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凉(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割据政权)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10-16
小编整理:
北凉是一个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建立的割据政权,由汉人段业和匈奴支系卢水胡族的首领沮渠蒙逊共同建立,历时五代君主,国祚六十四年。 北凉政权的建立背景是在十六国时期,当时中国北方处于割据混乱状态,各个民族之间的政权此起彼伏。北凉政权的建立者段业和沮渠蒙逊分别是汉人和匈奴人,这反映了当时民族混杂的社会背景。 北凉政权的建立对于当时的政治和社会局势有着一定的影响。北凉政权的建立,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了北方的混乱局面,为当时的社会带来了一定的稳定和秩序。同时,北凉政权也在文化、经济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发展和建设。 然而,北凉政权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政治上,北凉政权存在统治者之间的争权夺利、政治腐败等问题。在经济上,由于北凉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经济比较落后,发展相对缓慢。此外,北凉政权也存在着民族矛盾和社会不平等等问题。 总的来说,北凉政权在五胡十六国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割据政权,对于当时的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北凉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割据政权
北凉政权(公元397年—公元460年),五胡十六国之一,由汉人段业和匈奴支系卢水胡族的首领沮渠蒙逊建立。历五代君主,国祚六十四年。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北凉
帝王
段业,沮渠蒙逊,沮渠牧犍,沮渠无讳,沮渠安周
都城
397年-398年建康
398年-412年张掖
412年-439年姑臧
建立者
段业、沮渠蒙逊
民族
汉族、匈奴族
货币
毯、绢、锦、粮食、凉造新泉”铜钱
政治体制
君主专制
主要城市
张掖、姑臧、高昌、酒泉、建康等
建立时间
公元397年
灭亡时间
公元460年
官方语言
汉语、匈奴语
国号
北凉政权位于河西地区,国都定于今甘肃张掖、武威一带。东汉至魏晋时期,河西地区属于凉州刺史部,因此,这一历史时期中存在的河西地区的割据政权,都被灌以“凉”的称谓,史称“五凉”,包括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北凉因在后凉北面,所以被称为“北凉”。
以北凉代称该政权,始于《晋书·地理志》。
历史
段业北凉时期
段业立国
后凉龙飞二年(公元397年)卢水胡沮渠氏沮渠罗仇、沮渠麹粥跟随吕光的儿子去征讨河南王乞伏乾归大败,吕光归咎于二人并将二人杀害。二人侄子沮渠蒙逊以次为借口,聚集宗姻诸部,起兵反抗后凉。先斩杀后凉中田护军马邃、临松令井祥,后聚众万余,屯据金山。沮渠蒙逊的从兄晋昌将军沮渠男成闻之响应,杀后凉酒泉太守疊滕,进而进攻建康。后凉隆安元年(公元397年)五月,沮渠男成派遣使者劝诱建康太守段业,段业最终同意了沮渠男成的请求。沮渠蒙逊与沮渠男成推段业为大都督、龙骧大将军、凉州牧、建康公,改元“神玺”。段业任命沮渠蒙逊为镇西将军、张掖太守,沮渠男成为辅国将军,委以军国之任,段氏北凉开始运行。
