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蛙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15
石蛙
两栖纲无尾目叉舌蛙科动物
石蛙,中文学名棘胸蛙(学名:Quasipaa spinosa),俗称石鸡、棘蛙、石磷、石蛤、石蛤蟆等,属两栖纲无尾目叉舌蛙科。背部表皮呈黄褐色,腹部色浅略显浅黄色,躯干宽短肥硕,四肢韧肌发达,栖息在海拔600米以上的溪流岩石洞穴内,故名石蛙。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石蛙
别名
石鸡、棘蛙、石磷、石蛤、石蛤蟆等
拉丁学名
Quasipaa spinosa
界
动物界
总门
脊索动物门
纲
两栖纲
目
无尾目
科
叉舌蛙科
属
类棘蛙属
种
棘胸蛙
分布区域
越南北部沼泽山区和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
石蛙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
形态特征
蛙卵特征
石蛙卵的每一个卵群基本上都是由7~12粒卵组成葡萄状,成串排列,黏附在水中石下。同一雌蛙可产多个卵串,卵径4.5~5毫米,动物极黑灰色,小于卵球的二分之一,植物极乳黄色,卵胶膜3层。
蝌蚪特征
石蛙蝌蚪状态时,头体背面为黑灰色或褐灰色,背中线色较浅,尾肌背侧有3~5个深色斑,尾鳍和腹鳍均有麻斑。腹面皮肤薄,可透视看见土黄色肠及红色肝脏。第34~38天时,体长20毫米左右,体高为体长的53%。尾长约为体长的2倍,尾肌较发达,尾末端钝圆或钝尖。吻端略圆,鼻孔位于吻眼之间,眼位于头背侧面,出水孔位于体左侧。口宽为体长的29.2%,下唇缘中央内凹。
幼蛙特征
石蛙从蝌蚪状完成变态后成长为幼蛙,体长约为20~24毫米。此时背面色略浅,花斑与疣粒的分布与成蛙相似,其中四肢背面深色横斑尤为醒目。
成蛙特征
石蛙成蛙体长大约为106~153毫米,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颊部外斜。鼓膜不明显。
皮肤较粗糙,雄蛙背部有长短不一的长形疣,断续排列成行。雌蛙背面有稀疏小圆疣,疣上一般有黑刺。
体背面颜色不一,但背面多为黄褐色、褐色或棕黑色,两眼间有深色横纹,上、下唇缘均有浅色纵纹。腹面浅黄色,无斑或咽喉部有褐色云斑。
前肢粗壮,前臂及手长近于体长之半;后肢适中,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眼部,趾间全蹼;指、趾端球状,四肢背面呈黑褐色,横纹直达指、趾端。
雄蛙胸部有大小肉质疣,刺疣向前可达咽喉部,向后仅限于腹前部,每一疣上仅有1枚小黑色刺。雌蛙腹面光滑。
第二性征
成熟雄性石蛙胸部有带黑刺的肉质疣,前臂粗壮,个体越大前臂越粗,头体长126毫米的雄性,前臂宽达27.4毫米,可达头体长的21.8%,但青年个体则雌雄前臂宽差不多。另外雄蛙具有单咽下内声囊,声囊孔为长裂状。同时雄蛙有紫红色的雄性线。另外上述提及的第二性征只有雌蛙具有。
分布栖息
栖息环境
石蛙既能在陆地活动,也能在水中生活,一生离不开水。常生活于海拔600~1500米的亚热带林木繁茂的山溪内,以夜行性为主。多栖息在底质为砂质的水域,要求水质中性至弱酸性,即pH在6.0~7.0。
石蛙是穴性动物,白天多匿藏洞中或洞口。洞穴位置靠近水面,洞口不大,但洞较深,多在30~50厘米或更深。冬眠时,往往雌雄同居,幼蛙成蛙也共处一穴。
地理分布
世界分布
石蛙在世界上主要分布于越南北部沼泽山区和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
中国分布
生活习性
生态习性
石蛙一般生活于中国南方草木繁茂、阴凉安静的山涧溪流内,尤喜深山老林的山涧和溪沟、水潭,喜群居和夜间觅食。最适温度为12~25℃。
石蛙攀爬和弹跳能力都很强。在自然条件下,为了觅食和其他原因,石蛙常沿着水潭边的石壁攀爬,因而有“石蛙”之称。在人工圈养条件下,也会沿着直立的池壁攀爬。
石蛙对气温、水温变化非常敏感。在闷热、干燥、气压较低的夜晚,或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纷纷出洞,向较高的岩石或山坡跳跃,并且伴有低沉而雄壮的鸣叫声。
