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屋藏娇(汉语成语)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17
金屋藏娇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8个义项
汉语成语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金屋藏娇 |
拼音 | jīn wū cáng jiāo |
例句 | 当时佘老五恋着雁翎,各有~之意 |
用法 | 谓语 |
属性 | 成语 |
注音 | ㄐㄧㄣ ㄨ ㄘㄤˊ ㄐㄧㄠ |
出处 | 汉·班固《汉武故事》 |
收起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
出处
汉·班固《汉武故事》:“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典故
典故背景
联姻
刘彻
馆陶公主刘嫖想把女儿嫁给太子刘荣。刘荣的母亲栗姬因为善妒而少有宠幸。刘彻的母亲王夫人因此派人告诉栗姬说:“公主之前送给陛下的美人正得宠,你何不私自拜见长公主而结成这段姻缘呢。 ”当时多位美人都因为长公主而得见皇帝,受到宠幸。善妒的栗姬怒而不听从,因此回绝了长公主,没有答应这桩婚事。长公主亦恼怒异常,王夫人趁机派人奉承长公主。长公主又想把女儿嫁给刘彻结成姻缘,而景帝并未允许。
后来长公主回到未央宫,胶东王刘彻已经四岁。长公主把胶东王抱在膝上问:“孩子你想讨得媳妇吗?”长公主指着位列左右的百名长御,胶东王都说不好。长公主指着自己的女儿问:“阿娇好吗?”胶东王笑着说:“好啊,如果能得阿娇做妻子,我就造一个金屋子给她住。 ”
长公主大为高兴。于是苦求景帝,两个孩子才成了婚。
这就是成语金屋藏娇的由来。但小说毕竟是小说,其实王娡和馆陶定下了两桩婚事,另一桩婚事是后来的馆陶之子隆虑侯陈蟜和王娡小女儿隆虑公主的联姻,这两桩婚事的背后,有两个母亲鲜明的政治考虑。而两桩婚事的当事人的意愿,自然不在母亲们的考虑范围内。
栗姬没有答应婚事,长公主为这件事生气,就常常在景帝面前讲栗姬的坏话说:“栗姬和各位贵夫人及宠姬聚会,常常让侍从在她们背后吐口水诅咒,施以媚道之术。”景帝因此恼恨栗姬。但因并无证据,景帝并未将栗姬治罪。景帝曾有一次身体不好,心中不乐,就把被封王的儿子们都托付给栗姬,对栗姬说:“我死了以后,你要好好照顾他们。”栗姬生气,不肯答应,并且出言不逊。景帝很气愤,怀恨在心而没有发作。
同时长公主天天称赞王夫人的儿子的好处,景帝自己也认为这个孩子有才能。再加上先前知道的这个孩子乃梦日而生的祥瑞之事,景帝心中思来想去,没有拿定主意。
婚后
刘彻即位后的第二年,建元二年,淮南王来朝,武帝舅父田蚡在霸上迎候淮南王刘安,对他说“现今皇上没有太子,大王您是高皇帝的亲孙,施行仁义,天下无人不知。假如有一天宫车晏驾皇上过世,不是您又该谁继位呢!”淮南王听闻大喜,厚赠田蚡金银钱财物品,暗中结交宾客,安抚百姓,谋划叛逆之事。可见无子对帝位之影响。
建元二年(前139年)三月初三上巳节,武帝从霸上祓禊归来,顺便到大姐平阳公主家。公主让之前挑选的美人都出来见武帝,武帝都不喜欢。饮酒之后,讴者进来,武帝看见后,唯独喜欢卫子夫。这天,武帝起身换衣服,子夫在皇帝的衣车中侍奉,得到亲幸。武帝回到座位上,特别高兴,赐给平阳公主黄金千斤。公主趁机奏请把卫子夫奉送入宫。子夫上车后,平阳公主抚着她的背说:“走吧,好好吃饭,努力吧!如果尊贵了,别把我忘了。”卫子夫入宫后一年多,竟然没有得到复幸。武帝把不中用的宫人挑出来,让她们出宫回家。卫子夫因而得见武帝,她哭泣着请求出宫。皇上怜爱她,再次亲幸,卫子夫于是有了身孕,而后尊宠日隆。武帝召见她的哥哥卫长君和弟弟卫青任侍中。子夫后来得到大幸,有宠,十余年间共生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名叫据。
陈皇后自恃皇帝当初得以立为太子,母亲有力,于是骄横无礼,听说卫子夫“大幸”时,愤恨不已,数次寻死觅活。刘彻对她越发恼怒。陈皇后又使用媚道之术企图博取皇上的欢心,事情逐渐败露。元光五年(前130年),武帝就追究惩治这件事,女子楚服等人因为替皇后行巫蛊事——建立祠堂、祭祀邪神、诅咒皇帝,获罪“大逆无道”,牵连被杀的有三百多人。楚服被砍头示众。皇帝派有司赏赐皇后一道文书,说:“皇后不守礼法,祈祷鬼神,降祸于他人,无法承受天命。应当交回皇后的玺绶,离开皇后之位,退居长门宫。”
