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17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他是作家也是自然科学家和画家,是魏玛古典主义的著名代表,世界文学的杰出人物之一。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外文名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国籍
德国
性别
男
出生地
法兰克福
语言
德语
出生日期
1749年8月28日
去世日期
1832年3月22日
职业
文学家、自然科学家、画家
毕业院校
莱比锡大学(中途休学)、斯特拉斯堡大学
歌德出生于一个富贵家庭,父亲要求歌德必须学习法律,于是16岁时歌德考入莱比锡大学,但是他的心是向往写作的。他在1773年写的戏剧《葛兹·冯·伯利欣根》,和1774年发表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使他声名大振。
随后歌德研究自然科开始学,并且从事绘画和文学创作,且在1788年回到魏玛后担任戏剧导演。1794年歌德创作出了《浮士德》等代表作。直到1832年3月22日,歌德病逝,他的临终遗言是:“亮些!再亮些!”,并于3月26日葬于德国魏玛诸侯墓地。
歌德对世界文学影响巨大,他的作品被翻译成48种语言,是各国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创作还把德国文学提高到全欧的先进水平,并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年轻的时候,歌德一边梦想着成为画家一边开始写文学。然而,当他看到意大利一位著名画家的作品时,他认为自己永远不会成为大师,于是开始专注于文学创作。
1765年9月30日至1768年8月年间,歌德离开法兰克福,到莱锡比学习法律。但是后来的一次大咯血(指1次咯血量超过100ml,或24h内咯血量超过600ml以上者)使得歌德不得不中断学业,在1768年8月28日返回法兰克福。经过一年半的静心修养,歌德遵从父命来到斯特拉斯堡继续学习法律。
70年代,歌德在斯特拉斯找到了自己的良师——“狂飙突进”运动的领袖赫尔德,是他把歌德引导到荷马与莎士比亚的艺术世界之中,引导到对民间歌谣的收集和学习之中,使这位正在觉醒的天才摆脱了宫廷文学和古典主义的束缚,写下了诸如《欢会与离别》、《五月之歌》、《野玫瑰》等至今仍脍炙人口的名篇。
1771年,歌德以法学博士学位结束了大学生活,回到法兰克福从事法律工作。但他的主要精力仍在致力于文学创作,先后完成了历史剧《铁手骑士葛兹·封伯利欣根》和书信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这本书信体小说深受许多人的喜爱,连一生戎马的拿破仑也随身携带读了七遍。恩格斯说,这不是一部“普通而伤感的爱情小说”,而是一部“伟大的批判性成果”。这两部作品在德国和整个欧洲赢得了歌德的声誉,使他成为“狂飙突进”运动的主要参与者。
辉煌时期
1775-1786年歌德为改良现实社会,歌德应魏玛公爵的邀请来到魏玛公国,从此开始了他在这个公国担任要职的十年政治生活。他也在公爵赠送的花园(歌德屋)里住了6年,并且根据公园的规格自行设计并建造了房子周围的花园。
1778年和1779年,赫尔德出版了一本名为《各民族人民的声音》的书。在赫尔德的影响和鼓励下,歌德在斯特拉斯堡各地开展民歌收集活动。与民歌的接触从根本上改变了歌德诗歌的创作,创作了《赛森海姆之游》和《赛森海姆之游之歌》,并为他成为伟大的德国诗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于1779年晋升为枢密院议员。为了政治改革,有人提议歌德致力于一个微型小国魏玛,歌德也接受了,此后歌德在议会的权威日益增强。同年,歌德开始进行深入的自然科学研究。
1784至1785年,他开始系统地研究植物学,在积累了大量的观察和经验之后,逐渐意识到植物很可能有一个通用的结构模式,并且这种连接不同个体的模型在现实中可能是直观的
1786年6月,歌德前往意大利,致力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从事绘画和文学创作,先后完成《塔乌里斯的伊菲格纳》、《埃格蒙特》等作品,还写了《塔索》、《浮士德》的部分章节。
晚年经历
1788年歌德回到魏玛后,除了担任魏玛艺术和科学总监等职外,他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文学创作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上。某一天在魏玛公园里,歌德邂逅纸花厂的女工克里斯典娜,她聪明可爱,漂亮温柔,歌德爱上了她,恋爱十八年后两人才步入婚姻。
