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地理(行为地理)
研究人类的不同的文化、社会和经济集团、阶层以至阶级对地理环境的行为及其影响的领域。它从人类的心理特征去阐明空间行为类型及其形成因素,是人文地理学的分支之一。
正文
行为地理须与感应地理结合研究,因为人类是在对地理环境发生感应(或知觉)后,进行判断、选择,从而作出决策,产生某种类型的行为。人们对环境的行为输出是对环境知觉后的反馈。虽然每个个人的行为差异可能较大,但对一定的社会集团的行为统计,却可发现一定的一致性,从而进行客观研究。有些学者认为:行为地理同地理数量方法一样,是适用于地理学各有关分支学科的一种研究方法。另一些学者则认为行为地理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地位相当于综合自然地理学在自然地理学中的地位,它综合研究人类行为活动的空间规律,对正确认识和分析人地关系意义重大,拭人文地理学的综合研究方向。地理科学长期以来侧重客体研究,例如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的空间分布规律。行为地理则是以人的行为本身为出发点,或者说是以主体的动态规律为基础,分析主体如何反映客体,又如何去适应客体。现代科学趋向整体化,行为地理把心理学的行为和知觉概念引入地理学范畴,是这种趋势在地理学中的体现。
发展简况 从地理学角度研究地理物象和人类行为始于20世纪初,C.O.索尔1925年已注意到涵过训练的人可以影响环境。30年代中,区位论的研究中已注意对行为因素的分析。J.K.赖特在1947年提出,行为地理和感应地理的目的是研究个人的知觉与行为和现实之间的关系。1952年,W.柯克提出了第一个行为模式,将心理学理论引入地理学领域。60年代开始,行为地理研究发展迅速。在H.A.西蒙和R.W.凯茨的决策论基础上,J.沃尔珀特提出最适法则,从社会的和心理的过程考虑空间关系。A.R.普雷德提出企业家的能力和心理因素的综合对决定企业的区位起巨大作用。R.G.戈利奇提出锚点论模式图。段义孚等则从具体地理场所出发研究具体地区人类行为的差异。J.R.戈尔德在1980年分析了行为地理的研究结构,提出一种规范模式。
主要研究内容 ①居民出行规律。居民对环境的感应可因年龄、性别、居住期限和地点、职业、文化素养、收入、社会地位等而有一定的差别,通过对一定问题的询问、填表、填图等调查,收集不同居民集团的感应认识并编绘不同比例尺的构想地图(又称意境地图),可做为城市总体规划、小区规划的重要依据。构想地图有城内移动途径、城市边界、城市中心、市内分区、地方标志等 5个组成要素。②决策行为的地理合理性。包括规划决策人和企业经理的区位决策行为。古典区位论追求的经济最优化未考虑人的心理、行为因素,而区位论的行为学派分析研究不同社会集团对政治、社会、心理、行为偏好等多种因素,做出的区位选择不是最优的决策,而是最适(满意)的决策。③不同旅游环境中旅游者的行为活动层次结构。④特殊环境中人类的行为,包括灾害环境和宗教环境等。灾害可分为影响范围小、强烈而短暂的(如地震、龙卷风、火山爆发等)和影响范围大而持久的(如干旱、淫雨、高温等)两类,洪涝、台风、大风等则兼具这两类灾害的特点。着重研究各种灾害及重复程度对经济生活的影响程度及其引起的感应差别,人们对灾害的经验和行为对策。宗教环境的感应气氛由两方面组成,一方面是教规、教义所产生的无形的气氛,另一方面是环境特点、建筑风格、塑像形态和一定的宗教仪式等有形的气氛,一般可分为庄严、清静、神秘、世俗 4类。它们对于人们的感应和行为会产生不同影响。
行为地理研究是在地理学范畴内进行的,同时要借助于心理学、行为科学、数理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
参考书目
J. R. Gold, 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ural Geography,Oxford Univ.Press,Oxford,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