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武能(代表作《圆梦初记》)
杨武能(1938- ),重庆人,德语翻译家。1957年入南京大学德语专业学习。1978年至198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冯至先生研修德语文学,主攻歌德研究。译作有《少年维特的烦恼》,《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等,有《杨武能译文集》(11卷)行世。已出版论著《歌德与中国》《三叶集》等。 现为四川大学教授。 2018年11月19日,杨武能荣获中国翻译界最高奖——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杨武能
男
1938
汉族
中国
重庆市武隆县
南京大学德语专业
文学
2000 年荣获联邦德国总统约翰尼斯·劳颁授的“国家功勋奖章”
歌德与中国
人物简介
1953年春初中毕业于重庆育才学校。
杨武能教授
1956年秋高中毕业于重庆一中,考入 西南俄文专科学校俄语专业。1957年秋转学南京大学德语专业,1962年秋毕业分配到四川外语学院任教,1977年晋升讲师。
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冯至教授研修德语文学,主攻歌德研究。
1981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分配到社科院外文所从事研究工作。1983年调四川外语学院任副教授,副院长。
1990年调四川大学任教授,1992至1997年任四川大学欧洲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现为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四川翻译文学学会会长,四川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国译协理事,国际歌德协会,国际日尔曼学协会会员。
1983年和1988年获得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奖学金。
1982年以来十余次赴国外研究讲学,出席国际学术会议。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女儿杨悦也是德语翻译。
主要成就
学术成就: 1960 年开始发表译作,已出版《浮士德》、《少年维特的烦恼》、《格林童话全集》、《海涅诗选》、《茵梦湖》、《纳尔齐斯与哥尔德蒙》以及《魔山》等经典译著 3 0 余种,并有《杨武能译文集》( 11 卷)行世。 1979 年至今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已出版论著《歌德与中国》、《走近歌德》、《三叶集》和 Goethe in China 等 5 部,编著《歌德文集》( 14 卷)、《海涅文集》( 5 卷)、《外国中篇名著金库》( 10 卷)和“郁金香译丛”( 20 卷)等十余种。也从事散文写作,出版了散文随笔集《圆梦初记》和《感受德意志》。
作为文学翻译家,受丽尼、傅雷等前辈影响,重视将研究与翻译结合起来,力求保持原著的艺术风格。长期从事德语文学、比较文学和文学翻译理论的研究和教学,曾师事冯至、张威廉、田德望等前辈,于歌德研究、德语中短篇小说理论研究、中德比较文学研究和译学理论研究方面有所开创和建树。 1985 年发起并主持了中国外语界和比较文学界第一个大型国际学术讨论会 ―― “席勒与中国,中国与席勒”国际学术讨论会。
获奖情况
学术论著《歌德与中国》和《走近歌德》等多次获得省、市政府和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译著《歌德精品集》获“四川省文学奖”,编著《歌德文集》获第 12 届“中国图书奖”,散文创作多次获得省内奖励。
由于“为发展我国高等、社会科学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 1992 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因对中德文化交流特别是德国大文豪歌德的研究和译介贡献卓著, 2000 年荣获联邦德国总统约翰尼斯·劳颁授的“国家功勋奖章”, 2001 年获得联邦德国的学术大奖洪堡奖金。
2013年6月,国际歌德学会在德国举行了授奖仪式,把歌德金质奖章授予了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杨武能教授,这在中国德语界是第一次。杨武能教授在给成都商报记者的回信中称,歌德金质奖章不亚于诺贝尔奖或者世界杯冠军,在中国不出名是因为没有受到重视。
2018年11月19日,杨武能荣获中国翻译界最高奖——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1]
发表论文
歌德及德语文学研究
论《维特》与“维特热”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辑刊》第6辑
你知道吗,有一支歌唱出了整个意大利……?”北京《读书》1980年3期
漫话《维特》 北京《读书》1980年4期
狂飙·铁手·自助者——评《铁手骑士
葛兹·封·贝利欣根》 武汉《外国文学研究》1982年3期
反常,但不偶然——关于保尔·海泽 北京《读书》1983年8期
施笃姆的诗意小说及其在中国的影响 武汉《外国文学研究》1986年4期
艺术与人生的哲学思考——论赫尔曼·黑塞的
艺术家小说《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 北京《读书》1986年7期
《亲和力》:阐释·接受·本义 北京《读书》1987年 8期
