酸吸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过滤,滤液加热蒸发至出现表面结晶薄膜(约),然后加入硝酸以吸收氮化物,充分搅拌,冷却至,静置结晶,必要时可加入硝酸铁晶种,待结晶完全后,过滤,快速甩干,用少量20%的硝酸洗涤数次,迅速滤干,即得硝酸铁试剂。母液可循环使用。
用途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
2、氢键供体数量:12
3、氢键受体数量:18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199
7、重原子数量:22
8、表面电荷:3
9、复杂度:24.8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3
危害说明
毒理学数据
急性毒性LD50:3250mg/kg(大鼠经口)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该品助燃,具刺激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消防措施
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小量泄漏:小心扫起,收集于密闭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控制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TLVTN:未制定标准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稳定和反应性
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GHS危险性类别: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
警示词:危险
危险性说明:H314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预防措施:
P260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事故响应:
P301+P330+P331如误吞咽:漱口。不要诱导呕吐。
P303+P361+P353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P363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04+P340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P310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安全储存:P405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P501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健康危害: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安全信息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5.1类氧化剂。
危险运输编码:UN 1466 5.1/PG 3
安全标识:S17S26S36
危险标识:R8R3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