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IUCN极危物种)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19
大黄鱼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4个义项
IUCN极危物种
鱼类
极危
水生动物
肉食性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大黄鱼 |
拉丁学名 | Larimichthys crocea |
别名 | 黄花鱼 黄瓜鱼 黄金龙 |
分布区域 | 黄海、东海、南海 |
分类信息
界 | 动物界 |
展开
形态特征
成鱼形态
体型:大黄鱼体长112~515毫米,身体呈长椭圆形,侧扁,背缘和腹缘广弧形。它们的侧线较发达,前部稍弯曲且位置较高;后部平直且居于中间位置,侧线一直延伸到尾鳍的端部。大黄鱼的体长为体高3.5~4倍,为头长3.1~3.8倍。
鱼头:大黄鱼的头大而呈钝尖状,具有发达的黏液腔;吻钝圆,吻长大于眼径,吻褶完整;眼睛在头的侧上方位置;口在鱼头前端位置且为斜形,上下颌有绒状牙,没有鱼须,下颌每侧有2~3个小孔,下颌略为突出,缝合处具有一瘤状突起;唇厚、光滑;齿细小,尖锐;每侧有2个鼻孔,前鼻孔小,为圆形;后鼻孔大,呈长椭圆,位于眼前缘;鳃孔大,在侧面位置。鳃盖膜分离,但不连峡部,第四鳃后有裂孔;鳃耙为长扁形,内缘有毛状短刺;有假鳃和7条鳃膜骨。大黄鱼的头长为吻长4.1~5.1倍,为眼径4~5.5倍。
鱼尾:大黄鱼的尾柄细长。
鱼鳍:大黄鱼的背鳍连续,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之间具有一个凹陷处,起点在胸鳍基部上方,具有9~10条鳍棘和31~34条鳍条,其中第一鳍棘较短,第三鳍棘最长;臀鳍起点位于背鳍第十六鳍条下方,具有2条鳍棘和8~9条鳍条,其中第二鳍棘长等于或稍大于眼径;胸鳍尖长;腹鳍较小,起点稍后于胸鳍基点,位于胸鳍的腹侧;尾鳍尖长,稍呈楔形。
鱼鳞:大黄鱼的头部及体前部被圆鳞,体后部被栉鳞;背鳍鳍条部及臀鳍鳍膜的2/3以上均被小圆鳞,尾鳍也被鳞;背鳍与侧线之间具有8~9行鳞片。
体色:大黄鱼体背侧及上侧面呈黄褐色,下侧面和腹面为金黄色;背鳍和尾鳍灰黄色,臀鳍、胸鳍和腹鳍黄色;胸鳍基上端后方具有一个黑斑;上唇的上缘在吻端为黑色,其他部分为橘红色;侧线下方各鳞多有发光腺体,呈金黄色。
分布栖息
世界分布
大黄鱼在世界上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和越南的附近海域。
大黄鱼世界历史地理分布图
中国分布
大黄鱼在中国分布于从黄海南部,经东海、台湾海峡到南海雷州半岛以东各地区,其中香港、澳门和台湾附近海域也有分布。
生活习性
声音特性
大黄鱼对音响的威吓非常敏感,同时它们自身也具有发出强烈声音的能力。尤其是在生殖季节,雄鱼会发出“咯咯”、“呜呜”的鸣声,而雌鱼会发出“哼哼”的鸣声,终日不断。在鱼群密集时,发出的声音犹如水的沸腾声和松涛声,声音之大在鱼类中是少见的。
大黄鱼渔汛
生长繁殖
生长阶段 | 具体描述 |
性成熟期 | |
繁殖期 | 大黄鱼的繁殖季节分春、秋两季,其中黄海南部、东海海域以春季为主,南海海域以秋季为主。 |
产卵期 | 大黄鱼一生能多次重复产卵,生殖期中一般排卵2~3次。怀卵量与大黄鱼的个体大小成正比,由10万~275万粒不等,一般为20万~50万粒。大黄鱼的鱼卵为浮性卵(注:浮性卵是指大多数海洋鱼类所产的透明、内有油球、密度比水小、产后漂浮在水中的卵),球形,卵径1.19~1.55毫米,卵膜光滑,有一个无色油球,直径为0.35~0.46毫米。大黄鱼产卵场一般位于河口附近岛屿、内湾近岸低盐水域内的浅水区,水深在东海、黄海海域一般不超过20米,但在中国浙江岱衡洋产卵场最深可达20~30米;在南海海域不超过30米,且产卵场的水色混浊,透明度大都在1米以内,底质为软泥或泥质沙海区。 |
