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教(犹太民族的宗教)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10-16
小编整理:
犹太教(Judaism)是犹太民族的宗教。 犹太教经典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妥拉》(即《旧约》)经典,为犹太教的圣经;二是《口传律法》(即《哈拉卡》),作为对《妥拉》的阐释和补充。 犹太教徒相信犹太教是上帝的选民,是特殊的民族,有责任传播上帝的旨意。犹太教徒普遍相信犹太人是上帝的“特选之民”,历史上的反犹主义也加深了犹太人对犹太教信仰的认同。犹太教
犹太民族的宗教
犹太教(Judaism)是犹太民族的宗教,起源于古代以色列人的文化和信仰体系。犹太教是一神教,强调上帝是唯一的创造者和统治者,奉行道德价值观和伦理准则,以指导个人及社群的生活。
基本信息
名称
犹太教
外文名
Judaism(希伯来文:"יהדות")
类型
一神教
主要神祇
上帝
代表人物
拉希
主要宗派
正统派、改革派、保守派、重建派
主要经典
《塔木德》《希伯来圣经》
相关民族
犹太人
名称释义
Judaism(犹太教)一词来源于 Iudaismus, 是希腊词 Ioudaismos (Ἰουδαϊσμός) 的拉丁化。该词的涵义为用来概括和总结犹太人的信仰和习俗。
诞生背景
宗教背景
犹太教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中东地区,其具体成立时间存在争议,但根据犹太纪年的计算,通常认为始于公元前3760年左右。根据传统犹太教观点,犹太教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亚伯拉罕时代,约公元前18世纪。也有认为犹太教始于摩西时代,公元前13世纪左右,当摩西在西奈山接受了十诫。而还有一种看法认为犹太教始于希伯莱圣经的完成之日,比摩西时代稍晚一些。现代所说的犹太教多指“拉比犹太教”,这是一种关于犹太人生活方式的宗教,根植于圣经,并由拉比在公元2世纪完成。拉比犹太教与传统犹太教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宗教信仰、实践和传统形式上都对现代犹太教产生了影响。
历史背景
公元前7世纪是犹太教产生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以色列及其周边地区发生了宗教和思想观念的变革。最早,以色列人崇拜迦南的最高神埃尔,后来逐渐转向崇拜勇猛的战神巴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色列人开始崇拜独一无二的神雅威,他被认为是无所不能、超越一切的神。先知成为犹太社会中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神的代言人,还关心社会公义和保护弱者。先知的出现与时代的动荡和不安有关。他们批判政府和宗教领袖,呼吁人们摒弃形式主义的宗教仪式,转而寻求道德改革和虔诚的生活。宗教改革的过程中,祭祀观念发生了变化。动物祭祀代替了人祭,人们认识到以雅威为中心的虔诚生活比简单的宗教仪式更为重要。同时,他们开始尊重每个生物的神圣本质,认识到土地和一切生物都不应被奴役或占有。这一时期还见证了《申命记》的完成,它建立了一个世俗领域、一个独立的司法系统和中央集权国家。上帝的形象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住在神殿里的战神,而是超越人的范畴的抽象存在。犹太人的思想在流亡期间经历了进一步的发展,加深了对他人痛苦的理解,并产生了新的伦理观念。
历史
古代
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犹太民族的祖先从阿拉伯半岛南部迁徙至乌尔城。乌尔城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属于古巴比伦王国。后来,他们被苏美尔人入侵,酋长塔拉带领部落逃离,但塔拉去世后,职位传给了他的长子亚伯兰。亚伯兰只信奉耶和华,并相信上帝特意保留他们,将成为新民族的开创者,并定居在迦南地区。后来,亚伯拉罕与耶和华结下重要契约,成为被上帝拣选为新民族的创造者。亚伯拉罕的后裔繁衍成为以色列人的12支族。希伯来人在埃及成为奴隶后,由摩西率领,经历了逃离埃及的旅程,最终到达西奈旷野,并在西奈山得到了耶和华的十诫律法。摩西十诫强调一神教信仰,反对偶像崇拜,确立了犹太教的核心教义。
大卫是以色列王国的王,他所在的大卫与所罗门时期(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10世纪),统一了犹太人,建立了犹太教的精神中心耶路撒冷,并建造了圣殿。所罗门继位后继续巩固犹太教,进行宗教改革,加强了对上帝耶和华的崇拜。这一时期犹太教获得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公元前6世纪新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攻入犹大国,摧毁了耶路撒冷圣殿,俘虏了犹太人到巴比伦,称为“巴比伦之囚”。在巴比伦,犹太人继续坚持民族宗教意识,犹太教进一步强化一神论观念,认识到耶和华是宇宙神,发展出更高级的宗教思想。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国灭掉新巴比伦,释放了5万多犹太人回到故土,波斯王朝采取复兴犹太教政策,重建耶路撒冷和犹太教圣殿,标志着犹太教的再度振兴。
在波斯统治时期,犹太人受到波斯国教——琐罗亚斯德教的影响,也吸收了关于“来世”和“天国”的宗教观念。
随着哈斯蒙尼家族的领导,犹太人发动起义反抗塞琉古王朝的压迫,建立了哈斯蒙尼王朝,短暂地恢复了耶路撒冷圣殿的宗教仪式。
公元前63年罗马帝国攻陷耶路撒冷,最终统治了巴勒斯坦,导致犹太人失去祖国,开始了近2000年的世界性大流散历史。
拉比时期
拉比时期(公元70年至公元630年前后)。在这一时期,犹太人国遭受毁灭,耶路撒冷圣殿被摧毁,导致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巴比伦和亚历山大城等地聚居。圣殿的毁灭给犹太人造成了心理的创伤。为了保持宗教信仰的一致性和民族特性,法利赛人创造了新的犹太教活动方式,并建立了犹太教最高议院及司法机构。他们被称为“拉比”(希伯来文意为“师傅”),主张加强对律法的研习和深化律法的解释。在巴勒斯坦、巴比伦和亚历山大城,犹太人形成了各地犹太社区,建立了壮丽的犹太教会堂。巴比伦的犹太社区拥有自治权,并有自己的政治领袖和犹太经学院。拉比时期犹太教最主要的发展是完成了犹太教律法集《塔木德》。
中世纪
公元622年,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了伊斯兰教。
公元636年,阿拉伯人征服了巴勒斯坦和其他西亚地区,建立了阿拉伯帝国。犹太人在穆斯林统治下要交纳特别的人头税和土地税来保障生命、财产和宗教自由。
公元8世纪初,巴比伦犹太教教长将«巴比伦塔木德»推广到各国犹太社团,激起一些犹太人的反对。随后,巴比伦人阿南•本•大卫创立了卡拉派,强调只承认«圣经»的权威。
公元1135-1204年,摩西•迈蒙尼德成为犹太教理性主义的代表,他的思想和著作加强了犹太教的一神观、先知观、律法和契约的意识。
公元15世纪末,西班牙对犹太人的迫害达到顶峰,导致许多犹太人离开欧洲。
16-17世纪,欧洲各国对犹太人的迫害加剧,他们被限制住在犹太人生活隔离区内(格托区)。在格托区,«塔木德»成为指导居民生活的法典。
17世纪,许多西欧的犹太人移居到中、东欧,波兰成为主要的聚居地。维尔纽斯城成为犹太教学术中心。
近现代
18世纪欧洲兴起了以英、法为中心的思想启蒙运动,主张自由和人道主义。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犹太教的哈斯卡拉运动出现,推动犹太教世俗化和改革,使其适应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在此同时,东欧波兰犹太人中兴起了虔敬派的哈西迪运动。然后,19世纪初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西欧国家的犹太人获得了法律和政治上的解放,但东欧的犹太人处境艰难,经历了反犹浪潮。这些事件导致犹太人思想发生变化,出现了犹太民族主义和复国主义运动。19世纪末,许多欧洲犹太人移居美洲和南非,也有少数俄国犹太人迁回巴勒斯坦。
当代
1917年,英国外交部贝尔福爵士发表声明,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家园,导致大量犹太人移民至巴勒斯坦,引发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
1939年,英国政府出于对阿拉伯国家的考虑,发布白皮书,限制每年移入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数量。
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纳粹德国兴起,对犹太人实施种族迫害和大屠杀,导致数百万犹太人遇难。大屠杀之后,犹太教思想家和犹太人社群对上帝存在与否以及犹太教在异教徒统治社会中的作用产生深刻的反思和探讨。大屠杀后,以色列成为犹太人的避难地和故乡,被视为实现上帝派遣弥赛亚的作用。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第二届全体大会的重要决议,该决议被称为“关于巴勒斯坦将来治理问题的决议”。在此次投票中,以2/3的多数通过,决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两个独立的国家,一个是面积1.1万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国家,另一个是面积1.4万平方公里的犹太国家。这是联合国第一次以世界组织的名义承认犹太民族有建立自己国家的合法权利。随后,根据联合国1947年11月的决议,1948年5月14日,大卫·本·古里安在特拉维夫宣布以色列国成立,标志着一个以犹太人为主权民族的现代以色列国的建立。
相关人物
亚伯拉罕
亚伯拉罕的故事始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约在公元前2000年时,他的祖先是一支闪米特人游牧部落。亚伯拉罕反对泛神论,只信仰一位神——雅赫维,认为雅赫维是天与地的创造者,全能至大的上帝。根据上帝的启示,他带领族人迁徙至迦南地区,他认为那里是上帝应许给他们的土地。在迦南,亚伯拉罕率领族人过着与世隔绝的田园生活。他和妻子撒拉有两个儿子,以实玛利和以撒。亚伯拉罕对上帝忠实无比,甚至愿意为服从上帝的命令而牺牲自己的儿子以撒。他与上帝之间的契约成为犹太人特有的标志,并开启了被称为"契约民族"的犹太人历史。他在175岁时去世,葬在希伯伦的家族墓地一麦比拉山洞里。
雅各
雅各是亚伯拉罕宗教信仰的继承者。他通过诡计战胜了长兄以扫,取得了长子权和父亲的祝福,成为希伯来部落的领袖。在梦中与天神摔跤后,改名为以色列,意为“同神摔过跤的人”,希伯来人因此被称为“以色列人”。雅各有四个妻子和十二个儿子,后来这十二个儿子繁衍成为以色列人的十二支族。约瑟是其中的一个儿子,被兄弟卖到埃及成为奴隶,但后来凭借才智在埃及成为法老的副宰相。雅各的家族在迦南一直保持独特性,拒绝与周围异教部落同化。
摩西
摩西是犹太民族历史上一位重要的领袖。公元前1730年,他们的祖先因大旱灾逃到埃及,并在约瑟的帮助下在歌珊地区定居。但后来,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将希伯来人变为奴隶。摩西出生后被救,成长于埃及皇宫,后逃亡到米甸。在西奈旷野,他接到上帝的启示,受命解救受苦的同胞。经过多次斗争,希伯来人最终获得自由,并在摩西的领导下穿过红海,逃离埃及。摩西还宣布了十条诫律(摩西十诫),这成为犹太教最基本的教义。摩西于公元前1237年去世。
摩西·迈蒙尼德
摩西·迈蒙尼德是一位犹太教理性主义的代表,被誉为"摩西第二"。他出生在西班牙,是著名的医学家,并曾担任萨拉丁及其王族的御医和开罗的首席拉比,拥有很高的威望。他为犹太教的门外汉撰写了著作《迷途指津》,系统地梳理了犹太教的律法资料,提出了一种完全理性的犹太教哲学,为犹太教的信徒提供了一本内容丰富又易懂的好书。他还归纳出犹太教的十三信条,其中包括独一的真神、先知的预言、摩西是最大的先知等观念。迈蒙尼德的思想和著作加强了犹太教的一神观、契约观、先知观、弥赛亚观、来世与死后复活观及律法意识,使犹太教神学思想得到新的发展。他提倡每个犹太人都要钻研犹太教的学说。
摩西·门德尔松
摩西·门德尔松是德国犹太神学家,被称为“摩西第三“,是犹太教启蒙运动(哈斯卡拉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他在犹太教哲学和神学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致力于使犹太教适应当时的现代科学和思想,推动其世俗化。他的重要著作包括《耶路撒冷——论宗教威力和犹太人》。门德尔松强调理性主义,认为犹太教的信条必须经过理性的解释才能被接受,使犹太教成为合乎理智和人道的宗教。他还翻译了《塔纳赫》成德文,促进了犹太人与欧洲世界的交流和适应现代社会。
拉希
拉希(Rashi,1040—1105年)是《圣经》及《塔木德》评注家。他出生于法国东北部的特鲁瓦(Troyes)。沃尔姆斯是德国西南部莱茵河畔的一座小城,那里有一座为纪念拉希的犹太会堂,会堂里保存着拉希生前坐过的椅子。在犹太人心中,拉希被视为慈父般的导师,通过他的评注,人们才了解了《圣经》和《塔木德》。拉希是《塔木德》评注的杰出大师,他的评注为人们提供了简练明晰的解释。从学者的角度来看,拉希是《圣经》语言的大师,他吸收了几代语法学家和词汇编纂学家的著作精华,将晦涩难懂的语言翻译成古法语,使其变得平易近人。
犹大•哈-纳西
犹大•哈-纳西(Judah ha-Nasi)是公元2世纪左右的犹太学者、圣徒和领袖,他是犹太社区的"Nasi"(亲王)和族长(Patriarch)也是一位杰出的宗教和政治领袖。他为犹太人提供了一整套法律法规,因此获得了崇高的声誉。他的信徒通常称他为拉比(rabbi)或"我们神圣的拉比"(our holy rabbi),从不使用任何名字。犹大•哈-纳西生活的时代是犹地亚(Judea)历经动荡的时期。他出生的大约时间是公元135年左右,在这之前的几十年,犹地亚遭受罗马人的压迫,先后发生了第一次犹太起义(公元70年)和第二次犹太起义(公元132-135年),导致大量犹太人被屠杀和严惩。犹大成为犹地亚的族长时,罗马帝国由安东尼王朝的马可•奥利流(Marcus Aurelius)皇帝统治,当时犹地亚与罗马帝国的关系相对缓和。犹太人爱好和平,犹大努力加强与罗马统治者的关系,以保障巴勒斯坦犹太人的生活方式。