段氏北凉覆灭
北凉天玺二年(公元400年),段业斩杀索嗣,西凉分立。同年十一月,晋昌太守唐瑶移檄六郡叛归西凉。北凉有沮渠蒙逊、马权、沮渠男成,段业有意让门下侍郎马权代蒙逊为张掖太守,但是沮渠蒙逊利用段业优柔寡断、信馋爱侫的性格,唆使他杀了马权。随后,沮渠蒙逊建议辅国将军沮渠男成废段业取而代之,沮渠男成忠君守信拒绝了。蒙逊又施计谋,邀沮渠男成同祭兰门山,同时向段业告密,沮渠男成要谋反,段业相信了谎言,不听沮渠男成辩驳杀了他。随后沮渠蒙逊以段业杀沮渠男成为借口起兵,得到镇军臧莫孩支持,羌胡多起兵响应。此时的段业已无将可用,于是把囚禁己久的汉族官员田昂赦免,让他和武卫梁中庸等人对抗蒙逊,最后二人反而投奔沮渠蒙逊。北凉天玺三年(公元401年)五月,沮渠蒙逊攻破张掖俘虏段业杀了他,段氏北凉覆灭。
沮渠氏北凉时期
沮渠蒙逊时期
北凉天玺三年(公元401年)五月,沮渠蒙逊破张掖、杀段业后,被梁中庸、房晷、田昂等人推为使持节、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张掖公,沮渠蒙逊大赦其境内。因其仍称凉州牧,改元永安,因此亦有人以此时为北凉立国之时。沮渠蒙逊继立北凉,团结周边的汉、羌、氐、鲜卑等族,用近三十年的时间,攻后凉、拔南凉、歼西凉、定都姑臧,实现了真正地统一河西。
夹迫后凉
沮渠蒙逊统治北凉初期,主要威胁是后凉。后凉龙飞四年(公元399年),吕光去世后吕氏诸兄弟争权夺位,后凉势力逐衰,西凉国力渐盛,沮渠蒙逊审时度势,采取“西守东进”,主攻后凉的战略,于北凉永安三年(公元403年)二月,与南凉秃发氏联合攻后凉。北凉永安四年(公元404年)三月,后凉面对沮渠氏北凉和南凉的夹击,向关后秦请降,后凉覆灭。
攻破南凉
后凉灭亡后,南凉用称臣纳贡之术从后秦手中获得河西的代理权,占有原后凉的领地并迁都姑臧(今甘肃武威),与北凉接壤,自此,北凉和南凉边境冲突、战事不断。永安八年(公元408年),沮渠蒙逊与秃发溽檀在均石(今甘肃张掖市东)大战,大败南凉,沮渠蒙逊乘胜攻西郡于日勒(今甘肃永昌县西),南凉西郡太守杨统投降。永安十年(公元410年),沮渠蒙逊再次讨伐南凉大胜,同年三月,沮渠氏北凉与南凉进行了至关重要的战役,即穷泉(今永昌县境)大战。溽檀亲率五万大军征伐沮渠蒙逊,在穷泉大败,只身逃回姑臧。蒙逊乘胜进攻姑臧,南凉献质求和,自此南凉元气大伤,迁都乐都(今青海乐都县),势力逐渐衰弱。蒙逊于永安十一年(公元411年)攻破姑臧,并与次年迁都姑臧,改元玄始,自称河西王。玄始三年(公元414年),西秦攻克南凉都城乐都,南凉投降西秦,南凉灭亡。
歼灭西凉,统一河西
南凉灭亡后,南、北凉对峙的局面结束,沮渠蒙逊调转矛头直指与之接壤的西凉。玄始九年(公元420年)七月,沮渠蒙逊用声东击西之计策,与西凉于怀城(今甘肃张掖市境)开战,李歆大败,后双方又在寥泉开战,这次李歆为蒙逊所杀。玄始十一年(公元422年)三月,李恂投降自杀,沮渠蒙逊兼并了西凉,统一了河西,使高昌重新纳入北凉统治之下。沮渠蒙逊南征北战三十年时间,统一河西,除金城(今甘肃兰州)仍为吐谷浑所据外,基本上覆盖凉州全境,辖有西安郡、张掖郡、西郡、祁连郡等二十四郡,同时控制西域诸国。
驱逐西秦