在为母亲服丧期间,陈氏的兄弟堂邑侯陈须淫乱,犯“奸”罪;陈氏的另一位兄弟隆虑侯陈蟜犯“奸”罪、“禽兽行”罪。同时兄弟争财。罪当死。事发后二人自杀,堂邑侯、隆虑侯国除。在父母兄弟皆离世数年后,陈氏才去世,葬于霸陵邑境内郎官亭的东面。
成语出处
《汉武故事》节选,注:加粗部分为陈后相关
钦定四库全书提要
《汉武故事》一卷
旧本题[汉]班固撰。然史不云固有此书。《隋志》若录传记类中.亦不云固作。晁公武《读书志》引张柬之《洞冥记》跋,谓出于王俭。唐初去齐梁未远,当有所考也。所言亦多与《史记》《汉书》相出入,而杂以妖妄之语。然如《艺文类聚》、《三辅黄图》、《太平御览》诸书,所引甲帐珠帘、王母青雀、)茂陵玉碗谙事,称出《汉武故事》者,乃皆无之。又李善注《文选》西征赋,引《汉武故事》二条:其一为柏谷亭,此本亦无之。其一为卫子夫事,此本以有之而文反略于善注。考《隋志》载此书二卷,诸家著录并同。钱曾《读书敏求记》,亦尚作二卷。称所藏凡二本:一是锡山秦汝操绣石书堂本,一是陈文烛■<目每>伯家本,又与秦本互异,今两存之云云。两本今皆未见。此本为明吴琯《古今逸史》所刻,并为一卷,仅寥寥七八页。盖已经刊削,又非两家之本。以共六朝旧帙,姑存备古书之一种云尔。
《汉武故事》说纂一 逸事一
是时薄皇后无子,立栗姬子为太子。长公主嫖有女,欲与太子婚。栗姬妒,宠少衰,王夫人因令告栗姬曰:“公主前纳美人得幸于上,子何不私谒长公主结之乎?”时诸美人皆因长公主见,得贵幸也。故 栗姬怒不听,因谢长公主,不许婚。长公主亦怒,王夫人因厚事之。长公主更欲与王夫人男婚,上未许。
后长主还宫,胶东王数岁,公主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否?”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指其女曰:“阿娇好否?”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长主大悦。乃苦要上,遂成婚焉。
皇后既废栗姬次应立,而长主伺其短辄征白之。上尝与栗姬语,属诸姬子曰:“吾百岁后,善视之。”栗姬怒,弗肯应,又骂上“老狗”。上心衔之。未发也。长主日潜之,因誉王夫人男之美。王夫人阴告长主,使大臣请立栗姬为后,上以为栗姬讽之,遂发怒,诛大臣,废太子为王。栗姬自杀。遂立王夫人为后,胶东王为太子。时年七岁。上曰:“彘者彻也。”因改名彻。
廷尉上囚防年.继母陈氏杀年父,年因杀陈。依律,杀母,大逆论。帝疑之,诏问太子,对曰:“夫继母如母,明其不及也。缘父之爱,故谓之母尔。今继母无状,手杀其父,则下手之日,母恩绝矣。宜与杀人者同,不宜大逆论。”帝从之,弃市。议者称善。
太子年十四即位,改号建元。长主伐其功。求欲无厌,上患之。皇后宠亦衰。皇太后谓上曰:“汝新即位,先为明堂。太皇太后已怒,今又忤长主,必重得罪。妇人性易悦,深慎之。”上纳皇太后戒,复与长主和,皇后宠幸如初。
建元六年。太皇太后崩,上始亲政事,好祀鬼神,谋议征伐。长主自伐滋甚,每有所求,上不复与,长主怨望,愈出丑言。上怒,欲废皇后,曰:“微长公主弗及此,忘德弗祥,且容之。”乃止。然皇后宠送衰,骄妒滋甚。女巫 楚服,自言有术能令上意回。昼夜祭祀,合药服之。巫著男子衣冠帧带,素与皇后寝居,相爱若夫妇。上闻,穷治侍御巫与后。诸妖蛊咒咀,女而男淫,皆伏事。废皇后,处长门宫。后虽废,供养如法,长门无异其宫也。长主以宿思,犹自亲近。后置酒主家,见所幸董偃,上为之起。偃能自媚于上,贵宠闻于天下。尝宴饮宣室,引公主及偃。东方朔、司马相如等并谏。上不听。偃既富于财,淫于他色,与主渐疏。主怒,因闭于内,不复听交游。上闻之,赐偃死。后卒与公主合葬。
相关诗词
近义词
金屋藏娇、金屋贮娇、阿娇金屋、金屋之选
例句
金屋藏娇,对现代大多数人来说,已不是一件陌生的事了。
参考资料
[1]
阿凡题-汉语 · 阿凡题-汉语[引用日期2020-08-25]
相关视频
全部
6731次播放04:25
家事:你知道“金屋藏娇”的典故是怎么来的吗?竟真的和阿娇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