教义
一神观
犹太教是一神论,信仰独一无二的上帝,称之为“雅赫维”。上帝是超然、全能、永恒的创造者,也是至公至圣、仁慈的存在。犹太教强调敬畏、热爱和崇拜上帝,对上帝名称怀着巨大敬意,避免滥用。他们使用多种称谓来表达对上帝本质的理解,同时在书写时保持敬畏,不写全上帝的名称。
契约观
犹太教认为犹太人是上帝雅赫维从万民中拣选出来的特别民族,与上帝订立了特殊关系。这契约是通过《创世记》和《出埃及记》的故事描述的,确立了犹太人与上帝之间的特殊联系。犹太人必须遵守这个契约,履行上帝赋予的职责,背叛契约会招致惩罚。历史上,学术界对契约观存在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是责任而不是权利,另一种认为显示犹太人的独特性和智慧。近代犹太学者认为契约观代表犹太人肩负上帝委托的特殊使命,并在全世界传播上帝的旨意。
先知观
先知观是犹太教的信仰观念,认为先知是受到上帝启示的讲话者或传递者。摩西被视为最伟大的先知,他领导以色列人,并被上帝选中传授律法与十诫。在摩西之后,许多先知被上帝拣选,他们传达上帝的意旨,警告人们遵循正义与真理。这些先知用勇敢的言辞谴责非正义行为,强调上帝的公平与慈悲,并呼吁人们行善、帮助弱者。
末世观
犹太教的末世观主要强调在上帝的安排下,一个完美的世界将在末日到来时实现。犹太教末世论认为,以色列人作为上帝的选民,公正和正义将最终获胜。在末世到来时,人类将获得和平,各民族之间将和睦共存。同时,末世还涉及善恶之间的决战、犹太民族从流散地返回家园和审判日等内容。
弥赛亚观
弥赛亚一词源自希伯来语,原意为“受膏者”。自摩西时代起,犹太人在立大祭司、君王、先知等领袖时都进行膏油仪式,表明他们是上帝所派遣的。弥赛亚后来被赋予特定含义,与国家复兴联系在一起。犹太教主张一种世俗的弥赛亚观,认为在世界末日到来时,弥赛亚会降临并拯救犹太人,使他们返回以色列本土,重建王国,并在全世界建立理想的社会秩序。这一观念在长期逆境中支撑着犹太人的精神。虽然现代犹太教中有些派别不再将弥赛亚观念放在首要位置,但正统派仍坚持这些观念。
来世观
犹太教相信在一个特殊的来世中,所有人将在“弥赛亚”的领导下和谐地生活,这个来世将出现在地球上,持续到所有历史的终结。这是犹太人最珍惜的梦想,一个充满和平的世界。在来世,正义将得到表彰,恶行将受到惩罚,只有那些应该得到来世的人才能分享其中。这再次强调了在今世过一个正义生活的重要性。
死后复活观
犹太教相信,人死后灵魂会返回给上帝。他们认为死者的复活将在弥赛亚出现后发生。摩西•迈蒙尼德在犹太教信仰十三信条中明确提出了“相信死后复活”。在近现代,一些犹太教改革派人士接受了死后复活的观点,并在祈祷书中表达了对弥赛亚的期待和对复活的信念。然而,一些当代犹太作家将《塔纳赫》和《塔木德》中关于复活的资料视为以色列国家复兴的隐喻。
犹太教哲学与思想
犹太神秘主义
古代
古代犹太教神秘主义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塔纳赫》中的一些先知奇迹和超感觉现象。犹太教中的神秘元素也出现在《塔木德》和一些精英人物的作品中。犹太教神秘主义思想最早出现在一些所谓的“伪经”中,如库姆兰古卷中的《伪经·以诺书》。通过“麦卡瓦”和“太初”等神秘思想,犹太教神秘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创世之书》也是犹太教早期神秘主义的重要文献,其赋予希伯来字母和数字特殊意义,解释了《塔纳赫》并推动神秘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发展。
拉比时期
犹太神秘主义在拉比时期(70-630)在《塔木德》文献中得到充分展现。它主要集中在对《创世记》第一章“太初”所描写的上帝创世过程和在《以西结书》中关于上帝宝座——“麦卡瓦”幻象的描述。这些教义强调宇宙学和对上帝的神秘和特性的思索。在坦拿时代,拉比约翰南•本•扎凯被称为《以西结书》“麦卡瓦”神秘主义之父,而拉比阿基巴则与《创世记》的创世过程相关的沉思型神秘主义联系在一起。由于害怕这些神秘主义教义会被误解,或使异教邪说普及,拉比们在《塔木德》时代禁止扩散这些教义,只传授给少数门徒。在公元3-4世纪,诺斯替教对犹太教神秘主义产生影响。其中重要著作包括《天庭》和《上帝高度的测量》。这些教义描述了神秘知识的求取过程,包括严格的禁欲苦行制度和对上帝的拟人描述。这些神秘主义在犹太教内部仅限于少数特权人士。随后,犹太教神秘主义的发展中心由巴勒斯坦转移到巴比伦。在欧洲和埃及的犹太人中,出现了“哈西德运动”,也称为“哈西德派”,这最终导致了喀巴拉运动的产生。
中世纪
喀巴拉
喀巴拉是一种犹太教神秘主义体系,涉及各种教义和派别。起源于公元前,受到古希腊、诺斯替教、新柏拉图主义和伊斯兰教苏非派等影响。喀巴拉的中心研究是《妥拉》,目的是发现其中隐藏的神秘含义,以口头方式传递,只有洞察这些秘密的智者才能理解。喀巴拉派强调内在的沉思和温和的苦行生活方式。
德国学派
这个学派追求实践的喀巴拉,包括祈祷、内省、神秘体验、魔法等活动。犹大·哈·哈西德是德国学派的代表,他的《虔诚者之书》是喀巴拉派重要文献。以利亚撒·本·犹大是他的继承人,提出“卡伯德”概念,强调内心虔敬。
普罗旺斯与西班牙学派
这个学派注重沉思的喀巴拉,将新柏拉图主义和诺斯替教思想融合到神秘主义中。雅各·哈一纳齐尔和摩西·纳赫曼尼德斯是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摩西·德里昂创作了重要著作《佐哈尔》系统地表达喀巴拉思想。亚伯拉罕·阿布拉菲亚提倡通过默祷达到精神解放。
萨法德学派
萨法德学派是犹太教神秘主义的中心之一,位于巴勒斯坦加利利湖畔的萨法德。该学派在16世纪成为“沉思的喀巴拉"和”实践的喀巴拉“学派的首席中心。萨法德吸引了来自欧洲各地的神秘主义者,成为犹太教神秘主义的研究和实践中心。两位喀巴拉导师是摩西·科尔多沃罗(Moses Cordovero)和伊萨克·卢里亚(Isaac Luria)。摩西·科尔多沃罗的著作《果园》是中世纪晚期喀巴拉神学的代表作,他在书中讨论了无限的一恩·索夫与”流溢层“之间的关系,强调上帝是所有真实的源头。伊萨克·卢里亚则提出了”兹姆祖姆“教义,认为上帝在创造世界之前自我限制,创造了有限的现象世界。卢里亚的思想体系强调人类的救赎与宇宙秩序的恢复,他认为人的行为与宇宙变化紧密相连,弥赛亚的到来需要人类自身的努力。卢里亚提倡苦行主义和自我约束,强调躯体与灵魂的纯净。他的思想对17世纪的沙巴泰运动和哈西迪运动产生了影响。萨法德学派强调喜悦的情感生活,通过祈祷、歌唱和实践活动表达喜悦。许多赞美诗和歌曲,如《来吧,我的朋友》和《和平之歌》,表达了对安息日和救赎的喜悦。随着喀巴拉思想的传播,各种注释读物解释了复杂的喀巴拉概念,使其更易于理解,但也可能使喀巴拉思想失去其独特性。在19世纪,受西方影响,喀巴拉运动逐渐减弱,但以色列国成立后重新复兴。
近现代
犹太教的犹太神秘主义,在哈西迪运动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它探索超自然领域和隐藏在《圣经》和犹太教经典背后的深奥的意义。哈西迪运动是犹太神秘主义在近现代的有影响力的运动,由巴尔•谢姆•托夫发起。该运动强调个人与上帝之间的直接联系和宗教生活的充满生气和喜悦。犹太神秘主义有丰富的学说和著作,如雅各•约瑟的《雅各•约瑟文集》和西纽尔•扎尔曼的《警语集》等。犹太神秘主义强调超越物质世界,探索灵性和灵魂的奥秘。它对理智在灵性奋斗中的重要性有所强调,被视为一种“哲学”方式派。
犹太复国主义
思想
犹太复国主义思想起源于犹太人对迦南地的“应许之地”观念。根据犹太圣典《创世记》和其他经文,犹太人相信上帝应许给亚伯拉罕及其后裔迦南的土地作为永久居住和拥有的土地。这一观念成为犹太复国主义思想的基础,让犹太人认为迦南地(后来被称为巴勒斯坦或以色列)是他们的神圣之地。在欧洲启蒙运动和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犹太人开始重新思考自身地位。受到反犹主义和排犹思想的压迫,以及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遇刺后的大规模屠杀,犹太人开始寻求自我解放和重新建立犹太国家的渴望增强。例如摩西·赫斯,提出了犹太人应该回到巴勒斯坦,并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国家复兴的主张。早期犹太复国主义思想的主要代表利昂·平斯克和西奥多·赫茨尔。平斯克在他的著作《自我解放,一个俄国犹太人对他同族人的忠告》中指出,犹太人作为一个民族,在世界各地都没有自己的独立国家,导致他们被打成少数民族,缺乏一个正常的多数。他主张犹太人应当采取民族行动,回归复国,在自己的家园中恢复尊严和健康心理。赫茨尔的著作《犹太国:现代解决犹太人问题的一种尝试》强调犹太人问题是一个民族问题,必须以全球范围的政治讨论和处理来解决。他认为犹太复国的关键是犹太富人的资金和大国的政治支持。他提出成立“犹太人协会”和“犹太公司”两个机构,以组织工作、筹措移民经费,并强调建立犹太国的必要条件是统一的政治领导。赫茨尔游说各个国家的政治领袖,主张在巴勒斯坦或其他地方建立犹太民族国家,使犹太人实现自由、独立和安全。
运动
政治犹太复国主义
政治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是19世纪末在欧洲兴起的运动,以西奥多·赫茨尔为代表。它认为解决犹太人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拥有主权的犹太国家。该运动的核心理念是国家主权和独立,认为只有独立的犹太主权国家才能成为世界犹太人的“家”,并保护和庇护犹太人。它强调利用犹太语言和文化作为实现政治目标的手段。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伴随着犹太复国主义思潮的兴起而兴起,早期的组织和机构在朝着建立犹太国家的目标发展。在19世纪末,第一届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在瑞士巴塞尔召开,宣布建立犹太人的国家,并形成了一个有组织的世界性政治运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纳粹大屠杀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1948年成功实现了以色列国的建立,从而实现了其核心目标。犹太复国主义的目标扩大到为以色列国争取和平环境,解决阿以冲突,捍卫世界各地犹太人的权利,并保持犹太人的团结和民族延续。
文化犹太复国主义
文化犹太复国主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一种犹太复国主义思潮,其倡导者包括阿谢尔·佥兹伯格、哈伊姆·魏兹曼和埃拉泽尔·本·耶胡达等人。该思潮特别重视犹太民族文化在犹太复国主义中的意义,主张从文化和精神上实现复国,建立一个犹太民族的精神和文化中心。文化犹太复国主义强调犹太教、犹太语言、犹太文学、犹太教育、犹太信仰、犹太道德等方面的复兴,使犹太国成为全世界犹太人的中心。这一思潮认为犹太文化是犹太人宗教、生活方式以及民族独有的文化的体现。犹太文化的核心是将犹太人与雅赫维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民族共同体,保持独特性和优越性。流散生活使犹太人无法自由发展自己的文化,只有回到故乡巴勒斯坦,犹太民族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自己的文化,并实现其对全人类的精神使命。文化犹太复国主义反对仅重视外交支持的政治犹太复国主义,而主张实际行动如移民和定居。它也主张将希伯来语作为正式语言,在世界犹太人中复兴以希伯来语为核心的希伯来文化。尽管文化犹太复国主义曾一度存在,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独立思潮,它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宗教犹太复国主义
宗教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是一种将宗教信仰与犹太复国主义结合的思想运动。它认为犹太教是犹太人历史特性的体现,长达两千年的流散生活使犹太教成为维持民族团结的纽带。宗教犹太复国主义者相信犹太人有义务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精神统治的民族家园,并期待弥赛亚出现,召回犹太人复国。这个运动得到了正统派、改革派、保守派和重建主义信徒的支持,但在不同派别中存在着对政治化程度和与世俗国家关系的分歧。在美国,正统派一直积极支持该运动,改革派在二战前后开始支持,而保守派则逐渐统一支持,并与犹太复国主义者和以色列保持密切联系。
犹太教哲学
早期犹太教哲学
希腊化思想
在公元前4世纪末,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征服地中海西部沿岸各国,导致希腊文化在该地区逐渐占主导地位。亚历山大着力扩大希腊文明的影响,通过在不同地区建立希腊式新兴城市来传播文化。位于埃及的亚历山大,成为希腊化时期的科学和学术文化中心。在亚历山大的犹太人受到希腊文明影响,特别是柏拉图和斯多噶学派的哲学思想。这导致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亚历山大出现了犹太教哲学运动,与古希腊思想不同,犹太教借鉴希腊思想开始建立自己的哲学,将世界的存在与神的存在联系在一起。
《智慧书》
《智慧书》是一本批判异教崇拜活动的著作,强调智慧的重要性,并融合了犹太教的一神教精神和希腊哲学的影响。书中的“智慧”与《塔纳赫》(旧约圣经)中的“智慧”不同,为连接上帝与世界之间的媒介,同时也与斯多噶学派的世界精神和希腊式教义有关。探讨了类似于柏拉图思想中的灵魂先前存在的观念,以及灵魂在肉体中的受压迫状态。
犹大·斐洛
犹大·斐洛(Philo of Alexandria)是公元1世纪的犹太教哲学家,他在犹太教与希腊哲学之间进行了合并和解。他运用柏拉图和斯多噶学派的思想,解释了《妥拉》中的历史和律法内容,使犹太教形成了哲学体系。他认为宗教启示是最高权威,希腊哲学的精华源自于它。他还通过逻各斯的概念将上帝与世界联系起来,认为逻各斯是神与人之间的中介。他的观点对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哲学产生了影响。然而,斐洛的理念在犹太教内部并不完全得到认同,因为它与犹太教传统的观念存在差异。
《塔木德》时期
