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伊战争(伊拉克和伊朗之间的边境战争)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10-17
小编整理:
两伊战争是20世纪80年代伊拉克和伊朗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战争的起因是伊拉克和伊朗之间存在领土和宗教分歧。战争的结果是伊朗获胜,萨达姆·侯赛因政权获得了胜利。 这场战争对中东地区和全球的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战争的伤亡和损失,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加剧,并持续到今天。两伊战争
伊拉克和伊朗之间的边境战争
两伊战争是在帝国主义挑动下,伊朗和伊拉克在1980年9月22日到1988年8月20日期间进行的一场边境战争。两伊战争爆发在冷战时期、持续8年之久。是“二战”以来伤亡人数最多、损失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对交战双方、中东地区乃至全球的国际政治格局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两伊交战的原因相当复杂,涉及到领土纠纷、宗教矛盾和民族仇恨,但伊拉克的泛阿拉伯主义与伊朗的泛伊斯兰主义双方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则是两伊战争爆发的真正根源。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两伊战争
英文名
Iran-Iraq war
发生时间
1980年9月22日
结束时间
1988年8月20日
发生地点
伊朗、伊拉克边境以及波斯湾
主要人物
伊朗: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伊拉克:萨达姆·侯赛因
结果
陷入僵局、双方皆宣布胜利
死亡人数
伊朗军队死亡估计35万人,伊拉克军队死亡估计18万人
受伤人数
伊朗军队受伤估计70万人,伊拉克军队受伤估计25万人
背景及起因
领土争端
两伊之间最突出的领土争端源于阿拉伯河的划界问题。阿拉伯河是由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汇流而成,最后注入波斯湾。全长205千米,其中100千米在伊拉克境内,10千米为两伊界河。围绕这条河的争夺由来已久。
1937年,两伊通过条约对边界做出调整,在伊朗的阿巴丹附近两国边界以靠近伊拉克一边的深水线为界。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石油资源日益重要,伊朗和伊拉克的竞争趋于激烈,伊朗越来越不能忍受这一重要油运航道为伊拉克所控制。1969年,伊朗国王巴列维单方面废除了1937年条约,导致两国断交。1975年,双方一度达成协议,同意以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线为两国水上边界,为此伊朗应让出原属伊拉克的部分地区共300平方千米,作为伊拉克因水上边界改划受到损失的补偿。但伊朗并未履行协议,迟迟没有把上述地区交给伊拉克。伊拉克对此极为不满。1980年,伊拉克萨达姆总统宣布废除1975年协议。两伊边界领土争端骤然升级。
石油问题
伊朗的胡泽斯坦省位于阿拉伯河下游地区,是伊朗粮食和石油产地,地理位置与战略价值都很重要。伊拉克当局一直对胡泽斯坦省怀有领土野心,如果占领胡泽斯坦省,不仅可以占领阿拉伯河下游的整个流域,还可以打击伊斯兰革命后尚未稳定的伊朗伊斯兰政权。最为重要的是,此举可以使伊拉克在战略上控制波斯湾,便于国内的石油出口,进一步控制该地区的石油贸易。从两国自身资源条件以及战争手段来看,两伊战争的战略意图并不是争夺石油资源,而是争取对石油资源的控制权。对于伊朗和伊拉克,针对石油资源的控制权并不意味着侵略、占领对方石油产地,而是拥有本国石油出口通道、市场以及在海湾地区产油国中的话语权和地位。