节律行为
石蛙白天多隐藏在石穴或土洞中,傍晚时爬出洞穴活动、觅食,畏光,怕惊扰,深夜即返回洞中。
石蛙是一种冷血变温动物,没有调节体温和保温能力,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所以具有休眠行为。当水温降低到12℃左右时,石蛙的代谢会变得非常弱,开始进入冬眠状态。冬眠时长约为4个月,冬眠后体重会有一定程度下降。水温超过30℃时,石蛙会夏眠。
休眠时,石蛙双眼紧闭,不食不动,靠脂肪体来维持生命活动,对外界刺激不作出反应,当水温上升到适宜的温度时,就会出来活动。
觅食行为
石蛙不同发育阶段的食性差别很大。
在蝌蚪阶段,自然条件下,小蝌蚪主要摄食水中体积较小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如藻类和纤毛虫、草履虫等。后期大蝌蚪则进食水中体积较大的苔藓、植物碎屑,甚至进食蚊子幼虫等。幼蛙和成蛙食性很广,以肉食性为主。成年石蛙主要进食当地生长繁衍的蚯蚓、蜘蛛、小蜈蚣以及昆虫等动物。个别石蛙还摄食小螺和植物叶片等,食性相对复杂。
每年的4~11月为石蛙的捕食季节。其捕食高峰期在22:00~24:00。其食性广,食量大。当它发现目标时,迅速跳起,扑向目标,用其特有的舌头把食物粘卷入口腔以吞下食物。
防御行为
石蛙对噪音和震动异常敏感,当听到噪声或感觉到有震动时,石蛙会迅速逃回洞穴,即使是正在摄食,也会弃食而逃。另外当暴雨导致水位上涨和水流浑浊时,石蛙会自行爬上高处,或入洞匿藏。
当被蛇缠住时,石蛙便闭嘴鼓气,隆起肚皮,突出肚皮上的小刺,扎住蛇身打滚,最后使劲一跃,将蛇摔下并分泌毒液,使其窒息而死。
生长繁殖
生长过程
石蛙蝌蚪完成整个变态过程需90~130天,有的甚至长达150天。刚孵出的蝌蚪体长仅10毫米左右,体重约0.05克,完成变态的幼蛙体长20~24毫米,重3~4克。
石蛙的生长速度取决于食物、温度和水质等因素,不同的生长条件,其生长速度差别很大。丰富的食物和良好的水质有助于其生长,温度过高或过低石蛙便会进入休眠期,代谢变弱,生长停滞。雄性个体的生长速度快于雌性个体,雄性个体最大可重达750克,雌性个体最大重达600克左右。
繁殖过程
一般产卵期在每年的3月下旬至9月中旬。石蛙群体产卵大致一年分3批,第一批在4月上旬,第二批为5月底至6月初,第三批为7月上旬至9月初。雌性个体一年产卵1~2次。
石蛙的怀卵数量几百到几千枚不等,以4~7月为盛期。石蛙交配一般在晚上进行,有抱对习性,体外授精。雌蛙分批产卵,每次产卵250~350粒。一个繁殖季节可产卵1000~1500粒;卵在水温16~18℃中需要20天才开始孵化,在26~28℃水中约需7天即可孵化。
石蛙个体大,生长发育时间长,孵化早的蝌蚪经4~5个月生长期,可于当年完成变态。中、晚期孵出的蝌蚪,则需要越冬并于次年的5~6月陆续完成变态。幼蛙登陆后约2年达到性成熟,一般需6~7年才能繁殖产卵。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由于石蛙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和捕捉过度,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又因为石蛙生长发育时间长,种群遭受伤害后恢复困难,所以如今在主产地野生石蛙数量也很稀少。
保护级别
- 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
- 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两栖类)(2015年)——易危(VU)。
保护举措
对于野生石蛙,主要的保护举措为设置自然保护区,中国和越南都设置了相应的保护区,为野生石蛙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栖息地,进而躲避人类的滥捕滥杀。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石蛙是蛙类中个体较大的种类,最大个体达600克以上。由于其肉质肥美,受欢迎度高,现在已被大范围人工养殖,经济效益非常高,为重要的食用经济两栖动物。曾有专题介绍福建三明已有广泛的养殖基地,有较为成熟的养殖技术,市价达每斤百余元,是中国传统出口的名贵水产品。另外蛙皮可以制作上等皮革;因此在市场上十分畅销。(注:经济价值内容只针对人工养殖的石蛙)
