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中国特种水产品养殖种类之一)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10-23
小编整理:
泥鳅是一种常见的鱼类,广泛分布于亚洲和欧洲的部分地区,包括中国、日本、朝鲜和俄罗斯等国家。在中国,泥鳅主要分布在长江和珠江流域,被认为是一种特种水产品。它们通常生活在河流、湖泊、池塘和水库等水域中,属于鳅科鱼类。 泥鳅在水产养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们的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强、养殖成本相对较低,并且可以用于多种食用方式。在中国,泥鳅是特种水产品养殖中的主要种类之一,被广泛地用于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此外,泥鳅还可以在稻田中进行养殖,这不仅可以提高稻田的产量,同时也有利于改善稻田的生态环境。 总的来说,泥鳅是一种常见的鱼类,广泛分布于亚洲和欧洲的部分地区。在中国,泥鳅被认为是一种特种水产品,被广泛地用于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等水产养殖中。泥鳅
中国特种水产品养殖种类之一
1/2
视频百科 01:12
形态特征
泥鳅体细长,体高与体长之比为1.7:8。头小而尖,呈锥形。身体腹鳍以前部分呈圆筒状,其后渐侧扁。口小,呈马蹄形,亚下位。须具5对(其中吻端1对,上颌1对,口角1对,下唇2 对)。眼小,侧上位,近头顶边缘。眼间距较宽,宽度大于眼径的1~3倍,无眼下刺。鼻孔小,位于眼前方,与眼在同一水平线上。鳃孔较小,鳃颊与锯膜相连,鳃耙短。下咽齿1行,咽齿10~14枚。背鳍较短,外缘呈弧形,基部稍长。雌鱼胸鳍稍宽,雄鱼较窄。雌鱼腹鳍短小,雄鱼可超过肛门。臀鳍小,末端凸出。尾鳍较宽,圆形。尾柄较低,侧扁。肛门在臀鳍基部前方。鳞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侧线鳞为125~150牧,头部无鳞。泥鳅视觉很差,但触角、味觉极灵敏。体背部及两侧深灰色,腹部灰白色或浅黄色,其体色可随栖息环境而变化。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泥鳅广泛分布在日本、朝鲜、俄罗斯、印度、摩洛哥及中国等国家。在中国,除青藏高原外,泥鳅可在各地河川、沟渠、水田、池塘、湖泊及水库等天然淡水水域中生存,尤其在长江和珠江流域中下游分布较广,群体数量较大。
栖息水域
泥鳅属于底层温水性鱼类,喜栖息于静水或缓流水下有机质丰富的软泥表层、中性略偏酸的环境中。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泥鳅喜阴怕阳,喜浅怕深。眼退化,视觉不发达,对光不敏感。白天多潜伏在水底,傍晚才出来摄食。一般情况下,泥鳅不会游到水体的上、中层活动。生长适温范围为15~30℃,最适25~27℃。当水温在15℃以下或30℃以上时,食欲减退,生长缓慢;当水温在6℃以下或34℃以上时,钻入泥中,处于不食不动的休眠状态。
觅食
泥鳅杂食性,眼退化,视觉不发达,主要靠灵敏的触角和味觉来选择食物,其摄食方式为半主动式。泥鳅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食物种类有所不同。幼体阶段,体长3厘米以下时,主要摄食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动物性饵料;体长在5厘米以上时,由于食最增大及受天然饵料的限制,由食动物性饵料转变为杂食性饵料,主要摄食甲壳类、摇蚊幼虫、丝蚯蚓、蚬子、幼螺、水生昆虫等底栖无脊椎动物,同时摄食丝状藻、硅藻、植物的碎片及腐殖质等。
呼吸
