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科(鸟纲鹱形目的动物)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2
海燕科
鸟纲鹱形目的动物
海燕科(学名:Hydrobatidae)鸟类在分类上隶属于鹱形目,全世界共有7属25种,科以下分为叉尾海燕亚科(Hydrobatinae)和角尾海燕亚科(Oceanitiane),前者分布于北半球海域,后者分布于南半球海域;两者都具有悠久而独立的进化史,它们可能分别在南、北半球进化,后又在热带重合。
海燕科的鸟类都是一些非常小的海鸟。体长13~26厘米,大小和掠鸟或燕子差不多。也具管状鼻,但鼻管基部融合成一管,鼻孔开口于嘴峰正中央。体羽以深褐色为主,兼有黑色或灰色及白色。第二枚初级飞羽最长。外形似燕,尾叉形。
分布于除北冰洋外的各大洋。它们和鹱科鸟类一样,主要栖息于海上。食物为小鱼、乌贼、浮游生物及碎鱼。繁殖期到海岸或海岛上成群营巢,巢置于岩石洞穴中,或在松软的地上掘穴为巢,每窝产1枚卵,繁殖期间大多在晚上活动,而且也是以小型海洋动物为食。它们和鹱科的区别除了大小和形态不同外,还在于它们的飞翔方式,它们快速的扇动两翅沿水面飞行,用脚拍水和在水面抓猎食物,也常伴随船只飞行和捕食浮游生物。
海燕科的英文俗称“storm petrel”相当有意思。用“storm”一词来表述其性质可能是源于这类鸟有在船的背风面躲避风暴的习惯;而“petrel”则可能是“St.Peter”一词的传讹,即影射其中有几个种类在水上行走的神奇现象,实为这些鸟在觅食时盘旋于水面上,并用脚轻轻拍水而让人产生的一种错觉。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海燕科 |
外文名 | Storm petrels |
界 | 动物界 |
门 | 脊索动物门 |
亚门 | 脊索动物亚门 |
展开
形态特征
海燕
以白腰叉尾海燕为代表的北部类有2属16种,体羽黑色和白色,大部分有尖尖的翅膀,脚相对较短;觅食颇似燕鸥,从空中猛扑下去在水面啄得食物。以白脸海燕为代表的南部类包括5属9种,体羽色彩多变(一些种类具有数种色形态),圆翅;脚长,经常下垂,因为觅食时会在海面上跳跃或行走。南部类海燕的翅膀进化得更短、更圆,这很可能是为了应对南大洋的狂风。
大小量度:体长13~26厘米;翼展32~56厘米;体重25~68克。
栖息环境
栖息于全球的各大洋,除北半球高纬度的极地外,其余海域都可见到它们的踪迹。因是属远洋性的鸟类,大都生活于偏远无人居住的岩崖岛屿。
生活习性
分布范围
繁殖方式
群聚繁殖,营巢区由数十对到上万对都有。求偶时会在空中相互追逐,并大声鸣叫。一般性活动如相互理羽、击喙和鸣叫都在巢穴中进行。配偶忠诚度高,离婚事件并不多见。同一对会重复沿用旧巢穴。
回巢
海燕配偶在岩石间、树根间或(少数情况下)灌木丛下挑选某个洞穴营巢,配偶关系会从一个繁殖期延续至下一个繁殖期。繁殖行为相当同步,并有季节性。不过热带种类经常会出现延迟现象,以至于一年内各个时期都有繁殖行为。而在加拉帕哥斯群岛上一年会出现2次斑腰叉海燕繁殖期,因为在此繁殖的2个相当独立的斑腰叉海燕种群虽然每年只繁殖1次,但彼此的繁殖时期相差6个月左右。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亚速尔群岛上;2个在体型和遗传方面存在某些差异的斑腰叉尾海燕种群,繁殖的时期也相差6个月。在其他地方,斑腰叉尾海燕则为通常情况下的一年繁殖一次。
海燕类一窝单卵,卵为白色,有时带斑点,产于地面并孵于地面,亲鸟双方轮流孵卵,各孵1~6天,总共需要40~50天。卵一旦丢失,亲鸟在该繁殖期内基本上不再生产,原因很可能是卵的体积太大(可占雌鸟体重的25%),再产1枚卵需要太多的时间。
亲鸟给雏鸟喂部分消化的食物与胃油的混合物,雏鸟在59~73天后(7至11星期)于夜间单独离巢飞走。虽然在雏鸟飞羽快长齐时,亲鸟喂食的次数开始减少,但并没有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将雏鸟遗弃。事实上,即便在雏鸟离巢后,亲鸟也会不时回巢穴看看。幼鸟一旦离巢成功,在海上生活4至5年至性成熟,才返回营巢区繁殖。
该科种类
海燕科(2亚科,7属,25种) | |||||
序号 | 亚科 | 属名 | 种名 | 学名 | 备注 |
① | 角尾海燕亚科 | Oceanitinae | 可以独立成科 | ||
一 | 洋海燕属 | Oceanites | |||
01 | 黄蹼洋海燕 | Oceanites oceanicus | |||
02 | 白臀洋海燕 | Oceanites gracilis |
展开表格
。
种群现状
因海燕科鸟类多生活于远洋的岛屿,不容易调查,所以对某些种类的种群数量所知有限。仅知道有3种濒(极)危。生存压力主要来自天敌,如海鸥、猫头鹰、贼鸥、鸦类和猛禽等的掠夺,以及外来种如猫、狗、兔、猪、牛和羊的引进。这些动物啃食草地,破坏营巢区的巢穴,迫使它们另寻栖息处。
瓜达卢普叉尾海燕被列为极危种,事实上可能业已被墨西哥太平洋沿岸岛屿(它的繁殖地)上的野猫所灭绝。
保护级别
海燕科有23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其中新西兰舰海燕( )和瓜达卢普叉尾海燕( )为极危物种(CR);环叉尾海燕( )为濒危物种(EN);白喉海燕( )和蒙氏叉尾海燕( )为易危物种(VU);褐翅叉尾海燕( )和黑叉尾海燕( )为近危物种(NT);有4种数据缺乏(DD);其余12种属无危物种(LC)。
生物分类
细胞色素b的DNA序列分析显示海燕科是一个复系群,若分为多个独立科可能更准确一些。研究还发现海燕科是鹱形目的构成基础,其第一分化枝为角尾海燕亚科,随后分出的是叉尾海燕亚科。已发现少量的海燕化石,最早的样本来自上中新世。
相关研究
在有些海燕类中,很多未成年鸟在没有开始繁殖(通常在4~5岁时)前会去踏访其他同类的繁殖群居地。这些鸟甚至会被播放的与它们鸣声相像的“咕噜咕噜”声的录音吸引至固定群居地以外的地方。美国的全美奥杜邦协会向人们展示了这种技巧的潜在保护价值——协会成员们成功地引导白腰叉尾海燕飞到一个这种鸟从未繁殖过的岛上,并在人工洞穴中营巢。更值得注意的是,黑叉尾海燕曾被吸引至北大西洋沿海,从而引发了一种猜测:这种北太平洋鸟是否在大西洋有未被发现的繁殖群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