宗教矛盾
什叶派和逊尼派的矛盾
两伊正好处于两大文明的交汇处,伊朗继承了古波斯文化传统,伊拉克属于阿拉伯文化圈。两伊虽然都信奉伊斯兰教,但教徒却分属两大教派。95%的伊朗居民属于什叶派,伊拉克有60%的教徒也属于什叶派,但国家政权长期掌握在逊尼派手中。两派在对宗教教义的解释上存在不同,对政权的态度也不同。两个教派的矛盾加剧了两国的紧张关系。
民族矛盾
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矛盾
公元226年,波斯人推翻安息王朝,建立了波斯帝国,征服了阿拉伯人。公元651年,阿拉伯人趁着波斯帝国和东罗马帝国鏖战,起兵灭了波斯帝国,又反过来奴役了波斯人。阿拉伯帝国灭亡后,波斯人和阿拉伯人都成了被征服者。双方的遭遇并没有让两个民族握手言和,反而是更加敌视。再加上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十分凶悍、崇尚武力,使得双方很多时候都不考虑后果,多次兵戎相见,积怨甚深。
域外力量的影响
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开辟了一条现代化道路。这场革命的领袖赛义德 ·鲁胡拉 ·霍梅尼,他的对外政策主张既是基于什叶派伊斯兰教的教义。霍梅尼把伊斯兰国家衰落的原因归结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伊斯兰的掠夺、改造、渗透。伊斯兰国家之所以在世界政治领域丧失自身的建设性的作用,是因为教法学家没有在穆斯林世界掌权,真正公平正义的秩序没有建立;西方主导建立的不公正的世界秩序强加于伊斯兰国家,并导致穆斯林世界分裂、石油财富被不合理的剥削;没有形成能代表广大穆斯林利益的真正意义上的伊斯兰政府。霍梅尼的美国观在实践当中让伊朗在中东地区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且逐渐发挥区域大国的影响力;但同时在对外尤其是与美国的交往中受到了美国的制裁与封锁,导致了两国关系急剧恶化。伊朗“伊斯兰革命”的主张,对西方世界全盘否定的态度,使西方国家深表忧虑。特别是美国,自然把伊朗视为自己在海湾利益的最大威胁者。遏制和打击霍梅尼势力的增长与扩张,成为西方国家的一致目标。
战争准备
军事力量对比
战前,两伊都进行了一系列战争准备工作。伊拉克方面突击开展外交攻势,争取国际社会特别是海湾国家的同情和支持,利用边境冲突掩护地面部队的调动。伊朗方面则不惜重金大量购买武器装备,力图依靠经济和军事实力上的优势胜过伊拉克。
战前两伊都进行了战争准备。伊拉克的准备更为充分,伊朗的经济军事实力和潜力均胜过伊拉克。伊拉克总兵力22万人,其中陆军19万人;海军4000余人,各种舰艇43艘;空军2.8万人,各种飞机500余架。此外,还有人民军10万人,预备役部队25万人。伊朗军队经过霍梅尼大规模清洗,总兵力24万人,其中陆军15万人;海军2万多人,各种舰艇80余艘;空军7万人。还有新组建的伊朗革命卫队9万人,预备役部队30万人。战前双方都采取了一系列临战措施。伊拉克方面,制造“和平”空气,麻痹伊朗;突击开展外交攻势,争取国际社会特别是海湾国家的同情和支持;利用边境冲突掩护地面部队的调动。伊朗方面,事先对伊拉克的进攻企图有所察觉,并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霍梅尼授权总统全权指挥国防部的神职人员,并释放一批被捕的前国王统治时期的军官和飞行员;突击购置武器装备,不惜一切代价购买零配件和设备;空军战斗机秘密向国内纵深基地转移,并紧急修好约200架F-4、F-14战斗机;积极改善外交上的孤立地位。
战争经过
