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台(大地构造学术语)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0
地台
大地构造学术语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地台
英文名
tectonic platforms
别名
陆台
释义与槽台说
- 1859年,美国地质学者霍尔(J.Hall)在美国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的北部,发现受过强烈褶皱的古生代浅海相地层厚度达12KM以上,它比此山脉以西同时代几乎没有褶皱的地层厚10-20倍,二者形成鲜明对比。霍尔认为这些褶皱山脉曾经是地壳上巨大的拗陷。
- 1873年,丹纳(J.Dana)把这种拗陷及其产物称为地槽。
- 1885年,奥地利地质学家修斯(E.Suess)提出在地壳上存在一些稳定地区,其上的沉积层十分平缓,地貌也非常平坦,他把这种地壳上稳定的、自形成后不在发生褶皱变形的地区称之为地台。
- 1900年,法国学者奥格(G.E.Haug)在其著作《地槽与大陆块》中,明确地把地槽和地台统一起来,作为地壳上的2个基本构造单元。
自此以后,地槽和地台理论作为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完整学说发展起来,称为地槽-地台说,简称槽台说。
结构特征
- 一般呈近似等轴的不规颠轮廓,直径可达几千公里,地形相对平坦。
分类
- 根据地台基底的形成时期,可以将地台分为古地台和年轻地台。
- 古地台:基底褶皱时代在寒武纪以前。
- 年轻地台:基底褶皱形成于显生宙。
- 根据地台上有无盖层及其厚度大小等,可以将地台分为地盾、台向斜、台背斜、沉降带等多个二级构造单元。
- 地盾:克拉通中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大面积出露,周缘被有盖层的地台所环绕,平面形态呈盾状的地区。地盾是大陆地壳上相对稳定的区域,剥蚀情况严重,前寒武系基岩(火成岩或高度变质岩),就构造性质而言,它与地台并无本质差别。
- 陆向斜(syne-clise):又称之为台向斜,指地台上相对拗陷,沉积盖层厚度大,褶皱宽缓,形成一个巨型向斜的二级构造单元。
- 陆背斜(antecelise):又称之为台背斜,指低台上长期隆起,面积广阔,沉积盖层由边缘向中心逐渐变薄的二级构造单元,与陆向斜相对应。
- 沉降带:又称台褶带,是在地台内部沉陷强烈的狭长地带。沉降带是地台区长期下沉的最活跃的地带,多呈狭长带状,两侧隆起,地域发育完全,构造活动强烈,时常伴随火山喷发等大规模的地质活动。
事实上,不论是台向斜、台背斜还是台褶带,往往都发生在大地块的相互交接处, 大地块由于深断裂或大断裂带或次一极的活动性不太激烈的褶歇带分为许多一边仰起、一边俯倾的地块。这种情况在中国的大地块中表现得最突出。例如在中超地台的大地块上,贺兰山褶皱带分开形成了了阿拉善地块和鄂尔多斯台向斜;黄河的大断裂分开形成了了鄂尔多斯台向斜和山西台背斜;太行山东侧的大断裂割裂了山西台背斜和辽冀大断陷; 隐蔽的断裂分离了辽冀大断陷和山东台背斜燕山断裂;褶皱带隔开了内蒙地轴与鄂尔多斯台向斜;豫淮褶皱带分开了秦岭地轴、淮阳地块与山西台背斜、辽冀大断陷及山东台背斜;顺辽东半岛西岸向东北延伸的大断裂隔断了辽冀大断陷与辽东台背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