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天门冬科黄精属植物)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2
黄精
天门冬科黄精属植物
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又名鸡爪参、老虎姜、笔管菜、鸡头黄精等,是天门冬科(Asparagaceae)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生于林下、灌丛或山坡荫蔽处,海拔800~2800米。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黄精
拉丁学名
Polygonatum sibiricum
别名
黄精、鸡头黄精、黄鸡菜、笔管菜、爪子参、老虎姜、鸡爪参
科学分类
界
植物界(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
木兰纲(Magnoliopsida)
目
天门冬目(Asparagales)
科
天门冬科(Asparagaceae)
属
黄精属(Polygonatum)
种
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主要特征
分布区域
中国、朝鲜、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黄精根状茎呈圆柱状,结节膨大,“节间”一头粗、一头细;茎直立,有时呈攀援状;叶条状披针形,4~6枚轮生;花序似成伞形状,通常具花2~4朵,花被乳白色至淡黄色;浆果球形,具种子4~7枚。
黄精为药食同源植物,其味甘、性平,具有健脾、润肺、益肾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营养丰富,可制成药膳,用于日常保健;其花果造型美观,颜色变化独特,可作为园林观赏植物;含多种天然美容活性成分,对皮肤刺激性小,可制成美容护肤产品。此外,黄精亦可加工成畜禽中药饲料添加剂,具有防病、催长效果。
命名由来
在现代植物学体系中,黄精专指天门冬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P. sibiricum,其属名Polygonatum源于希腊语polys(多的)和gonu(膝)的合成词,指根具多节。黄精与同属植物多花黄精(P. cyrtonema)、滇黄精(P. kingianum)的干燥的根茎,被《中华本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确定为中药“黄精”。
黄精正名始见于陶弘景所著《名医别录》(220—450年),一直沿用至今,书中记载:“黄精,味甘,平,无毒。主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不饥。长久服用身体轻盈、多年不饥饿。”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云:“仙家以为芝草之类,以其得坤土之精粹,故谓之黄精”,同时还收载了《五符经》对黄精的描述:“黄精获天地之淳精,故名为戊己芝,是此义也”,指出黄精因仙家用其“得戊土之精”而得名。
形态特征
茎
根状茎肥厚,呈圆柱状,直径1~2厘米。结节膨大,“节间”一端粗、一端细,在粗的一端有短分枝。
茎光滑,直立,高50~90厘米,最高可达140厘米,有时呈攀援状。
叶
花
花序似成伞形状,通常具花2~4朵,总花序梗长1~2厘米。花俯垂,花梗长(2.5~)4~10毫米;膜质苞片钻形或条状披针形,生于花梗基部,长3~5毫米,具1脉;花被乳白色至淡黄色,圆筒状,全长9~12毫米,中部稍缢缩,裂片长约4毫米;花丝长0.5~1毫米,花药长2~3毫米;子房长约3毫米,花柱长5~7毫米。
果实与种子
浆果球形,直径7~10毫米,成熟时呈黑色,具种子4~7枚。
物种分布
生长习性
黄精环境适应能力较弱,耐寒、喜阴、怕干旱,在湿润荫蔽的环境下生长良好,不宜在干旱、黏重、积水地区生长。一般来说,黄精宜在土层较深厚、疏松肥沃、排水和保水性能较好的砂质和腐殖质土壤中生长,以pH值6~7的中性或偏酸性土壤为佳。黄精最适生长温度为17~20℃,超过27℃生长受到抑制,超过32℃地上部分易枯死,根茎失水皱缩干硬。透光率以65%~70%为宜。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黄精的花期为5~6月,其花蕾与花是从基部向上按顺序生出和开放的。不同地区与不同年份由于气候的不同,黄精现蕾各个时期有所不同。黄精开花几小时内花粉活力很高,均在80%左右。由于其为喜阴植物,在不遮阴情况下一般植株矮小,花蕾与花易干枯,生长状况不佳,所以花粉活力相对较低,遮阴条件下黄精花粉活力明显高于不遮阴的黄精。黄精的授粉方式与形态结构密切相关,属于自花授粉,花蕾量与花量都非常大,但是落蕾、落花严重。黄精果期在8~9月,但落果现象严重,结实率很低。
黄精在自然条件下以种子繁殖,其种子具有一定的休眠性,即使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萌发也较慢。原因可能在于其在萌发初期,胚轴难以突破机械强度大的胚乳和种皮,且其种子内含有对植物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的物质ABA(生长抑制素——脱落酸)。
