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盲(色盲)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2
色盲
色盲是指因遗传或后天眼病引起的对颜色辨认的能力较差或消失,是常见眼科疾病之一。男性人群中色盲的患病率约为8%。最常见的色盲患者是不能区分红色和绿色的患者。色盲根据病因可分为先天性色盲和后天性色盲。大多数先天性色盲为性连锁隐性遗传病,隔代遗传多见,视锥细胞营养不良全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后天性色盲可由黄斑、视网膜、视神经和枕叶皮质疾病引起,也可由药物中毒引起。色盲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全色盲和部分色盲。全色盲患者尤喜暗、畏光,表现为昼盲;仅有明暗之分,而无颜色差别,而且所见红色发暗、蓝色光亮;此外,还有视力差、弱视、中心性暗点、摆动性眼球震颤等症状。部分色盲患者不能辨认三原色的其中一种,又分为红色盲、绿色盲、蓝黄色盲等。色盲的治疗通常采用穴位与指压法、色盲矫正镜对症治疗。进行穴位与指压会逐渐祛除色觉异常,色盲矫正镜可使其能正确辨认颜色。色盲不但影响颜色辨认,部分还会引起视力障碍。色盲通常无法根治。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色盲 |
外文名 | colorblindness |
别名 | 道尔顿症 |
症状表现 | 以色弱及红绿色盲较为多见 |
就诊科室 | 五官科 |
原因 | 染色体遗传所致 |
多发人群 | 男性 |
收起
就诊科室
- 眼科
病因
- 色盲根据病因可分为先天性色盲和后天性色盲,常见致病因素如下。
先天性色盲
- 大多数先天性色盲为性连锁隐性遗传病。
- 视锥细胞营养不良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后天性色盲
- 可由黄斑、视网膜、视神经和枕叶皮质疾病引起。
- 也可由药物中毒引起。
症状
- 色盲分为全色盲和部分色盲,部分色盲又分为红色盲、绿色盲、蓝黄色盲等。大多数部分色盲患者常由他人对其辨色能力提出质疑后或在颜色视觉测试中发现。
全色盲
- 属于完全性视锥细胞功能障碍,是色觉障碍中最严重的一种,患病率为0.002%~0.003%。
- 患者尤喜暗、畏光,表现为昼盲。
- 视物仅有明暗之分,而无颜色差别,而且所见红色发暗、蓝色光亮。
- 还有视力差、弱视、中心性暗点、摆动性眼球震颤等症状。
红色盲
- 又称第一色盲。
- 主要是不能分辨红色,对红色与深绿色、蓝色与紫红色及紫色不能分辨。
- 常把绿色视为黄色,紫色看成蓝色,将绿色和蓝色相混为白色。
绿色盲
- 又称第二色盲,临床上把红色盲与绿色盲统称为红绿色盲,较常见。
- 平常说的色盲一般就是指红绿色盲。
- 患者不能分辨淡绿色与深红色、紫色与青蓝色、紫红色与灰色,把绿色视为灰色或暗黑色。
蓝黄色盲
- 患者蓝、黄色混淆不清,对红、绿色可辨。
检查
- 确诊色盲大多采用主觉检查,一般在较明亮的自然光线下进行,常用检查方法有假同色图检查、彩色毛线束试验、色盲镜检查等。
假同色图检查
- 通常称为色盲本,它是利用色调深浅程度相同而颜色不同的点组成数字或图形,色觉障碍者辨认困难,错或不能读出,可按照色盲表规定确认属于何种色觉异常。
- 是最简单、快速并广泛应用的色觉检测方法。
彩色毛线束试验
- 此法颇费时间,且仅能大概定性,不能定量,不适合于大面积的筛选检查。
色盲镜检查
- 可以定量地记录红绿光匹配所需的量,以判定红绿色觉异常,此法既能定性又能定量。
诊断
- 医生依据临床表现和假同色图检查所见结果可以确诊。
- 患者出现喜暗、畏光,视物仅有明暗之分,而无颜色差别,或把光谱上的一切颜色都说成是两种色调的表现。
- 假同色图检查显示存在色觉异常。
鉴别诊断
- 色盲的症状及检查结果明确,无须鉴别诊断。
治疗
- 先天性色盲无有效治疗办法。可尝试用穴位与指压、配戴色盲矫正镜。对于后天性色盲,如发现病因,应积极去除病因,如治疗黄斑疾病或避免服用引起色盲的药物。
穴位与指压法
- 指压位于眼球正中央下2厘米处,能提高眼睛功能。
- 指压时,一面吐气一面用示指强压6秒。
- 指压时睁眼指压和闭眼指压均可。
- 睁眼指压时能明确判断色彩,闭眼指压时能治疗视力异常、假性近视。
- 如果患有强烈色彩异常,应重点强压眼下。
- 不断进行这种指压会逐渐祛除色觉异常。
危害
- 色盲不但影响颜色辨认,部分还会引起视力障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预后
- 色盲通常无法根治,进行穴位与指压会逐渐祛除色觉异常,色盲矫正镜可使患者能正确辨认颜色。
预防
相关视频
全部
8330次播放01:22
色盲怎么治疗
5007次播放02:11
专家教你一个检测色盲的小方法!建议收藏!
4985次播放01:17
很多人不能考驾照,就是因为红绿色盲导致,其原因专家来详细解答
410次播放01:17
色盲有4大类型,你了解过吗? 这里告诉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