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颈雉(鸡形目雉科雉属鸟类)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10-17
小编整理:
环颈雉是一种美丽的鸟类,其羽毛的颜色斑驳而泛紫光,呈现出栗色至金棕色的色调,非常特别。它们的尾羽长,显得十分优雅。在不同的亚种中,它们的头侧还各具一耳羽簇,羽色随亚种不同而艳丽多变。 环颈雉在生态环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们是食物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吃昆虫、种子、果实等,同时也会被其他大型动物所捕食,如鹰、雕等。 总的来说,环颈雉是一种非常有趣的鸟类,它们的生态角色和美丽的外貌都值得我们关注和保护。环颈雉
鸡形目雉科雉属鸟类
1/2
视频百科 01:17
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别名雉鸡、野鸡、山鸡,雉科雉属鸟类。体长一般为590~870毫米,体重880~1659克。雄鸟体大,羽色随亚种不同而艳丽多变,头侧各具一耳羽簇,面部裸露皮肤呈红色,头颈暗蓝绿色,部分具白色颈圈或仅有痕迹,体羽为斑驳而泛紫光的栗色至金棕色,尾羽长,其上带交错排列的横斑,跗蹠部具一短距;雌鸟羽色暗淡,上体通常呈棕褐色,下体沙色,周身密布有浅褐色斑纹,颈部不具白环,尾羽也较短。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环颈雉
别名
雉鸡、野鸡、山鸡、项圈野鸡、野山鸡、七彩山鸡
拉丁学名
Phasianus colchicus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
鸟纲(Aves)
目
鸡形目(Galliformes)
科
雉科(Phasianidae)
属
雉属(Phasianus)
种
环颈雉
主要特征
体长
590~870毫米
体重
880~1659克
研究历史
命名历史
1758年卡尔·林奈(Carl Linnaeus)在第十版《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中首次描述了环颈雉,并将其定名为Phasianus colchicus。学名中的“colchicus”意为科尔基斯(Colchis),一个临近黑海的国家,也就是现代的格鲁吉亚,当时欧洲人在那里初次发现了环颈雉。
分类研究
历史上环颈雉被划分成30个或31个亚种,中国境内就生活着其中18或19种,中国分类研究的主要争议点在于阿拉善亚种(P.c.sohokhotensis)可能属于甘肃亚种(P.c.strauchi)的同种异名。而上述亚种根据羽色差异及地理学又可分为5组,即黑颈组(colchicus group)、白翅组(principalis group)、吉尔吉斯组(mongolicus group)、塔里木组(tarimensis group)及中华组(torquatus group)。
组 | 亚种名称 | 分布 | 特征区分 |
黑颈组 (colchicus group) | 指名亚种 P. c. colchicus | 格鲁吉亚东部.阿塞拜疆东北部,亚美尼亚南部,伊朗西北部 | 翅上覆羽淡褐色,闪紫色光泽,尾部红棕色 |
高加索亚种 P. c. talischensis | 外高加索东南部 | ||
波斯亚种 P. c. persicus | 外高加索西南部 | ||
