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港(中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
合肥港(HefeiPort),位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合肥港地处长江、淮河之间,襟江拥湖,是中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 2011年合肥区划调整之后,巢湖成为合肥的内湖,合裕线、兆西河、菜子湖分别从东、中、西三个方向近距离联通长江;2011年12月21日,合肥港开通外贸集装箱班轮;2016年12月27日,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二类水运口岸建设通过验收并对外开放。 截至2014年底,合肥港主要由南淝河、派河、店埠河、丰乐河、临湖、居巢、庐江、散兵、8个港区组成,共有航道32条,总里程为745.28千米,其中,通航里程520千米,IV级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195千米;截至2017年11月8日,合肥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2万标箱,同比增长37%。
合肥港
Hefei Port
别名
安徽省港航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内河港口
34100700(JT/T 24-2015);CNHFG(GB/T 7407-2015)
中国
北纬31.5°、东经117°
钢铁、化工、机电、轻工
4600万吨
合肥新港、大兴集港等四个
中国安徽省合肥市
建设历程
2000年6月,合肥新港作业区投入使用。
2008年,合肥港综合码头一期工程开工。
2010年12月30日,合肥国际集装箱码头建成并投入试营运。
2011年,合肥港综合码头二期工程开工。 12月21日,合肥港开通外贸集装箱班轮。
2014年,合肥港获批二类水运开放口岸,跻身安徽省级服务业集聚区,二期工程交付使用。
2016年12月27日,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二类水运口岸建设通过验收并对外开放。
2018年,合肥港扩大海关监管场地通过合肥海关验收。
区位环境
地理区位
合肥港地处长江、淮河之间,襟江拥湖,有4个作业区,分别为:新港作业区,大兴港作业区,撮镇港作业区和上派港作业区;8个港区,分别为:南淝河、派河、店埠河、丰乐河、临湖、居巢、庐江、散兵、8个港区组成。
气候条件
合肥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年均气温15.7摄氏度,年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年日照时间约2000小时,年均无霜期228天,平均相对湿度为77%。
水文特征
合肥市境内裕溪河、南淝河、店埠河、派河、丰乐河、白石天河、兆河、西河等河流密布其间,出入巢湖。
硬件设施
- 航道
截至2014年底,合肥港共有航道32条,总里程为745.28千米,其中,通航里程520千米,IV级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195千米。
- 泊位
截至2014年底,合肥港港口岸线总长6.5千米,码头102座、泊位230个,其中千吨级泊位33个,年综合通过能力5700吨。
- 船泊
截至2017年底,合肥港共有船泊2096艘,总运力194.06万载重吨,其中内河干散货船1875艘,运力180.4万载重吨,占总体运力的92.96%,油船83艘,运力8.12万载重吨,占总体运力的4.18%。
- 装卸
截至2012年底,合肥港生产用机械219台,港口单台吊机最大起重能力350吨。
合肥港
运营情况
主营业务
截至2016年,合肥港主要承担产品有化工、机械、五金、建材、纺织、粮油食品、造船等二十多个行业。
航班航线
截至2015年12月,合肥港开通了合肥至芜湖、合肥至南京、合肥至太仓至洋山港3条航线, 并且通过江海联运由芜湖、南京、张家港、南通、上海等港进行进、出口中转至合肥或宁波、厦门、广州等东南沿海各大港口及世界各地。
客货运量
2011年,合肥港开港首年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5万标箱,2012年突破7万标箱,2013年突破10万标箱,2014年突破16万标箱。
2014年,合肥市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5091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5.87万标箱。
2016年,合肥市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599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20万标箱。