第一阶段:伊拉克进攻,1980年9月至10月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出动大批飞机袭击伊朗首都德黑兰等15个城市和7个空军基地。事实上在这轮空袭中只有少量的伊朗战机被摧毁。原因也是多样的,一部分是伊朗自身的战机整备率就极低,并没有太多可供摧毁的目标;另一部分是伊拉克空军没有对目标实施轮番多次攻击,打击效能极为有限。1980年9月23日凌晨3点,伊拉克地面作战部队5个师又2个旅,约5万人、1200辆坦克越过边境,在北起席林堡,南至阿巴丹的480公里的战线上,分北、中、南三路大军向伊朗境内大举推进。伊朗仓促应战,随即派空军袭击了伊拉克境内16个目标,但地面部队不断后撤,未能挡住伊拉克军队的猛攻。进入10月以后,双方不断调整兵力部署,伊朗由原有的4个师增至7个师,并在梅赫兰、霍市多次组织反击。伊拉克军队在初战得手之后由于深入太快,后勤补给跟不上进展,加之地形不利,又遭伊朗军队特别是革命卫队的顽强抵抗,进攻速度开始放慢,伊朗终于基本上稳住了阵脚,迟滞了伊拉克军队的初战势头。虽然如此,伊拉克军队在巩固战果的基础上仍在向前推进。1980年10月末至11月初,伊拉克占领了伊朗约2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控制了阿拉伯河东岸的狭长地带。南部战线入侵深度达90公里。并于11月3日包围了伊朗石油中心阿巴丹。在战争的第一阶段,伊拉克利用突然袭击的作战方式,赢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第二阶段:伊朗发动局部反攻,伊拉克由攻转守阶段,1980年11月至1982年2月
从11月开始,伊朗军队在北线向伊拉克阵地频频反击,但收效甚微。而在中路和南路,伊拉克军队均遭伊朗军队、革命卫队及民众组织的顽强抗击,未取得进展。至12月底,伊拉克在北线马里万地区开辟了新战场,使整个战线由原来的480公里延长到620公里。伊朗方面调整部署,加强重镇的防守。战线基本稳定在阿巴丹至阿瓦士、提斯孚尔、沙赫阿巴德一线。其后北线冰冻雪封,南线进入雨季,双方战争消耗都很大,兵员不足,补给困难。交战暂处间歇状态。1981年1月之后,伊朗以毛拉、伊斯兰卫队和正规军组成的混合军队向伊拉克军队实施局部反攻,虽然未取得很大进展,但鼓舞了士气。伊拉克军队也由于战线过长,兵力分散,攻坚能力有限,再发动大规模攻势已力不从心,其被动的态势日渐明显。从1981年第3季度开始,伊朗在阻滞了伊拉克军队的进攻势头以后,不失时机地由局部反击转入全面反攻。1981年9月底,伊朗在南部战线集中数十万大军,发动了大规模的阿巴丹反击战,歼灭伊拉克1个师,解除了伊拉克对阿巴丹的围困,打开了由此通往阿瓦士、达尔赫文的通路。1981年11月,伊朗军队在中部地区发动了布斯坦战役,击溃了伊拉克1个旅,击毁坦克150辆,收复了布斯坦镇。伊拉克为扭转败势,于1982年2月以两个师向伊朗的布斯坦守军发动进攻,结果未能得手。至此,中部战场的态势继续朝着有利于伊朗的方向发展。
第三阶段:伊朗进攻阶段,1982年3月至1984年3月
3月22日凌晨,伊朗出动正规军3个师和部分革命卫队,发动了代号为"胜利行动"的反攻战役。其主力在提斯孚尔和舒什地区切断了伊拉克南北两线军队的联系。经过8天激战,伊朗军队突破了伊拉克中线防御,重创伊拉克两个师,全歼两个旅,俘万余人,缴获上百辆坦克和装甲车,收复了扎赫阿巴斯、艾因霍什等重要城镇,共200平方公里的失地,伊拉克军被迫后撤30至60公里。随后,伊朗调整部署,先后将两个师和大批坦克、装甲车由中线调往霍拉姆沙赫尔方向,同时调4万名革命卫队队员前往阿瓦士西南地区。1982年4月30日,伊朗发动了代号为"圣城行动"的进攻战役,主力部队在达尔文一带越过卡隆河,突破了伊拉克军的防线,南下迫近霍拉姆沙赫尔城。1982年5月24日发起总攻,一举攻克霍市。1982年6月10日,伊拉克宣布单方面停火,承认1975年阿尔及尔协议继续有效。10天以后,又宣布从伊朗境内撤回全部军队。