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5世纪的《塔木德》时期,犹太教哲学逐渐形成,表现出一种明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时期的犹太教哲学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希腊理念的影响,但更多地体现了犹太教自身的内在倾向。在上帝与世界的关系上,《塔木德》强调肯定现实,既信仰来世,也看重创世时上帝对世界的肯定。对人性问题,《塔木德》持灵肉二元说,认为理性与肉欲并非绝对对立,而是在人的灵魂中进行善恶之争。此时的犹太教哲学也吸收了斯多噶学派的思想,为中世纪犹太教的禁欲主义提供了依据。此外,《塔木德》还涉及自由意志、行善与作恶、苦难与福报等问题的讨论。
中世纪的犹太教哲学
萨迪亚·本·约瑟夫
萨迪亚·本·约瑟夫(Saadia ben Joseph)是中世纪的犹太哲学家和神学家之一,被誉为“犹太教神学之父”。他出生于882年,去世于942年,是犹太哲学系列的开创者。萨迪亚在他的主要哲学著作《信仰和判断》中,探讨了宗教信仰、上帝的存在、律法、灵魂与复活以及启示与理性之间的关系。在关于上帝创世的问题上,萨迪亚提出,上帝创造世界的存在是最合理的解释,因为世界是有限的,复杂的物体需要一个创造者,而自然界中的变化也表明世界是在时间中产生的。他的哲学推理以证明上帝的存在为基础。关于上帝的律法,萨迪亚认为上帝通过《妥拉》(犹太教法典)给予人类律法,这些律法分为理性诫命和启示诫命,帮助人们实现最高的完美。他强调,《妥拉》中的律法是永恒的,因为它与犹太人的永存相关。萨迪亚还讨论了灵魂与死后复活的观点。他认为人类的灵魂是美好的精神物质,具有不朽性,死后会与肉体再次结合。尽管这个教义在哲学上不能被证明,但它与理性和自然法则有些关联。萨迪亚还强调了启示与理性之间的互补关系。他认为二者都是为了寻求真理,相辅相成,启示帮助理性免受怀疑,而理性则有助于澄清和扩展通过启示传递的教义。在信仰与知识之间的关系上,萨迪亚列举了几条知识标准,以支持上帝的存在和信仰。他认为知觉、理性、推理和可靠的信息都可以作为确定信仰真实性的依据。
卡拉派
11世纪的卡拉派哲学家约瑟·阿尔一巴锡尔以及他的弟子约书亚·犹大,在犹太教内坚持《塔纳赫》的权威,同时否认口传律法和拉比的权威。卡拉派强调理性,超越了萨迪亚。他们反对拉比犹太教,也反对当时犹太教哲学中新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倾向。卡拉派认为上帝不应该被拟人,主张通过理性来理解上帝。在关于宇宙的理解上,他们接受凯拉姆派哲学的单子说,认为万物由终极单子组成,但与古希腊哲学中的原子说不完全相同。卡拉派认为一切存在都有可分离的部分,包括形体、空间、时间、运动等属性。时间和运动都是间断的,上帝在其中有自由意志,不受自然律的束缚,一切由上帝决定。除了人的行为及其必然后果,其他过程都存在因果关系,卡拉派重视伦理道德的理性分析,强调人的道德观念的主动性,反对道德启示的主张,并因此修改对上帝的观念。
新柏拉图主义
新柏拉图主义在犹太哲学中产生了如下重要人物:以撒·所罗门·以色列是将新柏拉图主义与犹太教结合的先驱,他认为哲学是人类努力接近、模仿上帝,将“模仿上帝”的观念追溯到柏拉图和犹太教的经典。他强调宗教与哲学的关联,但偏重哲学方面,将“与上帝相通”解释为对真理的系统了解。所罗门·伊本·加比罗尔是新柏拉图派犹太哲学在西班牙的杰出代表,他的主要著作《生命之泉》深入探讨了神的意志与神的本质之间的关系。他的作品首次将犹太教神学与新柏拉图主义结合起来,强调“神的意志”作为神与世界之间的中介。巴齐亚·本·约瑟·伊本·帕库达的著作《心脏的责任》强调内在虔诚和精神的重要性,将犹太伦理学与禁欲主义结合。他强调人们需要对上帝、创造物以及同胞尽职,并通过默祷哲学来达到宗教责任和神圣诫命。这些犹太哲学家在中世纪的西班牙将新柏拉图主义与犹太教思想相融合,对犹太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亚里斯多德哲学的影晌
自11世纪起,新柏拉图派伊斯兰教及犹太教哲学开始陆续吸收亚里斯多德哲学的某些成分。到12世纪中叶,亚里斯多德哲学已在犹太教哲学中占主导地位。其中的代表人物有犹大·哈列维是一位犹太哲学家,他的宗教哲学思想强调犹太教的优越性,批判亚里士多德哲学。他的主要著作是《库萨里》,通过虚构对话的方式,阐述了上帝、人类和犹太教的关系,强调犹太教的历史和民族主义精神。伊本·达伍德是犹太教中的亚里士多德派神学家,他的著作《令人振奋的信仰》讨论了与犹太教有关的命题,运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来阐述犹太教的观点,并驳斥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某些观点。摩西·迈蒙尼德尊奉亚里士多德为最高代表,试图融合亚里士多德哲学和犹太教教义。他的主要著作《迷途指引》阐述了上帝的属性、存在意义以及宇宙中的人类地位,力图解决哲学与宗教之间的矛盾。列维·本戈尔松是一位普罗旺斯的犹太哲学家,他的著作《上主的战争》采用亚里士多德学说来反驳迈蒙尼德的观点,强调上帝的思想以及创世教义的不同观点。西斯代·克列斯卡斯是巴塞罗那的哲学家,他在著作《上主之光》中批判了亚里士多德学说,强调上帝的爱和意志在创世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他的观点影响了斯宾诺莎等人。约瑟·阿尔颇是克列斯卡斯的弟子,他在著作《根本的原则》中与基督教对抗,阐明犹太教义,区分了"根本的原则"和"真正的信念",强调上帝存在、启示和来世报应等基本原则。
近现代犹太教哲学
17世纪犹太教哲学
17世纪的犹太教哲学在荷兰展现出异议,与正统犹太教观点产生冲突。尤利·阿科斯塔(Uriel da Costa)对灵魂和宗教观念提出异议,认为灵魂随躯体死亡,并攻击法利赛人的传统。他因此被革除出犹太教,最终自杀。而斯宾诺沙(Benedict de Spinoza)则怀疑灵魂可以脱离肉体存在,将神与自然体系联系,主张道德基于自由意志。他对宗教的态度与犹太教传统不同,批判《塔纳赫》的神迹,主张普遍宗教说,以实现公义和仁爱。斯宾诺沙的思想呼应着泛神论与神秘主义之间的关系,并关注宗教和理性之间的平衡。
18世纪犹太教哲学
18世纪的犹太教哲学受到德国启蒙运动影响,摩西·门德尔松在这一时期引领犹太思想从中世纪哲学向近代哲学的转变。门德尔松在他的作品《斐洛—论灵魂不朽》中,批判了18世纪自然神论者的上帝观,主张上帝是最完美存在,以沃尔夫的本体论为基础,强调宇宙的目的在于实现至善。他认为启示不应与理性相悖,灵魂具有不灭的精神单子,死亡并不意味着灵魂的消失,而是继续追求真善美。门德尔松的观点保留了传统犹太教要素,以自然神学形式呈。在《耶路撒冷一论宗教权威和犹太教》中,他强调理性主义,认为上帝存在和灵魂不朽可以通过理性证明,并强调所有犹太教信条必须经过“理性”解释。
19世纪犹太教哲学
19世纪的犹太教哲学在德国哲学影响下出现有以下几位思想家:纳赫曼·克洛赫马:接受德国唯心主义哲学,通过《今日迷途指津》论证犹太教历史与民族精神的关系,认为犹太人与宇宙普遍精神有特殊联系。所罗门·福姆施泰舍:提出自然宗教和精神宗教的概念,认为神在自然中表现为法则,在精神中表现为伦理。将犹太教与基督教历史化,认为犹太教因素将在基督教传播中获胜。撒母尔·赫尔许:在《犹太人的宗教哲学》中受黑格尔影响,强调宗教哲学使命是将宗教意识转化为概念的真理。认为犹太教从自然统治中解放,现代神以犹太人的生存奇迹向人显示。所罗门·路德维希·斯泰因海姆:反对宗教与理性相调和,认为理性无法认识自在之物。强调坚持启示宗教,相信神创造世界并赋予人自由与伦理责任。赫尔曼·柯亨:创立了马尔堡学派,提出新康德主义。强调犹太教与康德学说接近,认为犹太教作为“一神伦理宗教”将引导人类与弥赛亚统一。
20世纪犹太教哲学
20世纪的犹太教哲学强调与理性主义分离,注重以抽象的人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存在主义哲学的兴起强调在神学中经验的启示,代表人物为弗朗茨·罗森茨维格和马丁·布伯。弗朗茨·罗森茨维格强调个人经验能够获得神的启示,而马丁·布伯将信仰视为人与上帝、人与人之间的接触的基础。莱维·谢斯托夫是20世纪犹太教哲学家,他的观点强调重新获得上帝在造人时赋予的自由。弗兰茨·罗森茨维格则反对一元宇宙观,强调人、世界和神在个人的经验中共同存在。马丁·布伯的思想将人的关系分为“我一你”和“我一它”,强调真正的关系需要彼此交流和自由接触。毛德海·卡普兰是犹太教重建主义的创始人,他独特地看待上帝,将上帝视为自然界和人生的源泉,强调上帝作为创造力和活力的存在。他将信仰看作心理状态,激发高尚的道德行为。
律法
犹太教的律法
概述
犹太教中,宗教与律法紧密相连。它既是一种宗教信仰,包括经典、文献和观点,也是独特的民族文化,涉及道德规范和生活习惯。律法被视为上帝的恩典和神恩的一部分,体现了他的仁慈、公正和爱。犹太教律法的首要目标是坚定对上帝的信仰,排斥其他神。613条诫律中的8条要公开表示对上帝的信仰,51条与抵制其他神有关。律法涵盖了犹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旨在维护一神信仰和独特生活方式。犹太教律法的权威不仅来自强制力量,更是基于对上帝的敬畏。律法对犯罪者的惩罚被视为上帝的惩罚,旨在引导人们向善。犹太人视遵循律法为欢乐,因此虔诚地遵循这些法规,以维护信仰和与上帝更亲近。
摩西十诫
最早的犹太教律法当推“摩西十诫”,以下为其内容:
“我是耶和华你的上帝”
这是犹太教的首条诫命,它强调唯一信仰和单一的神。犹太教坚信只有一个真正的上帝,他是创造宇宙的主宰,以色列民族的救赎者。同时,这也是犹太教与其他宗教的根本区别之一。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
这条诫命要求人们只信奉上帝,并且拒绝任何形式的多神崇拜或其他的偶像。并强调对上帝的崇拜应当是无形的,不可通过雕像或偶像来代表或崇拜上帝。犹太教强调上帝超越任何物质的形象,他是无形的存在,不可被人用任何物质所代表。这条诫命教导人们将心灵的宗教感应和虔诚表现在行为和内心,而不是仅仅依赖于外在的物质表达。
“不可妄称耶和华你上帝的名”
这条诫命着重于对上帝的名字和名誉的尊敬。犹太教认为上帝的名字是神圣的,不应轻率或滥用。因此,在口头或书面上,人们要对上帝的名字保持敬畏和恭敬。这也意味着人们应该避免使用上帝的名字来诅咒或伤害他人,而应该用来祷告、赞美和敬拜。
“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
这条诫命要求犹太人每周守安息日,即星期六,将这一天视为圣日,专门用于敬拜上帝和休息。安息日被认为是上帝在创造世界后休息的日子,也象征着上帝与犹太人之间的契约。在这一天,犹太人不从事日常劳动,而是用时间来参加宗教仪式、学习圣经和与家人共度时光。
“当孝敬父母”
这是一条关于家庭和社会秩序的诫命。它教导人们要尊重和孝敬父母,认为这是一个人应尽的责任。孝敬父母被看作是对上帝旨意的忠诚表现,也有助于维持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不可杀人”
这是一条关乎生命尊严和道德纲常的诫命。犹太教强调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上帝所赋予的,因此不可随意剥夺他人的生命。这一诫命不仅涵盖直接的谋杀行为,也包括间接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如故意伤害他人。
“不可奸淫”
这条诫命强调婚姻的纯洁和忠诚。犹太教认为婚姻是一种神圣的契约,要求夫妻之间保持忠诚和专一。因此,不可有通奸或不忠的行为,而应该尊重和维护婚姻的完整性。
“不可偷盗”
这是一条关于诚实和公正的诫命。犹太教强调人们应当尊重他人的财产权益,不可通过偷盗来获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这一诫命还包括避免欺骗和欺诈他人的行为,而要以诚实和公平的态度对待他人。
“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这是一条关于真诚和公正的诫命。它教导人们不可作伪证或虚假陈述,特别是用以伤害他人或误导司法过程。犹太教认为真实和公正的见证是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平的重要基础。
“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不可贪恋人的房屋”
这是一条关于满足和知足的诫命。犹太教教导人们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而不是贪心地追求他人的财产或财富。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家庭和生活,不可嫉妒或觊觎他人的配偶、家庭成员或所有权。
613条戒律
犹太教的诫律体现在《妥拉》中,总共有613条。这些诫律包括训令式的诫律(共248条,对应人体骨骼的数目)和禁令式的诫律(共365条,对应人体肌肉的数目)。诫律涵盖了犹太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神职人员的职责、法律地位、婚姻、家庭、卫生、食物、刑罚、审判等。虽然有些诫律可能看起来不那么重要,但犹太教教导每一条诫律都是重要的,每个都有其特殊的意义。遵守这些诫律被视为实践至圣的生活。
大流散时期以来的律法
《密什那》与《塔木德》是犹太教法律文献,源于犹太人大起义失败后的大流散时期。《密什那》由犹太学者整理汇编自斯拉时期以来的律法,内容包括教规、诫条、家庭、宗教生活等。《塔木德》则是《密什那》的释义和补编,分为巴勒斯坦和巴比伦两种版本,被视为犹太教基本法典,包含民法、刑法、教法等内容。拉比法令是圣哲制定的对犹太人具有约束力的法规,适应不同环境和社区需要。随着时间推移,犹太社团制定了多部法典,如《律法之书》《密令那·妥拉》《舒尔汉·阿路赫》等,对犹太律法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这些法典在犹太社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连接了民族并适应了不同时代的需求。
犹太司法机构
犹太教公会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犹太教公会是犹太教内的一个重要组织,被称为散和德林,在《塔纳赫》中描述犹太教公会为犹太教的最高议会和司法机构。它由70人组成,由在职大祭司领导,成员包括祭司、文士和社会贤达,分别代表神职、知识和平民界。该公会严守律法,负责解释律法,并监督人们守法。公会拥有行政特权,如任命法官、推选列王和大祭司、扩展疆界、重新分配土地等。犹太人需要遵守公会通过的法律决议和解释,违抗者可能被判处死刑。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毁后,犹太教公会解散,但部分职能在后来的犹太经学院中得以延续。
犹太教法庭