北凉真兴六年(公元424年),西秦攻打北凉,临松郡(今甘肃肃南东南)陷落,蒙逊从弟沮渠成都被擒。北凉承阳二年(公元426年),西秦攻打西安(今甘肃张掖东南)失败,转攻番禾(今甘肃永昌县),蒙逊联合大夏一起回攻西秦,西秦节节败退。北凉承玄元年(公元428年),蒙逊攻下西秦西平,又攻打乐都,次年,又开始征讨西秦,迫使西秦迁都保定连(今甘肃临夏东南)。承玄三年(公元430年),西秦被北凉所迫,投靠北魏,北魏将属于大夏的平凉(今甘肃平凉)、安定(今甘肃泾川)两地封给西秦,因此,西秦于北凉义和元年(公元431年)被大夏所灭。
和亲北魏
沮渠蒙逊从继位起,便遣使北魏称臣朝贡,发展友好关系。除了入贡、遣子“入待”之外,还实行的和亲政策。义和三年(公元433年)沮渠蒙逊将女儿兴平公主嫁于魏国和亲,还未实施,沮渠蒙逊就因病去世。沮渠牧犍继承父亲遗意,将妹妹兴平公主送到北魏,兴平公主被封为右昭仪。后北魏将武威公主嫁于沮渠牧犍为后,沮渠牧犍献上五百匹马,百斤黄金来感谢,魏国赐封沮渠牧犍母亲为河西国太后,武威公主在北凉称为王后,在北魏称为公主。
沮渠牧犍时期
北凉义和三年(公元433年)四月,沮渠蒙逊病卒,沮渠氏北凉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沮渠牧健非长非嫡,众人因世子沮渠菩提年幼,无法执掌北凉,推举时任敦煌太守的沮渠牧健为世子,继任河西王位,改年为永和元年。
丢失高昌
沮渠牧健继承其父沮渠蒙逊创立的基业,一如既往地守卫疆土,发展和周边各国的关系,随着柔然的强大,北凉缘禾四年(公元435年)十月,柔然扶持阚爽为高昌太守,把北凉挤出了高昌和西域,沮渠氏北凉逐渐式微。
投降北魏
北凉建平三年(公元439年)九月,北魏攻破北凉都城姑臧,沮渠牧健投降,北凉在河西的统治结束。北魏将沮渠牧健宗族、官吏及凉州民三万于迁徙到平城。初期北魏对牧健还以礼相待,牧健在北魏度过了八年。北魏太平真君八年(公元447年),沮渠牧健被人告发赐死。
发展北凉文化
沮渠牧健崇信佛法,喜好文学,他执政时期在河西开窟、造寺、造塔、译经、写经,聚集了大批凉州仕人修史、撰文,整理出大批的凉州本土典籍、史著,凉州的儒学和教育得到发展。
高昌北凉时期
沮渠无讳时期
挽救北凉
北魏破姑臧俘沮渠牧犍后,沮渠无讳不屈服于魏,组织沮渠氏家族有序撤退敦煌得以休整,使涣散的沮渠氏余众得以重新凝聚,沮渠无讳起到了指挥、领导的核心作用。他力挽狂澜领导族众对抗北魏,挽救了北凉。
组织西迁
北凉建平四年(公元440年),沮渠无讳攻陷酒泉,次年,被北魏封为“酒泉王”,在位仅四个月。建平六年(公元442年)四月,沮渠无讳又一次在关键时刻做出重大决定,弃敦煌,渡流沙西迁,这次西迀行动是由沮渠无讳精心组织、预先谋划、合理安排的一次战略大转移。
建立高昌北凉
公元442年八月,沮渠无讳破高昌城驱逐太守阚爽,重新立足高昌。次年,沮渠无讳建立大凉政权,亦称为“高昌北凉”,此政权是河西北凉政权的延续,也是卢水胡沮渠氏对高昌统治的继续。大凉承平二年(公元444年)六月,沮渠无讳病卒,在位不到三年。
沮渠安周时期
沮渠无讳临终之时,并未直接将王位传于沮渠安周,而是传位于沮渠乾寿。沮渠安周有夺权继位之嫌,迫使沮渠乾寿带领家户投奔车师前国,经车伊洛遣送北魏。
统一吐鲁番
沮渠安周在位时期,大力发展与刘宋的藩属关系,向刘宋称臣奉表,得到刘宋册封河西王。承平八年(公元450年),沮渠安周乘车伊洛随北魏出征之际,引柔然兵攻下交河城,统一吐鲁番盆地,结束了吐鲁番盆地内两个政权的交战纷争。
调整区划建署
沮渠安周调整高昌行政建置,由北凉统治时期的一郡五县,改为三郡(高昌郡、交河郡、田地郡)八县(高昌县、交河县、田地县、高宁县、白艽县、横截县、酒泉县、威神县)。
促进宗教繁荣
高昌大凉政权的人口、地理位置、交通优势、农业经济等因素给佛教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沮渠安周作为凉王身体力行大力弘扬佛法,兴建王家寺院、译经、写经,给高昌佛教的繁荣提供了条件。在这种崇佛氛围下,高昌造寺、开窟大兴。这一形势也对其后阚氏高昌国、麹氏高昌国的佛教产生巨大的影响。
