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君宜(中国女作家)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3
基本信息
别名 | 魏蓁一 |
出生日期 | 1917年10月26日 |
去世日期 | 2002年1月26日 |
国籍 | 中国 |
性别 | 女 |
展开
大事件
出生
1917年10月26日
1917年10月26日生于北京。
发表长篇哲学论文
1935年5月15日
1935年5月15日出版的《清华周刊》第43卷第1期"清华论坛"刊出了韦君宜题为《理论能拉往事实么》的长篇哲学论文,署名陶清。这是我们所见到的韦君宜所发表的唯一的一篇哲学论文。
担任《清华周刊》的总编辑
1936年
1936年《清华周刊》45卷由中文系十级学生共产党员王瑶主持担任总编辑,韦君宜受聘任该刊"哲学栏"编辑,除了编辑每期关于哲学方面的大量稿件,仍然坚持笔耕不辍。
负责《中国青年》的复刊
1948年
1948年韦君宜与杨述参加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筹备工作,主要负责《中国青年》的复刊。
逝世
2002年1月26日
2002年1月26日12时33分,韦君宜逝世,享年85岁。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经考试韦君宜插班升入了北京实验小学(今师大附小的前身)六年级。
君宜由北京到了天津后考入南开女中。
写作经历
在43卷《清华周刊》第2期和第5期的"书报评介"栏,韦君宜尚发表有两篇书评:《中国大学生日记》和《由一本书看到―――读〈革命哲学〉后》,均署名陶清。前者为万迪鸣所著日记体长篇小说,1934年出版,在当时学生中颇为流行。后一篇是针对蒋介石《革命哲学》一书,这书当时被指定为清华"读书竞进会"大学组第二本参考书。
写于革命期间的两篇散文《寄不出的信》和《告诉》(发表于1935年天津《庸报》和《大公报》)便表现了她在人生道路上执着追求和上下求索的精神历程。《寄不出的信》着重表现了她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和渴望投身革命的炽热感情。《告诉》则侧重揭示了她在追求路上所出现的精神苦闷。
"一二·九"前后韦君宜尚发表两个短篇。处女作《小坑》刊于天津《国闻周报》,署名陶清。约半月后,在天津《大公报》"文艺"栏上,又发表了她的第二个短篇《探监》,署名陶清。小说反映了在政治斗争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
时值鲁迅逝世,10月24日在清华大学举行了鲁迅追悼会,在11月1日出版的《清华周刊》第45卷第1期上,韦君宜发表了署名"君宜"的散文《哀鲁迅》。
"一二·九"一周年纪念之际,韦君宜在《清华周刊》第45 卷第7期发表了她的第三个短篇《第一道光》,署名蓁蓝。
从《中国青年》第1卷第8期起,韦君宜共发表六篇文章,除《陕北农村的一勺》,有三篇是工作杂谈:《那个村子工作好?》、《"手工业"与"机械工业"》、《壮丁队化到童子军化》;一篇论文《新娜拉走后怎样》(三八特辑);一篇人物剪影《悼纪毓秀》,以上均署名韦君宜。
在繁重的编辑工作之余,韦君宜还动手写了不少文稿,主要有:《在晋西纪念鲁迅》(署名宜)、《怎样出群众墙报》(署名之初)、《我所见的续范亭》(署名蓝涛,以上第1卷的1期);《谈谈封建观念》(署名韦君宜)、第3期;《火烧赵家楼-"五四"漫话》(署名韦君宜,第5期)。
1941年5月16日《解放日报》在延安创刊,不久又由丁玲主编开辟了"文艺副刊"专栏。晋西北的那段岁月依然萦绕于韦君宜的脑际,她萌发了创作的欲望。很快,她在根据地的第一个短篇《龙》便发表在这一年7月8日创刊不久的《解放日报》第二版上。另一篇短篇《群众》发表于1942年8月2日出版的《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上。
后在《抗战报》上刊登《研究一下本报所登的劳动英雄的稿子》(二版)。
1947年9月13日在中央召开了全国土地工作会议,韦君宜被派往参加了平山土改工作团,担任该县温塘区委员的工作。此间在《晋察冀日报》发表了她在根据地创作的第三个短篇《三个朋友》,自10月2日起在《人民日报》(晋察冀版)转载了这个短篇。