北高加索亚种 P. c. septentrionalis | 高加索 | ||
白翅组 (principalis group) | 阿姆河亚种 P. c. bianchii | 土库曼斯坦 | 翅上覆羽白色,上半身橙黄色,除撒马尔罕亚种颈圈完整外,其余无或仅有痕迹 |
阿富汗亚种 P. c. principalis | 土库曼斯坦和阿富汗 | ||
河谷中部亚种 P. c. zarudnyi | 土库曼斯坦 | ||
土库曼亚种 P. c. chrysomelas | 土库曼斯坦 | ||
撒马尔罕亚种 P. c. zerafschanicus | 乌兹别克斯坦 | ||
吉尔吉斯组(mongolicus group) | 准噶尔亚种 P. c. mongolicus | 中亚 | 翅上覆羽白色,上半身铜绿色,有白色颈圈 |
锡尔河亚种 P. c. turcestanicus | 哈萨克斯坦 | ||
塔里木组 (tarimensis group) | 莎车亚种 P. c. shawii | 中国新疆南部和田、西部莎车和喀什,东达塔里木河上游 | 背和腰橙红色,无白色颈圈,翅上覆羽白色 |
塔里木亚种 P. c. tarimensis | 中国新疆东南部,南自车尔臣河,北至博斯腾湖 | 下背和腰橄榄黄色,无白色颈圈,翅上覆羽非白色 | |
中华组 (torquatus group) | 贺兰山亚种 P. c. alaschanicus | 内蒙古贺兰山西坡附近漠地 | 雄性头顶铜绿,具白色眉纹,颈基白环在颈前部中断,胸榛子色闪紫光,具黑色羽缘。上背棕黄具白色羽干纹,羽干纹两侧黑色,下背、腰草绿,两侧带蓝灰色。尾上覆羽绿沾棕,尾下覆羽红棕 |
贵州亚种 P. c. decollatus | 中国贵州东北部、中部、西部、云南东北部、四川东部和湖北西部 | 头顶暗绿色,无白色眉纹和颈圈 | |
弱水亚种 P. c. edzinensis | 中国内蒙古额济纳旗弱水下游和索果诺尔附近以及与蒙古相邻地区 | 背部较暗呈深黄褐色,头绿灰色,白色颈圈窄,在前颈处中断 | |
云南亚种 P. c. elegans | 中国云南、西藏东部、四川中部、西部和西南部 | 与四川亚种相似,但背部黑纹较细,胸部绿色范围大,两胁黑斑亦较细 | |
台湾亚种 P. c. formosanus | 分布于中国台湾 | 与广西亚种及华东亚种相似,但体色更淡,背黄白色,两胁棕白色 | |
河北亚种 P. c. karpowi | 中国、朝鲜 | 与东北亚种相似,但白色眉纹和白色颈圈较宽,背及两胁较浓著 | |
内蒙亚种 P. c. kiangsuensis | 中国河北西北部和西南部以及山西、陕西、内蒙古 | 羽色较河北亚种浅淡,眉纹窄而不显 | |
东北亚种 P. c. pallasi | 中国、西北利亚东南部和朝鲜东北部 | 白色颈圈完整,且最宽 | |
滇南亚种 P. c. rothschildi | 中国云南东南部及与越南相邻的山地 | 和云南种相似,但背较浅淡,多呈金黄色,胸部绿色仅限中部,并沾染红色 | |
南山亚种 P. c. satscheuensis | 中国甘肃西北部南山山脉以北 | 白色颈圈窄,且在前颈处中断,头顶淡绿灰色,背淡金黄色 | |
阿拉善亚种 P. c. sohokhotensis | 中国新疆阿拉善沙漠南部的索和霍都漠地和腾格里沙漠 | 头顶铜绿,胸的极上部暗绿,余部大都铜红沾紫,无白色眉纹及其痕迹 | |
甘肃亚种 P. c. strauchi | 中国青海东北部、甘肃西北部和西南部 | 白色颈圈有时存在,背浅栗色,头顶铜绿色 | |
四川亚种 P. c. suehschanesis | 中国四川北部 | 无白色眉纹和颈圈,头顶暗铜绿色,背栗至棕栗色,具粗著黑纹,胸暗绿 | |
