芗江(九龙江支流西溪支流龙山溪别称)
正文
龙山溪 又名芗江,发源于漳平市适元乡四旺村后漳平与龙岩交界处,历史上龙山溪通航里程长,小木船可上达金山水潮,龙山溪河谷成为漳州通龙岩的交通走廊,知名度较高,可能因此早年曾将芗江误作为西溪正源。龙山溪源出四旺村后流经龙岩适中边界地区,在南靖县和溪乡乐土附近进入境域,向东南流经和溪、金山、龙山,至港仔口河流有个180度大拐弯,后曲折向东流,在宝林汇永丰溪,至靖城汇入西溪干流,河流长94.5公里,流域面积为690平方公里,包括永丰溪为1107平方公里。西溪4条支流实际上是花山溪与船场溪、永丰溪与龙山溪,先是两两汇合后才在靖城再汇合形成西溪干流,但由于4条支流汇合口很近,所以习惯上仍称为4条独立支流。[1]
西 溪
发源于博平岭山脉南侧龙岩境内的适中村。旧志载:西溪“源接南靖大溪,入县西界”故名西溪。又述:“东流赴郡经圆山之阴,而绕郡城为南河”而称南河。明朝间,溪名曾称为“南门溪”,一直延用至今。此外,因流经兰水县(靖城)也叫过“兰水”。又上游龙山溪与永丰溪在南靖的丰田农场—宝林汇合,汇成一流而下靖城的河段称名“芗江”。
船场溪 为境内最大河流,主流发源于南坑乡高港村内舰山,上游由南朝北,中下游由北而南,流经南坑乡葛竹村、船场镇下山村、书洋乡双峰村、田中村、书洋村、梅林乡璞山村、官洋村、梅林村、双溪村,进入奎洋乡上洋村、店美村、东楼村,在合溪口汇合永溪,直泻船场镇梧宅村、鼎寮村、船场村、集星村,南坑乡南高村、南坑村,再后进入山城镇溪边村、三卞村、翠眉村、鸿坪村、岩前村,在龟仔寨与花山溪汇合注入山城溪。有象溪、永溪、河坑、西坑、科岭、亭仔角6条较大支流。主河道长121公里,流域面积1033平方公里。两岸高山峻岭,江流狭窄弯曲,河道遍布怪石。主河道比降8.5‰,天然落差1027米。
龙山溪 是境内第二大河流,主流发源于和溪乡月明村,由北而南,流经和溪乡月星村、坂场村、林坂村、林中村、和溪村、斗米村,直泻金山乡河墘村、后眷村、都美村、马公村、东建村、荆美村、金山村、庵后村、水美村、新内村,进入龙山镇涌北村、涌进村、龙山村、东爱村、坪埔村、棠溪村、太保村、海仔村、上苑村、双明村,最后进入丰田华侨农场,在宝林作业区与永丰溪汇合注入芗江。有斗米、涵溪2条较大支流。主河道长75公里,流域面积690平方公里。两岸低山对峙,主河道比降3.7‰,天然落差1104米。
永丰溪 境内第三大河流,主流发源于华安县马坑乡境内,由北而南,流经龙山镇蓬莱村、宝斗村、西山村、圩埔村、南蔗村、南坪村,直泻丰田华侨农场,在宝林作业区与龙山溪汇合注入芗江。主要支流有省山溪。主河道长68公里,县境内长36.8公里。流域面积417平方公里,在县境内217平方公里。两岸山峰对峙,河道落差大,主河道比降4.5‰,天然落差1172米。
花山溪 发源于平和县境内,流经山城镇汤坑、张渠、坎仔头、岩前、元湖,在龟仔寨与船场溪汇合注入山城溪。主河道全长88公里,在县境内9.5公里。
山城溪 亦称荆江,由船场溪和花山溪汇合而成,流经山城镇鸿坪村、鸿钵村、山边村、葛山村、桥头村、钟鼓村、山苑村、下碑村、下戴村、靖城镇尚寨村、沥阳村、湖山村,在双溪口注入芗江。有黄井溪支流。主河道长15.3公里,县境流域面积170平方公里。
芗江 由山城溪、龙山溪、永丰溪汇合成,流经靖城镇湖林村、湖山村、珩坑村、郑店村、下魏村、下割村、武林村、廍前村、沧溪村,直下漳州芗城区。县境内长8公里,县内流域面积42平方公里。
三卞渠道 地址在山城镇三卞、翠眉、鸿坪、下潘、葛山、桥头、钟鼓、山苑,渠道全长(含主、支渠)21.12公里,引水流量每秒2.2立方米,受益农田10800余亩。整体工程,包括进水闸1座(底宽1.6米,水深1.4米)、排水闸1座、溢洪道2座、木渡槽1座、跌水18处、涵洞2座、分水闸3座、大小木便桥50座,渠道石堤610米,共开凿石渠685立方米、挖填土方36463立方米、夯土方57650立方米、挖土方54530立方米、石灰红粘土砂浆砌河卵石渠道衬砌8332立方米。工程分2期进行:第一期(从油甘坪至鸿坪村),1954年10月20日动工,翌年4月完成,投入民工13.8万工日,技工5039工日,投资10.338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万元,银行贷款6万元,自筹资金1.3884万元,受益面积4146亩;第二期(从鸿坪村至山苑村),1955年8月动工,同年10月完成,投入劳力近7万工日,投资0.7万元(不含民工费用),受益面积6654亩。
