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鲳(一类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鱼类的统称)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18
食人鲳
一类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鱼类的统称
食人鲳(拉丁学名:Pygocentrus nattereri),又称食人鱼、淡水鲳、水虎鱼、纳氏锯脂鲤。食人鲳又称“食人鱼”,是公众对一类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鱼类的统称,属脂鲤科中的锯鲑脂鲤亚科;按生活习性可分为植食性、肉食性和半寄生性三类,肉食性的食人鲳,也叫红腹锯鲑脂鲤。食人鲳雌雄外形相似,一般雄鱼颜色较艳丽,个体较小;雌鱼颜色较浅,个体较大。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食人鲳
拉丁学名
Pygocentrus nattereri
别名
食人鱼、淡水鲳、水虎鱼、纳氏锯脂鲤
分布区域
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巴拉圭的巴拉那河流域、巴西东北部沿海河流和埃塞奎博河流域等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辐鳍鱼纲
目
脂鲤目
亚目
脂鲤亚目
科
脂鲤科
亚科
锯鲑脂鲤亚科
属
锯鲑脂鲤属
种
食人鲳
主要特征
体长
体长一般为25厘米左右,最长体长可达50厘米
体重
最大体重可达4千克左右
形态特征
食人鲳的形态特征为头中大,吻圆钝,体被小圆鳞,身体左右侧扁,前后呈卵圆形,背鳍位于体中部背方,尾鳍略呈叉形。成鱼背侧呈蓝灰色至灰黑色,腹部具有银灰色光泽,幼鱼色彩鲜艳,拥有墨绿色鱼背,浅绿色躯体,喉部和腹部成朱红色。口大,亚上位。它长有锐利的牙齿,呈三角形,上下颌只有一行,下颌齿有28枚~31枚,上下颌间闭合时,呈锯齿状嵌合。食人鲳体长一般为25厘米左右,最长可达50余厘米,其体重最大可达4千克左右。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食人鲳主要分布于安第斯山以东至巴西平原的诸河流中,如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巴拉圭-巴拉那河流域、巴西东北部沿海河流和埃塞奎博河流域等。
亚种分布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攻击行为
食人鲳视觉稍差,但听觉高度发达,动物落水时产生的水波震动可以帮助它们寻觅进攻的目标。它们会猎食水中移动的任何物体,且对血腥味特别敏感,任何一点血腥味都会激起食人鲳的强烈攻击。它们捕食行为凶猛,先是一两条不断追咬猎物的尾巴、眼睛,等对方游不动时,便会蜂拥而上,疯狂撕咬,直到把猎物的肉吃完为止。食人鲳也因此被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人们称为“水中狼族”、“水中恶魔”、“水鬼”。在亚逊河流域丰水季节、食物丰富时,此时食人鲳的群居生活较为松散,它们一般捕食小的鱼虾、昆虫、蝌蚪及水生无脊椎动物,极少对体型较大的鱼类、动物及人畜发动攻击。不过在枯水季节、食物匮乏时,由于食人鲳种群相对密度较大,饥饿难耐的食人鲳才会对进入其捕食范围的较大鱼类、动物及人发起袭击,但成功率并不高。
社群行为
食人鲳喜群居、群游生活,时常几百条或上千条聚集在一起。其成年个体通常选择在黄昏时分出来觅食,幼体则整日活动。
生长繁殖
食人鲳的繁殖适宜水温为26~27摄氏度,亲鱼性成熟年龄18个月。食人鲳雌鱼每次产卵2000~4000粒,一年可繁殖多次。在繁殖时期,雌鱼会将卵产在水中的树根、石缝间受精,卵具黏着性,且亲鱼有护卵行为。受精卵在36~48小时就可以孵化出仔鱼,而仔鱼在48小时内吸收完体内的卵黄素就会自己摄食,仔鱼经过15~18个月就会发育成熟。
主要价值
食人鲳外形奇特,色彩艳丽,再加上它的名字和传说故事,如在民间,经常流行着食人鲳会在河流中高速行进并将通过这片水域的所有牲畜或人撕咬得一干二净的传言,所以常被人们当作观赏鱼饲养,成为了水族贸易中最常见的鱼类之一。在陕西省境内的黄河沿岸曾出现过大规模的养殖基地。
物种危害
主要危害
食人鲳可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食人鲳繁殖能力强,中国南方地区又有适宜食人鲳繁殖生长的气候条件和水体,且中国目前还没有食人鲳的天敌,一旦食人鲳流入江河,就会大量猎食当地的土著鱼类及其食物资源,从而打破生物链,并破坏现有的鱼类体系,降低生物多样性,破环当地的生态平衡及经济效益。
防治措施
为避免食人鲳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人们采取了一些必要措施来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即对市场上销售的以及公园、水族馆等养殖、展示的食人鲳进行检查,一经发现立即没收和销毁,并严禁将食人鲳放入自然水域,如2002年12月:北京食人鲳被实行“安乐死”——即让其长时间脱水因缺氧窒息而死;江西全面围剿食人鲳;广东卖食人鲳最高罚五万;上海“科普免死”“营利”痛打食人鲳;广西南宁封杀食人鲳以及2003年1月武汉“处死”食人鲳等突发性新闻事件。
影视作品
《食人鱼3D》
《食人鱼3D》电影讲述了因湖底火山爆发导致被困的一群史前时代的食人鱼重返人间,并向毫无防备的人类发起猛烈攻击。
《食人鱼2:繁殖》
《食人鱼2:繁殖》电影讲述一位教师安妮发现海里活跃着一群会飞行的凶残食人鱼。而参加在海滩举办的年度炸鱼庆典活动的人类,最终成为这些食人鱼的盘中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