歌德论世界文学 北京1987年8月15日《文艺报》
诗人波尔及其他 北京1987年11月4日《人民日报》
孤独的风中之旗 北京《读书》1988年1期
他不是“法兰克福市议员的谨慎的儿子……”北京《外国文学评论》1988年 1期
亚历山大·洪堡——“歌德时代”的一颗明星 北京《读书》1990年3期
非驴非马 生不逢辰
——关于霍夫曼的小说创作与接受 武汉《外国文学研究》1992年1期
从Novelle 看浪漫派 北京《外国文学评论》1993年2期
《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逃避庸俗》 武汉《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2期
试析《浮士德》的哲学内涵(上)北京《外国文学评论》1999年 2期
试析《浮士德》的哲学内涵(下)北京《外国文学评论》1999年 4期
“西方向东方发出的问候”
——略论《西东合集》 武汉《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4期
何只“自强不息”
——“浮士德精神”别解与反思 武汉《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1期
思想家歌德 《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4期
《魔山》:一个阶级的没落 《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6期
中德文学文化交流史研究
歌德在中国 长春《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3期
《新华文摘》转载
歌德——“魏玛的孔夫子”长春《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3期
歌德与中国现代文学 北京《读书》1982年3期
张闻天论《浮士德》 北京1982年3月17日《人民日报》
道的寻求 北京《读书》1983年7期
中国的书和关于中国的书 北京《读书》1984年2期
道藏工程记略 北京《读书》1985年2期
冯至与德语文学 武汉《外国文学研究》1987年2期
中国读者眼中的歌德和席勒 上海《中国比较文学》1989年1期
17、18世纪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 长春《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4期
卫礼贤与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 收北京三联书店《文化:中国与世界》第5辑
卫礼贤——“伟大的德意志中国人 北京1990年2月22日《人民日报》
冯至与德语诗歌 北京《外国文学评论》1992年3期
百年回响歌一曲:《浮士德》在中国之接受 《中国比较文学》1999年4期
歌德与比较文学 《四川大学学报》2000年5期
智者与智者的对话 上海《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3期
严谨学风与愚公精神的美满结合 《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1期
八十年前是一家—— 中国日耳曼学探源 《读书》2005年3期
文学翻译理论研究
我译《维特》 北京《翻译通讯》1985年10期
《新华文摘》转载
阐释、接受与再创造的循环——文学翻译断想 北京《中国翻译》1987年6期
这儿也少不了爱 北京《世界文学》1990年4期
尴尬与自如 傲慢与自悲――文学翻译家心理人格漫说 北京《中国翻译》1993年2期
文学翻译批评管窥 南京《译林》1994年 3期
翻译·解释·阐释 收香港 Conference on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ranslating into Chinese“, 论文集1998年
歌德与文学翻译 北京《中国翻译》1999年5期
漫谈文学翻译主体 南京《译林》2000年3期
再谈文学翻译主体 北京《中国翻译》2003年3期
我译《魔山》二十年 《中国翻译》2005年6期
德语论文
China heute: Mann liest wieder Keller und Dürrenmatt, 载北京 "China im Aufbau" 1980 年7期 2.Goethe und die chinesische Gegenwartsliteratur, 同上,1982年3期
3.Der Germanist Feng Zhi, 同上,1982年7期
4.Die Hesse-Rezeption in China und meine Begegnung mit Goldmund- Hesse, 收 Begegnungen mit Hermann Hesse, Verlag Bernhard Gegenbach 1984年
5.Goethe und die chinesische Gegenwartsliteratur, 收 Goethe und China--China und Goethe", 法兰克福Peter Lang Verlag 1985年
6.Franz Kafka und die Wandlungen der Rezeption deutscher Literatur in China, 收 Akten des 7. internationalen Germanisten-Kongresses Gottingen 1985, Niemeyer Verlag 1986年
7.Zur Selbstbildung- bzw. Weiterbildung des Literaturübersetzers, 载波恩 Orientierungen 1989 年2期
