辘轳(汉族民间提水设施)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7-24
小编整理:
辘轳是一种汉族民间的提水设施,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它由辘轳头、支架、井绳、水斗等部分构成,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的起重装置。在南朝宋的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中,辘轳被称为井上辘轳卧婴儿,而在北魏的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葵》中,辘轳也被视为机械上的绞盘。此外,在渡沟壍、飞桥等地方,也常常使用辘轳作为转关的绞盘。总之,辘轳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提水设备,在汉族民间被广泛使用。辘轳
汉族民间提水设施
基本信息
简介
辘轳的制造和应用,在古代是和农业的发展紧密结合的,它广泛地应用在农业灌溉上。辘轳的应用在我国时间较长,虽经改进,但大体保持了原形,说明在3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设计了结构很合理的辘轳。
解放前在我国的北方缺水地区,仍在使用辘轳提水灌溉小片土地。
如今一些地下水很深的山区,也还在使用辘轳从深井中提水,以供人们饮用。在其它工业方面,有使用牛力带动辘轳,再装上其它工具用来凿井或汲卤的。
结构
辘轳:也作轮,车轮。用金属、木料或其他坚固材料做的圆形构架。
辘轳有三只脚,三点购成平面。它稳妥地立在井口,为方便操作,闪出了最大活动空间。辘轳有脚也有头,叫辘轳头,是一块圆硬木,中有轴孔。穿在轴上,上绕绳索,绳头系水斗,辘轳头上嵌一摇把,算是它的胳膊,一般用杨柳木制,把歪,成一定角度。水斗为白柳条编制,遇水膨胀,有韧性,耐磨,耐磕碰,上有两三个环,与绳连接。
历史
古代汉族民间的起重机械,是绞车的一种类型。常用于从井中汲水的称为井辘轳。辘轳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用于从竖井中提升铜矿石。1974年在湖北铜绿山春秋战国古铜矿遗址发掘中发现木制辘轳轴两根,其中一根全长2500毫米,直径260毫米,经判定为用于提升铜矿石的起重辘轳的残件。起重辘轳的早期记载见于南朝宋刘义庆着《世说新语》。书中记述了三国魏明帝(227~239)在建筑凌霄观时,误将尚未题字的匾先钉在高处,“乃笼盛韦诞,辘轳长縆(geng,粗绳)引上”,使他能在离地25丈的匾上写字。
绞车一词,最早见于《晋书》,石季龙在东晋永和三年(347)发掘赵简子墓时挖及泉水,“作绞车以皮囊汲之”。北宋曾公亮着《武经总要》(成书于1044年)载绞车图,并说“绞车,合大木为床,……力可挽二千斤”。
《农书》还记述了一种复式辘轳:绕在轴筒上的绳子两端各系一个容器,“顺逆交转,所悬之器虚者下,盈者上,更相上下,次第不辍,见功甚速。”这就省去空容器的行程时间;同时,空容器的重量也起一定的平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