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情五处(英国谍报机构)
军情五处
MI5
英国安全局
1905年
英国
英国陆军
情报收集
安全、防务、外事、经济方面的事物搜集情报,国防
英国伦敦泰晤士大楼
R·B·霍尔丹
职责宗旨
自1909年起,英国安全局:一直负责应对破坏国家安全的秘密组织的威胁。此外,还为许多机构提供安全咨询,帮助他们减少受到威胁的可能。在英国各地设6个区域办公室,由6大分支组成,分别承担具体职责,应对恐怖主义、谍报活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威胁。负责“保卫英国,打击外国机构的谍报、恐怖主义、破坏等威胁国家安全的活动,打击通过政治、产业、或暴力手段企图颠覆或破坏议会民主的行动”。还为许多公营和私营机构提供安全咨询,努力阻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过去,曾担任打击严重犯罪的工作,但是现在这方面的的工作已经暂停。
宗旨阻止恐怖主义;
使英国免遭外国谍报活动以及其它国家的秘密活动所带来的损失;
阻止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采购相关的材料、技术和专业技能;
防范新威胁,避免旧威胁死灰复燃;
保护国家敏感信息、资产和关键性国家基础设施;
协助执法机构减少严重犯罪活动;
协助秘密情报局和政府通信总部履行他们的法定职责;
加强英国安全局:的能力及韧性。
主要目标
为保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支持执法机构预防和侦测严重犯罪活动;收集并发布情报;调查并评估威胁;与其它机构协作共同应对威胁,就保护措施提供建议,并为以上行动提供有效支持。
为达致以上目标,军情五处的指导原则是致力于:
合法;廉洁;客观;在工作中掌握好分寸;互相关心、尊重,包括对本局以外合作人员的关心与尊重。
运作方法
本局与许多其它机构和组织紧密协作,共同应对威胁,保卫国家安全。
本局工作着重于:
• 调查涉嫌的个人和组织以获得、汇集、分析和评估有关威胁的秘密情报。这需要我们有效地收集情报和管理信息。
• 采取行动应对威胁源,收集证据,以助本局将涉嫌人绳之以法。
• 对政府和其他机构提出建议,以便他们掌握威胁的信息,并建议他们采取适当的应对行动,包括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 协助其他机构、组织和政府部门打击威胁。本局与英国国家情报机器共同开展工作,并与英国和国外的机构建立伙伴关系。
秘密情报
尽管已披露的公共信息有助于背景参考,但是对威胁国家安全的团体和个人来说,发现他们行动与企图的最好方式是获取有关他们活动的秘密情报。久而久之,本局可以汇集这些情报,并努力建立起对目标团体及其关键人物、基础设施、企图、计划和能力的详细了解。
对有记录价值的情报,本局会确保准确性并清楚记录来源和确实性,以保证能够快速检索。如果根据本局的评估而需要对某个特定威胁进行调查时,就能动用资源以进一步获取情报。本局还根据新情报或事件,不断调整评估。
这个评估和调查过程有助于本局作出决定,部署应对行动和保护措施。对于不同国家安全威胁的规模所做的判断和本局所做出的反应都必须经过内政大臣批准,由议会进行外部审查。本局根据国家情报要求调整工作优先级别。国家情报要求由政府制定,先由联合情报委员会起草,然后由部级官员批准。
组织架构
军情五处现任局长为乔纳森·埃文斯,由负责情报与安全建议、反谍报、反扩散以及本局运作能力相关事务的副局长协助工作。军情五处设立六大分支,各分支由一名主任负责。其中,副局长指挥四个分支:一个负责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一个负责为应对各类威胁提供安全保护措施的建议以及反扩散和反谍报工作,第三个分支负责北爱尔兰和国内反恐,第四个分支负责本局运作能力,如技术和监视工作。局长指挥另外两个分支:一个负责本局人事与安全;另一个负责管理信息和档案、财务与设施。军情五处秘书处和法律顾问协助正副两位局长的工作。
情报收集
情报收集是本局工作的中心。收集秘密情报有助于本局获取对目标团体及其关键人物、基础设施、企图、计划和能力的详细了解。
本局通过一系列手段获取情报。主要手法有:
