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筒井(北宋庆历年间发明的采盐建筑)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2
卓筒井
北宋庆历年间发明的采盐建筑
历史说明
原理说明
流程说明
钻井方式
该地地方志记载了具体的钻井之法:“择有咸源处,以铁锥凿井如碗大,用大竹四五竿接之使长,以竹枝系铁锥入,竹中凿之,其井底有铁器四爪,到六七十天,或百余丈得咸水乃止。”
钻井分成两个阶段:1、打大眼;2、打小眼。卓筒井的构成即大眼小眼。上层是大眼,口径15~20厘米,深约50米。大眼的作用是下放相衔接的楠竹筒(即套管)。楠竹筒的作用是隔绝洞壁上渗透出来的淡水,不许淡水进入井里。竹筒能否隔绝淡水,又是把井钻成功的关键。同时,大眼钻至50米深,竹筒相应下50米,不能隔绝洞壁渗透的淡水,这叫漏井,不能再钻,只有报废。
汲卤方式
卓筒井大眼在上、下套管隔淡水,小眼在下产卤。产卤的小眼经过岁月的流逝被卤水腐蚀,地层变迁有时洞壁也要垮塌,这叫“垮匡”。岩石填塞了产卤眼,就无法汲卤。有时,一些汲卤工具掉在井里或其它人为造成的障碍这叫“屙堆”,也无法汲卤,要汲卤必须排除故障,因此,产生了修治井的工艺和工具。如果故障大,难度大的要修好一口井需时间一月或数月才能完成。要保持一口不出故障产卤的井很难。
晒卤方式
卓筒井
滤卤方式
滤缸将卤水中的泥砂、杂质滤掉澄清再放入盐锅中煎盐。
意义说明
历史典故
在四川盆地的中部,有一个埋藏着宝藏的神奇古镇—蓬莱镇。据悉,这里是观音菩萨的诞生地。老人们常说:“菩萨经常显灵”。这里,风光旖旎,百姓勤劳。世世代代的孩子们一直传唱着一个童谣:钻两口井、一个起灶、一个晒盐、盖一间屋、讨一个老婆、生一个娃娃。田园诗般的生活,传唱的古代大英人钻井取盐、钻井利用油气做饭的画面。那么,那时的人们是怎样发现、利用油气和盐矿资源的呢?让我们进入时光的隧道……
相传,在很久以前的一天,一个憨厚结实的汉子—卓筒,穿着大红裤叉在地里赤脚插秧,他边插边好奇地看着田里冒出的气泡。一脸迷惘状,坐在田埂上百思不得其解。太阳当头已是正午,卓筒回家吃饭,一进门,老婆玉娘端上饭菜摆上桌,顺便问道:“秧插完了吗?”卓筒推说:“田里有鬼,天天冒泡,不敢插秧了。”“你才是鬼,不快些插完,耽误了收成,明年我们吃什么?”“我就想知道地底下到底有什么。”“想知道就去。”“去就去”卓筒放下筷子,不快地冲气出门,进了竹林,砍了一个中等粗细的竹子,把它削尖。为了一窥地里究竟,他打通了每一个竹节后,拿竹子望望天,从竹子圆洞中有云彩流动的画面。然后,他去地里探查,到水田里试探着插入地后,看了看结果一片漆黑。第二天,卓筒又砍了一大粗的竹子,架起两高台,将竹子打入地下,拔竹杆的同时就取出泥土,再将竹打入地下,随即冒出了水,这时候旁边围观的人说风凉话:“切,这有什么希奇?不就是水嘛!我们这儿到处都是水。”卓筒说:“你们错了,天上下的雨是老天爷的水,这地下的水是土地公公的水。”“哎呀!那这回全村都要倒霉了,你挖了土地的水,那是土地的财库,土地要降灾给我们怎么办?”随即一个巫婆念道:“天灵灵、地灵灵……”村里每户人家用木盆盛水,跪拜三天三夜求土地公公饶恕。百姓纷纷开始用木盆盛水,天明天暗日出日落几天过去了,木盆水干了,盆底有白色颗粒结晶,百姓一尝发现是盐,便开始欢呼,大家纷纷感谢土地公公。此时,土地公公出现了,面带怒色地说:“谁要你们感谢!”卓筒立刻跪拜道:“土地公公,都是我一个人的错,请您饶恕乡亲们吧。”百姓也随即纷纷下跪,请求饶恕。这时天现异象,佛光普照,预示着将发生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跪在地上的百姓都望着天,等待着……这时,观音菩萨出现了,她说:“土地,上天有好生之德,你不得责罚他们。普渡众生,可增你万年修为。土地,你生不得气!乡亲们,你们再去钻口井,在井口起为灶,天天烧火做饭给土地公公消气。”土地笑着许可了,与观音飘然而去。卓筒带领百姓依言而行。果然,新钻的井,喷出之气用火石一点就着,人们赶紧盖为灶。因卓筒钻井为人们找到了食盐和用之不尽的气,为纪念他,百姓便称这些井是“卓筒井”。从此,上天的偏爱就开始了。人们仿佛一夜之间就过上了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内容
简介
被称为“世界近代石油钻井之父”的卓筒井,仅存1灶3井,而唯一娴熟掌握这一小口径打井技术的老人已年近八旬。
自豪?叹息?还是担忧?种种情感夹杂在老人话语中。2014年6月17日,记者走近卓筒井这处濒临灭绝的稀世珍宝。
标本说明
大英县卓筒井镇向东一公里处,经过已经破旧的大顺灶灶房,穿过几丛茂密的竹林,踏过一段被盐工们的脚板磨得异常光滑的老石阶,记者终于见到了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的最后3个活标本。它们,屹立在几片包谷地的中间。