十年的战争环境中,韦君宜还用浅近的文言文写出了纪实性散文"三部曲"。第一篇是1938年流亡一年后在宜昌作《流浪记》,此篇已经轶失。据作者谈一直保存在身边,"文革"中抄家时被抄走,后来归还材料中不见了此件。第二篇《八年行脚录》写于"八·一五"光复之际,(全文收入散文集《海上繁华梦》,为未完成之作,实际只写至1942年到米脂后为止,发表时删去部分文字,文章以简练而富于文采的浅近文言,生动地记述描写了作者从武汉撤退到大后方,以及在根据地最初几年的足迹。第三篇是写于1948年1月间的《还乡记》,主要记述作者在1947年底从解放区化装潜回北平家中治病的见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统区北平的衰败景象。此外在战争环境中韦君宜还写了相当数量的诗词,上述所引及后来问世者如《夫子庙拾炭诗》、《离延安》等
工作经历
"青委"筹备《中国青年》时,要她留在"青委"做编辑。韦君宜自然乐意,这里有许多熟悉的"一二·九"运动的战友。于是她搬到了延安北门外大砭沟的"青委"所在地。没几天,便参加了"中央青委"的一个工作组,去安塞考察一周。
到延安不久,韦君宜复参加了由"中央青委"组织的"西北青年考察团"远行至晋西北。一行五人,团长丁琇,支书冯直,成员有武克仁、张方海。此行的目的是东渡黄河,前往刚刚开辟工作不久的晋西北,调研前方农村"青救会"、"妇救会"等革命组织的组建情况,并写成调查报告。
1940年夏7月,韦君宜受延安中国青年出版社委任,带着出版《中国青年》地方版(晋西版)的使命,从延安出发第二次奔赴西北,同行的还有冯直的爱人康琳。途中赶上黄河涨水,战事紧张,兴县丢失,遂在绥德停留。此期间还给杨述主编的《陕北文化》写过稿。待兴县敌人退去,战事稍停,韦君宜与康琳又渡黄河奔向晋西。8月19日,在兴县召开了晋西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各县"青救"干部聚集一堂,气氛十分热烈。韦君宜和大家一起编会歌,出墙报,到处是歌声,就象回到了"一二·九"时代一样。大会通过颁布了《晋西青年抗日救国联合会简章》(草案),产生了晋西"青联"执委会,主席罗毅,组织部长周颖、宣传部长苏展,韦君宜为九人常委之一,在宣传部主要筹备出版《中国青年》晋西版的工作。此外,她还在贺龙兼校长的晋西青干校任课。
经过艰苦的筹备,由韦君宜主编的《中国青年》(晋西版)以中国青年晋西分社的名义于1940年11月1日出版。韦君宜编辑5期(中国青年出版社后派黄照来接替了她的工作,共出版到二卷六期停刊)。
1941年4月韦君宜从晋西北返回了延安,时值《中国青年》(延安版)已停刊,她被安排在延安青年干校执教。
1944年下半年,调他们夫妇到中央党校工作,安排在校部教务处。后被调到延安新华社口语广播部担任编辑。
1948年韦君宜与杨述参加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筹备工作,主要负责《中国青年》的复刊。1949年3月,他们所在单位随中央机关来到了刚刚解放不久的北平。
个人生活
韦君宜
母亲司韵芬,为湖北沙市举人之女,婚前念私塾九年。
1928年魏仲衡离职,不久在天津法租界定居下来。
父亲留日的日本同学中有许多是当政的官员,东北沦陷后曾请他就任铁道部长一职,他坚决拒绝,与人说子女将来还要做人。日本入侵北平后,也有人劝他任伪职,他索性躲到上海租界,以经商为生计,来往于上海、北平之间。
韦君宜的弟妹,抗战期间和解放战争期间,都陆续参加了革命,大弟留学美国,是解放后最早一批回国的人员。
韦君宜的第一个女儿,因政治和生活环境的困苦逝世。
情感生活
1941年9月韦君宜与时任米脂中学党总支书记的杨述结婚。
其他作品
著有散文集《似水流年》、短篇小说集《女人集》、中篇小说集《老干部别传》、长篇小说《母与子》、晚年所写的回忆录《思痛录》和自传体小说《露莎的路》等。
社会活动
从1934年秋冬参加"现代座谈会"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韦君宜的革命要求向前发展成为实际的革命行动,她对理想的追求有了明确的方向。
北平十七中女学生郭清惨死狱中的事件引起了进步学生很大的震动。"北平学联"决定举行北平学生追悼郭清烈士大会以示对反动派的抗议。韦君宜奉命撰写的祭文,用毛笔写成大横幅悬挂在台上,祭文愤怒揭露了反动派破坏爱国运动、迫害进步青年的罪行,喊出了广大爱国学生的心声:"我们今后没有眼泪,没有悲哀,没有凄凉。我们只有沉痛的愤恨,火一样的烈,海一样深的愤怒和仇恨。"
1936年暑假参加革命组织"牺盟会"。
来到延安一年许,韦君宜与延安中央"青委"组织部干部苏展参加了由"青委"举行的十对新人的集体婚礼,陈云同志当时兼"青委"书记主持了仪式。
韦君宜曾在绥德师范开办的短训班讲过短时间的课。
1942年在延安开始的整风运动,又发展为审干运动、"抢救失足者"。杨述、韦君宜都卷入这场运动中。
参考资料
[1]
怀念|祖籍湖北建始、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的韦君宜诞辰100周年 · 今日头条[引用日期202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