• 秘密情报人力资源(即特工)。特工是能够就调查目标提供秘密报告的人力资源,他们不是安全局成员。
• 直接监视(即跟踪和 /或观察目标)
• 通讯截取
• 侵入式监视(如对某人住宅或车辆进行监听)。
尽管本局经常同时开展许多调查,但仅在处理极少数最为重要的调查时才会使用所有的情报收集手段。以监听为例,由于带有高度侵入性,所以只有在理由充分时才能使用。而且如果要安全使用,在技术上相当复杂,属于资源密集型手段。因此,使用监听的次数很少。[1]
目的
使用侵入式情报收集手法时,本局强调要采取有效步骤,根据威胁的程度,把侵入程度降至最低。情报工作的技巧就在于找出合适的手法组合以达到调查目的。使用最具侵入性的情报收集手段必须事先得到授权,必须向国务大臣说明:
• 只有使用这种手法,才能保卫国家安全,或保护英国经济不受海外威胁,或预防或侦测严重犯罪;
• 这种手法的使用符合预期目的,即所得情报足以成为使用侵入手法的理由,而且即使由此给目标之外的人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附带侵入"后果也可以接受。
另外,国务大臣也需要感到满意,认为除侵入手法之外的其它手段都无法在合理预期之内获取这些信息。这些都是很重要的衡量标准。本局只有在可以清楚地达到这些标准的情况下,才会申请监视状。而且只有理由充分,经内政部官员仔细考量之后,才会送交国务大臣做出决定。[1]
主要工作
1.反恐与安全保护
反恐并提供安全保护以支持反恐是军情五处的主要任务。目前,用于反恐和安全保护工作的资源约占全部资源的 90%。近年来,由于国际恐怖主义蔓延,分配于反恐领域的资源大大增加。政府大幅加大了对军情五处拨款的力度,同时军情五处也增加了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的资源比重。在反恐开支中,大部分资金用于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军情五处大大增加了用于国际恐怖威胁的资源比重,从 1997-98年度的15.5%上升至目前的60%以上。目前,军情五处的工作中仍然有很多是打击与北爱尔兰相关的恐怖主义,自 2007年起又担当了额外的任务。军情五处还担任安全保护工作,就如何采取针对恐怖主义威胁的保护措施为其它机构提供咨询,在这些工作上的开支约占开支总数的 30%。
2.反谍报 冷战期间,军情五处工作的重点是打击前苏联与华约国家的谍报活动。自 1991年前苏联解体后,这种威胁大大减少。然而,军情五处仍然重视外国谍报威胁,特别是俄罗斯和中国的情报活动。目前,反谍报工作所占资源比重约为 5%。
3.对外协助 军情五处与英国其它安全机构紧密协作以保护英国的国家安全,这方面工作所占的资源约为 3%。
4.反扩散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有可能威胁英国的国家安全,因此引起军情五处高度重视。自1992年起,军情五处就积极参与预防扩散,并支持政府负责反扩散部门的工作。目前,反扩散工作所分配的资源约占 2%。
5.新兴的以及其他威胁
新威胁的出现给英国未来的国家安全带来挑战。从2000年开始,军情五处就在开展工作,确认潜在的新兴威胁,力图降低未来新威胁突然出现的可能。这方面的工作所占资源不到 1%。
历史沿革
军情五处在监听
军情五处即英国国家安全局。英国军情五处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那时德国间谍在英国四处活动,港口和造船厂是他们的首要目标。1909年阿斯奎思首相领导的英帝国国防委员会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来调查和解决德国间谍问题。工作小组随后提出了创建一个保密局的建议,并从军队里抽调两个军官开展工作。其中一位是南斯塔福德郡团的弗农·凯尔上校,他当时在国防委员会的情报科工作,是有名的中国通;另一位是来自皇家海军的曼斯菲尔德·卡明上校,以前担任过港口栅栏防御警卫。他们合作创建保密局,但不久就意识到这项任务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中一个人要负责了解英国本土正在发生的事情,想出对策加以阻止;另一个人则要负责派遣自己的特工去德国,以了解其战略计划。由此凯尔挑起国内的担子,卡明则负责收集海外的情报。军情五处(MI5,其中MI是英文Military Intelligence的缩写)和军情六处(MI6)就这样诞生了。而且一直到最近人们还沿用凯尔名字中的字母K称呼军情五处反谍报的首脑,沿用卡明名字中的字母C称呼军情六处的首脑,而不是那批詹姆斯·邦德迷所想象的那个M。M另有其人——他是凯尔征聘到的首都警察局已退休的高级警官,名叫威廉·梅尔维尔。梅尔维尔把自己的工作变成了一项艺术,他到各地去时采用各种不同的身份做掩护,使人觉得他无处不在。