犹太教法庭在犹太教社区中扮演着重要的司法和行政角色。这些法庭被称为”贝特·丁“,在不同层级拥有不同的司法权力,处理民事、刑事以及宗教律法案件。法庭成员人数总是奇数,以避免意见分歧。法庭的等级包括由3位法官组成的法庭,通常负责民事案件和宗教仪式,23位法官组成的法庭,审理刑事案件,以及71人组成的犹太教公会,具有无限的司法、立法和行政权力。在历史上,犹太教法庭曾在各个犹太人散居地中心扮演重要角色,成为社区自我管理和自治的支柱。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变革,其权力逐渐减弱,但在一些地方仍然保留了仲裁法庭的功能。在现代以色列,贝特·丁仍然在犹太公民的个人问题中具有重要的司法权力,特别是涉及宗教法律的问题,如离婚案件。这些法庭调节自己与世俗法庭和国家机构的关系。
经典
《塔纳赫》
《塔纳赫》又称《希伯来圣经》(Hebrew Bible/Tanakh)是犹太教的经典。作为犹太人的宗教典籍,希伯来圣经反映了犹太人的生活和思想,是古代犹太社会的百科全书。圣经的结构由三部分组成:《托拉》(Torah)、《先知书》(Neviyim)、和《圣文集》(Ketuvim),共分为24卷。希伯来文中,取这三部分的第一个字母,统称为“塔纳赫”(TNK,插入原音后发音为Tanakh),也称为“哈米克拉”(hamikra,原意为“读物”)。
《托拉》是希伯来《圣经》的第一部分,也称为《律法书》(the Laws),或《五经》(the Pentateuch),包括《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它主要描述了世界的起源、人类的早期发展、犹太始祖的故事以及古代以色列人进出埃及的历史。这部分书籍确定了犹太教的宗教信仰、应遵守的戒律和犹太民族的生活规范,提出了犹太人应有的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犹太教的核心律法,包括十诫和613条戒命,均来源于《托拉》。在犹太教传统中,这一部分具有更高的地位,被认为是《圣经》的主体,而其他篇章只是对托拉的解释和延伸。
《先知书》是希伯来《圣经》的第二部分,分为前期先知书和后期先知书。前期先知书包括《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纪》,这些书主要讲述了以色列人从进入迦南到建立王国直至分裂的历史。后期先知书包括三位大先知的著作和《12小先知书》,记载先知的启示和言论,宗教观点叙述和评价历史,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
《圣文集》是希伯来《圣经》的第三部分,包括《诗篇》、《箴言》、《约伯记》、《雅歌》、《路得记》、《耶利米哀歌》、《传道书》、《以斯帖记》、《但以理书》、《以斯拉一尼希米记》和《历代志》。这部分内容包括了诗歌、谚语、小说、戏剧、历史著作等多种文学形式,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孟振华评价其代表了古代犹太人在文学方面取得的最高成就。
《塔木德》
《塔木德》是犹太民族在《圣经》正典之后编撰的一部文化典籍,被称为犹太教的"第二经典"。它标志着犹太民族从圣殿崇拜向书本崇拜的彻底过渡,开启了一个被称为"拉比犹太教"的新时期。《塔木德》为犹太文化的千年树立了中心支柱,为犹太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研习《塔木德》成为犹太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犹太民族成为一个以研究经典为生活取向的"圣书之民"。《塔木德》并非一部普通意义上的书籍,而是从公元前200年至公元500年大约700年时间内在以色列地和巴比伦流传的犹太教传统律法及其解释的权威文献总汇。"塔木德"一词源于希伯来语,表示"讲授”“学习"的意思,用来指代这部文化典籍。
《塔木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称为《密西拿》和第二部分称为《革马拉》。《密西拿》是对《托拉》(犹太教的《旧约圣经》)中的律法内容进行系统梳理、重新阐述的文献集,是《塔木德》的核心部分。《密西拿》的编纂工作由犹太拉比犹大亲王主持,于公元200年前后完成。《革马拉》的内容编排没有自己的体系,完全围绕《密西拿》进行,并对其进行补充和诠释。这两部分共同组成了《塔木德》。
《塔木德》在内容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哈拉哈》和《哈加达》。《哈拉哈》是指涉及律法部分的内容,规范犹太人的生活和行为,是律法的化身,被认为具有约束力。《哈加达》是指非律法部分,包含神话、传说、故事、逸事、民俗、诗歌、寓言等,用以宣讲和解释《哈拉哈》涉及的律法内容,虽然在律法权威上不如《哈拉哈》,但在反映犹太传统文化和历史回忆方面有重要价值。
《塔木德》的编纂过程由两个地区的犹太拉比分别完成,因此存在两个不同版本:《耶路撒冷塔木德》和《巴比伦塔木德》。《巴比伦塔木德》在内容上更为完整,律法权威性也更强,因此被通常提及的《塔木德》所指就是《巴比伦塔木德》。
《米德拉什》
《米德拉什》(Midrash)希伯来语意为“解释”、“阐述”。它对《塔纳赫》进行通俗的解释与阐述,其中包含两种内容:《哈拉哈》是讲解经文中的律法、教义、礼仪与行为规范,《阿嘎达》是阐述经文的故事、寓意、逸事、传奇和奥秘的含义等。
其他经典
《次经》(Apocrypha)犹太教经典中除了包括上述正典之书,还有另一类书,称为“不经之书”(意为“隐藏”或“不为人所知”)。居住在亚历山大城的犹太人视这类书为正典,但居住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则否认它们,认为它们没有得到上帝的灵感。“不经之书”中由《以斯德拉一书》《以斯德拉二书》《托比传》《犹滴传》《以斯帖补记》《所罗门的智慧》《便西拉的智慧》《西录书》《耶利米书信》《三少年之歌》《苏珊娜的故事》《彼勒和大蛇》《玛拿西的祷文》《马卡比传》上下卷共15卷。按其内容可分为历史、小说、智惹文学、启示文学、书信及祷文等,其中《马卡比传》上下卷为研究马卡比时代极有价值的材料。现代许多学者把它们总称为《次经》。
《伪经》(Pseudepigrapha)指上述正典之书和《次经》之外的其他古代希伯来文宗教书卷,因其书名、作者名属假托,书中人物也假托《塔纳赫》人物的名义,而被认为是《塔纳赫》的模拟作品或伪仿作品,称为《伪经》。它大约出现在公元前200~公元100年之间,大部分已散失,流传至今的只是一小部分,它们分为两类:《巴勒斯坦伪经》和《亚历山大伪经》。《巴勒斯坦伪经》用希伯来文或阿拉米文在巴勒斯坦写成,包括 《十二族长遗训》《擦年书》《以赛亚殉道记》《亚当与夏娃传》《所罗门的诗篇》《耶利米的其他语录》《先知列传》《约伯之遗命》《圣颂》《以诺一书》《巴录启示录》《摩西升天记》和《阿西加尔的故事》13卷书,分别以传记体野史、诗歌、小说和启示文学的形式写成,内容大多是对《塔纳赫》的补充和再创造。《亚历山大伪经》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用希腊文写成,共6卷,包括《亚里斯提亚书信》《西比路巫语》《马卡比传三书》《马卡比传四书》《以诺二书》和《巴录三书》,内容分为宗教文献、历史、哲学著作和启示文学等。《次经》与《伪经》在犹太教中被称为《外经》。
《七十子希艏文本》(Septuagint)是《塔纳赫》最早的希腊文译本,是公元前3~前2世纪,72位犹太学者应埃及国王托勒密二世之请,在亚历山大城翻译的,被称为”七十子文本“或”七十贤士译本“它首先为不熟悉希伯来文的亚历山大地区犹太人使用,因此亦称“亚历山大本”。公元1世纪流传于巴勒斯坦,为基督教最初应用的《圣经•旧约》,后被译成多种文字,流布于全世界,现仍为希腊正教会的通行本。
《马所拉》(Masorah)希伯来文音译,意为”传统“,是犹太教根据《塔纳赫》文句和读音的口传传统写成的《塔纳赫译注集》。公元前6世纪犹太人被掳往巴比伦后,开始形成这一传统。为防止对《塔纳赫》的篡改或删节,连原文中的句数和字数都有计算,称«塔纳赫»原文共23203句。公元6-9世纪,一些专门从事编辑这些传统著作的犹太学者被称为“马所拉学士”,经他们译注和鉴定的《塔纳赫》称为“马所拉本”,是具有权威性的版本,甚至被视为《塔纳赫》原本的善本。
《先贤策亩》(Pirgur Abioth)古代犹太教贤士言论集。贤士指著名圣哲、拉比或宗教领袖,包括从摩西开始到希勒尔家族中的许多成员。此书内容是反映犹太教宗教观点的格言,如“得美名者为真富,识《妥拉》者获永生”。原书被编入《密什那》第四卷内。近代学者认为它是从伦理学角度探讨犹太教口传律法释义的《密什那》小品论文集。
《拉比拿单箴盲》(Aboth de Rabbi Nathan)犹太教典籍,成书于公元6世纪《塔木德》问世后,由《先贤箴言》发展而来。引证古代犹太教律法学者大量言论,论述犹太教的伦理观点。
《巴莱沓》(Baraitha)犹太教内不列入正典学说的统称,意为“典外之说”,曾列入《密什那》的坦拿学说,流行于公元10~220年间。
拉比文献
拉比文献是由犹太学者撰写的作品,主要包括评注、法典和答问内容。它产生于中世纪,是犹太文献中独特的一种形式,与犹太民族的历史紧密相关。拉比文献最初由巴比伦的高昂开创,后来传播到所有犹太社团,并在中世纪结束前转移到东欧斯拉夫国家。这些作品大致分为三类:评注类,注释和评论犹太经典内容的作品;法典类,制定犹太人在散居期间生活行为准则的作品;答问类,解答犹太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或与犹太传统、教义相悖的问题。随着18世纪中叶犹太启蒙运动的兴起,犹太人对外部世界的看法和观念发生改变,从以宗教为主转向以世俗为主,导致拉比文献逐渐沉寂,为新的文献形式所取代。拉比文献著作包括由11世纪的犹太学者伊萨克·本·雅各·阿尔法西撰写的《律法之书》;犹太学者对巴比伦塔木德的解释和评注《托萨佛特》;由摩西·迈蒙尼德编写的《密什那·妥拉》,是摩西·迈蒙尼德对整个犹太律法领域的综合性评论集;《舒尔汉·阿路赫》,则是约瑟夫·本·卡罗所作的犹太教礼仪和律法大典。
神祇
上帝,犹太教是一种一神论宗教,它认为世界有一个唯一的创造者和主宰,即上帝。犹太教强调上帝的独一性、超验性和永恒性。上帝是超越宇宙的存在,无形、无像、不可见、不可摸、无法描述。上帝拥有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全能力,是宇宙和一切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犹太教强调对上帝的信仰和顺从,认为人类应当遵守上帝制定的道德律法,并相信上帝是公正的立法者和执法者。犹太教对上帝的称谓是“YHWH”,这是一个神秘的名字,代表着上帝的存在之源。在犹太教中,对上帝的本质和意图是不可知的,人们不应过分努力去探究上帝的奥秘,而应专注于遵守宗教和道德义务。
宗派
古代教派
撒都该人
成员主要由祭司、贵族和富商组成,他们尊奉《妥拉》,不相信灵魂永生和肉体复活,曾效忠马卡比王朝后屈从罗马统治。
法利赛人
主要由犹太教文士和律法师组成,强调维护犹太教传统和生活规范,相信灵魂不死、肉身复活、神罚、天使、精灵的存在,以维护宗教而不是政治为重。
奋锐党人
也称为”狂热派“,由犹太无产者、贫苦手工者和小商贩组成,与法利赛人在宗教观点上一致,但在政治上强烈反对罗马统治。
艾赛尼人
苦修派别,成员主要是以农牧民为主,信仰虔诚,对犹太教特权者和希腊、罗马政权持强烈反抗情绪。
特拉普提派
类似艾赛尼人的苦修派别,但成员属于上层社会,纪律严明,致力于祈祷、研究和寻求智慧。
中世纪教派
在中世纪卡拉派犹太教也被称为”精读《塔纳赫》派“,起源于公元8世纪。该派别强调恪守经文主义,只承认《塔纳赫》的权威,拒绝《塔木德》的合法性,并反对拉比犹太教的做法。卡拉派曾在历史上多次出现和复兴,分布在巴比伦、波斯、耶路撒冷等地。尽管曾受到一些挫折,但该教派在部分地区仍然存在,如土耳其、立陶宛、北非和东南欧。
近现代教派
正统派
正统派犹太教(Orthodox Judaism)是犹太教的一个重要流派,是以色列官方认可的唯一犹太教形式,其主要特点在于对犹太传统和托拉的坚守。正统派并非一个统一的概念,而是包含着多种派别和思潮。其中,哈西德派和哈西德主义的反对派对立陶宛塔木德学院派(yeshivot, Talmu-die Colleges)都在现代正统派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哈西德派主张主张神、人交互中得到信仰的喜悦,而对立陶宛塔木德学院派主张加强研读塔木德经文中犹太捧法及其他拉比文学的价值。同时在正统派中也存在现代派和温和派,他们主张在传统和当代社会之间找到平衡点,以使犹太教更加适应现代生活。
改革派
改革派犹太教(ReformJudaism)是在19世纪早期德国兴起的一股运动,旨在通过现代化和改革,重振公共信仰。他们废除了一些过时的传统,引进本国语的祈祷词,并允许使用本国语进行布道。他们还在会堂中引入了合唱团和管风琴音乐,并采纳了新的礼仪,如坚振礼(Confirmation)。
犹太教改革派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810年,当时以色列·雅各布森在德国威斯特伐利亚的塞森创立了首座改革派会堂。尽管遭受强烈反对,改革派运动很快从德国扩展到其他地区,如奥地利、匈牙利、法国、丹麦和英国。改革派强调对传统犹太教规范和信条的批评历史主义解读。他们认为犹太教经典,包括《圣经》,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改革派发展了一个神学概念,称为“进化的启示”,认为犹太教的启示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改革派在19世纪末在美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为美国犹太社群中的一支强大力量。1875年在辛辛那提建立的希伯来联盟学院成为美国第一所改革派拉比学院,至今仍是改革派犹太教的精神家园。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改革派的理念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们最初强调普世主义观点,认为人类将超越现实,经历“救世”的历程。然而,随着反犹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崛起,改革派逐渐意识到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重要性。他们的宣言也在不断调整,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历史事件的冲击。改革派对祈祷仪式进行了多项改革,特别是在关注妇女权益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现代心理学和人类学的影响也加强了对宗教仪式和犹太种族的尊崇和关注。
