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渡口(位于山西省河津市的渡口)
龙门渡口毗邻著名的壶口瀑布,位于山西省河津市西北12公里黄河岸边。东西两山夹河,岸上悬崖陡峭。汹涌澎湃的黄河途经此处,两岸河道猛然收束,宽度仅八十余米。龙门古称“禹门”,因地处秦晋交通要道,龙门口又称“禹门口”。古有“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的赞誉。
龙门渡口
longmen ferry
自然风光
中国
山西省河津市西北12公里黄河岸边
龙门渡口简介
龙门渡口位于山西省河津市西北12公里的黄河岸边,是闻名中外的风景名胜“龙门”所在地。龙门与著名的壶口瀑布相距几十公里的路程,当地有“大禹神功何处有,壶口南去有龙门”的歌谣。
黄河自北而南下,河水沿峡谷奔腾而下,东西两山夹河,悬崖绝壁,相对而立,形状似门。相传每年春季农历三月,江河湖海诸川的鲤鱼逆水而上,成千上万,游到此处,跳跃行进,跃登河门,跃人者可以化为龙,人们把鲤鱼跳跃的地方,称为“龙门”。一年中能登上龙门的鲤鱼不过72条,登上龙门之后,有云雨相随,天火烧掉鱼的尾巴化成龙。有人以为黄河流经此地,自高而下,奔放倾泻,涛声如雷,似龙吼叫,故称“龙门”。相传远古大禹治水时,曾开凿龙门,疏导河流。后来人们为纪念大禹治水的功德,将龙门称为“禹门”。因这里地处秦晋交通要道,又将龙门口称为“禹门口”。
龙门渡口
龙门与大禹治水传说
据说过去的龙门,没有两岸的峡谷,原来的黄龙山和龙门山连结在一起,拦住了黄河的去路。受阻的黄河,只能横冲直撞,溢山奔流。大禹观察了这里的山情水势,认为要使黄河畅通,只有将两座大山从中凿开。于是,他率领众人,不畏寒暑,不避艰险,终于凿开龙门,疏通了河道。现在龙门一带,不仅有禹当年凿山疏河的遗 迹,还有众多美妙的传说。有大鹏鸟指点迷津的“错开河”,大禹指挥凿山工二程的“禹王洞”,王母娘娘化作老妇烧米汤的“米汤庵”等遗迹。
关于“错开河”的故事是这样的:相传大禹在率众治水时,最初看到两山间西边的地势低洼,便在西边劈山凿洞干了起来。当人们干得热火朝天,空中忽然传来“错开河!错开河!开西不如向东挪”的声音,原来是一只矫健的大鹏盘旋呜叫。聪明的大禹随后朝东向西南方向勘察,发现东面地势逐渐变低,石质易于动工,只要稍加整修便是河道,只是需要将龙门口劈开一道缺口,河水才能畅通。于是,大禹率领众人改变了方向,凿通龙门。从此“错开河”的故事流传下来。
相传大禹当年凿龙门,请过两员大将,一位叫傲,另一位是羿。他们帮禹开凿龙门有功,流传有“傲羿两员将,禹王双臂膀,凿石开山河,美名天下扬”的歌谣。所以在禹庙的前廊左右两厢,分别塑有傲和羿的金刚像。龙门山后有“禹王洞”,洞深不可测,能容千人,传说是禹当年栖身及存放工具的场所。
距龙门南数里有积石如丘,大河到此旋绕而行,虽波涛巨浪而不能漫没,人称“禹王坟”。黄河东西两岸各依山势建“东禹庙”和“西禹庙”,远眺大禹庙浑然一体,近观则自成格局。昔日庙内建亭台楼阁,栈道曲栏,可惜毁于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
龙门的历史文化
站在高处观望黄河经过龙门的壮观景象。古人称赞龙门,有“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的诗句。汹涌澎湃的黄河水沿秦晋大峡谷南下,经过龙门两岸时被收束在宽仅80余米的狭窄河道中。河水横冲直撞,在龙门口碰上一个急弯,与峭壁猛然撞击,发出震天动地的咆哮声。至此,河水瞬间旋涡回转,巨浪排空,猛撞在河床的巨大礁石上,再次咆哮如雷,河水经过几次撞击,咆哮声震遍山野。经过数次的旋转,怒吼的河水,终于跌人谷底,涌出龙门。如此景观,引得骚人墨客吟唱不绝,金代诗人段克己的《禹门雪浪》,这样赞美龙门: “峡束洪流起怒涛,乱翻晴雪与云高。”从诗句中我们可领略到龙门的壮观景色,还可领略到诗人的满腹豪情。
如今的龙门,到处旧貌换新颜;当年的禹庙废墟,建起了机灌站;拦洪大坝将昔日的黄沙滩,变成千顷良田。黄河两岸建起铁索桥、公路桥、铁路桥,犹如长虹悬挂东西两山,蔚为壮观。现在黄河岸边,工厂林立,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正在崛起,尤其是山西铝厂的兴建,为龙山增添了新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