至1982年6月29日,军队基本撤出,两国边界暂时恢复到战前状态。1982年7月13日,伊朗集中10万大军在猛烈炮火支持下,在宽60公里的正面,兵分三路对伊拉克发动了代号为"斋月行动"的大规模进攻,深入伊拉克境内8至20公里。随后在伊拉克军队的反击下虽有所退却,但战斗已经开始在伊拉克境内进行了。1982年7月28日,伊朗军队强行攻击,又向伊拉克境内推进了10公里。双方开始了拉据战。1982年10月1日,伊朗出动地面部队5万人,控制了曼达利至纳夫塔纳之间的战略公路,对巴格达造成威胁。1982年11月1日,伊朗军队又在中线提斯孚尔以西地区发动了代号为"穆哈拉姆"的攻势。至此,伊拉克欲战不能,欲和不得,完全陷入被动的局面。1983年2月以后,伊朗在中线和北线再次发动了以曙光、曙光一号至六号命名的一系列小规模攻势。伊拉克基本守住了防线。但其南部的石油产区马季农岛和一些边境地区被伊朗占领。其中,在曙光二号攻势期间,伊拉克首次大规模使用包括氯气、芥子气在内的多种神经毒气。至1984年3月底,伊朗的攻势基本停止。
第四阶段:1984年4月至1988年8月
这个阶段持续时间较长,双方经过连年征战,均已疲惫不堪,战线呈犬牙交错和相对固定局面。为了迫使伊朗罢兵言和,伊拉克从1984年开始采取"以战迫和"的方针,在地面和海上连续对伊朗主动出击,并在战斗中多次使用化学武器。1984年5月13日,伊朗战机炸毁了向英国运送石油的科威特油轮“乌姆卡巴希”号,标志着“袭船战”进入无差别打击阶段。袭船战是主动攻击对方油轮和货轮,以打击对方经济力量的战争形式。伊朗此时也无力发动大规模地面进攻,因而采取了以长期消耗战拖垮伊拉克的战略。在前线不同地段发动中、小规模的有限进攻,力图尽可能多地占领土地。1986年,两伊战争再趋激烈,除加强地面交火之外,海上"袭船战"也日益升级,双方遭到袭击的船只达106艘。"袭船战"中非交战国的船只也被波及,包括世界上最大船只诺克·耐维斯号在内的许多舰船都在两伊所进行的袭船战中受损。因此科威特于1986年底先后两次向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提出护航。联合国为避免战争进一步升级,于1987年7月20日一致通过了第598号决议,促使两伊停火,但两伊之间积怨深久,谁也不肯让步。1988年,两伊战争出现重大转机。1988年2月至4月,双方使用数百枚导弹袭击对方城镇。在相持中,伊拉克逐渐占上风。1988年4月17日,伊拉克军队发动"斋月"攻势,次日收复了被伊朗占领两年的法奥地区。
两伊战争各方的停火努力
1980年9月26日联合国就召开了会议并通过了促使两国停战的决议,然后便是旷日持久的外交努力和明暗博弈。1982年7月,安理会敦促交战双方停火撒军,并派遣观察团进行监督。1983年5月,联合国派特派团访问两伊境内遭受军事攻击的平民区。1984年3月,又派出调查团前往调查是否使用化学武器,再次呼吁停火。6月,安理会谴责了对来往科威特和沙特各港口商船的攻击。在战争期间,美苏等国向两伊提供了大量武器,插手地区事务。1987年7月20日,安理会通过598号决议,要求两伊立即停火、撤军、交换战俘及和平解决冲突,并决定首次引用联合国宪章第39,40条的规定,即如有一方拒绝执行,安理会将“开会审议确保决议获得遵守的进一步措施”,次日,伊拉克宣布予以接受,在各方压力下,1988年7月18日,伊朗宣布接受598号决议。8月20日,双方正式停火。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结束。双方一直到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危机爆发后,伊朗利用危机逼使伊拉克最终接受了伊朗的和平条件──承认伊朗对阿拉伯河的一半主权,并从伊朗领土撤出了军队。两伊战争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一些国家和组织多方进行调解。1987年7月,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决议,要求两伊立即停火。伊拉克表示接受,伊朗没有明确表态。1988年4月,伊拉克军队发动进攻,再次攻入伊朗境内。美国等国对安理会施加压力,要求对伊朗实行经济制裁。
