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鸭子(适于潜水生活的游禽)
海鸭子,学名叫鸊鷉(pìtī),又名“王八鸭子”,淡水海水都能生存。因为它经常在潜入水中时仅留嘴和眼在水面,其状似鳖,故有“王八鸭子”之称。海鸭子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已列入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名录,由于环境污染,近年来十分罕见。
海鸭子
鸊鷉
鸊鷉
北极圈以南至南极洲以北的广大地区
䴙䴘目
脊索动物门
鸟纲
鸊鷉科
Podicipediformes
动物界
陆生动物
6属
20
形态特征
鸊鷉类是都是典型的游禽,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雄鸟和雌鸟比较相似,身体很像鸭子,但较为肥胖,嘴形直,细而侧扁,端部很尖;鼻孔透开,位置靠近嘴的基部;眼先(即眼睛前面的部位)裸露,颈部较为细长,翅膀短小,具有12枚初级飞羽,但第一枚退化,次级飞羽则缺少第五枚。尾巴更短,仅剩有几根柔软的绒羽,或几乎没有。两只脚的位置在身体的后部,靠近臀部,跗跖侧扁,适于潜水生活;四个脚趾上都有宽阔的像花瓣一样的脚蹼。爪钝而宽阔,呈指甲状,中趾的内缘呈锯齿状,后趾短小,位置比其他各趾为高,或者缺如。身体上的羽毛短而稠密,具有抗湿性,不透水;具有副羽,尾脂腺也被羽。消化道中缺少盲肠;雏鸟为早成性鸟。
分布范围
鸊鷉
鸊鷉在全世界计有21种,分布于北极圈以南至南极洲以北的广大地区,所以很普遍。我国5种,即角鸊鷉,黑颈鸊鷉,凤头鸊鷉、赤颈鸊鷉和小鸊鷉,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各省的数量较多,其中角鸊鷉和赤颈鸊鷉2种被列为国家II级保护动物。小鸊鷉小鸊鷉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鸊鷉,全国各地几乎都能见到。它的体形也是鸊鷉类中最小的,只有鸽子一样大,体长25—32厘米,体重150—275克。它的头上也没有其他鸊鷉类所具有的饰羽,夏季背部的羽毛为黑褐色,颊、颈侧和喉部为栗红色,胸部和腹部为淡褐色;冬季背部为褐色,喉部白色,颊、颈侧为淡黄褐色。它喜欢终日漂浮在水面上,好像一个葫芦,所以又叫“水葫芦”,又因为它在潜水时,仅在水面上露出嘴尖和眼睛,很像鳖的形状,所以也叫“王八鸭子”。
小鸊鷉
黑颈鸊鷉黑颈鸊鷉同角鸊鷉的体形大小差不多,黑色的嘴和翅膀也比较短。但微微向上翘,与角不同。它的夏季头部、颈部和背部都是黑色,两胁红褐色,下体为白色,眼后有呈扇形散开的金黄色饰羽;冬季背部为黑褐色,颊、喉部为污白色,前颈为灰色,眼后没有饰羽。在我国繁殖在东北和新疆天山,迁徙时见于南方各省,数量不多。
黑颈鸊鷉
凤头鸊鷉凤头鸊鷉是体形最大的一种鸊鷉,有鸭子一样大小,体长为50厘米以上,体重为0.5—1千克。[1]嘴又长又尖,上嘴黑,下嘴淡红,从嘴角到眼睛还长着一条黑线,眼红。它的脖子很长,向上方直立着,通常与水面保持垂直的姿势。夏季时头的两侧和颏部都变为白色,前额和头顶却是黑色,头后面长出两撮小辨一样的黑色羽毛,向上直立,所以被叫做凤头鸊鷉。它的颈部还围有一圈由长长的饰羽形成的,像小斗蓬一样的翎领,基部是棕栗色,端部是黑色,极为醒目。
凤头鸊鷉
凤头鸊鷉的分布范围较大,从欧洲、亚洲,一直到非洲、大洋洲,都有它们栖息,在我国主要繁殖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北部、甘肃、宁夏、青海和西藏等省和自治区,越冬时则经过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省,迁往西藏南部、云南、四川、安徽,以及长江以南、东南沿海和台湾岛等广大地区,近些年也发现有一部分凤头鸊鷉也在我国东北的辽东半岛和东部沿海一带越冬。1.【美丽中国相册】凤头鸊鷉:演绎鸟类之美_专题阅读_中国绿色时报社2020-06-22T00:00:00+08:00(引用日期:2022-06-08 10:4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