开启高昌国制历史
大凉政权是高昌郡时期和高昌国时期的分水岭,从此高昌结束了郡的历史,开启了国的时代。大凉政权的体制、行政建置、政治和军事制度、文化宗教等,为此后的阚氏高昌、麹氏高昌王国所继承延用。
疆域
十六国时期,频繁的战争,使得每个政权的疆域范围并不固定。段氏北凉时期,疆域最盛时辖有建康、临松、西郡、酒泉等十二郡,统治地域大部分在凉州、河西之地,并控制高昌郡,涉足西域。沮渠氏北凉时期,沮渠蒙逊用近三十年时间,南征北战,统一河西,除金城(今甘肃兰州)仍为吐谷浑所据外,基本上覆盖凉州全境,辖有西安郡、张掖郡、西郡、祁连郡等二十四郡,同时控制西域诸国;沮渠牧健继位河西王后,柔然崛起,其统治势力进入西域,缘禾四年(公元435年),北凉撤出高昌,失去对西域的控制。
建平三年(公元439年),北魏大军攻克北凉都城姑臧,沮渠牧健出降,原北凉统辖的大部疆域尽归北魏,河西地区仅存酒泉和敦煌两郡。建平五年(公元441),沮渠无讳回敦煌镇压反叛的沮渠唐儿,沮渠安周守酒泉,北魏乘虚攻下酒泉。建平六年(公元442年)四月,沮渠无讳被迫从敦煌西迁,同年,先占鄯善后攻高昌。承平八年(公元450年),沮渠安周攻破交河城,灭车师前国,增置交河郡、田地郡,加上原有的高昌郡,是为三郡。后对所辖行政区域进行了调整,设三郡八县,即高昌郡、田地郡、交河郡、高昌县、田地县、交河县、横截县、白芳县、高宁县、威神县、酒泉县。承平十八年(公元460年),大凉政权为柔然所灭。
北凉疆域变迁表
时间 | 时期 | 所辖疆域 | 疆域变化 |
公元397年 | 段业立国 | 建康郡、临松郡 | |
公元401年 | 段氏北凉覆灭 | 临松郡、张掖郡、西郡、西安郡、高昌郡、临池郡 | 增加:敦煌郡、酒泉郡、晋昌郡、凉兴郡、建康郡、祁连郡 减少:建康郡 |
公元401年 | 沮渠蒙逊继位 | 西安郡、临松郡、张掖郡、西郡 | 减少:高昌郡、临池郡 |
公元429年 | 沮渠蒙逊统一河西 | 西安郡、张掖郡、西郡、祁连邵、金山郡、武威郡、广武郡、湟川郡、建康郡、高昌郡、酒泉郡、凉兴邯、新城郡、晋昌郡、番禾郡敦煌郡、会稽郡、广夏郡、西海郡、凉宁郡、浇河郡、临松郡、西平郡、乐都郡西域诸国 | 增加:祁连郡、金山郡、武威郡、广武郡、湟川郡、建康郡、高昌郡、酒泉郡、凉兴邯、新城郡、晋昌郡、番禾郡敦煌郡、会稽郡、广夏郡、西海郡、凉宁郡、浇河郡、西平郡、乐都郡、西域诸国 |
公元435年 | 沮渠牧健撤出高昌 | 西安郡、张掖郡、西郡、武威郡、广武郡、湟川郡、建康郡、酒泉郡、凉兴郡、新城郡、晋昌郡、番禾郡、敦煌郡、会稽郡、西海郡、凉宁郡、浇河郡、西平郡、乐都郡 | 减少:高昌郡、西域诸国 |
公元439年 | 沮渠牧健投降 | 敦煌郡、酒泉郡 | 减少:西安郡、张掖郡、西郡、武威郡、广武郡、湟川郡、建康郡、凉兴郡、新城郡、晋昌郡、番禾郡、会稽郡、西海郡、凉宁郡、浇河郡、西平郡、乐都郡 |
公元442年 | 沮渠无讳西迁 | 鄯善、且末、焉耆、高昌郡 | 减少:敦煌郡、酒泉郡 |
公元450年 | 沮渠安周灭车师前国 | 高昌郡、交河郡、田地郡 | 增加:交河郡、田地郡 减少:鄯善、且末、焉耆 |
公元460年 | 被柔然灭 |
人口
鼎盛时期人口
北凉的人口数字在史书中缺乏明确的记录,只能依据疆域的变化推算大概。北凉建国之初,拥建康、临松两郡,最鼎盛时期,占据河西除金城郡以外其他24郡,据《晋书·地理志上》所载,河西在晋时大约三万零七百户,按照每户五人计算,大概十五万人左右。但是随着中原战争爆发,晋末开始,河西地区成为关中人避难的场所,大量移民进入河西,建平三年(公元439年),北魏占领北凉都城姑臧时,城内户口有20余万,后杂人投降的也有数十万,可见北凉当时的人口可能近100万。