军情五处
从1909年至1914年大战爆发的几年间,凯尔及几个助手调查了至少36个间谍。一天,凯尔的助手在苏格兰乘火车旅行,偶尔听到两个男人在用德语交谈。其中一个说,他接到一封波茨坦来的信,询问有关英国备战的情况。凯尔经过调查发现,收信的那个男子是利思市孔雀旅馆的德裔老板叫霍尔斯坦。他将那封来自德国情报机构的信交了出来。信里有让霍尔斯坦寄送情报回波茨坦的几个回信地址。现在任何一个称职的情报机构都不会在谍报技术上犯这样的错误了,因为凯尔立即拦截了寄给这些地址的所有信件,从而确认了德国情报机构在英国各地建立的一个间谍网里各个成员的身份,获知了这些间谍的信箱号码和接头地点。这是早期邮件拦截行动的成功范例,1914年8月4日英格兰和苏格兰警方一天内抓获了21个德裔间谍。1931年,评估对国家安全所有威胁的责任移交给了军情五处,军情五处改名为安全局。这是该局现在使用的正式名称,但它仍以MI5(军情五处)闻名于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的情报机构把注意力转到冷战上。那时英国已经有三个各自职责分明的情报局:秘密情报局或称军情六处,主要任务是收集与国防和外交有关的国外情报;政府通讯总部,其任务是通过技术手段收集情报;以及主管国内事务的安全局(或称军情五处),负责保卫国家安全免遭来自任何方面的威胁。这时的“军情五处”还扩大职责,强调该局有责任向所有英国殖民地、英联邦国家以及友好国家政府就安全事项提供咨询和协助。20世纪50年代初,军情五处有大约850人,其中包括海外40名左右的安全联络官。
目前,军情五处的员工目前大约有3000名。其中44%为女性,54%的员工年龄在40岁以下,有240名属借调或从其他政府部门或机构委派性质。在工作中,主要的调查、评估、政策和管理工作由一般职员负责,他们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二。支持他们工作的有各种各样的专业人员,他们精通语言、技术、监视、信息技术、通信、安全保护、行政事务、楼宇服务和餐饮支持。
近年来,军情五处的规模和结构有很大的变化,而且将继续变化,以适应威胁的变化、新的工作方式、可用资源及新信息技术的需要。现在军情五处正在增加人手,以满足国际反恐部门工作量不断增加的需要。
主要事件
威尔逊被窃听
在冷战时期,情报部门和政治家之间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其中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事件是英国首相威尔逊宣布他自己也成了军情五局的监视目标。在英的第二次大选之后的1947年10月,他发现有人进入他家,一些个人资料被窃,但是却没有发现任何破门而入的痕迹。就是从此事发生后,他开始宣称自己成了军事五局的监视目标。他确信军情五局的右翼成员阴谋反对他,想让他下台。该阴谋据说与威尔逊对莫斯科的常规访问和他与苏联政党的联系有关。威尔逊本人被“军情五局的阴谋”所困扰是因为军情五局及其盟友的谣言加工厂一直认为,威尔逊在过去一定有一大秘密,从而使他落入了苏联的陷阱。温斯顿·丘吉尔的孙子曾指出“当时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问号,因为他对苏联不下19次的访问确实给了铁幕那一端很多机会。”14个月后,威尔逊令人吃惊地辞去了首相职务。那时,不仅是威尔逊,很多威尔逊内阁的高级领导人都成了军情五局和中央情报局的监控目标,包括工党副主席特德·肖特。很多报纸收到了一份肖特在瑞士银行帐户的复印件,上面的帐户余额是一个惊人数字。然而这一切都是伪造的。肖特从未开立过瑞士银行帐户。苏格兰场的调查人员说,伪造者是个专家,而肖特本人却认为这是军情五局的杰作。