金山渠道 地址在金山乡后眷、都美、碧溪、马公、荆美、金山、庵后、水美、新内,全长22.5公里,渠道上游集雨面积306平方公里,引水流量每秒1.5立方米,枯水流量每秒1.2立方米,受益农田10080亩。工程建筑物143处,其中比较大建筑物52处。进水闸宽1.8米,进水深1.4米。1982年安装人工启闭闸门,进水段砌石渠外岸长456米,输水涵洞4处长750米,排水涵洞8处,石拱渡槽7处,泄洪闸21处,跌水2处,滚水碑2处,跨渠便桥46座。工程总投资70万元(含国家投资18.5万元),总工程量38.5万立方米,其中浆、干砌石方11.23万立方米,总投工41万工日,使用水泥1200吨、钢材15吨、木材120立方米。工程分2期进行:第一期(从暗潭仔口至荆美村),1966年10月动工兴建,1970年1月结束;第二期(从金山村至新内村新内坑),1971年11月竣工。渠道流经10个大队193个生产队(人口17726人),占金山公社总人口二分之一,受益面积占全公社三分之一。
大房水库 地址在靖城镇大房与草前狗蹄仔山麓,蓄水面积80亩,集雨面积2平方公里,引水积雨面积4平方公里,库容152.5万立方米(保蓄水量125万立方米,死库容2.5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0356亩。1954年秋龙溪专署水利局勘测设计,同年11月破土清基,1956年3月竣工。工程总投资95万元,其中上级拨款7.8万元,完成土石方9.5万立方米,投入劳力21.1万工日。大坝结构为粘土心墙坝,坝高17.6米,顶宽4米(坝顶高程61.46米),内坡1∶3,初建时迎水坡均为龙箕草护坡。1977年9月,在水库死水位以上全部改为乱石干砌护坡,厚度30厘米,并加3~5厘米碎石垫层厚20厘米,高程砌至59.37米。坝顶布设1道防浪堤,长131米,高1.1米。背水坡1∶2.5,下砌反滤层1道。溢洪道断面为明渠,两边侧墙护砌乱块石,长170米,底宽12.5米,最大过水深0.86米,顶宽58.1米,比降1/100,放水涵洞平管以钢筋砼浇制,直径0.6米,通过流量为每秒0.6立方米,全长97.5米,比降1/100。输水干渠长1.2公里,放水设备砌石卧管1座,分级梯型35孔,级差0.4米,孔径0.32米,启闭方式为葫芦木塞。
船场溪水电厂(即船场溪二级水电站)
龙溪专区兴建,地址在船场赤坑口,拦河坝建在合溪口,控制流域面积610平方公里,平均径流24.3立方米/秒,年径流总量6.69亿立方米,拦河坝为砌石滚水坝,高13.3米,长134米,正常蓄水库容30万立方米。引水渠道11公里(其中隧道2段共850米),渠道过水流量25立方米/秒,引水至赤坑口,利用落差94米。主厂房长28.7米,宽22.3米,高21.5米,安装2台各1.2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设计年发电量8258万千瓦时,年设备利用3300小时。1958年动工,1978年全部建成投产,共完成土石方开挖534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1.61万立方米,实际投资1819万元,比预算增加102万元,每千瓦造价727.5元,建筑面积8286平方米,其中生产用建筑面积4443平方米。
龙山水电站
