暹罗人(泰国中部及南部的人)
“暹罗”是中国对泰国中部及南部的古称。中国元朝时期,泰国中部的“素可泰王国”被元朝称为“暹国”、泰国南部的“阿瑜陀耶泰王国”被元朝称作“罗斛国”、泰国北部的“兰纳泰王国”被元朝称作“八百媳妇国”。 中国明朝时期,阿瑜陀耶泰王国吞并素可泰王国,此后的阿瑜陀耶泰王国便被明朝将“暹国”与“罗斛国”之名合并称作“暹罗国”;之后,继承阿瑜陀耶泰王国版图的吞武里泰王国、曼谷泰王国也被中国继续称作“暹罗国”;按理说,“暹罗人”也就是暹罗国人,但后期并入曼谷泰王国的兰纳泰王国各邦(府)并不认为自己是暹罗人,还自认为是“兰纳人”;所以,“暹罗人”仅指泰国中部及南部的泰国人。 中文名 | 暹罗人 |
外文名 | Siamese |
别名 | |
类型 | 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 |
主要分布 | |
所指 | 泰国中部、南部的泰族 |
收起
暹罗人(Siamese)
他们所信仰的上座部佛教,实际上混有当地流行的婆罗门教及精灵崇拜、祖先崇拜的成分。国家庆典、婚姻喜寿、丧葬祭祀,都须由佛教僧侣诵经祈祷。男子一生中必须有一段时间到寺庙当和尚。佛寺在农村是社会文化生活的中心。泰人的泼水节、春耕节、水灯节等节日都来源于婆罗门教;还有专属于佛教的节日,如万佛节、吠舍佉节、守夏节、解夏节等。文化艺术受佛教和婆罗门教影响尤为明显。古典文学与艺术作品,诸如诗词、戏剧、童话、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等,一般都具有佛教和婆罗门教的特点和色彩。泰人见面和告别时双手合十而拜,也源自佛教的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