战争结果
1988年7月,在军事和外交压力下,伊朗终于同意停火。双方长达八年的战争至此结束。近八年的两伊战争使伊拉克元气大伤,经济形势急剧恶化、物资严重短缺、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失业率上升、产油设备遭到破坏、海上油路中断、石油产量锐减、石油收入竟不及战争前的1%。战争使得伊拉克债台高筑。据西方观察家估计,外债800亿美元左右,资金的缺乏使国家财政和国民生活均处于艰难状态。一向缺少劳动力的伊拉克开始出现失业现象,通货膨胀率达每年40%。1990年,伊拉克石油收入的二分之一用于偿还战争期间的外债。然而,国际市场油价大幅下跌,1990年6月跌至每桶11美元,伊拉克石油收入锐减,经济重建进程步履维艰。 总之,两伊战争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战争影响
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
两伊战争的消耗是第二次世界以来局部战争历史上罕见的。8年中,由于相互攻击经济目标,两国军费开支和经济损失总计达六千亿美元,仅军支一项,双方共耗费两千多亿美元。在收入减少的同时,两伊为支撑战争都加大了军费开支,军费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伊朗为60%,伊拉克为164%。这使战前外汇储备370亿美元的伊拉克变成了负债800多亿美元的债务国。交战双方人员伤亡148万人,被俘8万人。其中伊朗军队死亡35万人,受伤70万人,被俘3万人,损失作战飞机约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伊拉克军队死亡18万人,受伤25万人,被俘5万人,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同时,非交战国也蒙受巨大损失,被击沉击毁船只90艘,击伤546艘,另有90艘被困于阿拉伯河,大部分损坏。
国内政治问题
伊拉克正规军队由战前的24万人发展到战后的120万人,一向缺少劳动力的伊拉克开始出现失业,通货膨胀率达每年40%。战后大量被裁撤的退伍军人面临严重的失业问题,对伊拉克的社会治安和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伊朗依旧遇到粮食缺乏、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等经济问题。但由伊朗伊斯兰革命所引发的若干问题,在伊拉克入侵时已得到缓解,政府能够加强对军队的控制。两伊战争加强了民族凝聚力,提高了霍梅尼政府的威望。
赔偿及重建工作
战后联合国对两伊战争责任进行了调查,认为萨达姆应对发动两伊战争负责。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伊拉克应当向伊朗支付970亿美元战争赔款,而德黑兰认为,两伊战争给伊朗造成了高达1万亿美元的直接损失。伊拉克政府对此表态,称战争赔款问题在拉夫桑贾尼任伊朗总统期间已经解决,伊朗不应再提战争赔款问题。伊拉克百废待兴,急需经济重建资金,尽管国际社会大量减免萨达姆政权所欠债务,但是,据估计伊拉克所欠外债仍高达1000亿美元。从伊拉克的立场看,伊拉克愿就发动两伊战争向伊朗进行真诚的道歉,但是不会支付巨额战争赔款。
伊拉克的重建工作从1991年以后就开始了。除联合国986号决议“石油换食品计划”之外,广泛存在的石油走私活动使伊拉克获得大量资金,也使伊拉克周边国家从中受益。所以即使联合国不解除制裁,伊拉克的重建资金也是有保障的。一旦联合国结束制裁,凭借丰富的石油资源,伊拉克可以迅速恢复战前的繁荣。
