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松(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8-14
小编整理:
田松,原南海舰队副司令。田松(1918-)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副司令员。1918年12月,生于山东省何西县(今齐河县)封官电村。田松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6个义项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田松,男,哲学博士、理学(科学史)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科技哲学研究所、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基本信息
出生日期 | 1965年 |
性别 | 男 |
出生地 | 吉林四平 |
中文名 | 田松 |
学业信息
毕业院校 |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
展开
个人履历
田松
研究方向
人物经历
田松
2004年5月13日调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任教。
2002年3月——2004年5月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
1994年3月——1997年7月 《中国矿业报》社文学编辑。
1988年9月——1994年7月北京印刷学院物理教师。
学位学历
2001年6月29日,哲学博士学位,学位论文为《一个整体论的建构方案——惠勒科学哲学思想初探》。
2002年8月31日,理学(科学史)博士学位,学位论文为《纳西族传统宇宙观、自然观、传统技术及生存方式之变迁》。
学术访问
2013年9月1日-2014年6月30日,获得富布莱特奖学金,在哈佛大学科学史系作访问学者。
2006年10月15日-2007年10月15日,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在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科学技术史办公室(Office for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作访问学者。
学术兼职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自2013年)
中国科学哲学学会理事(自2011年)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自2007年)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会员
中国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自2005年)
国际纳西学会理事
北京纳西学会理事
学术资助
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基金项目重点项目“博物价值与生态文明建设”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博物学文化与公众生态意识关系研究”第五子课题“博物学视野与人类生态文明建构”主持人
2011年,中国科协繁荣科普创作资助计划“‘走向生态文明’地铁公益科普素材开发”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量子现象的非实在性整体观研究”主持人
2009年,北京市“‘面向生态文明’社区科普展板方案”
2003年,参加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课题组,具体负责“创新文化与科学普及研究”中“科普基础建设研究”的一部分,负责其中“职业科普机构的建设、运用、发展与管理研究”和“职业科普队伍的培养、使用、管理研究”两个部分。
人物言论
2015年1月18日,田松表示:“我们要警惕科学,警惕科学家。我们要剥夺科学家的话语权。”田松说,“科学和技术正是资本当下庞大的帮凶”。
研究成果
已出版著作
3. 警惕科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年3月
6. 有限地球时代的怀疑论——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吗?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
已出版译著
12. 魔镜——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恩斯特·布律诺著,田松、王蓓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4年12月
15. 魔镜——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恩斯特·布律诺著,田松、王蓓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
发表论文
- (一)物理学哲学
3. 物理学哲学:在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2-25,11版
4. 一个辉煌时代的终结, 田松 刘华杰, 河池学院学报, 2005年第四期,(8月)
5. 通向哲学的物理——介绍惠勒的几项哲学性物理思考,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第5期
6. 延迟选择实验及其引发的实在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4年第8期
7. 所见即所能见——从惠勒的实在图示谈科学与认知模式的同构,哲学研究,2004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4年第2期,全文转载
- (二)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
8. 在历史中稳定的生活——从时间维度重述地方性与普遍性,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年第7期,pp73-78,Vol. 32,No.7, 2016.
11. 从文化研究转向文明批判——书评:张华夏:《现代科学与伦理世界》(第二版),哲学与文化,2011年第四期(第三十八卷第四期),pp175-180
12. A Study of Experiential Technology and Scientific Technology, Exemplified by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IAN Song,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Front.Philos.China) 2011,6(2): 298-315 Vol.6, Number2, June. 2011, pp..298-315,
13. 科学的技术与经验的技术——兼论中西医学之差异,哲学研究,2011年第2期,pp..100-106;
16. 科学与宗教的平行分析,思想战线,2009年第二期
17. 话语权:传统的价值,《我们的科学文化》之第一辑《迷信战胜科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8. 中医为什么要有科学依据?社会学家茶座,2006年第一期(总第十四辑),pp63-68
21. 科学话语权的争夺与策略,读书,2001年第9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第6期全文转载
23. 唯科学·反科学·伪科学,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第1期全文转载
25. 再现现实与创造现实,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年5月
26. 从太和殿的建造看经验、技术和科学的关系,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8月,pp17-22
- (三)科学史与科学人类学
27. 我们就是不需要蛋白质,《我们的科学文化》之第六辑《科学的越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 pp3-20。
28. 同父异母的兄弟——传统纳西族的署自然观及其现代意义,《我们的科学文化》之第四辑《科学的算计》,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年7月,pp3-39
30. 人神交通的舞台——传统纳西族的创世神话及宇宙结构分析,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3),第26卷pp334-351
31. 科学人类学:一个正在发展的学术领域,云南社会科学,2006-3,pp78-82
32. 量子世界的说书人——科学史的写与重写,科普研究,2006年第四期
34. 论白地摩崖作者为木高之证据不足,云南社会科学(双月刊),2002年第3期
- (四)环境哲学与文明研究
35. The ‘Vegetable Basket Project’: Tracking the Increase
of Meat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in China since the 1980s,署名:Song Tian with Yao Wang, Mo Zhao
Translated by Yuan Gao,发表于专辑:The Future of Meat Without Animals,专辑主编为 Brianne Donaldson and Christopher Carter,出版者 Rowman & littlefield,London & New York,2016, pp49-66
36. An Impossible Ideal: The Use and Misuse of Zero Waste,发表于期刊,RCC Perspectives: Transformations in Environment and Society,2016, no. 3, pp15–25. 该期主题为:“A Future without Waste? Zero Wast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edited by Christof Mauch
37. 还土地以尊严——从土地伦理看农业伦理,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四期pp114-117
38.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新的生态理念,绿叶,2014年第二期
40. Global Warming as a Manifestation of Garbage, Impasses of the Post-Global: Theory in the Era of Climate Change, Vol. 2, Edited by Henry Sussman, Open Humanities Press, 2012
41. 垃圾,今天,2011年春季号,pp284-306
42. 在工业文明的框架内,环境危机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绿叶,2011年第六期
44. 工业文明的痼疾:垃圾问题的热力学阐释及其推论,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第6期pp45-55。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3期,pp30-32,选摘
45. 从生态伦理学视角看“敬畏自然之争”,田松 刘芙,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1卷)第6期,pp57-65
48. 小传统,地方文化与中国人的特性,绿叶,2008年第8期
49. 两类文明的两个体系,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季刊),2001年第四期
- (五)科学传播
50. 第四主体,面向生态文明的科学传播理论建构
讲授课程
所获荣誉
译著《魔镜》(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4)获得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之佳作奖。
专著《有限地球时代的怀疑论》(科学出版社,2007)获得国家图书馆文津奖2008年推荐书目奖。
译著《宇宙逍遥》(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获得国家图书馆文津奖2007年推荐书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