保守派
保守派犹太教(ConservativeJudaism)是一种犹太教的派别,由德国的扎哈里亚·弗兰克尔(Zacharias Frankel)和美国的所罗门·谢克特(Solomon Schechter)等人发起。保守派犹太教认可犹太律法的中心地位,但与正统派相比更愿意根据社会和经济情况的不同调整犹太法。保守派主张在与周围文化进行积极接触的同时,坚持犹太教的核心价值和民族精神。保守派对圣经和其他宗教文献采取现代历史批评主义的态度,即将批判性历史研究应用于这些文献,以了解其历史和文化背景。1983年,保守派以多数票通过了允许妇女担任圣职的决定。然而,部分保守派拉比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这违背了犹太律法的限制。因此,一些拉比们组成了“犹太教传统派联盟”,脱离了保守派。在美国,保守派犹太教是最大的犹太教派别,也是最强大的。而在以色列和英国,保守派在近年才开始兴起,但已吸引了众多信徒。尽管在北美,保守派占据了犹太新教信徒数量的三分之一,但在其他地区却受到一定程度的抵制。
重建派
重建派犹太教((ReconstructionJudaism))也是犹太教的重要派别,重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根据当代思潮和社会情况重新定义犹太教,包括对上帝、人民、托拉以及犹太习俗和机构(如犹太会堂)等基本概念的重新解释。重建主义运动通过共同参与的“沙瓦”(Chavura,论坛)进行运作,在这里,拉比只是一个富有智慧的人,而不是一个绝对的领导者,人们通过共识达成协议。自重建主义运动开始之初,妇女就被理所当然地视为与男性具有平等地位。自1968年以来,重建主义认为,只要一个人的父母双方中至少有一方是犹太人,那么他(她)就应该被犹太社区视为犹太人。
世俗犹太人
除了那些严格遵循宗教教派的人之外,还有许多世俗犹太人,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与犹太教有联系。有些人可能感到与以色列国有某种联系,但这并不是他们生活中的主要驱动力;有些人可能只在犹太教的重要节日如新年和展罪日参加宗教活动,但并不属于一个犹太教会堂或宗教团体。而随着年龄增长或寻求自己根源的过程中,一些世俗的犹太人会越来越热衷于研究犹太教,甚至可能重新认同犹太人的观念与信仰,即使他们并未参与祖先的犹太教活动。
民族
犹太民族
犹太民族是一支独特的民族,犹大·哈列维相信他们具有许多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犹大·哈列维认为犹太人与上帝建立起直接的关联,被认为是人类中最优秀的部分,并被选中为上帝的选民和上帝之民。他们的始祖亚当被视为最完美的人。对犹太人而言,宗教是根本,从出生到死亡都能感受到宗教的存在。宗教在犹太文化中占据着独一无二的核心地位,连接着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犹太人的宗教性首先表现在犹太教与犹太人的紧密统一。信仰犹太教是成为犹太人的标志,没有犹太教就没有犹太人,两者是共生共长、相互依存的关系。虽然犹太教分化为多个派别,但无论是正统派还是改革派乃至世俗犹太人,都保留着对犹太教的基本价值观和世界观。
犹太人群体
当今全世界约有1736 万犹太人其中美国600 余万(美国犹太社团巳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和最重要的犹太社团)、以色列约450万、欧洲(含俄国)近300 万,其余分什在世界各地。世界上最大的犹太人聚居地是纽约城,有近200 万入。原居欧洲(除南欧外)的犹太人被称为阿什肯那齐人,南欧和巴尔于半岛的犹太人被称为塞法尔迪人,北非、中东和其他地区的犹太人被称为东方犹太人。法拉沙人是指居住在埃塞俄比亚的犹太人,他们有时也被称为黑色埃塞俄比亚犹太群体。法拉沙人在犹太教信仰和传统上与其他犹太人群体有所不同。
场所
耶路撒冷圣地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对犹太教具有重要地位,也被称为”大卫城“。它在犹太教的历史和信仰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耶路撒冷有着丰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1013年前,由犹太人大卫王建立。耶路撒冷有名的地标是圣殿山,是犹太教神圣的地方之一。曾经有两座圣殿建在圣殿山上,第一座圣殿由以色列国王所罗门建造,在公元前597年被巴比伦人摧毁。第二座圣殿则在最高祭司约书亚和先知哈该的领导下重建,并在公元前516年完工。
第二座圣殿在公元70年被罗马人摧毁,现在只剩下西墙,被称为西墙或“哭墙”,成为犹太教的圣地。耶路撒冷是犹太教的主要宗教和文化中心,许多重要的宗教节日在这里庆祝,如逾越节、收获节(节日中的最后一天是水泽节)、住棚节等。在这些节日期间,犹太人会聚集在圣城,进行宗教仪式和庆祝活动。西墙(哭墙)是犹太教最为神圣的遗址之一,对犹太人而言,这是最接近上帝的地方。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犹太朝圣者来到西墙,祈祷、留言、悔过和献上心愿。在节日期间,西墙也是庆祝仪式的主要场所。
耶路撒冷圣殿
犹太教圣殿位于耶路撒冷的摩利亚山上,建于公元前10世纪,是犹太教的重要圣地。圣殿由大卫王设计,由他的儿子所罗门王兴建。它被认为是犹太教一神教信仰的最高象征,也是所罗门时代的建筑杰作。圣殿呈长方形,有前殿、外殿和至圣所。其中,至圣所是最神圣的地方,供奉象征以色列人与上帝关系的约柜。圣殿曾被毁坏和重建,但如今只留下了其西外墙,即“西墙”。
西墙
西墙(哭墙)是耶路撒冷圣殿的遗址之一,也是犹太教最神圣的祈祷地。这堵长48米、高18.3米的大墙座落在摩利亚山上,公元前20年由希律王下令建造以支撑圣殿的平地。在历史上,它一直是犹太朝圣者和祈祷者向往的地方,被称为“哭墙”因为人们在此诉说、祈祷、悲叹、缅怀,以及把祈愿纸条塞入石缝中。在以色列控制耶路撒冷后,西墙成为国家庆典和宗教祈祷的地方,吸引着数以千计的犹太教徒和游客前来。
摩利亚山
古犹太地名,亦称圣殿山、神庙山,位千耶路撒冷老城东部。这里最早是耶布斯人的一处打麦场,也是传说中犹太先祖亚伯拉罕准备献其独子以撒为播祭的地方。据《创世记》载,上帝为考验亚伯拉罕,让他带着独子以撒到摩利亚地去,在上帝指定的地方把以撒杀了献为潘祭。正当亚伯拉罕举几要杀儿子时,上帝的使者阻止住他,让他用一只公羊代替以撒献了熘祭。这就是闻名世界的"替罪羊”故事。摩利亚山亦称圣殿山,大卫王在这里设立了献给上帝的祭坛。所罗门和希律王所建造或修茸的耶路撒冷大圣殿曾纥立在这里。如今,摩利亚山被称为神庙山,为伊斯兰教圣寺一一阿克萨清真寺(远寺)和萨赫莱清真寺(岩石寺)所在地。
锡安山
犹太教圣地,"锡安山”亦指耶路撒冷。据犹太教传说,上帝雅赫维开天辟地的第一道光是从这里射向全世界的。犹太教还说:终有一天,救世主弥赛亚将会出现在锡安山上,对世人进行审判。深沉幽缓的以色列国歌中唱道:"我们眼望着锡安山”,由此可见锡安山在犹太人心中的地位。如今,锡安山上有许多犹太人墓地,山顶有七拱饭店。锡安山下的大卫王陵和大祭司西缅陵堪是犹太教徒和游人必去之地。
大卫王陵
位于锡安山下。人们把它当作圣地看待。在犹太人被禁止上西墙祈祷时期,此陵成为犹太教朝圣者的祈祷之地。这里有大卫王的陵寝。在高大轩昂的墓室正前力摆放着一口巨大的棺廓,为华贵的墨绿色丝绒布覆盖。棺廓旁竖立着大卫王射杀敌人、野兽使用过的弓箭和弹奏的竖琴模型及犹太教圣物七臂烛台。墓室旁是极为简朴的大卫王纪念馆,其内只有一些小土罐、瓦壶、草筐。墙上贴着几幅粗拙的铅印草图,描写《塔纳赫》中所记载的大卫王的故事。
橄榄山
犹太教徒心目中的圣山,位千耶路撒冷老城离锡安山不远之处。卞飞干最钟爰的儿子押沙龙在阴谋篡位失败后,仓皇逃到这里被杀,现在的"一滴泪教堂”就是这个故事的遗址。这里还是先知以赛亚拯救国家之地。历史上,犹太先知曾预言,救世那日到来之时,“上帝的脚将站在橄榄山上"。为此,许多犹太人都希望将自己的坟墓建在这座圣山上,自古以来它一直是安葬犹太人之地,据说先知撒加利亚就葬在此山脚下。
火焚谷
又称“托非特”,原指耶路撒冷以南希伦谷中的神坑。古希伯来人在此举行人祭、虐杀儿童以祭摩洛神,故又称“凶杀谷”,被视为不祥之地。公元前600 年,犹大国王约西亚为废除异教崇拜,下令将耶路撒冷圣殿中所存的敬拜巴力神、亚舍拉神和众星辰的器物搬到此处烧掉,将灰炵捣碎,撒在公墓地上。接着下令毁坏此处祭坛,使人们再也不能焚烧儿女,向异神摩洛献祭。此后,此处主要供人焚烧城内垃圾,火焰不绝。人们以此处比喻地狱,有时称之为“地狱之门”,其下力乃“深不可测,燃烧着永火的七层地狱”。
其他圣地
希伯伦(Hebron)是犹太教四大圣城之一,位于耶路撒冷西南,海拔930米,与犹地亚山南部谷地相邻。它是巴勒斯坦最古老的重镇之一,与犹太人的先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和大卫有关。希伯伦最重要的地点是麦比拉洞,犹太人重视的墓地,包括亚伯拉罕家族成员和古代先知的坟墓。此外,希伯伦还有真主之友易卜拉辛清真寺,是一个重要的宗教地点,吸引着穆斯林和犹太人朝圣者。该地附近的哈勒胡勒村有先知约拿墓,吸引大量旅游者前往参观。
太巴列(Tiberias)是犹太教四大圣城之一,位于以色列加利利湖西岸,海拔在海平面以下200米,是世界上地理位置最低的城市之一。古代称之为提比哩亚,也被称为太瓦亚。喀巴拉派神秘主义学派的许多学者居住在这里,形成了萨法德学派,传播了喀巴拉神秘主义思想太巴列还是犹太文化中心,拥有许多犹太教会堂、学校和艺术家居住,吸引了大量游客。
萨法德(Safed)是犹太教四大圣城之一,位于以色列加利利湖畔,海拔987米,以美丽的犹太教会堂而闻名。这里是犹太神秘主义喀巴拉派的中心,拥有许多重要学者的墓地,包括喀巴拉大师摩酉科尔多沃罗和伊萨克·卢里亚。在萨法德,喀巴拉神秘主义的思想被讲解、传播,并制定了犹太教律法和诫律。该城市还是犹太文化中心,有许多学校、教会堂和艺术家,展示了丰富的犹太文化。
信徒
纳西 (Nasi)
在古代犹太社会,纳西意味着”领导者“、“统治者”。最早用来称呼家族族长、部落首领、一国之君和政治领袖。后来,它特指巴比伦王国的流放者首领以及巴勒斯坦犹太教公会会长。纳西被授予某些权限,允许他们行使颁发特许证和授任圣职的权利。
大祭司(Cohen Gaddi)
在古代犹太教中,大祭司是负责管理属下祭司,并主持圣殿中重要祭献的人物,由亚伦后裔担任的。
祭司(Cohen)
职责包括在祭坛上从事各种献祭活动,如焚香、更换陈设饼等,同时向民众解释律法和诫规,教导民众。
文士(Scribes)
文士是古代犹太教的律法学者,特指第二圣殿初期主张用律法重新整顿社会生活的犹太教律法学家。他们通晓《塔纳赫》和《塔木德》,通过对这些经文的仔细研究,梳理出指导当时社会生活的律法条文。文士一词在希伯来语中的含义是“计数”,因为他们用心记住《塔纳赫》中字母的数量,以保证将其内容传承准确无误。
坦拿(Tanna)
坦拿是对犹太教学者的尊称,特指第二圣殿初期主张用律法重新整顿社会生活的犹太教律法学家。在希伯来语中,坦拿意为“老师”。
阿摩拉(Amora)
阿摩拉是犹太教律法学者的称谓。最早指公元2~5世纪《塔木德》的编纂者,后来也指犹太教会堂中解释《塔纳赫》和犹太律法的讲解人。
拉比(Rabbi)
意为“师傅”,拉比是受过正规犹太教教育、系统学过《塔纳赫》和《塔木德》等犹太教经典的精神领袖或教育者。他们负责主持犹太教会堂的宗教活动、礼拜仪式,并传授犹太教教义。现代以前,取得拉比身份需要另一名拉比的正式任命,但现在通常由犹太教徒或犹太人社团推选出来。
高昂(Ga‘on)
高昂是对犹太经学院院长的一种尊称,特指巴比伦和巴勒斯坦犹太经学院才华出众的学者、有重大影响的犹太教神学家。在中世纪前期被称为高昂时代,这时期巴勒斯坦犹太经学院被西班牙、意大利的犹太人视为权威性机构。
哈赞(Chazzan)
哈赞是犹太教会堂的赞礼员,负责礼拜活动和领唱赞美诗。他们富有音乐才能和演唱能力,并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哈赞须经过专门训练,对犹太教礼拜仪式和祈祷书有较深的了解。他们还负责维护会堂的清洁、温度,管理祈祷用书和其他用品,并协助拉比主持礼拜活动和公共仪式。
沙玛什(Shammash)
沙玛什是犹太教会堂的管理人,负责会堂内外的具体事务。他们管理会堂的日常事务,如收取会员费、安排葬礼、传递信件以及照看会堂的各项细节。沙玛什还协助哈赞主持礼拜活动和公共仪式。有些沙玛什也是精通犹太教学问者,经常负责诵读《妥拉》。
巴尔·蔻若(Basl Kore)
巴尔·斑若是主要诵经师,负责唱诵犹太教经文的固定段落。这本来是哈赞的工作,后来由沙玛什承担。如果沙玛什的工作过于繁重,他有权雇佣一位诵经师来协助。
嘎巴伊(Gabbai)
嘎巴伊是对犹太教会堂司库的称谓,意为“举起”或“收集”。他们负责管理会堂的财务,收取捐款并妥善处理会堂的金钱事务。
巴尔·托基亚(Baal Tokea)
犹太教会堂的“首席吹号者”,在犹太教礼拜活动需要时吹朔法尔。
巴尔·特费拉(ba’al Tefilah)
代替哈赞领导会众祈祷者。当他领导晨祷仪式时,被称为“巴尔·沙赫瑞特”;当他领导午祷仪式时,被称为“巴尔·穆萨夫”。
符号
美祖扎赫
美祖扎赫(Mezzuzah)意为”祝福”,是一种小牌,用金属、木头、玻璃等材料制成,内含犹太教经文。犹太人将这个小牌挂在门柱上,通常在进出大门时都会吻或摸它。这表示犹太人不忘对上帝的信仰和对宗教诫律的遵守。里面的经文檐铭通常是来自《申命记》6:4~9和11:13~21两段经文。在以色列各地,所有国家机关、住宅、房间的门上都挂着“美祖扎赫”。
经文护符匣
经文护符匣又称塔夫林,意为“祈祷”,13岁以上的犹太男子在每日晨祷时佩戴的一种祈祷护符。它由两个黑色皮革小匣和与之相连的黑色皮带组成。一个戴在前额上方,一个系在左臂上方。头部的匣子内含特制羊皮纸,抄录了希伯来文经文,其中包括《出埃及记》13:1~10和11~16,以及《申命记》6:4~9和11:13~21。手臂上的匣子内只有一段经文,《申命记》6:8,嘱咐犹太人全心全意地敬爱上帝,听从上帝的诫命。佩戴经文护符匣的程序相当严格,包括特定的绕带步骤和位置,旨在帮助教徒在祈祷时专心。
塔利特
13岁以上的犹太男子在每日晨祷、安息日和节日时披戴的一种祈祷披巾。塔利特是白色的亚麻布长方形披巾,通常长约150厘米,宽约115厘米,两边留有流苏,四角各有一个小孔。根据《民数记》14:38-40的记载,塔利特上缝有流苏和蓝色带子,这是为了提醒犹太人遵守上帝的诫命。塔利特在祈祷时被披戴,它象征着与上帝订立的契约和犹太人承担的义务。一般犹太人只是在举行宗教仪式时使用塔利特,正统派犹太教徒则整日披戴。一般犹太人在祈祷时只将塔利特披在肩上,而正统派犹太教徒则把它顶在头上,用它同时覆盖头部、颈部和双肩。塔利特作为犹太教的重要礼仪用品,不仅是父亲在儿子举行成年礼时必送给他的礼物,也是新娘在结婚时必送给新郎的结婚礼物,而且是犹太人死后入殁的随葬品,与死者一同人土下葬,但流苏与绳穗应当除去,因为经典规定流苏与绳穗仅用千生者。
小塔利特