阿拉伯国家的分化
两伊战争,阿拉伯国家发生分化,埃及、约旦和沙特或明或暗支特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和南也门等则会开支持伊朗,土耳其基本保持中立。在两伊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时,叙利亚关闭了经过其领土的一条伊拉克输油管道,给伊拉克造成巨大损失,叙利亚和伊拉克的矛盾日益加剧。同时,对伊朗输出“伊斯兰革命”深怀恐惧的埃及、约旦、科威特等国,则向伊拉克提供了数百亿美元的援助,伊朗采取袭击这些国家的油船进行报复。
对国际势力的影响
两伊战争为国际势力,首先是美苏两个大国插手两伊战争,进而影响海湾和中东地区形势提供了三个“契机”。
- 由于伊朗鲜明的反美和反西方政策,在两伊战争中,美国和西方的总体政策是支持伊拉克,通过战争达到削弱伊朗现政权的目的,因而美国和西方各国对伊朗实行武器禁运,但这又为苏联的介入提供了机会。苏联希望借此削弱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影响,因此直接或间接地支特伊朗。
- 两伊开始“袭船战”后,一此承担运油业务的国家呼吁国际社会给予保护。美国担心会直接卷入两伊战争,迟迟没有回应。苏联认为这是渗入海湾的又一个良机,则立即抓住这一机会,表示可以提供护航,引起阿拉伯世界的关注。美国不敢怠慢,急忙答应提供护航。这样,美苏两国军舰都“名正言顺”地进入了海湾地区。
- 在两伊战争结束后,两国军舰理应撤出该地区。但苏联利用美国不会轻易放弃在海湾的军事存在的考虑,要求所有非海湾国家军舰全部撤出海湾地区。不出所料,这一建议遭到美国拒绝。美苏两国军舰叉这样“权利平等”地留在了海湾。美苏两国在海湾的军事存在,为两国插手海湾事务,左右海湾局势提供了方便。
双方战术
三路突击
萨达姆的战略目标没能实现,但地面进攻仍按时打响。1980年9月23日,伊拉克军队跨过边境线,分三路向伊朗纵深推进,其主力是北路和中路的4个步兵师,目标是直取伊朗产油区胡泽斯坦省,以便将阿拉伯河与伊朗内陆隔开,并在此建立受伊拉克控制的“缓冲区”。为了达成战略目标,伊拉克还出动1个装甲师和1个摩托化步兵师向南进攻霍拉姆沙赫尔和阿巴丹,试图迷惑伊朗。伊拉克军队的进攻起初未遭到伊朗方面的有效抵抗,因为后者根本没有准备。例如伊拉克进攻重镇席林堡时,当地伊朗守军只有一个不满员的师。正因为指挥失灵,伊朗在战争之初无法组织起有效防御。战至1980年10月中旬,伊拉克军队已深入伊朗国境40千米至80千米,夺取了席林堡、霍拉姆沙赫尔等重要城市。不过,萨达姆所期待的伊朗军队崩溃的局面却始终没有出现。
人海战术
1981年5月,伊朗开始收复胡泽斯坦省沦陷区,重点是解救遭围困半年多的石油输出港阿巴丹。虽然萨达姆对伊朗的反攻早有预料,但仍被打得狼狈不堪。激战3天,伊朗2个步兵师和1个革命卫队旅在坦克和炮兵的支援下,成功将围攻阿巴丹的伊拉克军队赶过卡伦河。阿巴丹惨败,失败情绪蔓延导致伊拉克军队出现严重的逃兵现象。另一方面,伊朗又于1981年11月29日至12月7日投入7个革命卫队旅和7个正规军旅,发起代号“耶路撒冷之路”的攻势,成功击溃伊拉克2个师1个旅,夺回胡泽斯坦的重要城市博斯坦。值得一提的是,伊朗在博斯坦首次尝试了“人海”战术。当地时间1981年11月30日上午10时,伊拉克士兵正躺在博斯坦阵地外晒太阳,突然炮弹如雨落下,伊拉克士兵连滚带爬地躲入战壕。等到炮火延伸射击后,他们透过逐渐消散的硝烟看到,上万名革命卫队少年高喊口号,一排排地用身体引爆地雷,为坦克进攻扫清道路,接着大批革命卫队穿过雷区,迅速突破伊拉克人的防线,攻克了伊拉克经营近一年的堡垒。战至1982年5月,伊朗境内的伊拉克军队基本被肃清,战争又回到两伊传统边界上。
战争评价
美国陆军上校乔·雷伯恩和弗兰克·索布查克在美国《陆军时报》上写道:截至2018年这一研究结束时,伊朗似乎是这场战争“唯一的胜利者”。
