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大陆(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的假说)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18
盘古大陆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的假说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盘古大陆 |
外文名 | Pangea |
形成时间 | 距今2.99至2.51亿年 |
提出者 |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 |
地质时期 | 古生代二叠纪 |
理论基础
形成

分裂
第二阶段
盘古大陆在侏罗纪中期开始分裂,到了侏罗纪晚期,中央大西洋已经张裂成一狭窄的海洋,把北美与北美东部分隔开来。东冈瓦纳也同时与西冈瓦纳开始分裂。在白垩纪时期,南大西洋张开。印度陆块从马达加斯加分离开来,并加速向北。值得注意的是北美洲与欧洲此时仍然相连,而且澳大利亚大陆此时也还属于南极洲的一部份。
盘古大陆分裂的第二个阶段开始于白垩纪的早期,大约1.4亿年前。冈瓦纳大陆不断地变得破碎,包括南大西洋的张裂,隔开了南美和非洲;以及印度和马达加斯加一起从南极洲漂移开来;还有发生在澳大利亚西缘的东印度洋张裂等等。此时的南大西洋并没有立刻打开,而是像拉开拉链一般地由南向北渐渐张开。这也是为什么南大西洋比较宽的原因。
预测
依靠科技手段的不断成熟以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发展,地质学家们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地质学家从对过去的挖掘进入到对未来的预测,第一次精确描绘出了过去2亿年到未来2.5亿年间地球外貌变化的模拟图。近到1000万年后,洛杉矶将成为旧金山的邻居;远到2.5亿年后,七大洲将久别重逢,重新合并为一个超级大陆:“究极盘古”。

几亿年后,地球不再是现在的模样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地质学家克里斯多弗·斯科特斯运用电脑技术,描绘出大陆漂移在过去以及未来更为详细的模拟图。斯科特斯提出这样一种大胆的推断:在两亿年后,分散的大陆将再度漂移到一起,重新形成一个超级大陆,斯科特斯将它命名为“究极盘古”。
斯科特斯说:“与其前身‘盘古大陆’的完整性不同,‘究极盘古’的中心还嵌着一个印度洋,它看上去会像一个巨大的油炸甜甜圈。我本来想称之为‘甜甜圈海’,但是我的一个非洲朋友提出了一个更酷的名字:‘究极盘古’,意思是这是最后一个盘古大陆。”当然,在地质学家们看来,“究极盘古”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盘古大陆。在几十亿年的时间里,大陆与大陆之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好像在跳着一支异常缓慢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