8.Japan als Brücke des chinesisch-deutschen und deutschen-chinesischen Kulturaustausches, 收Akten des 8. internationalen Germanisten-Kongresses Tokyo1990, iudicium Verlag 1991年
9.Hesse-Rezeption in China, 收 Martin Pfeifer (hrsg.) Hermmann Hesses weltweite Wirkung, 法兰克福suhrkamp taschenbuch, 1991年
10.Goethe in China. Das Goethe-Jahr 1932 und die neuerliche Goethe-Verehrung, 载魏玛Goethe-Jahrbuch 115卷,1998年
11.Goethe auf der chinesischen Bühne, in达喀尔 ETUDES GERMANO-AFRICAINES, 1999年17期
12.Die chinesische Tradition des literarischen übersetzens und mein Weg als Goethe-übersetzer, 载魏玛Goethe-Jahrbuch117卷,2000年
13.Goethe-Rezeption in China . Von Wertherfieber zu Werther-übersetzungsübereifer, 载东京 Stidien des Instituts für die Kultur der deutschsprachigen L?nder, 18辑,2000 年
14. übersetzung: Tanz in Ketten, 载波恩Humboldt-KOSMOS,78期,2001年
参演作品
2022年1月20日,参演的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 第二季》在中国大陆播出。[2]
学子评价
2010年5月杨武能在四川外语学院讲学
杨老师总是热情谦虚,乐于助人。不了解杨老师的人,会觉得他很严肃,其 实他是个“外冷内热”的人。一旦你深入了解了他,你就会觉得他是那么热情谦虚,平易近人。本来已功成名就的他,并不像一些人那样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那是一种肤浅的表现。对待青年学者、译者,他常称之“学友”,其谦虚的精神可见一斑;当时后学我看到这个称呼,充满感慨,也深受鼓舞。杨老师那么有名望,怎么能与我以学友相称呢!他在送我的大作《圆梦初记》上的签字中有“闲览”二字,这些细微的表现都能反映出他的为人。像这样的好书我怎么能“闲览”!我是认认真真把它读完的,收获太大了。他特别重才,只要认可了人就一心给予实实在在而非表面肤浅的帮助,这一情况已在上面提到。他不把帮助挂在嘴上,而是默默地落实到行动上,真让我感动不已,使我想到一定不要辜负了老师的厚望。我觉得杨老师的这种美德在不少知名学者中很有代表性,比如曾读到过的钱钟书、季羡林等,以及我所认识的江枫老师等等。他们堪称知识文化界的一座座丰碑,然而他们却是那样平易近人,不像官场上的某些小人总是一副傲然的神气。他们读了很多书,深知“越学越知不足”。这样的谦虚精神很值得我学习,一生无论取得怎样的成果都不骄傲;其实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学海无涯,你只需欢快地尽情去畅游就行了。杨老师感情丰富,文采斐然。他除了是一位大学者和大翻译家外,还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三位一体”结合得相当完美。这是他区别于许多学者的地方,也是他能成为一名杰出的文学翻译家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个人如果没有作家的那种文学冲动,那种文采,便难以成为杰出的文学翻译家。你是在翻译文学作品,而如果你对原著没有深刻理解,无动于衷,不能进入角色与作者或书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怎么能把其中的感情传达给读者呢?而杨老师正具备了一个优秀作家的素质,这从他大量的散文随笔和不少诗歌中即可看出。他年轻时不仅做着文学翻译家之梦,而且做着作家之梦,他在《圆梦初记》“后记”中说:“我搞文学翻译的目的原本就在最终成为作家。”我很高兴自己在这方面与杨老师有相通之处。我曾为诗“疯狂”过一阵子;我激动地写下了大量的人生散文随笔,相信也有出版的那一天;我为哈代的《无名的裘德》一次次感动过,该书目前已在全国多家出版社出版、重印,并即将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再版……我所要表明的是,优秀的文学翻译家的确必须同时应该是一名优秀的作家,至少他必须具备作家的基本素质,即文学冲动(激情)和写作水平。我赞同杨老师的观点,单纯的学者难以充当一名优秀的文学译家。我所崇敬的大翻译家傅雷不也同样如此?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这便是我所认识的杨老师。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会为社会“再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1.仲跻昆等七位翻译大家获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8-11-20)
2.但是还有书籍 第二季 的全部演职员 · 豆瓣(引用日期:2022-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