灭国时人口
建平三年(公元439年)北凉亡国时,敦煌郡、酒泉郡,据《晋书·地理志上》所载,共一万零七百户,一户五人,大概五万多人。
内政
广纳人才
在沮渠蒙逊立国之初,河西各政权分立,沮渠蒙逊认识到政治人才、军事人才、文化人才对北凉政治统治的重要性,遂下令招纳人才,招致梁中庸、房晷、田昂、张骘、谢正礼等大量贤士前来投奔。沮渠蒙逊对下属和降将也是宽怀大度、以德服人。永安二年(公元402年),西郡太守梁中庸背叛蒙逊而奔西凉李翯,沮渠蒙逊并未加罪于他,而是宽厚大度地把梁中庸的妻儿送于酒泉。北凉永安八年(公元408年),沮渠蒙逊进攻被南凉占据的西郡,俘获西郡太守杨统,蒙逊任杨统为右长史。北凉永安十年(公元410年),张掖太守苟呼勒投奔西凉,不久苟呼勒又回归北凉,沮渠蒙逊不但没有惩罚苟呼勒,反而待遇如初。即使在灭西凉之后,沮渠蒙逊仍任用西凉旧臣。沮渠蒙逊在用人上不计前嫌,无论是南凉,还是西凉,原意归附者,皆“礼而用之”。
整顿吏治
沮渠蒙逊任命征南将军姚艾和尚书左丞房晷负责制定朝堂之制。北凉此朝堂之制,运行十日,就使百官政风改进。赵向群指出,蒙逊下令撰定朝堂之制,申修官吏考绩和黜涉制度,一方面反映出北凉政治的封建化程度高于其余诸凉政权,另一方面又推动北凉政治进一步发展,变得更加昌明,更加有力。沮渠蒙逊对于侵害百姓、作威作福的官员,即使是自己的亲属也严惩不待,从内部根源上杜绝了违法乱纪行为。在北凉攻破西凉都城酒泉后,沮渠蒙逊率领大军进入酒泉,更是“禁侵掠,士民安堵”。北凉的这些政策和措施得到河西百姓的拥护,保障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有利于发展生产,有利于巩固沮渠蒙逊在河西的统治,更有利于北凉统一河西。
移民高昌
建平六年(公元442年)四月,在北魏的逼迫下,沮渠无讳弃敦煌率万余家西迁,北凉王族宫室和敦煌的张氏、宋氏、索氏,甚至中原的夏侯氏等这些汉族作为河西的主体民族都随之前往,并且还有随从的家眷。沮渠无讳西迁高昌,还有部分僧徒跟随,高僧释法进即是这批西迁僧徒中的一员,还有僧徒附属、隐户。同时,因为五凉时期的河西频繁出现战乱,河西地区的部分民众也随之移民高昌。
外交
段氏北凉期间
对后凉进攻并防御
段氏北凉是从后凉分立的,段氏北对后凉的军事政策是进攻与防御。北凉神玺二年(公元398年),攻后凉西郡,擒后凉西郡太守吕纯,使得西郡、晋昌郡、敦煌郡并入段氏北凉的版图。段氏北凉也把防御作为既定国策。北凉神玺二年(公元398年),吕光命吕纂讨伐段业,吕纂大败后段业筑西安城,以臧莫孩为太守,用于防守后凉。
与南凉结盟
为牵制打击后凉,段业北凉与秃发氏南凉结盟。双方至少进行过二次交通。第一次交通在天玺元年(公元399年)四月。第二次交通在同年八月乌孤弟利鹿孤继位以后,即遣使麹梁明交聘于段业。段氏北凉与南凉从秃发乌孤、秃发利鹿孤到秃发傳檀历经三代国主,结盟友好政策一如既往。
与西凉分立
段氏北凉安西将军、敦煌太守李翯,因段业信索嗣谗言遭罢免,帅兵迎击前来接替自己的索嗣,索嗣大败。李翯痛恨索嗣,上表段业请求诛杀索嗣,段业杀了索嗣后派使者向李翯道歉并给他加官升职。这助长了李翯独立的决心,西凉正式从段氏北凉分立,割据了敦煌、高昌,把握着丝绸之路的交通、经济命脉。
沮渠氏北凉时期
称臣并受封于南朝刘宋
沮渠氏北凉从沮渠蒙逊到沮渠无讳,一直都把发展与刘宋的关系视为对外关系的重中之重,这段时间沮渠氏北凉与刘宋的关系是藩属关系。持关系源于玄始十年(公元421年)蒙逊上表请封,得到刘宋的承认,确立沮渠蒙逊在河西合法的统治地位,随后,沮渠氏北凉与刘宋保持三年一贡,未曾间断,二者之间是一种很明显的藩属关系。
称臣并受封于后秦