除此之外,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军情五局通过它不断扩大的F部门,监视公众人物、记者、教师、和平主义者、律师和内阁大臣。许多著名人物都成为它的监控目标。当时国家民主自由理事会的秘书长帕特里克·休威特(后来成为工党领袖尼尔·基诺克的顾问和布莱尔政府一员)和其法律顾问哈端·特哈曼(后来也成为劳动部长),也被当成共产主义支持者和潜在的颠覆主义者;劳动纠纷和罢工也引起了军情五局的兴趣,很少有工会领导人没有受到它的监视。
对所谓的颠覆运动的跟踪持续了很多年,耗费了军情五局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了数以百万计的档案。而与此同时,真正需要关注的地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注意。例如北爱尔兰。那里虽然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但是在军情五局和其他情报机构—包括军情六局—的竞争中,那里却一直处于低效、管理混乱、错误拼出和自相残杀的状态中。当时有一次由军情五局领导的行动,其目的原本是鼓励和揭露宗派主义杀手。但是由于假情报的干扰,最后反而演变成针对工党政府部长们的行动。
在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军情五局对公众人物的监视不断扩大,而撒切尔夫人也会不时干预行动。1983年,国防部成立了一个新秘密部门,负责检查新闻媒体以控制核裁军组织单方面的裁军宣传。该部门要求军情五局提供关于核裁军运动成员中颠覆分子的信息。军情五局当即便向DS19提供了一份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都是军情五局通过监视窃听、监视等手段获得的情报。
到80年代中期,英国社会普遍开始反对情报机构对人民进行的监视活动。然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军情五局对普通市民的监控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它对通讯系统的监听也变得更加普遍。
自1909年成立以来,军情五局一共公布了100万份档案,其中涉及100万个人名。这些档案大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建立起来的。但是,与世界其它地方积累的文件和数据可相比较,这个数字还不算很大。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18万份二战以前的档案被销毁。在1988年,还有约50万份档案保存在军情五局的调查目标。这中间有4万份属于最高保密级别,以缩微胶片的形式保存,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有关官员才可以用口令读取这些资料。另外还有25万份档案也作为保密材料保存,但是军情五局职员在目前工作中可以使用。换句话说,现在仍然可以查询数以千计曾被调查过的人们的资料,而无论这些人接受调查是20年还是30年前的事。
1998年,当时正在被军情五局建立的档案数目大约为两万份,其中三分之一是关于外国人的,也就是说有1.3万份是关于英国公民的。在1960年代,因为以前的纪录已被销毁,使得一些间谍案件的调查遇到困难,所以英国政府采纳了对文件不作销毁处理的决定。即使如此,冷战结束后,经审查仍有11万份档案被打上记号销毁,其中包括苏联和华约国家情报局试图从英国颠覆组织中招募间谍的行动。显然,在那个时期,英国有数以千计的人仍处于军情五局的监视之下,其中甚至包括当时的核裁军运动主席布鲁斯·肯特。
窃听
唐宁街10号当年,尼克松因为派特工窃听共和党闹出的“水门事件”丢了总统宝座;如今,英国也有了“水门事件”的翻版。唐宁街10号竟然成了军情五处的窃听目标!2003年4月30日出版的英国《泰晤士报》惊曝了这一可能导致英国政界大地震的特大丑闻。英国首相布莱尔最信任的北爱事务大臣莫·麦拉姆和北爱“新芬党”教育部长马丁·麦吉尼斯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之间的密谈居然也会遭窃听!然而,事实情况却是:自1997年夏天至今,军情五处的特工一点也没有停止过对麦吉尼斯的监视监听行动。根据“麻醉剂1号”行动方案,军情五处的特工忠实地记录了布莱尔政府要员与麦吉尼斯之间的“亲昵通话”:在北爱共和军与英国政府和平谈判最关键的时刻,布莱尔首相最信任的北爱事务女大臣麦拉姆频频与北爱方面的首席谈判官麦吉尼斯频频通话,甚至连她如何跟布莱尔吵架,从而避免自己被免职这样绝密内幕的事也告诉对方。