卓筒井始创于北宋年间,它的出现意味深长:不但表明了中国的井盐开采技术从第一阶段的大口径浅井采卤发展到了第二阶段小口径深井采卤,其核心技术冲击式顿钻凿井法,更为后来的天然气和石油开采作了铺垫。因此,英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称卓筒井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而《中国井盐科技史》和《中国钻探技术史》则称其为“世界近代石油钻井之父”。
6月初,在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卓筒井的井盐汲制技艺榜上有名。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卓筒井这一手工制盐活化石如今仅在卓筒井镇3村存有一个大顺灶和三眼井,而唯一掌握该整套技术的老人已年近八旬。
大顺灶是一个熬盐的灶房,曾经辉煌地“统辖”着18眼卓筒井,是当地卓筒井制盐灶房中的“龙头老大”。在1991年以前,这样的制盐灶房在大英还有9处,共有卓筒井41眼。但在1991年以后,其它的灶房及其卓筒井都被淘汰了,只留下大顺灶和三眼井作为保护对象。
守护着它们的,就是居住在旁边小屋里的严昌武老人。
历史故事
年满78岁的严昌武老人,瘦却精神矍铄,耳聪目明,思维清晰。他家在卓筒井镇8村,小时候由于家里贫困,上不起学,从14岁开始,就给舅公当学徒,干起了专门司职修井的“懒子”来。
据了解,懒子是有含义的,因为修井工做的事情越少,就说明井况越好,因此,灶房老板们巴不得修井工天天都能“偷懒”。但懒子做的事情,却是整个卓筒井制盐过程中最有技术难度的事情。举一个简单例子,如果卓筒井的井眼漏水了,就必须要搞清楚是连接部位漏水还是竹筒漏水,如果是竹筒,那么又是多少丈深处漏水,然后才能对症施治。卓筒井井眼的直径仅有15厘米左右,其深度却可达千米以上。要搞清楚这些,完全靠工具和经验。所以“懒子”虽然可以“偷懒”,工钱却肯定是盐工当中最高的。严昌武告诉记者,他当年的工钱往往是一些工人的两倍。
在严昌武老人的住房隔壁,是卓筒井的工具房,修井工具有几十种,而这些还不是全部。据说,上世纪80年代初,一支石油钻井队在打油井时,把钻头掉到了井眼里,用了各种现代化的方法也没能把钻头捞起来,最后还是来找大英当地的“懒子”,用卓筒井的打捞工具“大提须”,才把钻头打捞起来。
严昌武老人不但会修井,对制盐的整套工序也相当精通。他说:“我们那一代‘懒子’里面,我是年龄最小的,现在这一带基本上已经没有像我这样的了。有几个还能烧盐,也只会烧点花盐(盐质差、颜色参差不齐),能够烧出雪白的锅巴盐的只有我一个了。”
后继无人
为了挽救卓筒井制盐工艺,2005年5月,大英县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远赴河南,请正在女儿家养老的严昌武老人“出山”,希望他能将自己的一身本领传下来。
在克服了来自女儿、儿子方面的阻力后,当时已经77岁的严昌武老人毅然踏上回乡的路,独自住进了冷冷清清的小房子,与三眼熟悉的老井相伴。
与此同时,大英县文物管理所方面也为他安排了一个38岁的徒弟,希望这个徒弟能够把严昌武老人的本事学到手,让卓筒井的制盐工艺继续流传。
“徒弟现在能不能独立制盐了?”记者问严昌武老人,他摇摇头说,“我们以前学徒,都是几个月就出师了,然后就一个人管十几口井。不晓得他咋个就是不会。”
据严昌武介绍,这三口井每天都必须打卤水上来,要不然井下面就要垮塌,修起来就麻烦大了。但徒弟却时常不来。为了打卤水,严昌武只好去附近喊一个60多岁的大爷帮忙踩花车。
严昌武忧心忡忡:“我这个岁数说不清哪天就死了,学不学得会、传不传得下这个技术,真不好说。”老人还告诉记者,由于卓筒井周围没有修围墙保护,人们可以随便到卓筒井来。有的是来瞻仰的,但有的人来了,却往往对这最后的3个“活标本”做出一些破坏性行为。老人情急之下,养起了狗。因为在他心里,守护卓筒井,在他的有生之年,显得比什么都重要!
1998年6月,大英县卓筒井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凿井、吸卤、煎盐等生产工艺流程,大体上保持了宋代卓筒井的基本特点。它持续近千年,生产从未中断,对研究中国盐业史和钻井史具有极高价值。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卓筒井仅存1灶3井1部筒车,濒临灭绝的危险。
大英县全力抢救卓筒井,在遗址周围栽植了以刺篱笆为主的绿色围墙,修复了仅存的1部筒车,建起了文物陈列室,晒棚、井架、灶房等设施也已修复,当地已专门就“卓筒井文物保护与开发”立项。该项目占地65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将全面恢复宋代“卓筒井”采卤制盐生产流程。
据了解,该项目不但致力于恢复“卓筒井”制盐的工艺流程,并且将制盐文化和盐疗保健、休闲观光紧密结合在一起,包括植物观光园、盐疗湖浴场、淡水湖浴场、盐神宝殿、大型陈列馆等多项设施。整个项目围绕“卓筒井”这一文化核心进行,将形成大英旅游又一个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