沮渠蒙逊统治时期北凉与后秦的关系一直良好。永安二年(公元402年),蒙逊派使者称臣于后秦,永安四年(公元404年),齐难率兵攻北凉,蒙逊让其弟弟为人质,给齐难献宝货,双方结盟,蒙逊俯首称臣于后秦,得后秦的承认和封号,获得了后秦对其管理河西的授权。
称臣并结盟于大夏
北凉玄始四年(公元415年)北凉与大夏结盟。当时大夏在和后秦、南凉、西秦交战,主要对手是后秦。沮渠氏北凉也和南凉、西秦交战,二者有共同的利益和进攻目标,结盟使得二者能互相协防,沮渠蒙逊主攻河西战场,赫连勃勃主攻后秦,二者都可避免腹背受敌。大夏真兴年间,沮渠蒙逊曾用夏的年号,曾向夏称臣。
称臣并受封于北魏
北凉永安元年(公元401年),沮渠蒙逊遣使北魏朝贡,发展友好关系;后蒙逊占领姑臧后开始向北魏频遣使朝贡;北凉承阳二年(公元426年)十二月,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进攻大夏,围攻统万城,进而攻占长安,沮渠蒙逊称臣于北魏。北凉义和元年(公元431年)九月,北魏国主拓跋焘册封沮渠蒙逊为河西王。后因沮渠蒙逊拒绝魏主征用昙无谶并杀了昙无谶,二者关系开始恶化。
称臣并受封于东晋
义熙十一年(公元415年)五月。东晋派使臣通络蒙逊,蒙逊上表称东晋“陛下”,自称“臣”,并原意为其效劳,充当前锋。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晋灭后秦姚泓后,派遣使者册封蒙逊为凉州刺史。
与柔然相互利用
柔然与沮渠氏北凉接壤,位于北凉北部,是沮渠氏的防御对象之一。沮渠蒙逊时期,北凉与柔然一役,北凉世子沮渠政德战死,二者结下怨仇;沮渠牧健时期,柔然扶持阚爽政权自立高昌太守迫使沮渠氏北凉统治退出高昌。沮渠牧犍不得不发展和柔然的友好关系,柔然也在北魏大军兵临姑臧时,应沮渠牧健之邀,出兵北魏,结果败北。沮渠牧健夹在柔然和北魏之间左右逢源,借柔然之力来抗衡北魏,求得一席生存之地;沮渠安周时期,柔然出兵助沮渠安周灭车师前国,破交河城,二者有合作,后于大凉承平十八年(公元460年)出师杀了沮渠安周灭大凉。
与吐谷浑同盟
北凉地接吐谷浑,二者的共同利益使沮渠氏北凉与吐谷浑建立了稳固的同盟关系。沮渠蒙逊时期,吐谷浑与北凉都奉南朝为中朝正朔,旨在取得境内汉民的拥戴。两国协力对付南凉,后又联兵剪灭西秦、赫连夏,一直合作密切;沮渠牧犍继位后,把与吐谷浑交好的关系继承了下来,面对北魏的强大攻势,沮渠牧健曾深交吐谷浑联合抗北魏;姑臧陷落,沮渠牧健降魏后,沮渠安周出逃吐谷浑,危难之际,吐谷浑收留沮渠安周。沮渠无讳携家口万余户西迀之时,吐谷浑不仅成功地牵制住了北魏奚眷对沮渠无讳的围攻,也掩护沮渠无讳从敦煌撤退西迁,得以使沮渠无讳部众渡流沙,转战鄯善。
与西域诸国的通商
北凉缘禾四年(公元435年),沮渠牧健撤出高昌,对西域的统治在衰退,但是与西域及中亚诸国的交通、经贸关系并未中断,沮渠北凉与西域诸国还保持着经济贸易关系。
与江南交往
沮渠氏北凉流亡政权统治时期,高昌和江南不仅有官府的使命往来以及僧徒行踪,也还有普通人较长期的交通。偏安高昌的沮渠氏大凉政权,并没有因为北魏切断交通线,而完全断绝与江南、内地的交往。
经济
农畜业
农作物
“沮渠氏北凉政权,自沮渠蒙逊立国之初就把发展农业生产作为治国之本,他励精图治发展农业,不仅使饱受战争疾苦的河西百姓尽快得以恢复生产、发展经济,而且更大程度上稳定了社会秩序。北凉时期的粮食作物常见的有糜、麦、粟、米等。糜、麦是北凉高昌百姓的主食;经济作物有桑、苜蓿、棉花、芝麻和瓜果等。北凉地区大面积种植“桑”,在货币以纺织品为本位制的北凉时期,绢、锦等都可以来充当一般等价物。官府和百姓广泛种植、收获苜蓿来供养牲畜的养殖。很多人家也种植芝麻和林果作物、蔬菜,常见的有葡萄、瓜、枣、苋炙等。据《宋书·氐胡大且渠蒙逊传》记载,元嘉六年(公元429年),沮渠蒙逊拿出三十万斛粮食去赎兴国,三十万斛谷物在战乱频繁的十六国时期也是屈指可数的,这当和卢水胡沮渠氏北凉着力发展农业是分不开的。