基本形状与“塔利特”相仿的小披巾,长方形、白色基调、有蓝色或黑色条纹贯穿其中,四角带绳穗c 它的尺寸较小,并带有领口,可穿在外衣里。
卡巴
”卡巴“(Kippoh) ,是一个针织或钩编的小圆片,有蓝、白、黑、花等颜色。犹太男子用它遮住头顶的一部分,以示对上帝的敬畏。正统派犹太教徒整日戴着,作为崇敬上帝的标志,因为他们相信上帝随时与他们同在。大多数犹太人在犹太教会堂里祈祷时戴。
大卫盾
大卫盾又称大卫星,是犹太人的徽号和犹太教通用,由两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的六角星。在犹太会堂建筑上,在犹太人墓碑上,都可以见到。相传为古代希伯来王国创立者大卫王所用的盾牌。大卫盾最早出现于13世纪,中世纪为神秘主义者广泛采用,用来解释神秘主义观点。17世纪后,成为犹太人社团的正式徽号和犹太教通用标记。1897年第一届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将其使用在会旗上,在以色列国成立后,成为以色列国国旗上的中心图案。在犹太教崇拜仪式中,大卫盾象征上帝的保佑。哲学家罗森兹维格认为,大卫盾中的一个三角象征上帝、世界和人,另一个三角象征创世、天启和救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分子强令犹太人佩戴印有大卫盾图案的黄色布条,以示对犹太民族的侮辱,因此,大卫盾又成了英烈殉教的象征。19世纪以来,大卫盾开始出现在犹太会堂的建筑物上,和法版一道成为犹太人的突出标记。
朔法尔
朔法尔是犹太教的礼仪用品,又称“羊号角”,由公山羊角制成,用于重要的公共和宗教活动。它象征着犹太民族对上帝的顺从和虔敬,让人们想起亚伯拉罕接受上帝考验要杀儿祭主的故事。在犹太教义中,羊角号具有报警、敬畏和欢庆的含义,因此只有在特殊场合下才能吹响。在《圣经》时代,羊角号声被用来宣布安息日和新月节的到来。在庆祝犹太新年的特别仪式上,要在圣殿三次吹响羊角号,分别提醒人们上帝是世界之主宰、世界的主审官,以及号召人们要相信上帝、敬畏上帝、回到上帝身边。吹角的人必须是清白、富有献身精神。羊角号的号声分为长音、短音、连续音等,每种音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随着圣殿被毁后,犹太新年吹响羊角号的习俗移至犹太会堂,象征犹太会堂是圣殿的替代物。传统上,以色列的新国王受膏仪式也要吹响羊角号。现在,即便羊角号起源于犹太教的宗教仪式,已经超越宗教意义,成为犹太民族的象征之一。在今日以色列,即使是国总统宣誓就职仪式上,仍保留吹响羊角号的传统。
世界各国的犹太教传播及现状
以色列的犹太教
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的犹太教徒占多数的国家,犹太教在这里处于国教的地位。尽管以色列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当今以色列犹太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2%,而80%以上的犹太人主要集中在城镇地区,城市居民中只有26%是阿拉伯人。以色列的建立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自公元70年罗马十字军东征攻占耶路撒冷、摧毁了犹太教第二圣殿后,犹太人开始了流散异族他乡的历史,经历了长达2000多年的苦难。然而,犹太人始终坚信自己是“上帝的特选子民”,视巴勒斯坦为上帝赐予的“流着奶与蜜的地方”,因此“得乐园—失乐园—复乐园”的梦想,重返故土、恢复民族家园成为他们不懈努力的目标。以色列国内犹太教派系众多,其中正统派占据绝对优势,包括极端正统派、国家宗教派和传统派。犹太教在以色列建国后成为了国族宗教,按照官方统计,几乎所有的犹太人都被视为犹太教徒。除此之外,还有卡拉派和撒马利亚派等派系存在。
美国的犹太教
美国是世界上犹太人人数最多的国家。美国犹太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54年,犹太人移居美国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19世纪之前,前往美国的犹太移民数量较少,但随着欧洲犹太人的西迁,特别是1881年至1914年俄国的反犹主义和经济压力导致大规模移民,美国犹太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19世纪50年代到二战期间,大量德国和东欧的犹太人移民到美国,他们的美国化过程促成了改革派犹太教的形成。正统派、保守派和改革派是美国犹太教的主要分支,各自拥有全国性的组织和教育机构。美国犹太教徒主要居住在城市,尤其是纽约、洛杉矶、费城和芝加哥等地。虽然犹太教徒只占美国人口的3%,但他们在美国政界、金融界、知识界和商界有相当的地位。美国的犹太教徒通过专门机构进行社会福利、教育和社团关系的工作。
法国的犹太教
法国是除苏联以外欧洲最大的犹太人社会,自苏联解体后成为欧洲最大的犹太教势力范围。大多数法国犹太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来自西欧、东欧乃至北非的移民,据官方统计,1979年时法国的犹太人数量已经达到70万。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法国的犹太人社团组织急剧增加,从1957年的128个增至1970年的600个。法国的犹太教分为正统、改革和保守三派,其中保守犹太教会组织的势力最大,改革派其次。法国犹太教的组织包括国内组织和国际性组织。国内组织主要有三个:一是“法国犹太教总教务会议”,成立于19世纪,主要处理礼拜事务和管理巴黎的法国犹太神学院;二是“法国犹太人代表大会”,成立于1944年,旨在保护犹太人的合法权益;三是“犹太人统一社会基金会”,为犹太人社会的教育和社会服务提供援助。法国的国际性组织是于1860年在巴黎成立的“世界犹太人联盟”。
德国的犹太教
德国的犹太教发展较为曲折。自10世纪起,犹太人开始移民至德国的莱茵河、洛林等城市,并在11世纪形成南部的犹太社区。然而,中世纪的德国犹太人历经苦难。1096年的十字军东侵导致犹太人遭受残酷迫害,莱茵河畔的犹太社区衰落,随后14世纪更有约300个犹太社区被摧毁,犹太人被驱逐出德国大部分城市。然而,15世纪,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德意志公国的当权者请犹太人重返被驱逐之地,于是一些犹太社区得以恢复。在此后的几个世纪,德国的犹太人社区一直在变化中,受到当地民族政策的影响。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影响下,德国的犹太人终于获得了民族平等权利,并产生了犹太教改革派。然而,这段平静的时光被纳粹时代的黑暗所打破。1938年的"水晶之夜"成为德国犹太人命运的转折点。犹太人的商业店铺和教堂遭到疯狂扫荡,至少有91人被杀害,2.5万人被逮捕后押往集中营。纳粹政府通过三个《国家公报》公开表示与本国的犹太人为敌。为逃离迫害,大规模的犹太人逃往国外。然而,纳粹在1942年开始实施种族灭绝政策,致力于彻底消灭犹太人。战后,仅有不到3万犹太人幸存。然而,战后西德政府的政策逐渐改变,为犹太人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空间。在苏联解体的背景下,1991年起,德国开始大量接纳犹太移民,逐渐增加了犹太人数量。到了2001年,德国的犹太人已达到约9万人。
波兰的犹太教
波兰是一个被视为犹太人天堂的国家,自12世纪到20世纪30年代,波兰一直是许多犹太人的安居乐业之地。在数个世纪的西欧反犹排犹运动中,波兰成为许多被排挤出西欧国家的犹太人的避难所。18世纪末,波兰的犹太人数量达到100万,是当时世界上犹太人最集中的国家之一。在1579年至1764年的两个世纪中,波兰犹太人拥有很大的自治权,设立了自己的权力机构“四方议会”。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300多万的波兰犹太人遭到纳粹德国的屠杀,使得犹太人口急剧减少。波兰的犹太教组织在战后迅速发展,成立了波兰犹太教协会,后改名为“犹太宗教会社”和“犹太信仰宗教联盟”。目前,波兰有15个犹太教地方会社,15个祈祷所和7座犹太教会堂,约有2000多名信徒。此外,还有一个名为“波兰的社会—文化学会”的民间文化组织,成立于1950年10月。
苏联的犹太教
苏联与犹太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1970年的苏联人口统计,苏联有约210万犹太教徒,苏联犹太人在全球犹太教徒中约占三分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属第三大聚居地。苏联的犹太教徒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17世纪和18世纪从德国来的西部犹太教徒,分布在莫斯科、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地;另一类是东部犹太教徒,主要居住在克里米亚、格鲁吉亚和中亚地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犹太人像其他欧美国家的犹太人一样,遭到了德国纳粹的屠杀,约有100多万人被杀。战后,苏联犹太人面临国内排斥和国外吸引的双重压力。由于苏联民族政策和犹太复国主义的国际影响,很多犹太人视自己为二等公民,导致大批犹太人选择移居国外。这种国内不安全感主要源自政策混淆反犹太复国主义和反犹太主义,以及苏联对犹太人在外交、军队、大学和特殊研究等领域的限制。因此,大量犹太人移民国外导致苏联境内的犹太教徒数量日益减少,犹太教堂逐渐关闭,自1917年至20世纪70年代,约有3000座犹太会堂关闭。
阿根廷的犹太教
阿根廷是拉美各国中犹太教徒最多的国家,他们大部分居住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的犹太教团体是拉美大陆最大的,在全世界排在第5位。阿根廷的犹太人主要居住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其余的在科多尔瓦、罗萨里奥、圣菲。国际犹太教妇女协会是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设有总部的犹太人国际组织。该协会在世界20多个国家有分支机构,1912年于罗马成立,后才迁至南美。
加拿大的犹太教
加拿大的犹太教是除基督教外最大的宗教团体,约有28万犹太教徒。他们主要集中在蒙特利尔与多伦多两大城市。犹太人最早于18世纪中叶从新英格兰移民到新斯科舍,最初的定居者是德国商人。随后,犹太人在加拿大建立了许多会堂与教会组织。1919年,加拿大犹太人民族宗教联合会成立,犹太教领袖们共同探讨了组织、教育、宗教和广播等问题,以解决影响整个犹太人团体的难题。该联合会包含了各犹太教派的150个会堂。目前,加拿大拥有多个全国性的犹太教组织,包括正统派的北美犹太教会加拿大分部和北美正统犹太教会联合会加拿大分会,保守派的北美犹太教联合会和犹太教大会加拿大区会,以及改革派的北美希伯来会众协进会和改革派犹太会堂委员会。
也门的犹太教
在古代,犹太教传入也门地区,并在6世纪成为该地的国教,但信仰者主要为贵族和城市居民。后来,伊斯兰教传入,导致大多数人改信伊斯兰教。目前,也门的犹太教徒主要分布在北部内陆城市和南部的亚丁、西保护地的城市,与阿拉伯人在生活上存在显著差异,通常居住在犹太人的专属居住区。20世纪60-70年代,大量犹太人移民,导致犹太教徒数量锐减,到1980年,北部只剩下100人,南部只剩下500人。
其他国家的犹太教
除了上述国家的犹太教外,希腊、瑞典、突尼斯、摩洛哥、墨西哥和中国也有犹太教的存在。希腊的犹太教,在1943年德国占领希腊前,希腊犹太人为7.5万人,战后则急剧减少,1970年减少为3800人,现在约有4000人。瑞典的犹太教最早是1774年随着犹太人迁入的。1870年犹太教获得合法权。现在斯德哥尔摩、哥特堡和马尔默都建有正统派和自由派的犹太教会堂。突尼斯的犹太教徒人数已急剧下降,从1965—1967年约有5万多突尼斯犹太人离开这个国家,今天犹太教徒在这个国家只有零星的分布了。摩洛哥的犹太教历史悠久,其人数曾一度较多,据1956年统计达12万人。由于后来逐渐移居法国的犹太教徒人数不多,约有一二万人。卡萨布兰卡市的拉比会议直接领导犹太会社。墨西哥大约有几万名犹太人,主要居住在首都墨西哥城,分为阿什肯那齐人会堂、塞法尔德人会堂,还有一个印第安人的犹太教会众。在中国也有少量的犹太教徒。
礼仪
教礼
祭礼
犹太教的祭礼在耶路撒冷圣殿时期是主要的宗教仪式,包括平日的晨祭和晚祭,以及六种特殊目的的祭礼:燔祭、素祭、平安祭、赎罪祭、赎愆祭和摇祭。通过献祭作为中介,犹太人向上帝雅赫维献上牺牲,以表达对上帝的敬畏、热爱与崇拜,并减轻他们对自然和罪恶的恐惧感。祭礼一般由祭司主持,而祭礼的圣化非常重要,以维护犹太教免受任何偶像崇拜成分的影响。这种圣化的献祭行为是神圣至圣的象征,影响着整个犹太民族和个人的命运。
斋戒
犹太教斋戒是一种特殊的宗教行为,目的包括纪念不幸事件、向上帝忏悔反省或认罪、实现自我净化以及抑制对物质的欲望。犹太年历上有专门的斋戒日,分为与圣殿被毁有关、其他犹太历史事件有关以及与忏悔有关的三类。在斋戒日中,正统派犹太教徒通常禁食、禁酒,有的还禁浴、禁办婚礼等,并在家或犹太教会堂里诵读《塔纳赫》的章节和祈祷词。斋戒日还可以分为个人斋戒日和团体斋戒日。一般来说,斋戒日只禁食品和酒等饮料,有时也会禁洗涤、穿鞋、涂油、办喜事和同房等。
集体祈祷
犹太教的祈祷在公元70年罗马人焚毁耶路撒冷第二圣殿后,犹太人的献祭活动和祭司制度停止后逐渐演变。散居各地的犹太人开始聚在一起,通过集体祈祷代替向圣殿献祭。这些集体祈祷在犹太教会堂进行,其中诵读《托拉》(犹太教经文),进行集体礼拜和简单的祈祷,直接朝向上帝。集体祈祷要求至少有一部《托拉》经卷和10名年满13周岁、行过成年礼的犹太男子组成的犹太教祈祷班。儿童和妇女在早期并没有资格参加这些集体祈祷,但在现代,受到男女平等思想的影响,犹太教中的改革派和保守派认为年满13周岁的妇女也可以参加祈祷班。犹太教规定只要达到10名年满13周岁、行过成年礼的男子,无论是否有拉比或会堂,集体祈祷都可以进行,可以在一棵树下或专门建造的建筑物里举行。这一法定人数的规定在沟通各地犹太人联系和团结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特殊情况下,一名即将行成年礼的犹太少年也可以参加祈祷班。
生活礼仪或习俗
割礼
犹太教的割礼在古代被视为一个重要的仪式,通常在犹太男婴出生后的第八天进行。这仪式被称为“布瑞特·米拉赫”(Brit Milah),目的是用石刀割损婴儿的阴茎包皮,作为立约的标志,表明他成为上帝雅赫维与亚伯拉罕所订立的契约的一部分。割礼象征着忠诚、归顺,起源于亚伯拉罕时期。在犹太人的生活中,割礼是一个重要的时刻,通常家庭会邀请亲朋好友参与,共同欢庆这个仪式。割礼可以在家里或医院举行,传统上还有特定的仪式流程,如准备两把椅子,其中右边的椅子被称为“以利亚的椅子”,是用来给婴儿作割礼之前的收拾和坐着的。割礼手术由专业的割礼医生进行,仪式上还会有祈祷和喜庆的氛围。改宗犹太教的外族男子也会接受割礼,以示与上帝立约,同时也标志着获得犹太人的身份。