广西亚种 P. c. takatsukasae | 中国、越南东北部 | 头顶青铜褐色,背深金黄色,胸紫红色,两胁棕黄色,白色颈圈窄,且在前颈中断 | |
华东亚种 P. c. torquatus | 河北南部至秦岭往南的整个东部地区 | 和广西亚种相似,但体色较淡,背淡金黄色,两胁浅棕黄色 | |
青海亚种 P. c. vlangalii | 中国青海柴达木盆地东部布尔汗布达山和托来河之间 | 无白色颈圈,头顶暗铜绿色,背淡棕黄色 | |
科布多亚种 P. c. hagenbecki | 蒙古西北部 | 最大且毛色最偏白,体表青黄色,羽冠偏白,有完整颈环 |
形态特征
环颈雉属大型鸡类,体重一般在880~1650克,体长为590~870毫米,其中嘴峰长约24~36毫米,翅长210~250毫米,尾长235~590毫米,跗蹠部长58~71毫米。
环颈雉性二态显著,不同亚种间的羽色差异较大,但形态特征基本相似。通常雄鸟额顶至喙基呈黑色,闪蓝绿色光泽,头顶为褐色或淡绿色,脸部裸露的皮肤呈赤红色,眉纹细白,虹膜红栗色,眼后各具一簇耸立的暗蓝绿色耳羽簇,喙角质色;上颈部为金属暗蓝至暗绿色,基部具完整或有中断的白色颈环,亦有部分亚种不具颈环;跗蹠部为黄绿色,其上具短距。雄鸟体羽多彩,可呈墨绿色至铜色再至金色,东北亚种背和肩羽色呈栗红色,上背部羽毛基部为紫褐色,具白色羽干纹,羽缘金棕色,下背蓝灰色,中部灰绿色,兼具黄黑相间排列的波浪形横斑;腰部为灰蓝色;胸部呈带紫的铜红色,闪金属光泽,羽端具倒置的锚状黑斑或羽干纹;飞羽褐色,初级飞羽具锯齿形白色横斑,次级飞羽具白色虫蠹斑和横斑,三级飞羽棕褐色带波浪形白色横斑;两胁淡黄色,近腹部处呈栗红色,且羽端具一大形黑斑;腹黑色;尾羽较长且以中央尾羽最长,呈黄灰色,除最外侧两对尾羽外,均具一系列交错排列的黑色横斑,其两端又连结栗色横斑;尾上覆羽黄绿色,尾下覆羽棕栗色;跗蹠部具一短距。
雌鸟较雄鸟体型更小,尾羽更短,且羽色更暗淡,上体通常呈棕褐色,下体沙色,周身密布有浅褐色斑纹,跗踱部红绿色。东北亚种头顶至后颈呈棕白色,具黑色横斑;肩和背栗色,杂有黑纹,羽缘呈、宽的淡红白色;胸和两胁具黑色沾棕的斑纹;下背、腰和尾上覆羽羽色逐渐变淡,呈棕红色和淡棕色,且具黑色中央纹,羽缘呈窄的灰白色;尾羽灰棕褐色。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中国分布
栖息环境
环颈雉生境类型多样,分布高度更是可从沿海滩涂一直延伸至海拔3000米的高度,通常出没于低山丘陵到平原、沼泽和农田,在半荒漠、沙漠绿洲亦可见其栖息,夏季时多在山地繁殖活动,在秋冬季节迁徙到山麓草原附近或平原田野间觅食,偏好在灌木丛、竹丛或草丛中活动。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环颈雉属杂食性鸟类,主要采食谷类、浆果等植物性食物及昆虫,食性随季节不同而有变动,春季常常啄食初生的草茎、草根和嫩芽,或前往耕地刨食谷籽及禾苗;夏季主要采食各种昆虫以及部分植物的茎叶、浆果;秋季主以各种植物的果实、种子、植物叶、芽、草籽和部分昆虫为食,冬季则通常食用植物的嫩芽、嫩枝、草茎、果实、种子和谷物。
社群行为
环颈雉的集群行为因地域及种群不同而有差异。生活在新西兰某地区的环颈雉大多无集群行为;而生活在英格兰农田及中国华北部分区域的环颈雉会在冬季结群,并出现了雌、雄鸟单独集群的性别隔离现象;生活在美国和挪威部分农作区的环颈雉同样在冬季集群,但并未出现性别隔离。
家域行为
雄性环颈雉会独自占据一处领域,领域内可划分为活动区、取食区及巢区,雄鸟通常在活动区内鸣叫护区。在发现其它雄鸟入侵领地时,占区雄鸟立即鸣叫示威靠近入侵者,并发生激烈的斗争,直到将一方赶出领地。