水利灌溉
北凉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也在大兴水利。北凉的基层部队在生产条件适合的地方,实行军屯、建造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来发展农业,保障供给。北凉利用河西走廊的祁连山脉和西域中部的天山山,将两大山脉融合的雪水引入灌区发展农业。同时,北凉还在高昌郡府及属县抽调官吏,任“行水”一职,在集中用水之前,分赴各县,修通水渠。
畜牧业
五北政权大力发展畜牧业,扩充马、牛、羊、骆驼等牲畜的放牧和养殖。据《魏书·卢水胡沮渠蒙逊附子牧健传》记载,沮渠牧健尚武威公主时,献马五百匹,黄金五百斤。北魏太延五年(公元439年)九月,北魏破姑臧灭北凉后,除了迁徙凉州民户三万余家至京师(平城)外,永昌王健获沮渠牧健牛马畜产二十余万。
手工业
北凉的冶铸业、酿酒业、蚕桑业以及纺织业等手工业比较发达。北凉不仅掌握了采矿、冶铜技术,而且冶铸业也很发达,已经能够冶炼黄金和白银,铸造的“凉造新泉”铜钱在一定范围内流通过;北凉时期已经可以经过压榨、过滤、发酵等三道工序制作葡萄酒;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蚕桑业也在北凉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北凉的纺织品有绢、毯、丝、绵、白叠、布、锦(丘慈锦、白地锦、紫地锦)等种类,北凉不仅能纺织普通的织物,而且在纺织技艺和编织花型己体现出很高的水平,其纺织业的发达程度从宋元嘉五年(公元428年)二月,西秦立万载为太子,沮渠蒙逊送“戎1千匹”一事上就可以看见。
商业
北凉时期的经贸活动兴盛,商旅往来络绎不绝,商邑重镇交易繁荣。沮渠蒙逊统一河西、控制西域,把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河西走廊”完全囊括在北凉的版图之内,丝路重镇姑臧、张掖、酒泉、敦煌、高昌也在北凉的统治之下,自此,北凉控制了“商路”丝绸之路的要道和重镇,控制着河西的商路、商旅,掌控着西北与西域的经贸往来。商业形式丰富,有借贷、买卖、租赁、雇用等方式,交易商品多样,有谷物、奴婢、丝、蚕桑、房屋、马具、土地、葡萄园等等。民间交易与官方交易并存,支付多以毯子、絹等纺织品来代替货币。
货币
北凉的商业贸易以纺织品为货币进行支付,絹、毯、丝、绵、锦(丘慈锦)等都可以作为货币进行交易;北凉也曾铸造过“凉造新泉”铜钱,“凉造新泉”铜钱在武威(姑臧)发现多枚,西安发现一枚,此钱在一定范围内流通过。
军事
统一河西
北凉天玺三年(公元401年)五月,沮渠蒙逊破张掖、杀段业后,被梁中庸、房晷、田昂等人推为使持节、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张掖公,沮渠蒙逊大赦其境内,改元永安。义熙八年(公元412年)沮渠蒙逊迁都姑臧,据有后凉的辖地,并称河西王,改年号为“玄始”。沮渠蒙逊继立北凉,团结周边的汉、羌、氐、鲜卑等族,用近三十年的时间,攻后凉、拔南凉、歼西凉、定都姑臧,实现了真正地统一河西。沮渠蒙逊用近三十年时间,南征北战,统一河西,除金城(今甘肃兰州)仍为吐谷浑所据外,基本上覆盖凉州全境,辖有西安郡、张掖郡、西郡、祁连郡等二十四郡,同时控制西域诸国,使高昌重新纳入北凉统治之下。
逼迫西秦