食用价值
石蛙有“蛙中皇后”的美称,经人工养殖后可食用的蛙肉洁白脆嫩,鲜美可口,营养丰富。石蛙肌肉中的蛋白质含量在18.55%~19.39%,有8种必需氨基酸,脂肪含量较低,肌肉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39.36%。(注:食用价值内容只针对人工养殖的石蛙)
药用价值
据《中国药用动物志:第二册》(1983年)等的记载,食用该蛙可滋补小儿瘦及治疗积、病后虚弱等。(注:药用价值内容只针对人工养殖的石蛙)
农业价值
石蛙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每当热带气旋来临之际,在闷热、干燥、气压较低的夜晚,或暴风雨来临之前,纷纷出洞由低处向高处迁移,并频频发出洪亮的鸣叫声,山区的人们常听此声音或者观其迁移以预报天气变化。
石蛙还是农作物害虫的天敌,对农作物有着很好的保护作用。
养殖技术
场地选择
养殖场宜选在低山丘陵地带,同时还要远离喧闹的城市和交通要道,避开人为的干扰和污染。另外为了避免夏季炎热的天气,最好选择夏季较为凉爽的地方。选址时,还应考虑场址周围山体的走向,尽量选择近东西向或北有高山阻挡的低地。
石蛙的生存离不开水,水质最好为中性偏酸,并且无重金属盐类和超标的有毒物质,另外需要保证水质的清新和清凉。
人工繁殖
在每年冬眠结束后,挑选体质健壮的成熟石蛙作为亲蛙。要求雌蛙腹部膨大,按雌雄比1:1放入池中培育。到繁殖季节,将亲蛙转入产卵池。待产完卵后,立即将亲蛙捕出产卵池,让受精卵在产卵池中自然孵化,也可转移到其他小水池中孵化。
蝌蚪培育
蝌蚪可在原产卵池或孵化池培育,也可以另池培育。刚出膜的蝌蚪,以卵黄囊为营养,3~4天后主动摄取其他饲料(例如煮熟捣碎的蛋黄)。随着蝌蚪的长大,应及时分池饲养。经2个月培育,蝌蚪全长65毫米以上,逐渐长出四肢,开始变态为幼蛙,可以水陆两栖生活时,便可进入成蛙养殖阶段。
成蛙饲养
- 蛙池条件:在山区,蛙池最好建造在泉水附近,可缩短冬眠期。平原地区建养蛙池,池面种瓜搭棚遮荫,池周围要建围墙,池和墙间留有一定斜坡的陆地供蛙活动。在池的进出水口设拦蛙设施,以防蛙外逃。
- 饲养管理:在饲养过程中,做好防寒降温工作,使其安全越冬度夏。另外需投喂充足的饲料,有剩余的残渣剩饵要及时清理。
成蛙放养
- 筑涧:在地形复杂的山涧地段,先筑高墙,同时墙内要有陆地,陆上有灌木、草丛及石头堆等,以便石蛙冬眠用。入水口和出水口需用铁栅闸住,防止石蛙外逃。
- 放养:在放养时,饲养员要检查雌雄的比例,雄者胸部有瘤状凸起的小刺,一般成对放养。
- 饲喂:石蛙一般不需人工喂饲,但可以挂上黑光灯诱虫喂蛙,保证每晚有充足的饲料。
病害防治
红腿病
放养密度如果过高,石蛙则容易患上红腿病。症状表现为腹肌及大腿肌肉有充血现象,病蛙减食或停食,通过改善水质、在养殖池中多设置些遮避物、定期消毒水体可以起到预防作用,对发病池可用金霉素进行全池泼洒,同时投喂氟派酸。
腐皮病
车轮虫病
当池中蝌蚪放养密度过大或水质较差时,蝌蚪易受车轮虫寄生而发病。发病蝌蚪浮于水面,游动迟缓。定期换水和及时分养可以起到预防作用,发病后在发病池中泼洒一定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即可。
气泡病
当水中氮素含量过高时或在蝌蚪池中过度充气时,该病易发。病体腹部膨胀,失去平衡,仰浮于水面,解剖可见肠内充满气体。通常情况下蝌蚪很少发气泡病,培育蝌蚪时选择微流水并及时排污可起到预防作用,发病后加注新水并注意减少气泡产生,也可将发病体置于20%硫酸镁溶液中暂养10~20分钟后放回。
相关文化
在中国,食用石蛙历史较为悠久。据史料记载,被誉为“药用化疮,食之长寿”的石蛙,是古代皇宫御筵中的名贵山珍,也是士大夫阶层餐桌上的弥珍野味和馈赠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