泥鳅除了用鳃呼吸外,肠和皮肤也能呼吸。当水中乏氧时,能跃出水吞空气入肠呼吸。天气闷热和降雨前,由于水中缺氧,泥鳅常游到水面,故有气象鱼(weather fish)之称。枯水时能钻入泥内以肠壁血管呼吸。
社交
泥鳅不具有攻击性,常与其他鱼类或者泥鳅一起追逐嬉戏,但是不会攻击它们。当有流水,水中溶解氧丰富时,泥鳅喜欢成群聚集、溯流戏水,非常活跃。
生长繁殖
繁殖过程
泥鳅一年可达性成熟,为一年多次产卵鱼类。通常是4~8月,而以5~6月为产卵旺盛期。繁殖水温在18~30℃,最适水温为22~28℃。泥鳅在水温18~20℃时,多在晴天早晨产卵;水温在25℃以上时,常在雨后或水温较低的时候产卵。每次产卵时间较长,一般排卵结束需要4~7天,每次排卵数量可达到200~300粒。
泥鳅怀卵量与个体大小有关,一般体长10cm个体的怀卵量为0.7万~1万粒;体长12~15cm的个体怀卵量1.2万~1.8万粒,体长20cm的雕性个体怀卵量可达2.4万粒左右。卵为黄色,半黏性,呈圆形,卵径1.2~1.5mm。排出后常黏附在水草或其他物体上。受精卵在20~28℃的水温中都能孵化,适水温为25~28℃,受精卵经2~3天即可孵化成鳅苗。
生长过程
自然环境中,泥鳅生长较慢。刚孵出的泥鳅苗,一般体长3~4mm、一个月后长到2~3cm、6个月达5~7cm,体重2~3g。孵化10个月后,体长达9~10cm,体重6~7g。此后,雌鳅生长比雄鳅快。雌鳅最大个体可达20cm,重100g左右;雄鳅可达17cm,重50g左右。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刚孵出的泥鳅苗经15天培育即可长至3cm以上,当年可长至10~12cm,即每千克80~100 尾的商品鳅。泥鳅当年生长最快,从第2年起生长速度趋缓,寿命通常为7 - 10年。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泥鳅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繁殖力强、运输方便、易养殖、饵料易得、养殖成本低,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对象之一。泥鳅在国际上的养殖历史较长,在日本及东南亚某些国家很早就有泥鳅的养殖生产,尤其是日本较早。早在1944年,日本川村智次郎先生将脑下垂体制荷尔蒙激素注射液应用在泥鳅的人工采卵上后,泥鳅的全人工养殖、规模养殖以及泥鳅优良品种的选育等逐步发展,成为日本具有发展前景的水产养殖业。
中国泥鳅养殖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但养殖进展缓慢,规模小,许多地方以天然捕捞为主。90年代后期,泥鳅养殖向规模化生产发展。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对泥鳅的需求量增加,然而自然产量却在下滑。因此,四川、山东、浙江、湖北、广东等,在捕捞野生泥鳅的基础上,还积极发展养殖业。尤其是在2002年,韩国客商曹炯武从江苏赣榆县墩尚镇大量收购野生泥鳅贩运出口后。到2007年,中国13家泥鳅加工、出口龙头企业中,江苏赣榆县墩尚镇独占8家,泥鳅出口量占中国的九成以上。泥鳅在中国已被列为特种水产品养殖种类之一,不仅中国市场需求旺盛,而且国际市场销路很好,是中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以日本、韩国需求量最大。根据2022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统计,2021年中国鳅养殖产量达36.7万吨。
营养价值
泥鳅肉质优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食用部分占比达80%。泥鳅中的蛋白质占身体的20%左右,而脂肪仅占身体的2%,是一种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泥鳅可食用的部分每100g含蛋白质9.6g,还含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如赖氨酸等)、微量元素和大量的维生素。