县兴建,地址在龙山金溪,引用龙山溪支流涵溪水,分4级开发,即二级、三级、四级、五级。1971年4月,四级站率先发电,1972年3月五级站发电,1974年11月三级站发电,1975年7月二级站发电,1990年4~5月五级水电站技改扩建装机1台200千瓦。该站装机9台,容量4800千瓦,总投资310.37万元。设计年发电量1740万千瓦时,1980年4月省人民政府授予大庆式企业称号。
南坑水电站
县兴建,地址在南坑,原称向阳水电站,投产后易名南坑水电站。引用船场溪径流水,集雨面积779平方公里,渠道长10.79公里,利用落差35.2米,流量19.2立方米/秒,装机4台,容量5000千瓦。1976年冬筹建,1982年10月发电。总投资848.86万元。设计年发电量2958万千瓦时,是县办发电最多的水电站,丰水期可以向省电网供电。
南三水电站
县兴建,地址在船场许贯,集雨面积711平方公里,引水隧洞输水量28.34立方米/秒,长1953.45米,洞径2.24米,利用落差33.76米。1986年12月动工兴建,1990年12月建成发电,装机2台,容量8000千瓦,35千伏高压线路1公里,与船场变电站联接并入县网,投资1828.93万元。
斗米三级水电站
和溪公社兴建,地址在龙山溪支流小村溪百丈磜下,集雨面积25平方公里,利用落差125米,为县内落差最大的水电站,流量0.56立方米/秒。1976年3月兴建,1977年10月建成发电,总投资48.9万元,装机3台,容量750千瓦,配800千伏安升压变压器1台,主开关柜及并车装置3套,架设万伏高压线路2条,总长11公里。
斗米二级水电站
和溪公社兴建,地址在龙山溪支流小村溪上游东溪板,属小村溪二级站。集雨面积21.4平方公里,渠道长2.5公里。利用落差101米,流量0.666立方米/秒,装机2台,容量500千瓦,1978年11月兴建,1980年12月建成发电,架设3公里10千伏高压线路,1公里低压线路,总投资43.79万元。
赤坑口水电站
船场公社兴建,地址在船场溪支流赤坑下游,集雨面积24平方公里,渠道长3公里,利用落差82米,流量1.5立方米/秒。1976年初动工兴建,1977年10月建成发电。总投资40万元,装机2台,容量800千瓦,分为2个机组。配500千伏安升压变压器2台,架设6.5公里万伏高压线路,与省属南二水电站联网。
山城溪航道
亦称荆江航道,由船场溪和花山溪在山城龟仔寨汇集而成,流至靖城双溪口注入芗江,全长15.3公里,通航5吨木帆船和汽艇。有山城和靖城2个码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上游建设公路、水电站以及山林滥伐,水土流失严重,航道淤塞日甚。1958~1968年,航管部门组织大规模治理疏浚,但收效甚微。1980年后,仅通木帆船作短途运输。
船场溪航道
通常航道从船场至山城,全程23公里。主要航行排筏,其次小木船。船场明代建1个台阶式小码头,今已废。民国34年(1945年),黄陈脚至船场8.5公里航道淤塞停航。1954~1955年进行过2次疏浚。1957年后,由于兴建船场溪水电厂,航道再次淤塞,虽然又进行过数次大规模疏浚,但无济于事,1976年全线停航。
龙山溪航道
明清时期航道由水潮至靖城,全程47公里,通航木帆船和浅水小木船。水潮、龙山、太保、寨口、宝林等地建有小码头。民国时期由于建设漳龙公路,航道日趋淤塞。民国34年,水潮至都美1公里航道停航。1960年都美至龙山15公里航道亦停航。同年12月至1965年3月,航管部门组织100多人疏浚专业队,疏浚龙山至牛崎头航段。维持通航10多年。1980年后,木帆船仅作短途运输。
永丰溪航道
通常航道由深渡至宝林,全程20公里,主要航行排筏,其次小木船。1962年深渡至店头6公里航道淤塞停航。1980年后全线航道停航。
花山溪航道
航道由山城至琯溪,全程15公里,通航木帆船和小汽艇。中途(今汤坑)建有小码头,是主要停靠点,历代都进行过疏浚。此条航道还有1条翠眉至文峰5公里支航道,通航小木船,1971年淤塞停航。
1.一、水 系 · 漳州市志](引用日期:201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