军情五处窃听唐宁街10号与麦吉尼斯之间通话的惊人内幕被媒体曝光后不亚于在英国政坛引爆了一枚原子弹。“新芬党”一定会拿这件事大做文章,指责英国政府虽然表面上声称结束对“北爱共和军”成员的监视和秘密行动,但暗地里却继续对“新芬党”和“北爱共和军”成员不信任。
网站被黑客攻击
当地时间2022年9月30日上午,英国军情五处(MI5)网站遭到黑客攻击,随后网站被暂时关闭。[2]
人员招募
作为英国专门对付颠覆和恐怖活动的机构,简称军情五处列出的招募谍报人员新条件,就是前来应聘的男士身高不能超过1.8米,女士身高不能超过1.7米。因为这样他们能更容易地“混迹于人群之中”。
高个子不受欢迎
“想成为一名秘密间谍吗?1.8米以上的人就不要前来应聘了!我们欢迎的是中等个子的应聘者!”,这就是军情五处最新的招聘政策,它被清清楚楚地标注在一份新的秘密特工申请表上。据英国《星期日电讯报》2004年3月7日报道,除对男间谍外,军情五处对女间谍的应聘者也有类似的身高限制:她们不能超过1.7米。有意思的是,军情五处处长伊莱扎·曼宁厄姆·布勒女士的身高恰恰是1.7米。
帅哥美女被刷
除了高个子问题,军情五处还给长相太英俊或太漂亮的报名者“泼冷水”,他们建议那些形象太出众的报名者多加考虑,因为他们的自身条件并不非常适合当间谍或特工。新表格特意注明说:“你的长相应该是不显眼的,这样走入茫茫人海就不容易再被认出。”
邦德演员不合格
这个规定似乎不足为奇。但是如果联想到著名的007系列片,你会突然发现,照此标准,5位詹姆斯·邦德的扮演者都会被拒之门外,因为他们个子太高了,长得也太帅了。编号为007的邦德是英国一名经验丰富、处事镇定而且总能化险为夷的谍报人员。在影片中,风流倜傥的邦德身手敏捷,其实他的先后5位扮演者身高都在1.8米之上。
对于这项新规定,一位曾在军情五处工作过的官员则表达了不同意见:“这实在太好笑了。和其他许多人一样,我也超过1.8米,而且这并不表明我无法胜任这里的工作。”
网上招聘玩新潮
2004年2月底,军情五处开始大规模招募新成员,人员增幅竟然高达50%以上。在未来几年内,该机构将新征召和培训1000多名特工人员,从而使其总人数由目前的1900人增加到3000人左右。军情五处招聘人员的办法是在报纸和杂志上刊登广告,招聘“情报管理经理”。历来高度保密的军情五处甚至玩起了新潮,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详细列出了招聘的职位和要求。根据招募计划,应聘者必须是英国公民或是在英国住满十年的居民,而且精通中文、俄语、阿拉伯语、波斯语、土耳其语和乌尔都语的应聘者将被优先录取。
据熟知军情五处运作的人士介绍,新招募的人员在通过严格的训练和考试后,大部分将被分配到A4部门,这个部门专门负责监视行动。他们将成为跟踪和监视专家,24小时不间断地对恐怖犯罪嫌疑人实施监控。其他新人则将分别被派遣到情报分析部门、国际反恐部门、安全保卫部门。
性丑闻
英国军情五处有了新麻烦。
英国媒体18日披露,军情五处一名特工的妻子是一名应召女郎,涉嫌参与前不久国际汽联主席马克斯·莫斯利的“纳粹式施虐”召妓事件。
这一消息让军情五处颇为难堪。外界传闻莫斯利可能受到军情五处设计陷害,并担心卷入这一事件的特工可能是军情五处的“安全漏洞”,易泄露国家安全机密。
澄清
鉴于外界传闻愈演愈烈,英国政府部门不得不找机会出面澄清,莫斯利事件并非军情五处设计的圈套。
英国《泰晤士报》18日援引一名没有公开姓名的英国政府官员的话说:“任何涉及军情五处参与设计陷害莫斯利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不过,这名官员证实,军情五处一名特工的妻子牵扯入这一事件。这名特工上月已因此辞职。出于保密考虑,这名官员没有公开辞职特工的姓名,而报道说,这名特工40多岁,在军情五处从事监视方面的工作,成为特工前在军队服役。
这名官员称,特工被迫辞职是因为军情五处需要保证特工队伍的行为标准。他说:“我们期望所有职员在任何时间都保持对行为的高标准要求,无论是工作时还是私下里。一旦有人不再满足这些标准,我们将采取措施。”
阴谋?
