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病毒病(甘薯病害)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2
甘薯病毒病
甘薯病害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甘薯病毒病 |
病原类型 | 病毒 |
危害部位 | 全株 |
危害作物 | 甘薯 |
为害症状
中国甘薯病毒病症状与毒原种类、甘薯品种、生育阶段及环境条件有关。可分6种类型。一是叶片褪绿斑点型苗期及发病初期叶片产生明脉或轻微褪绿半透明斑,生长后期,斑点四周变为紫褐色或形成紫环斑,多数品种沿脉形成紫色羽状纹。二是花叶型苗期染病初期叶脉呈网状透明,后沿叶脉形成黄绿相间的不规则花叶斑纹。三是卷叶型叶片边缘上卷,严重时卷成杯状。四是叶片皱缩型病苗叶片少,叶缘不整齐或扭曲,有与中脉平行的褪绿半透明斑。五是叶片黄化型形成叶片黄色及网状黄脉。六是薯块龟裂型薯块上产生黑褐色或黄褐色龟裂纹,排列成横带状或贮藏后内部薯肉木栓化,剖开病薯可见肉质部具黄褐色斑块。
甘薯病毒病
病毒简介
中国甘薯上主要毒原有5种。Sweetpotatofeatherymottlevirus简称SPFMV,称甘薯羽状斑驳病毒。病毒粒子弯曲长杆状,长830~850nm。其株系有褐裂病毒(SPRCV)、内木栓病毒(SPICV)、褪绿叶斑病毒(SPLSV),其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表明它是一种马铃薯Y病毒。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可由机械和蚜虫传毒,可侵染甘薯等8种旋花科植物。Sweetpotatolatentvirus简称SPLV,称甘薯潜隐病毒。病毒粒子为弯曲长杆状,长约700~750nm,蚜虫、粉虱不能传毒。Sweetpotatoyellowdwarfvirus简称SPYDV,称甘薯黄矮病毒。病毒粒子为弯曲长杆状,长750nm,甘薯羽状斑驳病毒由机械和青麻粉虱(Rialeurodesabutionea)及烟粉虱传毒。Sweetpotatoveinclearingvirus简称SPVCV,称甘薯明脉病毒。病毒粒子为丝状体,长度850nm。台湾报道该病毒可由烟粉虱传播,机械不能传染,寄主范围窄。此外,中国福建、台湾还有甘薯丛枝病毒病,是由马铃薯Y病毒和类菌原体复合侵染引起的,发病率10%~80%,严重的造成绝收。甘薯丛枝病毒粒子线状,直径16~18nm,具空心结构,长短不一,一般长度100nm,最长的可达6000nm。类菌原体大小200~1000nm。类菌原体也可单独引发丛枝病。除上述毒原外,甘薯上还分离到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烟草条纹病毒(TSV)等毒原。
传播途径
薯苗、薯块均可带毒,进行远距离传播。经由机械或蚜虫、烟粉虱及嫁接等途径传播。其发生和流行程度取决于种薯、种苗带毒率和各种传毒介体种群数量、活力、其传毒效能及甘薯品种的抗性,此外还与土壤、耕作制度、栽植期有关。
防治方法
检测技术
生物学方法
目测法:目测法也称为外观症状诊断法。根据甘薯叶片和薯块上出现的典型症状判断甘薯是否带毒。甘薯病毒病的症状主要包括:叶片斑点型、花斑型、卷叶型、叶片皱缩型、叶片黄化型;薯块上的症状主要是产生黑褐色或黄褐色龟裂纹旧。可根据外观症状初步识别,但难度较大,且因潜隐病毒侵染植物后并不表现明显症状故无法应用此法进行检测。而且病毒病症状可因病毒种类、甘薯品种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因此目测法检测病毒根据症状作初步判断,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指示植物检测法:该方法是根据植物病毒在一些鉴别寄主植物(指示植物)上的特征症状来诊断病毒种类。田间病株产生的症状多种多样,有的是一种病毒侵染所致,也有的是多种病毒混合侵染引起,无法用植株症状确定病毒种类,此时就要用指示植物法。指示植物接种某种病毒后能够产生独特症状,容易观察确定病毒种类。甘薯常用的指示植物是巴西牵牛和普通牵牛。巴西牵牛对多种侵染甘薯的病毒敏感,受侵染部位易产生系统症状。指示植物法的最大特点是对某种或几种病毒特别敏感,在病毒含量少或在原始寄主上表现为潜伏状态时,可在指示植物上有明显的外部症状。而且此方法操作比较简便,经济有效,无须抗血清制备。但其特异性较差,往往存在一病多症、多病一症的现象;而且易受季节限制,检测周期长(1~2个月),占地面积大,不利于大批量检测。因而应用该技术检测病毒灵敏性较差,难以区分病毒种类。
血清学检测技术
酶链免疫吸附法(ELISA):ELISA是一项免疫酶法与固相吸附相结合的现代免疫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化学方法将酶与抗原或抗体结合起来形成酶标记物,这些酶标记物然后和相应的抗体或抗原起反应,形成酶标记的免疫复合物。结合在免疫复合物上的酶当遇到相应的底物时,就会催化无色底物产生水解反应生成可溶性或不可溶性的有色产物,据有色产物来检测相应的抗体或抗原。ELISA技术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已广泛用于植物病毒的测定和诊断。
免疫电镜法(ISEM):免疫电镜法是将电子显微镜与植物病毒抗血清结合起来,该方法是免疫酶法和电镜技术相结合的技术。其原理是利用病毒特异性抗体诱捕或包被病毒粒体,产生免疫吸附反应,将此方法制成的载网放到电镜下观察。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脱毒技术
对植物病毒防治的一般方法有药剂防治、物理防治以及抗病毒病品种的选育等。但以上方法在防治甘薯病毒病上效果不太明显。而采用甘薯茎尖剥离,根据病毒在甘薯体内传播、分布的特点及规律,利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而获取无病毒试管苗是生物技术与病毒检测技术相结合的1种方法。
(1)选择做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块根或茎尖切苗,先用杀真菌剂和杀虫剂处理,然后放进有消毒土的生长箱中,在28℃和连续光照下生长。(2)取2cm左右长度的茎尖,表面消毒,切取0.2~0.4mm的分生组织,放在MS或1/2MS固体培养基上,在温度16℃,每天16h、3000~4000lux的光照下培养,产生小植株。该过程有一次培养和二次培养两种方法。一次培养是指将分离的茎尖在培养基上直接培养成苗,而不进行第二次转管;二次培养是先将分离的茎尖在加有适当激素的培养基上培养6~16天,待芽转绿后将其转入不含激素的培养基中培养成苗。一般说来,一次培养中茎尖分化程度高,但其脱分化过程较二次培养长。(3)对获得的小植株用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和巴西牵牛指示嫁接法进行脱毒效果的检测。对检测为阴性的植株,在其茎尖部分5叶阶段时再通过ELISA法测定是否存在SPFMV和SPYDV。(4)选择再次检测仍为阴性的植物,用作建立母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