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虫菊(菊科菊蒿属植物)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3
除虫菊
菊科菊蒿属植物
除虫菊(Tanacetum cinerariifolium (Trevir.) Sch.Bip.),菊科(Asteraceae)菊蒿属(Tanacetum)植物,别名白花除虫菊,喜温暖气候,耐寒耐旱,适应性强,在干燥通风、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里或微碱性壤土里生长较好,花果期5-8月。除虫菊原产欧洲,广泛分布于法国、德国、意大利、肯尼亚、澳大利亚等,中国在云南、广东、四川、江西等地都有栽培。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除虫菊
拉丁学名
Tanacetum cinerariifolium
别名
白花除虫菊
科学分类
界
植物界(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
木兰纲(Magnoliopsida)
目
菊目(Asterales)
科
菊科(Asteraceae)
属
菊蒿属(Tanacetum)
种
除虫菊(Tanacetum cinerariifolium)
主要特征
分布区域
世界分布于法国、德国、意大利、肯尼亚、澳大利亚等地,中国在云南、广东、四川、江西等地都有栽培
多年生草木,植株颜色为银灰色,高度在17-60厘米之间。基生叶形状为卵形或椭圆形,二回羽状分裂,一回为全裂;全部叶有叶柄,叶两面颜色均为银灰色。头状花序单生茎顶或茎生,排成疏松伞房花序,总苞片外层披针形。花形状为舌状,颜色为白色。瘦果形状为椭圆形,舌状花瘦果的肋常集中于瘦果腹面。
除虫菊因其提取物的广谱杀虫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储藏、公共环境、家居卫生和有机农业等各个领域,同时其花具观赏性,可作盆栽等用于装饰及优化环境。
形态特征
茎
根状茎短。茎直立,单生或少数茎,簇生,不分枝或自基部分枝,颜色为银灰色,被贴伏的丁字形或顶端分叉的短柔毛。
叶
基生叶花期生存,形状为卵形或椭圆形,长度在1.5-4厘米之间,宽度在1-2厘米之间,二回羽状分裂。一回为全裂,有3-5对侧裂片,形状为卵形或椭圆形;二回为深裂或几全裂,裂片全缘或有齿。中部茎叶渐大,与基生叶同形且等样分裂。向上叶渐小,二回羽状或羽状分裂或不裂。全部叶均有叶柄,基生叶柄长度范围在10-20厘米之间,中上部茎叶的叶柄长度在2.5-5厘米之间。叶两面颜色均为银灰色,被贴伏压扁的丁字形毛和顶端分叉的短毛。
花
头状花序单生茎顶或茎生3-10个头状花序,排成疏松伞房花序。总苞直径为12-15毫米。总苞片4层。外层形状为披针形,长度为4毫米,几无膜质狭边,中内层形状为披针形至宽线形,长度为5-6毫米,边缘白色狭膜质。全部苞片硬草质,外面有腺点和短毛,外层的毛较多。花形状为舌状,颜色为白色,舌片长度在12-15毫米之间,宽度为4-5毫米,顶端平截或微凹。
果
瘦果长度在2.5-3.5毫米之间,有5-7条纵肋,形状为椭圆形,舌状花瘦果的肋常集中于瘦果腹面。冠状冠毛长0.8-1.5毫米,边缘浅齿裂。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除虫菊广泛分布于法国、德国、意大利、肯尼亚、澳大利亚、中国等各个国家,中国云南省、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和肯尼亚大部分地区是世界主要的除虫菊产区。
中国分布
20世纪20年代开始引种栽培,在中国的陕西、山东、辽宁、江西、四川、广东、云南等地都有栽培。
生长习性
除虫菊为多年生草本,花果期5-8月,喜温暖气候,耐瘠薄,耐寒也耐旱,适应性较强,但水分不宜过多,温度处于6-30℃范围内,除虫菊都能生长,且开花前须经历一段10℃以下的低温期。在凉爽、干燥、通风、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里或微碱性壤土里生长较好。
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
挑选生长健壮、花朵大、开花早、无病虫害的优良单株,将其培养成母株。当6月下旬种子成熟时,在晴天进行采摘,晒干或阴干后脱粒,单独存放。播种季节春秋皆可,秋播可用当年新收的种子,于9月下旬进行;春播适宜在4月上中旬进行。
分株繁殖
挑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老株,在春季萌芽前或秋季植株枯萎后,挖出根部,去掉残叶和枯根,分成带有须根的数小株,按一定行株距栽种。
人工种植
整地施肥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里或微碱性壤土,育苗地和栽植地都要施足底肥、精耕细作。
育苗移栽
4月上旬春播,9月下旬秋播,苗出齐后逐渐移去覆盖物,一定苗高后移栽大田,移栽要深耕细作,适时施肥浇水,雨季注意排涝。
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
病害类型有白绢病、立枯病、根腐病等。幼苗期易发立枯病,发病初期近地面茎叶出现湿润状长形病斑,颜色呈黄褐色,病斑向茎周围扩张,使茎叶失水萎缩,致使植株连片枯死。防治方法为使用敌克松或代森锌或多菌灵喷洒。
功用价值
经济价值
除虫菊属多年生草木,以花供药用,因其花头能提取除虫菊酯,而被世界各地广泛引种栽培。除虫菊具有防虫谱广、安全无污染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食品储藏、公共环境、家居卫生和有机农业等各个领域。
观赏价值
除虫菊花白色,观赏价值高,花期5-6个月,一年开2次花,盛开期可持续1个月左右,可用于优化环境,也可盆栽。
相关研究
1840年,除虫菊的粉末被发现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从此被大量引种到世界各国。1917年,美国海军首次采用煤油过滤除虫菊干花进行除虫菊的提取,并用于室内喷洒防治家蝇和蚊子;1924年瑞士的Staudinger和Ruzicka发表了一系列有关除虫菊化学的经典论文,揭示了其杀虫性质是由于存在两种酯类,分别被命名为除虫菊素Ⅰ和除虫菊素Ⅱ。
活性物质
除虫菊头序花序中含有4种0.4-2%的杀虫成分,分别为除虫菊素甲、乙(pyrethrin I、II)及灰菊素甲、乙(cinerin I、II)。但上述4种成分性不稳定,易光解、易水解,降解为为二氧化碳和水,因此无污染。杀虫原理为麻痹昆虫的中枢神经,其中毒症状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兴奋期、麻痹期和死亡期。在兴奋期,昆虫呕吐、下痢,身体前后蠕动,继而进入麻痹期,活动逐渐减少,最后死亡,致死时间的长短依药量及昆虫种类而异。一般昆虫经麻痹醉倒后,可在24小时内复苏;家蝇中毒后在10分钟内全部麻痹,死亡率60-70%。对节虫动物,鱼类、两栖及爬虫类也有毒;对鸟类、哺乳类则毒性不明显。
除虫菊酯
除虫菊酯的主要活性成分有6种,分别为除虫菊酯Ⅰ(Pyrethrin Ⅰ)除虫菊酯Ⅱ(Pyrethrin Ⅱ)、瓜叶菊酯Ⅰ(Cinerine Ⅰ)瓜叶菊酯Ⅱ(Cinerine Ⅱ)、茉酮菊酯Ⅰ(Jasmalin Ⅰ)、茉酮菊酯Ⅱ(Jasmalin Ⅱ),均为酯类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