人工繁殖
有性繁殖
种子繁殖
无性繁殖
根茎繁殖
根茎繁殖是黄精无性繁殖的传统方式,能在1天内出苗,极大地缩短了育苗时间,具有产量高、周期相对较短的特点。根茎繁殖分为春栽和秋栽,春栽在3月下旬进行,秋栽在10月上旬进行。黄精根茎繁殖育苗产量与其种茎品质有关,应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植株的鲜根茎,将先端幼嫩部分截成长度约10厘米的数小段,每段含2~3节,待切口稍晾干后于晴天进行栽植。栽后注意保持土壤湿润。若秋末栽植,土壤上冻前覆盖秸秆、稻草或树叶等保暖越冬,出苗前撤除。黄精根茎繁殖种苗的移栽时间对其育苗产量有一定的影响,1年生种苗最佳移栽时期应选择育苗第2年的12月,即大田黄精采收期进行,出苗率可达89%。
组织培养
组织培养是解决黄精种苗资源短缺问题的关键技术,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黄精种苗,可以黄精的根茎、叶片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黄精组培苗有无茎叶对移栽成活率影响并不明显,有无生根才是黄精组培苗移栽成活的关键,无根组培苗完全不能成活。炉灰渣是黄精试管苗移栽和扦插的理想基质;移植到山坡林下的试管苗生长旺盛,根茎收获量增加50%左右。
栽培技术
大田栽培
大田栽培有露地栽培和大棚遮阴栽培两种模式。露地栽培时宜选择有自然遮阴条件的山边或沟渠边的大田,自然遮阴效果不良的大田需搭建大棚进行人工遮阴种植。大田栽培时遮阴度对黄精的生长具有一定影响,如大田栽培模式下的黄精在3月中旬至9月经74.6%遮阴度处理后,其株高、茎直径、叶长、叶宽与果实个数等农艺性状表现最优。此外,大田栽培的黄精越冬芽出土多在3月底至4月初,出苗率较高,并有一窝多苗现象。
林下套种
黄精具有喜阴耐湿的生长特点,适宜与林木进行套种栽培,选地的海拔及坡位、坡向均对黄精生长发育具有影响,在实际栽培过程中,应根据具体需要选择适宜的林分类型及立地条件。常见林分类型有红花油茶林、猕猴桃林、毛竹林、杉木林等,不同林分类型下种植的黄精生长情况、有效成分积累及产量方面均有一定差异。在多种条件一致的情况下,通过对比下种植的黄精年株高、地径、叶片数量及块根鲜质量,均表明黄精在红花油茶林下套种的生长势较好。
田间套种
黄精还可与大田作物进行套种栽培,实现农作物与中药材共生。大田栽培时可立体套种玉米、大豆等农作物或梨、猕猴桃、桑等经济作物及其他中药材,实现一地多用。黄精套种玉米时,作物与药材的栽培密度需根据实际栽培情况确定。此外,田间套种玉米等高秆作物对黄精根茎的有效成分积累和产量也有一定影响,以8月中旬采收的根茎中多糖含量最高,其最佳采收期为8月中下旬。
水肥管理
病虫害防治
影响黄精生长的病害有叶斑病、黑斑病、炭疽病等,主要危害黄精叶片,生产上可结合田间管理,施用奥力克速净、哈茨木霉菌液、波尔多液等化学或生物药剂进行防治;还有蛴螬和地老虎等虫害,主要危害黄精根茎部,咬食幼苗嫩茎或咀食须根,造成断苗或根部空洞,可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或采用辛硫磷等高效、低毒药剂喷杀。
功用价值
药用价值
黄精以根状茎入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等功效,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等症。
相关研究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精具有降血糖、抗肿瘤、抗HIV、抑菌抗炎、调节免疫力等作用,可在临床上用于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治疗。
观赏价值
黄精花果造型奇特,似悬挂的风铃,花期长达20天,浆果由绿渐转为黑色,观赏性较强,可作为园林观赏花卉种植在绿地、花台、花坛用以造景,也可用于鲜切花生产或作为花篮、花环、插花的制作材料。由于黄精根茎贮存养分,植株易保存,也非常适宜盆栽。
食用价值
黄精根茎具有较好的风味和适口性、味道甘甜、无异味,且具特有香气,质地滋润不粗糙,其食用历史悠久,《滇南本草》云:“洗净,九蒸,九晒,服之甘美。俗亦能救荒,故名救穷草。”,指出了黄精的口感及加工步骤。除直接烹饪食用外,黄精还可被加工成干粉、饮料、保健酒、糖渍品或盐渍品等多种产品。
经济价值
山东中医药大学在药物研究领域发现黄精可作为一种新型天然的化妆品成分,具有美容养颜等功效。重庆食品工业研究所还研制出了黄精饮料,将实现产业化生产。此外,黄精可制成畜禽饲料添加剂,如已研制出的猪饲料中药添加剂——黄精散,具有加速生长、预防疾病等功效。
延伸文化
传统诗词曲
唐代姚代《赠丘郎中》:“绕篱栽杏种黄精,晓侍炉烟暮出城。万事将身求总易,学君难得是长生”,说明在唐朝,已经开始种植黄精;宋代苏轼《又次前韵赠贾耘老》:“闻道山中富奇药,往往灵芝杂葵薤。诗人空腹待黄精,生事只看长柄械”,“黄精”亦是道家认为可以“久服成仙"之草;元末明初贾仲明的《杂剧•铁拐李度金童玉女》:“你止不过掘黄精和土斫,砍青松带叶烧,蒸云腴煮藜藿,饮涧泉吃仙药。这两般可是那件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