防御行为
环颈雉善于奔跑但不善久飞,其中雌鸟毛色偏暗,在繁茂灌丛中隐蔽性较强。环颈雉在受惊时往往发出尖锐的鸣叫,并奔走逃入灌丛中隐匿,时而停步观望,至情况危急时才快速起飞,飞行距离较短,滑翔落地后又再行窜入草丛奔跑和隐蔽。
生长繁殖
发情交配
环颈雉的繁殖期通常在3~7月,为一雄多雌制,在一只雄鸟的领域内通常存在数只雌鸟,雄鸟与雌鸟进行交配并保护雌鸟不受天敌及其它同类的伤害。到了越冬后的繁殖期,环颈雉即开始分群,雄鸟鸣叫占区,寻觅配偶,领地形状随地形而变动,范围从2公顷到10公顷不等。发情期间雄鸟在领地内不时发出清脆响亮的“咯-咯咯咯”的鸣叫声,尤以清晨最为频繁,在此期间雌鸟会对占区雄鸟进行选择,并最终定居于某一领域,雄鸟跗蹠部越长,能吸引到的雌鸟越多。环颈雉的主要炫耀姿态为典型的侧面型,雄鸟会环绕在雌鸟旁,边走边叫,时而猛跑几步,当接近雌鸟头侧时,则将靠近雌鸟一侧的翅下垂,另一侧向上伸,尾羽竖直,头部冠羽竖起,此外亦有点头炫耀、振翅鸣叫及追逐等其它炫耀姿势。重复数次后,有意交配的雌鸟腹部着地趴下,雄鸟当即跳上雌鸟背部并咬住雌鸟头羽,完成交配行为后恢复常态。
产卵抚育
环颈雉的产卵期多在6~7月,产卵前环颈雉就开始营巢,巢区通常选择在通风向阳、被草木隐蔽且食物丰富的较干燥地区,鸟巢建在灌木丛、草丛中的地面凹陷处,或是亲鸟在地面刨出的浅坑,巢内垫有落叶、枯草等巢材,巢呈碗状或盘状,大小约为23厘米×21厘米,深6~10厘米。每窝产卵4~22枚,南方种群产卵数偏少而卵偏大。卵橄榄黄色、土黄色、黄褐色、青灰色、灰白色等不同类型,卵大小约为45毫米x32毫米,重26克。中国北方种群通常一年繁殖一窝,而中国南方种群可达一年两窝,数量较北方少但卵较大。孵化由雌鸟负责,雄鸟在巢附近警戒。环颈雉东北亚种的孵化期平均在22~23天,雏鸟早成性,出壳羽干后即可随亲鸟出巢活动。幼鸟通常在10~11月龄达到性成熟,雄鸟比雌鸟性成熟晚约1个月。
人工饲养
养殖历史
早在1881年,美国就引进了华东环颈雉进行驯养杂交,在之后的20世纪70年代左右,日本、罗马尼亚等国也相继引进驯养,环颈雉人工养殖已取得一定成果,截止至2017年,中国饲养的环颈雉品种主要有左家雉鸡、中国环颈雉(美国七彩雉鸡)、天峨六画山鸡等数类。
养殖技术
种用环颈雉应选择发育良好、体格健壮且无明显缺陷的环颈雉,配种时可分大群配种或小房间配种,放种配对选在交配前5~10天为最宜,人工饲养的环颈雉繁殖期多在每年3月底至四月初,在4月中下旬即可产卵,通常每只雌鸟可产卵20~25枚。鸟卵采用人工孵化技术,在37.9℃~38.5℃下孵化约23天即出雏。
养殖管理
环颈雉的饲养管理可分为育雏期、青年期和种鸡三个阶段。雏鸡养殖阶段需及时断喙,注重饲喂营养,按时调整温度、饲养密度,并保持环境安静;青年环颈雉亦需及时二次断喙,按时转群,加强运动并控制体重;成年种雉饲喂时需注重营养调控,防暑降温,繁殖期间人为帮助确立“王子雉”地位,有计划实行交配轮换制,勤收蛋降低损失。
养殖环颈雉的主要病害通常分为传染病、普通疾病及寄生虫病三大类,常见病害如下:
常见疾病 | 危害 | 防治 |
鸡新城疫 | 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败血性传染病 | 接种疫苗预防 |
鸡白痢 | 鸡白痢沙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危害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 投喂药物预防治疗 |