1794年,歌德在耶拿结识了席勒,两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一致,从此开始了合作的十年。期间歌德的思想和创作有了新的飞跃,完成了《浮士德》等代表作。《浮士德》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杰作之一,奠定了歌德在文学中的崇高地位。它受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高度评价,受到所有进步人士的重视。
歌德晚年,欧洲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法国革命掀起全国性革命高潮,发达国家工业革命突飞猛进,工人运动兴起,乌托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传播,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遍及整个欧洲。这些情况促使歌德突破狭窄的德国世界,关注欧洲和世界的变化,接受更多新的社会趋势。
1798年歌德写下了哀歌《植物的变形》,堪称诗学感知和科学感知和谐一体的大作。
歌德对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学的兴趣,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从1813年10月开始,歌德把他的兴趣集中在遥远的中国。他从图书馆借了十多本有关中国的书。其中包括中国游记和中国哲学著作。他曾在英法翻译中读过《好逑传》《玉娇梨》《花笺记》《今古奇观》等中国小说和诗歌。并一直希望把《好逑传》写成一首长诗。正是受到了这些来自遥远东方的文学作品的启发,歌德创作了著名的组诗《中德四季晨昏杂咏》。
1817年,他开始撰写《我的植物学研究史》,直到1824年出版了《谈自然科学,特别是形态学》杂志。
1832年3月22日,歌德病逝,3月26日葬于诸侯墓地。
人物关系
父亲 | 约翰·卡斯帕尔·歌德 | 法学士 |
母亲 | 塔里娜·伊丽莎白·歌德 | 法兰克福市长台克斯托尔的长女 |
妻子 | 克里斯典娜·冯·歌德 | 制花女工 |
好友 | 埃贡·利奥·阿道夫·席勒 | 20世纪初期的表现主义画家,是维也纳分离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斜卧的女人》《拥抱》《低着头的自画像》 |
主要作品
作品体裁 | 创作年份 | 作品外文名称 | 中文名称 |
诗歌 | 1774年 | Prometheus | 《普罗米修斯》 |
1774年 | Greetings from the Gods | 《神灵的问候》 | |
1815年 | People have a lot to say about singers | 《关于歌手人们有很多可说》 | |
1816年 | When Returning to the Dearest | 《当回报最亲爱者的时候》 | |
1819年 | The Collection of Western Eastern Poetry | 《西东诗集》 | |
1833年(遗作) | Proverbs and Meditation | 《箴言和沉思》 | |
歌剧 | 1774年 | Cravigo | 《克拉维戈》 |
1775年 | Aegmont | 《哀格蒙特》 | |
1790年 | Faust (Fragment) | 《浮士德》(片断) | |
1792年 | The Great kovta | 《大科夫塔》 | |
1804年 | Illegitimate daughter | 《私生女》 | |
1833年(遗作) | Faust II | 《浮士德II》(《浮士德》的第二部分) | |
戏剧 | 1775年 | Irving and Elmiller | 《欧文和埃尔米勒》 |
1776年 | Stella | 《施黛拉》 | |
1780年 | Tolquato Tasso | 《托尔夸托·塔索》 | |
传记 | 1811年至1833年 | My Life Poems and Truth | 《我的生平诗与真》(自传作品,4卷本) |
论文 | 1791年、1792年 | Optics Thesis | 《光学论文》(2卷本) |
1810年 | On Colorology | 《论色彩学》 | |
小说 | 1774年,第2版,1787年 | The Troubles of Young Werther | 《少年维特的烦恼》 |
1776年 | William Maester's Dramatic Mission | 《威廉·迈斯特的戏剧使命》 | |
1809年 | Affinity | 《亲和力》 | |
画作 | 1768年 | Frankfurt Studios | 《法兰克福工作室》 |
1777年 | Flashing Night Clouds Over the Garden Cabin | 《花园小屋上空闪光的夜云》 | |
1786年 | Goethe in Campania, Rome | 《歌德在罗马坎帕尼亚》 |
主要思想
艺术家的真实自我性