赎子礼
赎子礼是古代犹太教的一项重要仪式,起源于以色列人出埃及。在此事件中,上帝击杀了埃及人和动物的头生子,而以色列人的长子得以幸免。为了感谢上帝的保护,以色列人原计划将这些长子奉献给上帝,作为圣殿的祭司、音乐师或仆人。然而,后来上帝指定利未人充当圣殿的祭司,使得每个头生男婴都不再需要充当祭司。因此,当古代犹太家庭的头生男婴满月时,会举行赎子礼,也称为“新生的赎身仪式”。在仪式中,家人向代替长子充当祭司的大祭司亚伦的后裔献上5舍克勒白银,象征着用钱赎回自己的儿子。现代的赎子礼仪式中,大祭司后裔通常会被邀请参加,并在仪式后将这笔钱捐给犹太慈善事业。
男孩、女孩成年礼
男孩、女孩的成年礼分别被称为“巴·米茨瓦赫”(Bar Mitzvah)和“巴特·米茨瓦赫”(Bat Motzvah)。这两个仪式通常在犹太男孩和女孩分别满13周岁时举行,标志着他们成为犹太社区的正式成员,要开始承担犹太教义和社会责任。成年礼通常在犹太教会堂的晨祷仪式上进行,这之前,男孩和女孩会接受数年的宗教课和希伯来语课,并深入研读《妥拉》(Torah)。在仪式上,拉比会为他们进行特别布道,强调他们今后应承担的责任,特别是对家庭和犹太社会的责任。然后,男孩或女孩会登上诵经坛,用希伯来语向公众诵读《妥拉》中的相关章节,并发表成年礼讲演,表示自己将遵守《妥拉》的诫律,将其律法知识传承给后代。成年礼是犹太人生活中的重要时刻,它标志着孩子已经成年,成为犹太社会的一员,并承担起宗教和社会责任。同时,这也是一个家庭和社区庆祝的喜庆时刻,各种庆祝活动和祝福将围绕着受礼的男孩或女孩展开。
婚礼
犹太婚礼是犹太人认为最神圣的仪式之一。订婚通会有一个订婚宴会。在宴会上,要写下一份法律协议,详细规定婚礼的时间、地点、双方的财务责任、女方的嫁妆以及在解除婚约时的罚款数。婚礼一般在特定时间举行,避免在哀悼日或重要节日举办。婚礼被看作是神圣的契约,称为“吉都辛”意为“至圣”,在这一天,新郎和新娘要斋戒,以净化自己,以及忏悔过去的罪孽。在婚礼仪式中,新郎会给新娘戴上婚戒,然后新娘会在新郎身边绕七圈。婚礼结束时,新郎要用脚后跟踩碎一个玻璃杯,象征严肃反省和对耶路撒冷圣殿被毁的纪念。犹太人非常重视家庭和婚姻,丈夫对妻子及其子女有十种义务和四种权利。如果夫妻关系不好,可以经过一系列冷静思考和调解后进行离婚,要有犹太宗教法庭发布的离婚书”盖特“(Get)才能认可。
葬礼
犹太丧葬仪式在犹太教中非常重要,它体现了对生命和死亡的特殊看法。在丧礼中,犹太教徒相信死亡只是生命轮回的一部分,不是个人的消灭,而是生命的另一页。丧礼通常会在犹太教堂中简单庄严地进行,没有献祭或鲜花,而是以祈祷和诵读《塔纳赫》为主。在犹太丧礼中,当一个人临终时,如果无法说话或过于虚弱,可以请他人代为念“首麻”的词语,表示对上帝的信仰和忏悔。在丧礼上,亲友会将一点眼泪抹在衣服上,象征悲哀之情。尸体会被抬到地上仰卧,由家属陪伴,通常停放不超过24小时,然后尽快掩埋,即使是富有家庭也不例外。葬礼时,亲人会在犹太墓地埋葬亡者,墓地通常被称为“巴伊特·哈伊姆”(永生之地)。犹太人通常认为在以色列的土地上安葬是一个伟大的诫命,甚至有人嘱咐子女把遗骸运回耶路撒冷,以避免阴间的痛苦。在丧期结束后的第一个星期,称为“息瓦”,亲戚朋友会返回家中,对亡者表示哀悼,举行悼念仪式,其中包括背诵《卡迪什》和点燃悼念灯。整个“息瓦"期间,家中的镜子会被遮盖,家属不会做家务,只诵读祈祷词,而其他事宜由朋友邻居负责。在亡者去世一年后的周年忌辰日,家属会再次举行纪念仪式,背诵《卡迪什》和点燃悼念灯,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哀悼。周年忌辰日是全世界犹太人都尊奉的习俗,许多人会去拜谒亲人的墓地。
主要节日
逾越节(Passover)
逾越节是犹太教中一年一度的重要节日。它是犹太历年初的春节,通常在三月下旬至四月中旬之间举行。逾越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出埃及记》中的经文。逾越节是纪念犹太人脱离埃及奴隶制度的重要事件。据圣经记载,当时埃及法老不肯释放以色列人民,于是上帝降下十灾来惩罚埃及。最后一灾是杀戮埃及的长子,但犹太人民通过上帝的指示,在他们的门楣上涂抹羊血,以示标记,使上帝的天使能够“越过”他们的家,不加害他们的长子。因此得名“逾越节”。逾越节的庆祝有许多传统仪式。其中最重要的是吃无酵饼和逾越羊。在节日期间,犹太人不得食用含酵母的食物,并用无酵饼代替传统面包。逾越羊是一只“无瑕疵”的一岁公羊,被宰杀作为节日的一部分,然后和苦菜一起食用。家庭聚集是逾越节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家人共同庆祝,共进晚餐,互相分享节日的喜悦。在庆祝过程中,人们会朗诵《哈加达》(逾越节叙述文),回顾犹太人从埃及奴役中获得自由的历史。同时,人们还要喝四杯葡萄酒,象征着犹太人民在逾越节中得到的四个“自由”:自由、拯救、救赎和归宿。逾越节是犹太教三大宗教节日之一,也是犹太教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的逾越节,全世界的犹太人都会庆祝这个充满意义和纪念的节日。
赎罪日(Yom Kippur)
赎罪日,又称赎罪节或大赦节,是犹太教中最重要、最庄严的节日之一。它被认为是犹太历中的第十天,即七月的第十天。这一特殊的日子被用来向上帝寻求宽恕,并且是一天的禁食、祷告和忏悔。赎罪日的源头可追溯到犹太圣经《利未记》第16章。根据圣经的记载,这是由摩西所制定的节日。在这一天,犹太人要通过一系列特殊的仪式来净化自己和圣所,以祈求上帝的宽恕和赦免。在赎罪日的仪式中,大祭司要穿着特殊的礼服,进行各种献祭、忏悔和赎罪的仪式。他将两只公山羊作为祭品,其中一只被献为赎罪祭,代表上帝,另一只被称为"阿撒谢勒",象征着人们的罪孽,被放逐到荒野中。赎罪日在后来的犹太历史和拉比犹太教中仍然保持着重要地位。它成为全国性忏悔的日子,不仅是个人忏悔的时刻,也是整个社群寻求上帝赦免的时刻。赎罪日也在犹太教的礼拜仪式中占有特殊地位。在这一天,犹太人进行深刻的反省,内省自己的行为,寻求与上帝和解,并与其他人和睦相处。
光明节(Hanukkah)
光明节(Hanukkah),也被称为“献殿节”,也称”哈努卡节“是犹太教的一个重要节日,持续八天,庆祝时间为每年的基斯流月(即十二月)第二十五日。光明节由犹大·玛加比及其兄弟以及以色列会众的长老于公元前165年设立,旨在纪念圣殿的献殿和圣所的净化,这些事件发生在玛加比族人在击败安提约古·以帕尼斯和塞琉古希腊人之后。光明节的庆祝起因是三年前的同一天,安提约古·以帕尼斯在耶路撒冷圣殿设置异教的祭坛,并向他的偶像献祭。在玛加比族人取得胜利后,他们试图夺回并重新献殿。传说中的奇迹是:在圣殿重新献殿期间,玛加比族人发现只有一小罐尚未被污染的圣膏油,适合用于点燃七枝烛台(多枝烛台)。然而,这一小罐油奇迹般地持续燃烧了八天,直到新的油准备好。因此,光明节也被称为“灯光节”。光明节期间的习俗是:犹太人每天晚上点燃光明节烛台,每晚增加一支蜡烛,直到点亮全部八支。蜡烛放置在一个烛台上,第九个烛称为“助光烛”,用于点亮其他蜡烛。然后,人们将烛台放置在窗户或门口,以宣扬光明节的奇迹。光明节期间也会朗诵特别的祈祷和祝福。此外,还会读诵赞美诗篇,每天从摩西五经中选定特定的章节进行阅读。在光明节期间,人们还会玩游戏、猜谜语等愉快的娱乐活动,庆祝这个喜庆的节日。
犹太年新年(Rosh Hashanah)
犹太新年,是犹太教中重要的节日之一。它在犹太历的第七个月,通常是公历的九月或十月庆祝。罗什哈纳是犹太民族的头一天,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在这个节日里,犹太人进行深度的反省和忏悔,同时通过祈祷来迎接全新的一年。它标志着“十日忏悔”的开始,这十天在犹太教中非常重要,最后以“赎罪日”(Yom Kippur)结束,即“大赦日”。新年期间,人们会吹响角号(shofar),这是节日中的一个重要仪式。角号的吹响象征着人们觉醒、忏悔,并将上帝作为国王加冕。此外,新年还有许多与吉祥和好运有关的习俗,比如吃一些特定的食物,如南瓜、韭菜和枣子,同时避免食用坚果。
忏悔十日
犹太教历7月(提市黎月)1至10天,包含了犹太新年和赎罪日。这段时间被认为是犹太教年度中最神圣的日子。人们在这期间反思过去一年的行为,进行忏悔,请求上帝的宽恕,以及和解和原谅他人。赎罪日是这期间的高潮,犹太人会进行全天的禁食和祈祷,寻求上帝的赦免和祝福。
住棚节(Sukkot,Festival of Booths)
赎罪节5天之后为住棚节,亦称“收藏节”、”结庐节“是犹太教三大朝圣节之一,也是农业丰收的庆祝节日。在这一节日里,人们搭建临时棚屋(住棚)作为居住,并在棚屋里用七种植物的枝条装饰,以感谢上帝赐予丰收和保护。人们聚集在一起,共进丰盛的餐食,唱歌跳舞,展现喜庆的氛围。
西姆哈斯《托拉》节(Simchat Torah)
犹太教历7月(提市黎月)22或24日,西姆哈斯《妥拉》节是犹太人学习《妥拉》的一天。犹太人在这一天读完《妥拉》的最后一部分,然后立即开始诵读《妥拉》的第一部分,以此表达对学习和传承犹太教法律和智慧的喜悦。人们在庆祝时会围绕着《妥拉》经卷载歌载舞,庆贺这一学习的圆满和新一年的开始。
阿达尔月初七
这一天是犹太教徒纪念摩西的日子。摩西是犹太教的重要先知和领袖,被视为上帝的代言人,他带领以色列人脱离埃及奴隶生活,领导他们走向自由。这一天也是摩西逝世的忌日,同时也是以色列阵亡将士纪念日。正统派犹太教徒在这一天进行禁食、家中燃烛,并诵读《妥拉》经卷中关于摩西逝世的章节。
普珥节(Purim)
犹太教历每年的12月(阿达尔月)14日。普珥节庆祝《以斯帖记》中的故事,纪念犹太人免遭波斯王哈曼迫害的事件。根据这一记载,以斯帖王后揭发了哈曼的阴谋,使犹太人免于灭绝。这一节日被称为“普珥节”是因为哈曼为决定灭绝犹太人的日子抽签(普珥)。在这一天,犹太人举行禁食、诵读《以斯帖记》等特殊仪式,并且举行欢庆的庆祝活动,包括簧火晚会等。
图·比—舍巴特节(Tu Bi Shevat)
犹太教历每年的11月(舍巴特月)15日。图·比一舍巴特节是庆祝树木新年的节日,人们纪念自然界的恢复和新生。在这一天,犹太人通常吃15种不同的水果,特别是生长在以色列的7种水果。人们还赞美上帝赐予大地丰收的恩典。在犹太人家里和教堂里会用植物和鲜花进行装饰,展现生机勃勃的景象。
大屠杀纪念日(Yom Hasboah)
太教历每年的1月(尼散月)27日。大屠杀纪念日,又称燔祭节,是犹太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纳粹迫害和屠杀的六百万犹太人的日子。这一天用来悼念受害者,并举行纪念活动,包括点燃纪念蜡烛、诵读《卡迪什》、参观大屠杀纪念馆等。
拉格·巴一奥默尔节(Lag Ba-Omer)
犹太教历每年的2月(依雅尔月)18日。拉格·巴一奥默尔节庆祝自逾越节后的第五十天。这一节日有不同的传说,一说是纪念以色列人在沙漠中获得上帝的赐予“马纳”(一种如蜜制的糕饼),另一说是纪念学生节。在这一天,犹太人进行庆祝活动,包括婚嫁、理发、玩耍、跳舞等,且可以暂停“半志哀期”中的禁令。
耶路撒冷节(Yom Yerushalayim)
犹太教历每年的2月(依雅尔月)28日。耶路撒冷节是庆祝耶路撒冷统一的节日,纪念以色列在1967年“六日战争”中夺取耶路撒冷的历史事件。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庆祝活动、游行和集会,赞扬耶路撒冷作为犹太人历史上的重要城市。
沙夫幼特节(shavuot)
太教历每年的3月(希万月)6日和7日(改革派犹太人仅过其中的一天),又称“五旬节”,“周日节”,“七七节”,“收获节”,“新果实节”,犹太教三大朝圣节之一。沙夫幼特节是犹太人传统上纪念渴望水源的节日,也被称为“水源节”。这一天人们会进行向井泉或活水表达谢意的仪式,同时也是诵读《咏中篇》的日子,祈求上帝降雨滋润大地。
阿布月9日一一悲哀日(Tishab B'Av)
犹太历每年的5月(阿布月)9日。阿布月9日是犹太历史上最悲哀和斋戒的日子,用于纪念耶路撒冷的毁灭和其他一系列悲惨事件。犹太人认为在这一天发生了许多灾难性事件,包括公元586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焚毁耶路撒冷的第一圣殿,公元70年罗马统帅提多焚毁第二圣殿,公元195年伯沙公城沦陷,以及1492年西班牙国王斐迪南签署驱逐犹太人的命令等。犹太人在这一天移出教堂的装饰物,进行禁食、忏悔、吟诵《耶利米哀歌》和唱哀歌,表达悲哀和忏悔的情感。正统派犹太教徒在这9天内不洗衣、不穿新衣、不梳妆打扮,不举行庆典、欢宴和婚嫁。阿布月9日这一天,人们禁食一整天,不吃、不喝、不穿皮鞋、不洗漱、不擦油、不行房事。这被视为犹太人最不幸的日子。
新月节(Rosh Hodesh)
犹太历每月之首,也就是新月出现的第一天。新月节象征新时期的开始,是一个重要的象征性节日。在新月节的第一天,虔诚的犹太人会举行特殊的庆祝活动,请求上帝赐予他们美好、健康、快乐的月份。他们会聚集在一起,当月亮出现时,相互致以祝福,颂扬上帝,并向新月致以祝福,表示新生活的开始、改过自新、与上帝和好的意愿。新月节是庄严而喜庆的日子,不禁食或哀悼。现代的礼仪主要包括在新月节前的安息日诵读祝词、歌唱或吟诵《颂赞诗篇》中有关新月节的部分,以此颂扬上帝。
文化与建筑
犹太教文化与艺术是一门丰富多彩的学问,深深扎根于犹太人民的信仰与历史。其核心是《旧约》,包含了抒情诗、智慧文学和宗教教义的表现。音乐在犹太教中具有重要地位,宗教仪式和庆祝活动常伴以乐队演奏。犹太教建筑艺术以圣殿和王宫为代表,展现了对上帝的崇敬和对神圣事物的尊重。造型艺术中,犹太人强调宗教象征和装饰,七烛灯台等图案成为标志。犹太教文化与艺术对整个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基督教文化和欧洲文艺复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传承历经历史变迁和流散,但始终保持着对宗教的坚定信仰,成为犹太人身份认同的重要支撑。
犹太教的建筑艺术蕴含着崇高、圣洁、和谐、神秘等美学思想,并且犹太教建筑具有坚固实用、简约大气的特点,犹太教艺术精神与宗教观念密切联结在一起,建筑艺术也无一例外地被统纳到上帝决定论的框架中,犹太教建筑还具有吸收周边民族建筑艺术元素的特点。