球虫病 | 原虫寄生病,主要危害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 加强饲养管理,投喂药物预防 |
啄癖 | 环颈雉啄羽、啄肛、啄趾等现象,病因广泛。 | 适时断喙防治,伤雉及时隔离并对伤处消毒 |
维生素B2 | 营养缺乏症,患病雉生长缓慢、消瘦、足趾向内弯曲 | 补充营养物质防治 |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环颈雉分布广泛且种群数量大,截止到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预估其世界成熟种群数量约为1亿6580万~2亿1400万只,其中欧洲共计约有829万~1070万只成熟个体。但环颈雉的遗传多样性正在流失,1988年锡尔河亚种几乎灭绝,2007年,生活在高加索西部的指名亚种种群数量减少,2013年,生活在阿塞拜疆的高加索亚种已濒临灭绝。
致危因素
栖息地缩减、过度的狩猎活动及人工养殖威胁着野生环颈雉的种群数量和遗传多样性。环颈雉的飞翔与扩散能力较差,对栖息地依赖性高,林业采伐、毁林开荒、兴修公路等破坏其生态的行为,正使其生境不断退缩,威胁着环颈雉的生存和遗传多样性;作为一种珍贵的猎鸟,19世纪英国通过了狩猎法案后,每年约有4,500万人工饲养的环颈雉被释放到英国的森林中,其中每年被射杀的数量大约在2,500万只,而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初,中国境内每年捕杀的环颈雉数量可达数十万只;大量的人工繁殖及相互引种导致的种间杂交,污染了野生环颈雉的基因,威胁着该物种的多样性。
保护等级
2000年8月1日环颈雉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在201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无危(LC)。
主要价值
在中国2020年颁布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中,明确了环颈雉分类下的天峨六画山鸡、中国山鸡、左家雉鸡、申鸿七彩雉及美国七彩山鸡这五类属于家禽,可在符合相关法规的情况下被利用。人工繁育的环颈雉肉质细嫩鲜美,富含营养价值,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雄性环颈雉羽色华美,尾羽长兼具横斑,可做玩赏鸟,极具观赏价值;鸡肉可加工为食补保健品,皮毛则可制成观赏标本或工艺品,具有一定经济价值。
相关文化
环颈雉被引进到世界各地最初是出于食物需求,早在公元4世纪末期或5世纪初期,罗马美食家阿比修斯(Apicius)的美食中就包含了雉鸡饺子,后来狩猎运动才逐渐风行,环颈雉也随之成为猎鸟,在近几个世纪以来,被捕获并释放到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野外。
环颈雉有关的文化在中国同样源远流长。距今有三、四千年的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就已出现雉字,汉朝考订物类的书籍《尔雅》中也提到了雉。自古以来雉鸡的形象就出没于各类艺术作品中,唐朝诗人霍总的《雉朝飞》中“群群飞自乐,步步饮相随”形象的描述了雉鸡在野外生活的情景,宋朝画家李迪也以雉鸡为主题之一绘制出栩栩如生的《枫鹰雉鸡图》,在瓷绘艺术中亦可见雉鸡牡丹图,取“富贵至极”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