交通配套
合肥港铁路有淮南铁路、合九铁路、宁西铁路、合福高速铁路相联,公路有合肥-安庆高速公路、合肥-徐州高速公路相接。港口依托合肥市水路经巢湖、裕溪河入长江。
获得荣誉
2017年,合肥港二期项目办获“全国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劳动竞赛优胜单位”称号。
2018年,合肥港综合码头二期工程信息化建设项目入选2017年度(第二十二届)安徽省信息化十件大事优秀项目。同年,合裕线航道改造工程获2016--2017年度公路水运建设“平安工程”称号。
建设规划
根据《合肥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2016-2040)》,规划将合肥港定位为以集装箱、散货、件杂货运输为主,兼有旅游客运的综合性港口,规划范围涉及裕溪河、巢湖、南淝河、店埠河、派河、丰乐河、白石天河、兆西河、柘皋河、庄墓河相关水域和陆域。规划至2040年港口岸线43.88千米,其中已利用8.09千米,新利用35.79千米;同时包括7个港区、27个作业区、21个旅游码头。
价值意义
合肥港综合码头建成后,可实现集装箱直接从合肥下水,经过134千米的合裕航道就可进入长江,合肥将真正意义上实现通江达海的梦想。合肥造的产品就可通江达海,甚至远销欧美,而合肥需要进口的产品也可从大洋彼岸进港集散。(新华网评)
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二类水运口岸建设通过验收并对外开放,成为中国国内除长江干流之外内河上为数不多的对外开放水运口岸。此举标志着由合肥港始发的集装箱可直接到达国际市场,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省会合肥及全省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中安在线评)
合肥港建成开放口岸,将大大提高合肥及周边地区企业进出口的物流效率和通关效率,促进开放型现代物流产业及相关行业加快发展,进而不断拓展提升口岸功能,加快规划建设口岸经济区,早日把合肥港建成开放型的内陆航运枢纽,成为我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重要支撑平台。
合肥港
作业区划
港区 | 详细情况 |
新港作业区 | 合肥新港位于合肥市包河区卫乡村,淝河右岸,占地218亩,上距屯溪路桥(一环路)4.5公里,下离巢湖施口20公里,港口经淝河路与市区相连,距市区二环路2公里。新港(一期工程)于2000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码头岸线长300多米,建有4个500吨级、一个1000吨级的作业泊位和生产生活辅助配套设施,设计年吞吐能力85万吨。新港码头拥有3200平方米货场,960平方米港区环形道路和5100为前方作业带,港区内有两盏30米的高杆灯和80吨的地磅一座。 |
大兴港作业区 | 合肥大兴港位于瑶海区大兴镇,南淝河左岸,占地169亩,码头岸线长200多米,2个500吨级和1个1000吨级泊位。拥有2台5吨、1台10吨吊机和框架式桥2座。中国石油和徽商集团已在大兴港投资建成两座大型油库。 |
撮镇港作业区 | 撮镇港位于肥东县撮镇镇,建有5个泊位,年货物吞吐能力20万吨,拥有2台3吨塔式吊机,1台8吨轮胎式吊机。 |
上派港作业区 | 上派港位于肥西县上派镇,码头岸线总长约300m,拥有两台3吨吊机,主要经营农产品、建材矿石等水路货物运输。 |
气温:年平均气温15.7度。降雨量近1000毫米。
泊位条件
公司 | 码头/公司性质 | 码头概况 | 泊位概况 | 可停靠船舶吨位 |
合肥新港 | 码头岸线长300多米 | 4个500吨级、一个1000吨级的作业泊位 | ||
合肥大兴港 | 码头岸线长200多米 | 2个500吨级和1个1000吨级泊位 | ||
撮镇港 | 建有5个泊位 | |||
上派港 | 主要经营农产品、建材矿石等水路货物运输 | 码头岸线总长约300米 |
作业条件
公司 | 陆域面积 | 仓库 | 堆场 | 各类机械 | 其他 |
合肥新港 | 3200平方米货场 | 新港码头拥有4台5吨、4台8吨、1台10吨的吊机,另有一台12吨汽车吊,1辆5吨、1辆3吨的铲车等机械 | 设计年吞吐能力85万吨 | ||
合肥大兴港 | 2台5吨、1台10吨吊机和框架式桥2座 | ||||
撮镇港 | 拥有2台3吨塔式吊机,1台8吨轮胎式吊机 | 年货物吞吐能力20万吨 | |||
上派港 | 拥有两台3吨吊机 |
延伸阅读
地理区位
集装箱码头
合肥港口的腹地经济较发达,农副产品畅销全国,现已形成化工、机械、五金、建材、纺织、粮油食品、造船等二十多个行业,合肥新港地处规划建设中的包河工业开发区内,将是现代化合肥新城的一部分。其外贸集装箱生成量2003年达到10万余标箱,占全省的一半左右,并仍在逐年增加,其中60%的集装箱为远洋运输。合肥地区的远洋集装箱运输主要是通过陆路运往芜湖、南京装船,由水路运往上海或直接从陆路运往上海装船,再进行远洋运输;无论是运往芜湖、南京还是上海,其综合运价均比从合肥港装船高(经初步测算从芜湖或南京装船比从合肥装船综合运价高约400元/TEU,直接从上海装船综合运价更高)。另外到外地进行货物报关、报检、结汇等也常常给合肥地区的企业带来很大的不便,在合肥港装船则可以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修航改道