北凉承阳二年(公元426年),沮渠蒙逊联合大夏一起攻打西秦,西秦丢失领土、损兵折将、节节败退。北凉承玄元年(公元428年),蒙逊攻下西秦的西平,又去攻打乐都。承玄二年(公元429年),沮渠蒙逊又开始征西秦,迫使秦王迁都保定连(今甘肃临夏东南),西秦被北凉所逼迫,选择投靠北魏,后导致西秦被大夏灭亡。
征服周边
沮渠蒙逊在统一河西的过程中,也征服了周边的民族部落。河西走廊地区,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匈奴、小月氏、氐、羌、汉、卢水胡、鲜卑等民族长期在这里繁衍、生息。沮渠氏起兵反抗后凉,先后获得各部落及诸胡的推服。
北凉西迁
建平五年(公元441年)十月,酒泉再次被北魏攻陷,沮渠无讳退守敦煌的同时,也在谋求退路。同年十一月,沮渠无讳先遣其弟安周攻打鄯善(今新疆若羌县),于次年四月,无讳才弃敦煌,率余众渡流沙西迁至鄯善与高昌。
灭车师前国
承平六年(公元448年),北魏攻焉耆,北魏下诏唐和与车伊洛随征,留守交河城的只有车伊洛之子车歇,沮渠安周趁机进攻交河城,承平八年(公元450年),沮渠安周攻下交河郡,灭车师前国。
文化
推崇儒学
沮渠蒙逊信儒、奉儒,熟识儒家经传熟识,通晓儒学典故,是一位高度汉化的卢水胡民族首领。据《宋书·氐胡大且渠蒙逊传》记载,北凉遣使刘宋,请《周易》及子集和《搜神记》。在沮渠蒙逊大力倡行中原文化的氛围之下,北凉“儒学”大振,儒家学术经典在北凉时期深入民间,相当普及。
创建北凉文学
北凉统一了河西,也把河西文化继承了下来,大批河西的文人、史家被重用,河西地方文化、官修史书、天文历法得到发展,出现了与北凉佛教媲美的北凉文学。据《宋书·氐胡大且渠蒙逊传》记载,沮渠氏进献刘宋书籍凡二十种,合一百五十四卷,涉及儒学、政治、文学、文字、地理、历史、历法等多个方面,有记载的有《十三州志》《敦煌实录》《凉书》等文献。
宗教
佛教在北凉统治者的大力倡行之下,曾在北凉统辖的河西、高昌等地区得以弘扬传承。北凉进行了包括写经、译经、开窟造寺、造祠立碑、造塔等弘扬佛法活动。北凉的上层统治者、贵族与民众供养佛经以蔚然成风;沮渠氏在河西多处开窟造寺,哪怕沮渠安周西迁高昌,也在高昌周边开窟造寺;北凉酒泉石塔和敦煌石塔,是沮渠牧犍在任时期的产物;高昌在北凉时期成为佛经的翻译中心,聚集着一批从事译经活动的高僧,多部经卷在高昌翻译完成,或经高昌流传河西。佛教从西域经过河西走廊传入中原,后在河西或中原融合了中原特色、本土化,又经河西走廊又向西域传播即“回传”,大凉政权把“大乘佛教”的知治世思想和“弥勒”信仰传入高昌,佛教在沮渠氏北凉的大力支持下,上至王族、官僚,下至黎民百姓,信佛、供佛、礼佛、兴建佛寺,佛教大兴。
君王年表
姓名 | 庙号 | 谥号 | 在位时间 | 头衔 | 年号 |
段业 | 无 | 文王 | 公元397年-公元401年 | 397年5月-399年2月:凉州牧、建康公 399年2月-401年6月:凉王 | 神玺、天玺 |
沮渠蒙逊 | 太祖 | 武宣王 | 公元401年-公元433年 | 401年6月-412年11月:凉州牧、张掖公 412年11月-431年9月:河西王 431年9月-433年4月:凉王 | 永安、玄始、真兴、承阳(光)、承玄、义和 |
沮渠牧犍 | 无 | 哀王 | 公元433年-公元439年 | 433年4月-439年9月:凉州刺史、河西王 | 承(永)和、缘禾、太缘、建平 |
沮渠无讳 | 无 | 无 | 公元439年-公元444年 | 441年1月-441年5月:凉州牧、酒泉王 442年8月-444年6月: 河西王、凉王 | 承平 |
沮渠安周 | 无 | 无 | 公元444年-公元460年 | 444年9月-460年:凉州刺史、河西王 | 承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