伊拉克总统萨达姆表示,作为穆斯林和近邻,伊拉克准备同伊朗翻开两国关系的新篇章。他呼吁伊朗领导人放弃对伊拉克的敌视态度,在伊斯兰睦邻的基础上建立两伊友谊。
两伊战争停战,霍梅尼说:“这是喝了一杯毒药。”对霍梅尼来说,他不想结束战争,而是在联合国和美国、苏联的压力下结束了战争,事实上,他吞下了毒药,心中痛苦。
两伊战争,这个被世界军界评论为“先进武器打低水平战争”最典型范例,当时自吹的世界军事强国,动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先进武器(包括化学武器),F-14、F-4、幻影战斗机、飞毛腿导弹,打了8年,死伤百万人,最后掐得筋疲力尽,民不聊生,谁也奈何不得,差点经济崩溃亡国,最后停战了事。
曾在伊拉克旅居两年的李伟建深有感触:“两伊战争开始前的半年,作为中东石油大国,伊拉克是一个发展非常好的国家,那时已经有高速公路,基本家家都有小别墅和小汽车。后来,两伊战争爆发,伊拉克和伊朗反复拉锯,伊拉克的局势每况愈下:物资供应紧张、社会环境急剧恶化、经济基础遭到严重破坏。此后,经历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两次重创,伊拉克倒退回了更早的年代,想要重新恢复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
相关书籍
相关书籍
书名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 | 页数 |
《外国对两伊战争的评论》 | 军事科学院外军研究部 编 | 解放军出版社 | 1988-01 | 345页 |
《伊朗前传》 | [英]卡韦赫·法鲁赫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2020-04 | 424页 |
《差不多两人的战争》 | [意]哈米德•齐亚拉提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6-03 | 162页 |
《美军战地记者伊拉克战争亲历记》 | 埃文·赖特 |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 2006-07 | 398页 |
《三万亿美元的战争》 | [美]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 / 琳达·J·比尔米斯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0-03-01 | 209页 |
《伊拉克战争》 | 展学习 | 人民出版社 | 2004-07 | 429页 |
《亲历伊拉克战争》 | 赵建伟 | 新华出版社 | 2006-10 | 318页 |
《伊拉克战争之谜》 | 刘义昌 | 长征出版社 | 2004-10 | 290页 |
相关影视
相关影视
片名 | 类型 | 制片国家/地区 | 语言 | 上映日期 |
失落的海峡 | 剧情 / 战争 | 伊朗 | 波斯语 | 2018-02-03 |
气息 | 剧情 / 奇幻 | 伊朗 | 波斯语 | 2016-02-01 |
杀戮一代 | 剧情 / 战争 | 美国 / 英国 | 英语 | 2008-07-13 |
揭秘:伊拉克战争的真相 | 纪录片 / 战争 | 美国 | 英语 | 2004-11-03 |
摄影师眼中的伊拉克战争 | 纪录片 / 战争 | 日本 | 日语 | 2004-04-24 |
战争,爱情,上帝和疯狂 | 纪录片 | 英国 / 伊拉克 | 阿拉伯语 | 2008 |
揭秘伊拉克战争 | 纪录片 | 中国大陆 | 汉语普通话 | 2013-08-26 |
两伊战地爱情故事 | 剧情 | 伊朗 | 波斯语 | 2015 |
伊战十年 | 纪录片 | 中国大陆 | 汉语普通话 | 2013-0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