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溪(发源于双牌县阳明山的小溪)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3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浯溪 |
地理位置 | 北临湘桂铁路,东靠湘粤国道 |
所属地区 | 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阳明山 |
流经区域 | 祁阳盆地 |
发源地 | 双牌县阳明山 |
著名景点 | 浯溪碑林 |
所属水系 | 湘江 |
收起
简介
名称由来
浯溪碑林,位于祁阳县城南2公里处,依傍湘江,北临湘桂铁路,东靠湘粤国道。公元763年,唐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元结出任道州刺史时,乘舟逆湘江而上,路过此地,爱其胜异,将溪命名“吾溪”(意为:“唯吾独有”),自造“浯”字,命名为“浯溪”,撰《浯溪铭》,浯溪从此得名。
元结又将“浯溪东北廿余丈”怪石命名为“峿台”,撰《峿台铭》;还在溪口“高六十余尺”异石上筑一亭堂,命名“<亭吾>亭”,撰《<亭吾>亭铭》。他以吾为主,各加偏旁,自造三字,表达了自己喜爱此地山水,为之陶醉的情怀。
他后来将三名交篆书名家季康、瞿令问、袁滋,分别用玉箸篆、悬针篆、钟鼎篆书写,刻于浯溪崖壁上,从此有“三吾碑”之名。这三块碑艺术价值很高,特别是唐相袁滋书写的《<亭吾>亭铭》碑,现被国家文物局列为一级石刻,视同“国宝”。有浯溪胜境,雄冠三湘之称。浯溪不仅山奇水秀,在文学史和书法史上更为后世称道。公元764年,元结写下了《大唐中兴颂》,记述了安史之乱。嗣后,由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刻于96平方米的摩崖之上。元文、颜字,加之天公造就的峭岩,文奇、字奇、石奇,世称摩崖三绝,被尊为国宝。历代文人学士到此游览,呤诗作赋,铭刻石上。自唐、宋、元、明、清以来,留下的诗、词、赋、文等摩崖石刻505方之多,形成驰名中外外的诗海碑林,对史学、文学、文字、书法的研究保存了珍贵的资料。浯溪碑林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