犹太人“穿戴”具有宗教性。613条诫命中有若干条直接涉及犹太人的服饰,特别对祭司要求更为严格。根据《出埃及记》的规定,犹太祭司的圣服必须符合详细的材料、做工和质地要求。这是为了让祭司在圣殿的祭司服务中具备特殊的尊贵和圣洁,以便有效地履行他们的职责,同时也是为了确保犹太教的一神信仰得以坚固地传承下去,消除偶像崇拜的影响。上帝要求犹太人在衣服边上做繸子,并在底边的繸子上钉一根蓝细带子,以便提醒他们遵守上帝的命令。这是一种记忆的象征,让犹太人时刻保持对神的诫命的意识,远离邪淫和追随自己的心意和眼目。律法明确规定男女不可穿戴对方的衣服,以维持性别的区分。这是为了防止混淆和避免引发不当的欲望,保持纯洁和道德。律法禁止穿戴羊毛和细麻两样搀杂料制成的衣服,并要在外衣上做繸子。这种规定背后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对一神信仰的尊崇,与偶像崇拜决裂,避免信仰的混杂。犹太男子在宗教活动中戴着无边圆帽,这象征着对上帝的敬畏。祈祷披巾则提醒着犹太人与上帝之间的契约和责任。头上佩戴的经匣表示对上帝律法的遵守和尊敬。这些服饰的颜色、做工和装饰元素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代表着犹太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和宗教义务。
相关宗教
基督教
犹太教和基督教在历史上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也存在着根本性的分歧。基督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的古代巴勒斯坦,以耶稣基督为中心,但犹太教和基督教都源自亚伯拉罕的后裔,拥有共同的历史背景。
基督教的圣经分为旧约和新约两部分,其中旧约与犹太教的《希伯来圣经》相似,但新约包含了关于耶稣基督生平、教导和对基督教信仰的解释。然而,犹太教不接受新约,只承认旧约作为他们的圣经。旧约是犹太教的核心经典,也是基督教的一部分。基督教视旧约为预言,认为其中包含了关于耶稣基督的先兆和预示。因此,犹太教和基督教共享着同一份经典,但在对待这些经典的理解和解释上存在不同。教义和信仰方面,基督教认为耶稣是上帝的儿子,通过他的救赎,人类可以获得永恒的救赎和和解。相比之下,犹太教强调的是诫命和律法的遵守,以及人类与上帝之间的契约。在早期基督教发展阶段,基督教起初是作为犹太教的一个分支出现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督教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义和信仰,并最终演变成一个独立的宗教体系。这个过程中,基督教吸引了许多来自犹太教的信徒,同时也吸引了来自希腊罗马世界的非犹太人,从而拓展了其传播范围。尽管犹太教和基督教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历史上宗教间的分歧和冲突也是显而易见的。随着基督教的传播,犹太教逐渐成为少数派,并在许多地方面临迫害和歧视。这种历史背景导致了两个宗教之间的紧张关系,使得相互理解和接纳变得更加复杂。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关系在耶稣的身份上存在显著差异。基督教认为耶稣是弥赛亚(救世主),而犹太教则不接受他是弥赛亚。这一分歧导致了两者之间的冲突,特别是在早期基督教发展阶段。基督教与犹太教之间的关系曾经紧张,部分基督教社群在历史上对犹太人进行了迫害,被称为“反犹运动”。
伊斯兰教
从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的观点来看,信仰犹太教的犹太人和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在种族和地理上都有相似之处。有些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认为两者可能起源于同一祖先,是从阿拉伯沙漠中的游牧部落分离出来的。根据《圣经》的传说,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祖先是同父异母的两兄弟。在古代,两个民族有着密切的交往和联姻关系。在伊斯兰教兴起之前,犹太教对阿拉伯半岛的影响很大。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受到犹太教和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并在伊斯兰教教义中吸收了许多犹太人的思想和习俗。起初,穆斯林与犹太人之间关系友好,但随着宗教信仰上的分歧,两者之间的关系开始产生隔阂。虽然两个民族有着共同的历史和文化佐证,但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导致了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历史上,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间也有冲突,例如在中世纪西班牙的伊斯兰统治时期,伊斯兰教对犹太教迫害。这在历史上一直是中东地区的一个重要议题。
犹太教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区别
犹太人自称为“上帝的选民”,犹太教教义只是选民与上帝之间的契约。因此,他们没有必要向“非选民”推广这一宗教,也不欢迎外人加人这一契约,这种唯民族主义和排他性阻止了它向外扩展与传播,使其始终保持为犹太民族性宗教。而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有一个共性,即拥有的教徒越多越好因此,他们一方面尽力推广教义,另一方面尽力吸收教徒,不断向世界扩张,成为世界性宗教。
犹太教和中国
中国犹太人与犹太教
1840年以前的中国人
关于犹太人在中国的到来时间,存在不同的观点。有一种观点认为犹太人可能早在公元前8世纪就已经来到中国,但缺乏确凿的史料证据。另一种观点认为犹太人可能在汉代(公元1世纪左右)抵达中国。唐代时期,犹太人开始在中国出现。一些学者认为犹太人通过陆路或海路来到中国,主要从事贸易活动。唐代时期,犹太人在华经商的活动增加,他们在一些主要城市如开封定居。元代时期,由于蒙古人的统治和东西方交往的扩展,大量犹太人再次来到中国。他们分布在北京、西北和东南沿海等地,涉及商业、买卖等领域。虽然元代的犹太人数量众多,但由于元代统治时间短暂,他们在蒙古政权被推翻后逐渐融合在中国的多个民族中。清代时期,文献中出现了以“祝虎”“祝乎德”“诸乎得”或“朱乎得”等名称称呼犹太人。犹太人在清末已经基本上与满、回、汉族融合。除了开封,中国的其他一些地区也曾出现过犹太居住区,如杭州、广州、北京、宁波、宁夏、扬州、泉州、南京、洛阳、敦煌、长安、新疆、西藏等。
开封犹太人社团
开封犹太人社团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独特社群,他们在10世纪北宋年间来到开封,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规模的犹太社区。据史料记载,他们当时有70多户,约1000多名犹太人,分属七十个姓氏,如李、俺、艾、高、穆、赵、金、周、张、石、黄、李、聂、左等。这些犹太人大多信奉一赐乐业教(以色列教),他们的宗教传统与犹太教有许多共通之处,同时他们对一些食物有宗教禁忌,因此也被称为“挑筋教”。开封犹太人社团保持了他们的民族传统,信仰和仪式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他们的社会生活中有许多独特之处,例如头缠蓝布,被误称为“青帽回回”,礼拜场所被误称为清真寺等。他们坚守宗教传统,每日进行多次祈祷,遵循拉比传统,举行礼拜仪式和诵读祈祷文。他们还坚持饮食法规、割礼、节日仪式等。开封犹太人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许多挑战。尤其是明代后期至清代前期,中国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开封犹太人与国外失去联系,他们逐渐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他们的宗教传统逐渐减弱,无法找到合适的拉比继承传统。同时,他们逐渐与外族通婚,社会融合程度增加。水灾等自然灾害也对他们的社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导致犹太教会堂多次被毁坏。尽管经历了许多困难,部分开封犹太人的后代仍然生活在开封。如今,开封仍然保留着一些犹太人生活的痕迹,包括石碑、历史实物、建筑等。
开封犹太教清真寺
开封犹太教清真寺,又称为“一赐乐业教”会堂,是位于中国河南省开封市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宗教建筑。该清真寺始建于宋代隆兴元年(1163年),其名称“清真”意指纯净真实,具有独特的寓意。开封犹太教清真寺的建筑风格典型地融合了中国寺庙的样式,寺庙面朝东方,被围墙环绕。寺庙内部有前殿、后殿、讲堂、祠堂等区域。在殿内,有摩西椅、烛台、供桌和牌位等。整个建筑在历史中多次修缮和重建。从该清真寺的结构和碑文可以看出,开封犹太教受到伊斯兰教、佛教以及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寺庙的建筑和元素类似于中国传统寺庙,包括楹联、匾额、烛台等。在寺内的祠堂祭祖活动中,他们采用了借自伊斯兰教的称谓“满喇”。在19世纪中叶,伦敦犹太人布道会派遣了中国基督教徒蒋荣基和邱天生前往开封进行调查,他们在1850年的调查中记载了开封犹太教清真寺的情况。然而,该寺庙曾遭多次倾坍和损毁,有许多希伯来文经典、家谱等被带走至海外,分散在各地的博物馆和图书馆中。
开封犹太教碑文
开封犹太教碑文记载了开封犹太教清真寺(也称“一赐乐业教”会堂)的历史和相关事实。这些碑文共有四件,分别为明弘治二年(1489年)的《重建消真寺记》碑、清康熙二年(1663年)的《重建清真寺记》、康熙十八年(1679年)的《祠堂述古碑记》、明正德七年(1512年)的《尊崇道经寺记》碑。
近代以来侨居中国的犹太人
近代以来侨居中国的犹太人在中国的不同城市建立了犹太社区和教堂,为中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以下是对近代以来侨居中国的犹太人的介绍:
上海的犹太人社区
上海成为中国近代犹太人社区的重要中心。从19世纪末起,来自巴格达、孟买和埃及等地的犹太人开始在上海建立商业和金融机构。犹太公墓、犹太教会堂等设施在上海陆续建立,例如一埃尔犹太教会堂和拉结犹太教会堂。上海的犹太社区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哈尔滨的犹太人社区
随着俄罗斯犹太人移居中国,特别是在哈尔滨,该城市的犹太社区逐渐形成。俄国十月革命后,更多的俄国、波兰犹太难民来到哈尔滨定居。到1930年代,哈尔滨成为中国最大的犹太社区之一,人数达到1.5万人左右。
天津的犹太人社区
天津在19世纪后半叶成为华北地区的犹太人中心。犹太社区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社区机构和犹太教会堂。犹太人社区对天津的经济和文化也有一定的影响。
香港的犹太人社区
香港是近现代犹太人最早涉足的地区之一。沙逊家族在香港建造了俄亥尔·利犹太教会堂,并在此地创办了犹太人俱乐部。然而,香港的犹太社区在20世纪初才逐渐发展壮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纳粹政权的反犹政策导致许多犹太难民涌入中国,尤其是上海。然而,战争和国内战争对中国的犹太社区造成了影响,使得部分社区失去活力。
后续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多数侨居中国的犹太人移居以色列、美国等国家。然而,一些犹太人仍然留在中国的不同地区,包括香港、东北、华北、新疆等地。此外,台湾和一些大陆城市也开始出现新的犹太人社区,尤其是在改革开放政策后,一些犹太人来到中国从事经商。
中国犹太教研究历史回溯
第一时期
中国对犹太教研究的第一时期,从元代至1949年。主要包括元代对犹太教的记载,始见于《元史》;清朝初期开封著名犹太人士赵映乘的著作《圣经纪变》;以及其他学者在这一时期对开封犹太人、犹太教的研究成果。该时期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开封犹太人及其清真寺碑文、匾额、楹联等的诠释,以及他们的来华时间、源流和迁徙情况。尽管有少数学者涉及其他地区的犹太人情况,整体研究内容还相对狭窄和有限。
第二时期
中国对犹太教研究的第二时期,从1949年至1992年。这一时期中国与以色列建交。在历史的影响下,1949年到1980年初,中国犹太教研究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仅有少数含有犹太教内容的译著问世。然而,自1980年5月潘光旦先生在《中国社会科学》双月刊上发表了论文《关于中国境内犹太人的若干历史问题》,中国犹太教研究重新开始活跃。此后,中国学术界开始不断对犹太教进行整体研究。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中,潘光且先生的专著《中国境内犹太人的历史问题——开封的犹太人》,对开封犹太人的历史和活动进行了详尽的叙述和论述。此外,还有其他重要著作,如江文汉的《中国古代基督教及开封犹太人》、高望之的《中国历史上的犹太教和犹太人》等,这些著作对中国犹太教研究有着积极的贡献。
第三时期
中国对犹太教研究的第三时期,1992年之后。犹太教在20世纪90年是中国犹太教研究突飞猛进的时代。发展迅速的原因包括中国对世界开放程度的增加,与以色列建交后的学术交流迫切需要以及国内学者对犹太教研究的兴趣与重视。该时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犹太教研究领域步入更高、更深入、更广泛的新阶段。该时期还产生了许多的犹太教经典著作,如《犹太百科全书》《犹太文化丛书》和《汉译犹太文化名著丛书》,这些著作推动了中国犹太学研究的整体水平提高,涵盖了犹太民族的历史、宗教、文化、哲学、文学、社团等多个方面。还建立了犹太学研究的专业人员和机构,如中国犹太文化研究会和南京大学犹太文化研究中心等,以及其他地区的犹太学研究中心,如上海和河南大学的犹太历史研究中心。
研究专题
专著和译著
潘光旦的《中国境内犹太人的若干问题:开封的犹太人》、张绥的《犹太教与中国开封犹太人》、王一沙的《中国犹太春秋》等。这些著作探讨了中国犹太人的历史、宗教信仰和文化交流,为研究中国犹太人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视角。
重要的论文
陈瑞璋的《开封犹太人之今昔》、孔宪易的《开封一赐乐业教钩沉》、房建昌的《近代中国犹太教会堂及祈祷所考》等。这些论文涉及了犹太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犹太人的同化现象、犹太人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