药用价值
可入药。味甘,性平,入脾、肺经。功能补中,祛湿,醒酒,止渴,壮阳。主治消渴,阳痿,黄疸,皮肤湿疹等。被誉为“水中人参”。
人工养殖
养殖方式
泥鳅是小型鱼类,又具有肠呼吸的功能,对水中溶氧要求比其他鱼类低,适合浅水、小水体养殖。主要养殖模式有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网箱养殖、木箱养殖、庭院养殖,还可以与其他水产动物混养等。
环境条件
养殖场选择在温暖潮湿、通风向阳的区域建场,避开喧闹的场所,周围无畜禽养殖场、垃圾场等污染源。泥鳅对养殖用水要求不严格,要保证水源水充足,排灌方便。土壤宜选择富含腐殖质的保水性强的黏土。
放养及喂养
鱼种可以天然捕捞、自然繁殖,也可以人工催产。放养前一天清池,深耕淤泥,施肥。放养时挑选无伤无病的鱼种,并进行消毒处理。喂养一般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水温高于32℃或低于8℃时停喂。当泥鳅长至15—20g时,就可捕捞上市。另外,泥鳅有逃逸的行为,在养殖时需注意。
病害防治
常见疾病
常见病 | 病因 | 发病时间及症状 | 危害 |
水霉病 | 水霉菌 | 水一年四季都可发生,高峰期在早春和晚冬。易发生于孵化阶段,水温较低,受精卵易患此病。鱼体受伤后,也易发生此病。症状:病鳅行动迟缓,食欲减退。病初出现小白斑,后发展呈灰白色棉絮状绒毛,肉眼可见 | |
烂鳍病 | 短杆菌 | 主要流行于夏季,发病率较高。症状:初期鳍条基部充血,鳍条附近的皮膜腐烂;严重时鳍条脱落,肌肉红肿,腹部及肛门周围充血 | 泥鳅不摄食,衰弱至死 |
烂鳃病 | 柱状曲绕杆菌 | 水温15℃以上时流行。症状:体色发黑,鳃丝腐烂发白,尖端软骨外露,鳃上有污泥,多黏液 | |
肠炎病 | 肠型点状气单胞菌 | 水温25~30℃时是发病高峰期。症状:不摄食,常离群独游,动作迟缓、呆滞,体表无光泽。肛口红肿、有黄色黏液溢出。肠内无食物或后段肠有少量食物和消化废物,肠壁充血呈红色,严重时呈紫红色 | 死亡率高达90%以上 |
赤皮病 | 荧光假单胞菌 | 症状:常浮于水面,游动缓慢,反应迟钝。体表充血发炎,鳍或鳍基充血,鳍腐烂或缺失,易感染水霉菌 | 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 |
打印病 | 嗜水气单胞菌 | 夏秋季节流行。症状:鳅鱼尾部两侧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红肿病灶,有如打上红色印章 | |
车轮虫病 | 车轮虫 | 5~8月份发病较多。症状:常出现白斑,甚至大面积变白,游动缓慢,呆滞、呼吸吃力。刚孵出不久的鳅苗严重感染时,苗群集体沿池边绕游,神经质地狂摆、跃动 | 鳃部充血、皮肤溃烂而死 |
小瓜虫病 | 多子小瓜虫 | 症状:主要寄生在皮肤、鳍、鳃等部位,形成胞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严重时鱼体浑身可见小白点,故又称白点病 | 可造成大批死亡,其死亡率可达60%~70% |
气泡病 | 水中氧气或其他气体过饱和 | 症状:肠道中出现气泡,常因气泡浮力而浮于水面,很难向下游入水中 | 主要危害泥鳅夏花,且个体越小越易犯病,严重时可导致全部死亡 |
其他生物敌害,如鸟、水蛇、青蛙、黄鳝、水蜈蚣等;非生物伤害,如农药中毒 | |||
参考资料: |
预防措施
养鳅池要进行消毒;及时捞出池中死鱼,收集起来深埋或焚烧;经常加注新水或换水;饲料要安全、卫生、新鲜、适口;池塘种植浮萍、水花生等,改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