为了更好地通江达海,实现“江淮湖海”联运,合肥斥巨资对水运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与建设。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专业测评,南淝河航道已经达到国家三级航道标准。针对航道级别较低的三条支干河流,合肥市计划投入3亿元进行提升改造。改造工作现已完成项目招投标工作,进入前期设计阶段。据合肥市海事局相关人员介绍,为了贯彻“绿色港湾工程”的相关规划理念,合肥港综合码头计划把货运任务向三条支流航道倾斜,淡化南淝河的承载任务,在老合肥港的基础上,提升航运装载能力,发展提升新兴内河航运网。
再现繁华
合肥曾经是一个河网密布、水上交通发达的城市,但随着陆路交通的快速发展,合肥的水路交通进展放缓。不过,随着合肥港综合码头一期工程将于2010年4月投入试运行,承载了几代合肥人真正意义上通江达海的梦想,即将成为现实。届时,合肥的汽车、家电等工业产品,将从合肥港坐上千吨级货船通江达海。
司马迁著《史记》说: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寥寥数语,道出了合肥千百年前水运之繁华。处于江淮联运最接近点的合肥,在汉代已是很繁荣、很重要的交通要地。只是在大运河开凿之后,合肥港的辉煌才渐渐淡去。而今日的庐州古城,正在大规模改建合肥港,意欲重现往日水运辉煌。
优势地位
虽然难比《史记》中的繁华,但如今的合肥港仍具有通江达海、干支连接、水陆便利等优势。
合肥港现有航道总里程326.1公里、码头113个泊位,分布在南淝河、派河、店埠河上,由解放前的几个渡口码头发展成集装卸、堆存、仓储和中转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港口。如今,合肥港已被规划为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在区域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和全国港口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规划港区
向国家有关部门递交的规划上,合肥港蓝图毕现。跟其他城市按行政区划设置港区不同,合肥因“水”制宜,创造性地提出了按河流水系设置港区的思路,即规划设置南淝河港区、派河港区、店埠河港区、杭埠河(丰乐河)港区及沿巢湖合肥岸港区。五大港区中,南淝河港区、派河港区是规划期内重点建设发展的港区。
港区圈定,码头落棋。按照规划,合肥港将减并货运码头、扩建客运码头,选择中派河沪蓉高速大桥上游左右岸、南淝河左岸(大兴集)右岸(迎河村)、店埠河下段左岸建设货运码头,在万年埠、四顶山、小孤山、阜阳路桥、雨花桥、施口、三河镇新建100个客运码头。
黄金水道
通江达海,是合肥从环城时代跨入滨湖时代的历史性抉择。合肥港作为江淮地区的主要港口,是合肥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交通依托和平台,是合肥地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喂给港,是大宗物流首选之地。穿云破水,扬帆起航,合肥港正按年吞吐货物2600万吨、客流100万人次规划建设,其中南淝河下段、店埠河下段、派河下段设计为1000吨级岸线。据市发改委介绍,合肥港将逐步建设成为布局合理、集疏运畅通、配套完善、管理科学的多功能综合性港口。
经济意义
合肥港综合码头建成后,将结束合肥港长期以来没有集装箱码头的历史,合肥地区的集装箱货物可从水上直接运抵上海,运输成本将大大降低。
合肥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一轴双核两翼’’中的“一核”,合肥港码头一期工程的建设,是承接产业转移最重要的保障之一,将充分发挥合裕线的水运主通道优势,提供了合肥与长三角的无缝对接的窗口,加快合肥与长三角的无缝对接。
合肥港将投资近亿元建设集装箱码头,这是合肥市在建设现代化大城市这一历史时期,省、市交通部门作出的又一重要战略。合肥港建设集装箱码头计划各建设一个1000吨级泊位,集装箱运量为2010年2万~3万TEU,2020年5万~7万TEU。合肥港集装箱码头建成后可以对合肥外向型企业提供非常便利的水陆运输服务,吸引更多的资金来肥投资,辐射周边地区,对促进合肥乃至周边地区经济、对外贸易和综合运输的进一步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1]
1.合肥港_Port of PORT OF HEFEI_合肥港港口介绍-搜航网 · 搜航网(引用日期:2021-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