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鹫(鹰科兀鹫属的鸟类)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18
兀鹫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
鹰科兀鹫属的鸟类
534次播放01:18
00:16
物种特征
00:37
种类
00:43
分布
00:49
习性
01:07
物种现状
更多视频
兀鹫(学名:Gyps fulvus),是鹰科、兀鹫属的鸟类。体长95-105厘米,尾长24-29 厘米,翼展240-280厘米,体重8-11千克。是一种大型的褐色鹫。头和颈部羽毛概退化而裸露。颈基部具松软的近白色翎颌,头及颈黄白。身体和上翼羽毛呈淡棕色,与其余翅膀和尾巴上的黑色羽毛形成鲜明对比。虹膜褐色;嘴角质色,具黑色蜡膜;脚暗淡绿黄色。
鸟类
陆生动物
腐食性
图集
形态特征
兀鹫是大型猛禽。体长95-105厘米,身高110厘米,尾长24-29 厘米,翼展240-280厘米,体重8-11千克。是一种大型的褐色鹫。长着一条又窄又长的脖子,头和颈部羽毛退化而裸露,颈基部具松软的近白色翎颌,头及颈黄白。身体和上翼羽毛呈淡棕色,与其余翅膀和尾巴上的黑色羽毛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在幼羽中尤为明显,幼羽具有特别苍白的上翼羽毛。飞羽和短而方形的尾羽呈深棕黑色。底面覆盖着棕色条纹。
物种对比
栖息环境
栖息在海拔高达2,500米的范围内,偶至印度东北部高至海拔3000米处。兀鹫生境广泛,开阔多岩的高山和高原、草地、灌木丛和半荒漠。通常在温暖的气候中盘旋,可以忍受寒冷、雨水、薄雾甚至积雪等恶劣条件,以获得特别有利的觅食或繁殖条件。倾向于避开森林、湿地、湖泊和海面。
生活习性
迁徙
繁殖地的兀鹫主要是留鸟,但大多数兀鹫是迁徙或游荡的。西班牙30%的兀鹫在羽化后长距离迁徙。在某些特定地点有大量候鸟,例如直布罗陀和苏伊士,而大量候鸟在春季穿过东比利牛斯山脉向北迁移到法国和西欧其他国家。 在欧洲西南部,一些法国兀鹫加入了西班牙鸟类秋季迁徙到西班牙北部和西非的行列,这些兀鹫在冬末初春返回法国,通常伴随着西班牙的兀鹫。只要有足够的食物供应,一些兀鹫就可以在恶劣的条件下过冬。
在西欧,存在两种主要类型的迁徙:一种是从4月到9月,趋向于北部或东北部,可被视为“夏季”。另一个,在冬天,在西欧的西南方向可以看作是秋季迁徙。这些运动似乎允许兀鹫利用所有的食物资源,同时保护繁殖区域内的食物资源。
活动
兀鹫需要高耸的悬崖,并且需要上升的气流与中午的热量或从斜坡或悬崖向上流动,它们借助热空气在天空盘旋或者栖息在树枝上。它们凭借长而宽大的翅膀能够在天空翱翔几个小时,且视力极佳。大面积觅食,清晰地搜寻地面上的动物尸体。兀鹫在日常活动中会产生一系列不同的叫声。例如,与其他兀鹫相互交战时,会发出粗哑刺耳的尖叫声。当喂食时,会发出嘶嘶声,当另一个兀鹫冒险太靠近时,就会发出木质的“cha cha”声。
食性
兀鹫是大自然的清道夫,通常以中型到大型的哺乳动物尸体的软组织为食。也寻找人类养殖的受伤或体弱的绵羊和牛。它们习惯把头伸进动物尸体的腹腔内,啄食内脏和肌肉。兀鹫没有有力的足和锋利的爪。它们依靠灵敏的嗅觉来找寻腐烂的动物尸体,并常常为抢一块肉而争个不停。在身体强壮、喙部锋利的兀鹫撕开动物遗骸的表皮之前,体形较小、喙部力量微小的兀鹫只能干等着。历史上,兀鹫主要以山羊、鹿和瞪羚等野生猎物为食;然而,这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人类养殖的物种取代,如绵羊、山羊、牛和马,兀鹫通常完全依赖于这些物种。
分布范围
生长繁殖
兀鹫每对常单独繁殖,有时也见4-5对在一起繁殖。每对雌雄鹫之间的夫妻关系往往是终生的,繁殖期间它们在悬崖上的巢穴边逗留,在这些地方可以观察到美丽的求偶飞行。繁殖期为2-5月份,产卵通常在年初开始,不迟于1月底。通常营巢于高原上的悬崖岩壁的凹处和边缘上,一般被置于易保护的岩壁或山洞里,旧巢多修复后继续使用。每窝产1枚卵,卵的颜色为白色或淡绿白色,表面光滑无斑,偶尔被有褐色斑点。由双亲轮流孵育52天。雏鸟和亚成鸟由父母喂养食物,三个月后离巢。
亚种分化
中文名称 | 学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1 | 兀鹫东部亚种 | Gyps fulvus fulvescens | Hume, 1869 |
2 | 兀鹫指名亚种 | Gyps fulvus fulvus | Hablizl, 1783 |
主要品种
保护现状
兀鹫在欧洲的总数估计为32,400-34,400对,相当于64,800-68,800只成熟个体(鸟盟2015年)。该物种的全球范围约有10%位于欧洲,因此对全球种群规模的初步估计为648,000-688,000只成熟个体,位于有500,000-999,999只成熟个体中。
兀鹫生存的欧洲、北非和中东大部分地区,在19-20世纪数量大幅度下降,这主要是由于直接迫害以及为牲畜捕食者设置的有毒胴体的“兼捕”造成的。在某些地区,牲畜管理措施变化导致的可用食物供应减少也产生了影响。它们非常容易受到潜在的风能开发的影响,触电已被确定为一定的威胁。用于兽医目的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对该物种构成威胁。2012年,西班牙记录了该物种中氟胺菌胺(NSAID)导致的疑似中毒事件。双氯灭痛,一种类似的非甾体抗炎药,已导致整个亚洲的欧亚兀鹫物种数量严重下降。
趋势理由:欧洲范围内的数量正在增加(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并且在法国进行了重新引入。中亚数量被认为是稳定的。北非和土耳其的数量疑似由于迫害、枪击、中毒以及因改变耕作方式而导致合适食物的损失而减少。然而,总体数量趋势被认为正在增加。
保护级别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Ⅱ。
参考资料
[1]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引用日期2021-06-08]
[2]
Gyps fulvus · itis[引用日期2023-01-28]
[3]
Vautour fauve · oiseaux[引用日期2023-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