歌德认为艺术家应该表现自己熟悉的生活,他总是一再告诫作家“要面向现实”,善于到生活海洋中去汲取创作的素材。他认为,生活中到处有诗,关键在于作家是否善于不懈地去探求和发现,作家要想获得创作的成功,在选材方面必须力戒旁驰博骛,而要以自己的生活实践为基础,着眼于那些为自己所熟悉从而有能力驾驭的生活现象。歌德把真实性看作是现实主义文艺的首要的审美特性,是现实主义作家所应遵循的首要准则和追求的首要目标。
歌德重视现实,认为作家艺术家应与时代紧密相连,关注和研究现实,但这并不表示要作家艺术家与现实状况相妥协,与时代随波逐流,歌德同样强调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超越现实,在研究读者、观赏者的个性、趣味、爱好的同时,利用研究成果创作文艺作品,以更好的引导和提升观赏者的品味和境界。歌德一再提醒作家艺术家要保持自我,保持独立性,而不要自我沉沦,丧失个性。由于重视现实,歌德的一些文艺观点皆是从其切身经验中总结提炼出来的,下面两段话即如此,用以警戒作家艺术家不要丧失自我。“本来宁静、幽晦的境界是大有利于完美的创作的,但是我却从这种境界中被拉出来而置身于白昼的嘈杂之中,为他人而消失了自己,因为他人的冷淡、同情、赞赏、非难而茫然无所适从。”“在我接近的一伙人中,我所创作的总是视为佳构。闺秀、朋友和恩人总不会贬低别人为取悦他们而撰写的诗。由于这种情谊关系便终于产生一种互相阿谀的虚饰的词令,如果一个人不随时锻炼较高尚的本领,这个人的个性就容易丧失在这些连篇空话之中了。”前一段是提醒艺术家不要因“阿谀的虚饰的词令”或一时的成功名望而不明自我,沉浸于虚幻的自我满足中而不能前进,甚至丧失自我;后一段是告诫艺术家不要太受旁人,尤其是思想境界不高的人的议论、褒贬之影响而徘徊迷惘,认为只要忠诚于自己本心,尽可以走自己的路。
文化宽容
歌德希望通过文化增进理解,增加宽容度,他的“世界文学”应该被称为“跨文化交流”,指的是一系列全球对话和交流。歌德通过广泛的学术阅读和文本翻译来理解世界各地各种文化的观点,以宽容地对待这些观点,默默地接受或忽视。例如当他看了当时仅能看到的中国小说如《好逑传》《玉茭梨》等就发出惊叹:原来“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使我们很快感觉到他们和我们是同类人。”歌德同意艺术与科学相互启迪的观点,他的科学实践和“世界文学”实践是为了找到体现在所有生物中的统一与和谐,并从这里预见到世界人民互相了解和沟通以至和谐相处的前景。
主观客观相融合
歌德认为真正的艺术是客观事实和艺术家主观思想相融合的。艺术家的主观包括感情、思想、智慧、秉性、意志、愿望等等,即艺术家主观的心灵世界。
在谈到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体验时,歌德说:“我像鹊鹏一样,是用自己的心血把那部作品哺育出来的。其中有大量的出自我自己心胸中的东西,大量的感情和思想,足够写一部比此书长十倍的长篇小说。”歌德认为,在对世界提供的材料进行艺术加工的过程中,艺术家必须“注入”他们的主观意识。真正的艺术,“它是一种精神创造,它的一部分和全部都是从同一个精神熔炉铸造出来的,被生命的气息所夸耀。”由于艺术家的生气灌注,将主观的思想和客观的生活结合起来,艺术作品才可以成为一种“第二自然”。
创作特点
强调客观真实
歌德早期领导了一场强烈的狂韧突进运动,并倾向于浪漫主义。然而,在那之后,他注意到了当时浪漫主义的“病态”,并转向古典主义,开始追求宁静、和谐的人道理想。歌德提倡的古典主义本质上是现实主义。
歌德创作的成就,是同他对这一现实主义原则的恪守分不开的。他主张“诗歌的所有边缘和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的创作观点,不能忽视。”他说《浮士德》的创作源于他自身的经历,所以他在面对这样一个民间故事的时候才会有所感想,创作出这部作品。他还说过:“无论在宗教方面、科学方面、政治方面,我一般力求不撒谎,有勇气把心里所感到的一切照实说出来。”他认为艺术家应该表达他们熟悉的生活。他无意在作品中体现抽象虚无的故事,而是把从生活中获得的生动、有趣、活泼的印象,用艺术的方式进行加工,并通过自己的生动的描绘提供给人们。
主观艺术因素
歌德不仅强调客观生活,还强调艺术家主观的因素,他认为艺术家通过表达内心世界来反映客观世界比客观反映更重要。他说过:“一般来说,在我意识到外面的世界之前,我总是喜欢描绘我内心的世界。但是,当我发现现实生活中第一个想象的世界时,我厌烦了,对描绘它不感兴趣,如果我了解这个世界之后再叙述它,那么我的记述变成了笑话。”在尊重客体的同时,提醒人们切实注意在感受生活中创造主体的积极作用。
歌德在谈到《浮士德》的创作时,他一方面承认其中“没有哪一行诗不带着仔细深入研究世界与生活的明确标志”,另一方面他又说道:“我如果不先凭预感把世界放在内心里,我就会视而不见。”他认为客观外界的现实生活应该在作家主观意识中有所反映,而作家在社会实践中又应该对客观生活有一种“观照”,文学创作者对特定外部事物的感知和把握取决于相应的主观条件,没有这样的条件,客观事物即使有意义,也不会成为他的对象,因而也不能刺激他的创作冲动。所以他的作品中不仅强调客观因素,还有艺术家个人主观世界。
人物影响
