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人(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早期智人)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2
大荔人
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早期智人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大荔人 |
外文名 | Dali People |
类别 | 早期智人 |
时期 |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 |
基本介绍
起源
发现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早期智人化石。发现于陕西省大荔县解放村附近的洛河第三阶地砂砾层中。1978年和1980年两次发掘。同出的有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大约距今10余万年。
主要特征
眉嵴粗壮,其中央部左侧厚度为20毫米,右侧厚度为18毫米,比北京猿人(11.5~17.4毫米)还要厚。其两侧眉嵴的方向由前内侧向后外侧延伸,两侧眉嵴合成八字形,与北京猿人不同,却与时代较晚的马坝人、昂栋人及其他早期智人相似。
眉嵴后方的额骨宽度变小,额骨鳞部两侧间的最近距离是106.4毫米和125毫米,两眉嵴外侧最大距离所形成的指数为85.1。比北京猿人处于较高的进化阶段,而与马坝人相近。
头骨颞鳞部与乳突部之间有一很深的切迹,其陷入的程度与现代人相近。外耳门垂直径大于横径,属垂直型。在外耳门上方,也有耳门顶盖。
面骨相对较小,颧弓细弱,最细处垂直直径只有7毫米,横径为4.3毫米。但颧弓根方向较倾斜,颧弓位于眼耳平面下方。上领骨的前面主要朝向前方,在上颌骨与颧骨交接处突然转折向后外侧,这整个轮廓线与北京猿人很相似,也是与现代人黄种人一致的。
这个头骨的面部有一些性状与现代蒙古人种比较接近,如颧骨比较朝向前方,使面部显得扁平,鼻梁扁塌,鼻根处凹陷不深等。额骨正中有一条矢状隆起,顶骨和枕骨之间夹着一块小的三角形骨,人类学上叫作印加骨。这块小骨连南美洲印加人(也是蒙古人种的一支)出现率特别高,故名。该骨在北京猿人中也很多见,6块头骨中3个具有此骨。中国其他古人阶段的化石如许家窑和丁村的人类顶骨后上角有一个缺刻,也可能意味着该头骨具有印加骨,看来大荔人与北京猿人及中国的其他早期智人化石可能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反之却与欧洲及西亚的尼安德特人相距较远。后者面部硕大而且嘴鼻部向前突出,鼻梁高耸,鼻根深陷。因此大荔人代表智人的一个新的亚种即智人大荔亚种。
生活环境
文化遗物
打制技术的原始性
陕西大荔人遗址
石器在类型和修理方法
大荔人的工具主要是石片石器,用石块、小砾石和石核做的也占一定的比例。石器以刮削器为主,尤以凹刃刮削器数量为多。其次是尖状器,还有少量的雕刻器和石锥,但未发现盘状刮削器、砍斫器和石球。大荔人用锤击法修理石器,多向背面加工。修理工作相当粗糙,刃缘曲折,刃口不齐,钝锐均有。单刃石器多于复刃石器,单刃石器的刃口多在毛坯左侧。大荔人的石器在类型和修理方法上与北京人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这表明二者关系密切。
意义
大荔人头骨化石的发现,在中国及东亚地区早期人类演化史的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填补了我国历史上人类由蓝田人(今陕西省蓝田县)向丁村人(今山西省襄汾县汾河附近)过渡的空白,为研究汾渭谷地早期人类活动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大荔人头骨化石对于了解和确定陕西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的性质也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