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学(临床医学学科之一)
概念
妇科学通常包括妇科学基础(女性一生生理变化、月经生理、女性生殖内分泌等)、女性生殖器炎症(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子宫炎、附件炎、盆腔炎、性传染疾病等)、女性生殖器肿瘤(外阴、阴道、宫颈、子宫、输卵管、卵巢等良恶性肿瘤等)、生殖内分泌疾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痛经、绝境综合征等)、女性生殖器官损伤性疾病(子宫脱垂、生殖道瘘、压力性尿失禁等)、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及先天畸形、女性其他生殖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不孕症)等。
现代妇科先驱
介绍林巧稚,中国女医学家。又名丽咪,1901年12月23日出生于福建思明州(现厦门市)鼓浪屿,父亲是名教师和英文翻译,因此她自小学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她排行老三,5岁时母亲因患子宫颈癌病故,父亲也病倒了,长兄挑起了持家重担,林巧稚就是在父亲哺育,兄长的疼爱下成长的。1908年上学,后就读鼓浪屿女子高中,3年后升入鼓浪屿高等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1921年,林巧稚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1929年毕业,获医科学士及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从业经历妇科学
1929年林巧稚留在协和医院工作,提前任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1932年赴英国曼彻斯特、伦敦大学学习,1933年回国任协和医院妇产科讲师,1937年任副教授,1939年任妇产科代理主任,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学习。1941年12月因珍珠港事件爆发,协和医院被日军占领,她和同事全部被赶出医院。1942年在北京东堂子胡同开办了林巧稚诊疗所,同年还担任中和医院(现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1946年又受聘兼任北大医学院妇产科系主任。1946年恢复协和医院后,1948年林巧稚辞去了两院主任,停止了诊疗所开业,返回协和医院任妇产科主任教授。1951年1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和军队接管协和医院,林巧稚一直在协和医院工作,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56年8月任命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妇产科主任,1959—1983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北京妇产医院名誉院长。1983年4月22日因患“缺血性脑血管病”病逝于北京。
个人贡献林巧稚是中国现代妇产科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早在30年代,她对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进行研究,40年代开始对滋养细胞肿瘤和其它妇科肿瘤的研究,50年代北京政府接受了她对妇女病普查的建议,1958年9月组织了抽样83个机关单位,27所学校,22处居民地段的7万多29岁以上妇女进行检查,80年代潜心编写《妇科肿瘤》一书。
林巧稚有一颗爱国之心,多次婉拒了去国外就业的机会。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赢得了人民的崇敬,她为了事业,终身未婚,但在林巧稚手里接产的约有5万多孩子,有起名“念林”、“爱林”、“敬林”、“仰林”等,以示对“林妈妈”“林奶奶”的永久纪念。
“创妇产事业,拓道、奠基、宏图、奋斗、奉献九窍丹心,春蚕丝吐尽,静悄悄长眠去;谋母儿健康,救死、扶伤、党业、民生、笑染千万白发,蜡炬泪成灰,光熠熠照人间。”60字挽联反映了她60余年的工作和她的业绩。1984年厦门市在鼓浪屿建造了取名为“毓圜”的林巧稚纪念馆。
她的主要著作有:《农村妇幼卫生常识问答》(1957),《家庭卫生顾问》(1981),《家庭育儿百科大全》(1981),《妇科肿瘤》(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