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路线(中间路线)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2
中间路线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
中间路线(Middle-of-the Road Line),又称第三条路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种要求在中国建立共和国的政治路线。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中间路线 |
外文名 | Middle-of-the Road Line |
历史评价 | 共和国的方案 |
主体 | 资产阶级 |
别名 | 第三条路线 |
历史来源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人提出“举起你的左手打倒帝国主义,举起你的右手打倒共产党”,这是中间路线观点在中国最早的出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国民党左派领导人之一邓演达,一方面反对蒋介石、汪精卫在南京建立的政权,另一方面也不赞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运动,主张在中国建立共和国,这是中间路线观点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抗日战争中后期,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顽固派,坚持国民党一党专政,奉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一批爱国民主人士反对蒋介石的独裁卖国政策,反对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中国建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大官僚买办专政政权。但是由于阶级和认识上的局限性,他们也不赞成马克思主义学说,不赞成将来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想建立由中国民族领导的共和国。1941年他们建立了名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政治团体(1944年改组易名为中国民主同盟),成为当时中间路线的代表。他们发表了自己的政纲,同国民党顽固派的独裁投降政策进行斗争,但他们对共产党的纲领政策也不完全赞成。
基本观点
其纲领路线的基本点是:
①坚持中华民族独立,把抗日战争进行到底,恢复领土主权的完整,反对中途妥协。
②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联合政权。
③实行民主政治,尊重思想学术自由,保护合法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
⑤实行人民普选制度。
⑥实行有限制的私有制度,国家确认人民的私有财产,而银行、交通、矿业、森林、水利、动力、公用事业及其有独占性的企业,一律以公营为原则,其他一切企业,均可由私人经营。
历史评价
这是一个共和国的方案。这个方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被广泛地宣传过。在解放战争初期,由于国民党暂时还有相对的优势,并实行拉拢分化政策,中国民主同盟的右派分子如青年党、国社党的头面人物都倒向国民党顽固派一边。1947年10月,国民党当局下令解散中国民主同盟,标志着中间路线幻想的破灭。原中国民主同盟中的广大成员,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领导下继续前进,把革命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