外界有关军情五处设计陷害莫斯利的传闻说得绘声绘色。
英国《世界新闻报》曝光莫斯利3月30日与5名妓女模仿纳粹角色和行刑行为,莫斯利本人用德语大喊大叫。整个过程被一名妓女秘密拍摄下来,并把这段录像卖给《世界新闻报》,酬金不详。
《泰晤士报》援引一些匿名消息人士曝料说,那名妓女的丈夫在军情五处工作。更加引起人们猜疑的是,莫斯利在召妓事件发生前曾称,一名接近安全部门的线人告诉他,他已被秘密盯梢。
担忧
军情五处陷害莫斯利一说是否属实尚无定论,但军情五处一名特工的妻子是应召女郎一事目前看来不假。
英国媒体质疑,这样的私生活容易成为特工的软肋,遭人勒索,泄露安全机密。尤其从传闻看来,这名特工的妻子有向媒体出售内幕新闻的先例。
英国军情五处负责对内情报工作,大致相当于美国联邦调查局,隶属内政部。一些安全部门内部人士说,无论是军情五处特工还是特工的亲近家属与妓女扯上关系,特工的诚实度就会被打上问号,进而安全机密也会受到威胁。
《泰晤士报》说,军情五处将不得不全面调查那名特工的工作和个人生活,以确认他是否泄露了安全机密。调查重点在于这名特工是否知道他的妻子从事应召女郎工作和这名特工是否参与了妻子的色情活动。
历任领导
作为英国专门对付颠覆和恐怖活动的机构,军情五处迄今已有近100年的历史了。这期间,大量的文艺及影视作品曾对这一机构进行渲染,将它描述成一个格外神秘的政府部门。如今,军情五处亲手揭掉自己脸上的面纱,将所有前任掌门的照片及简要资料公布在其网站上,让好奇者大饱眼福。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005年12月11日报道,这些资料是军情五处现任掌门人伊丽莎·曼宁厄姆·布勒女士下令,于上周正式公开的,目的是增强这个机构的透明度。这是英国首次公布该机构所有前掌门的照片和生平,其中大部分内容是从前没有公开过的。
自从1909年军情五处成立以来,该机构共有过16任掌门,目前还有5任掌门在世。据悉,在1993年以前,军情五处总负责人全部由英国首相秘密任命,他们的身份也从不公诸于众。但是,随着苏联的解体,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军情五处掌门成为这个有这2500名成员的机构中,唯一一名身份公开的人。
在军情五处的网站上,该机构第1任到第14任掌门的姓名、生卒年月、担任该机构总负责人前的工作经历等资料一应俱全,旁边全部配以大幅片。其中有几位掌门的资料最为引人注意:
·第一任掌门——凯尔爵士,陆军少将
凯尔生于1873年,是军情五处前身——安全服务机构的创始人之一。一战期间,他成功地端掉了英国境内的德国间谍网,为避免重要情报外流做出了巨大贡献。1931年,他被任命为安全服务机构的总负责人。1939年,他被授以少将军衔,但是于1940年被当时的首相丘吉尔罢免,并在2年后逝世。
·任期仅一年的掌门——
哈尔克陆军准将哈尔克是军人出身,在担任军情五处掌门前,一直是凯尔爵士的得力助手,长期是该机构“B活动区”的负责人。1940年,他被丘吉尔任命为军情五处代理负责人,并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一年,直到总负责人的正式人选大卫·皮特里上台。
·历史上第一位女处长——斯特拉·里明顿
1992年,“军情五处”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位女处长——斯特拉·里明顿。这位巾帼掌门给“军情五处”带来一股改革新风。在里明顿任内,“军情五处”开始了“走出幕后”之路。从里明顿开始,一向隐身的军情五处逐渐走入大众视野。
1997年起,“军情五处”不但开设了自己的官方网站,还向公众开辟热线电话,在报纸上大登广告以征聘谍报人员。后来,它又向大众公开了机构首脑的“全家福”照片。不过也有一些人士对“军情五处”改革后的风格抱有疑问。有人半是怀疑地问:“接下来它还会干什么?出售‘军情五处’牌显隐墨水?”
历任局长
Major-General Sir Vernon Kell (1873-1942)1st Director General,1909-1940
Brigadier A.W.A. Harker 2nd Director General,1940-1941
Sir David Petrie (1879-1961) 3rd Director General,1941-1946
Sir Percy Sillitoe (1888-1962)4th Director General,1946-1953
Sir Dick White (1906-1993)5th Director General,1953-1956
Sir Roger Hollis (1905-1973)6th Director General,1956-1966
Sir Martin Furnival Jones (1912-1997)7th Director General,1965-1972
Sir Michael Hanley (1918-2001)8th Director General,1972-1978
Sir Howard Smith (1919-1996)9th Director General,1978-1981
Sir John Jones (1923-1998)10th Director General,1981-1985
Sir Antony Duff (1920-2000)11th Director General,1985-1987
Sir Patrick Walker (1932- )12th Director General,1987-1992
Dame Stella Rimington (1935- )13th Director General,1992-1996
Sir Stephen Lander (1947- )14th Director General,1996-2002
1.关于军情5处 · 英国安全局官网(引用日期:2018-04-20)
2.英国军情五处网站遭黑客攻击 被迫暂时关闭 · 新浪网(引用日期:202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