歌德创作的《浮士德》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作者通过他所创造的极其完美的艺术形象,从多个方面真实地反映了一个特定时代复杂的客观世界,斑驳的色彩,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浮士德》堪称歌德的扛鼎之作,它不仅是德国文学史上一个空前伟大的成就,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巨著之一,奠定了歌德在文学上的崇高地位,它与荷马的史诗,但丁的《神曲》等齐名, 并且受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高度重视,受到所有进步人士的重视。
《诗与真》是歌德写作的一部自传,在西方传记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真实是界定自传和传记的很高标准,《诗与真》开启了现代意义上真正的“自传”的前身。仅仅这一点,它在世界文学史上就已经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但《诗与真》的价值并不局限于此,作为歌德花费20多年创作的作品,《诗与真》并不拘泥于任何正统模式。它丰富、深刻,充满了歌德最成熟、最敏锐的洞察力。这位天才展示了他的“最伟大的文学之一”,他触及了许多现代命题,并给予了当下深刻的启示。
歌德是德国民族文学的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具有里程碑意义,他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提高到全欧洲的先进水平,在欧洲文学发展中产生了直接而有影响力的推动力。歌德的作品对中国启蒙运动也发挥过积极影响。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德文化交流的发展,歌德及其作品像一颗闪烁的明星,在中国放射出愈加灿烂的光芒。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汇集中国三代歌德研究者和翻译家学术成果的十卷本《歌德文集》,成为中德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大盛事。20世纪30年代,《浮士德》进入大学课堂,在一些学校开设的“西方名著选择”课程中被学习。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前,歌德的大部分主要作品都被翻译成中文,除了《威廉·曼彻斯特的漫游时代》和《亲和性》两部长篇作品未译外,几乎全有了中文译本。歌德在中国的人气可见一斑。
人物评价
著名思想家恩格斯说:“歌德有时伟大,有时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在他心目中歌德的人物形象之间经常发生斗争。恩格斯还曾一起提到歌德和黑格尔,高度评价说:“歌德和黑格尔都是奥林匹斯山各自领域的宙斯。”
哲学家尼采认为歌德:“他属于一个更高的文学类别,比民族文学更高,因此,他也不属于一个民族。既不属于与生活相关的民族,也不属于革新的民族,也不属于过时的民族。他过去和现在都只是为少数人活着的。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他只不过是虚荣心的时不时声音越过德国边界的铜号而已。歌德不仅是一个好人,一个伟大的人,而且是一种文化。”
中国哲学家宗白华认为:歌德为他打开了“世界一扇明窗”,使他看到了新时代人生应有的意义与内涵。在他眼中,歌德的人格与生活“极尽了人类的可能性,他同时是诗人、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他也是近代泛神论信仰的一个伟大的代表。他表现了西方文明自强不息的精神,又同时具有东方乐天知命宁静致远的智慧”。歌德的一生正体现了对“生命本身价值的肯定”。
德国作家埃里希·卡勒尔在《德意志人》中所说:歌德“在文学领域创造了和谐的德意志民族性”。
人物纪念
1932 年3月22日,世界各国纷纷纪念歌德逝世一百周年,中国也是如此。
在北京,该活动由德国公馆举办,参加者包括中国文化界名流以及多国外交人员。德国使馆邀请了 340 人,最终出席者有 250 人。这些人里面有很多知名人士,如旦角演员梅兰芳(1894—1961)、时任北平图书馆副馆长的袁同礼(1895—1965)以及哲学家张嘉森(1887—1969,即张君劢)等。
在天津,《德华日报》特别推出专版(至少德国部分)。专版内容标题为《葛德纪念特刊》,专刊首页是老年歌德的画像。
人物轶事
曾经有一次歌德在公园里散步,路很窄,仅仅能容纳一人通过,歌德恰好与人相遇,那人说:“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而歌德却说:“我正好相反!”歌德说完,笑着退到了路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