孵化期 | 受精卵在水温18℃~20℃时,大约经过5~33小时就会孵出仔鱼。孵化不久的仔鱼,体长在3毫米左右,卵黄囊充胀几乎占体长的1/2;口裂未开启;肠呈直简状,里面几乎没有食物。这时期的仔鱼尚未进行摄食,而是以卵黄作为营养来源。 |
成长期 | 体长在3毫米以上及口已开启的仔鱼,上下颚骨具有绒毛状的弱齿;肠弯曲;肛门与外界相通。卵黄囊消失以前的仔鱼,既以卵黄也以外界食物为营养来源;卵黄囊消失以后的大黄鱼个体则全以外界食物为营养来源。大黄鱼一般在3龄以前生长较快,而后趋于缓慢。 |
展开表格
大黄鱼鱼苗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黄鱼已被大量捞捕,到1980年代,其野生种群已经严重枯竭,随后在市场上所售的大黄鱼大多数都来自于人工养殖渔场。
根据捕获量进行估计,在20世纪50~70年代,大黄鱼的种群数量相当丰富,尤其是在东海海域,其中中国大陆的捞捕量就占了全球总捕捞量的90%左右。但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大黄鱼已经被过度捞捕,导致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捞捕量达到约20万吨的峰值后,中国大陆的黄花鱼产量在20年内下降了90%以上(包括东海、南海和黄海在内的总捕捞量下降了98%;在东海,同期捕捞量则下降了99%),甚至于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黄鱼的重要季节性渔业在整个东海地区几乎完全消失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根据来自中国大陆的捕捞报告表明,大黄鱼的渔获量已经有所增加,但平均渔获量大约也仅有9000吨;在2016年左右的几年间,年捕捞量更是不足1000吨。比如在中国福建省,从2013年以来的监测调查中显示,大黄鱼的渔获量就非常低。
而韩国的大黄鱼渔获量自20世纪90年代后就没有明显增加;在日本,从1985年至2016年,大黄鱼的总体上岸量是呈下降趋势的,只是2004~2011年间的产量有所增加;而在中国台湾中西部,2003年以来的监测数据中尚未发现有大黄鱼种群的存在记录。
根据世界粮农组织(FAO)数据报告显示,中国大陆的大黄鱼海水养殖是最成功的人工养殖海洋鱼类之一,在2016年左右的几年间,大黄鱼的海水养殖总产量始终保持在60吨左右。
致危因素
过度捞捕
由于野生大黄鱼具有稀缺性,市场需求量大,而且大黄鱼的寿命较长且性成熟较晚,导致它们在被大量捕捞后种群数量无法快速恢复,因此过度捕捞是大黄鱼种群数量减少的最大因素。
渔汛期捞捕活动
20世纪50~70年代,大黄鱼在所有已知的产卵场、浅水区都是渔民拖网作业的主要目标区域。到了20世纪70~80年代,渔民拖网作业目标区域又继续转移到了大黄鱼更深水域的越冬聚集地。再加上渔业活动的管理不善等因素,就直接导致了大黄鱼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几乎完全消失了,尤其是在东海海域。
其它因素
海水污染、物种栖息地退化和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变也会威胁大黄鱼种群的生存。此外,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显示,野生大黄鱼种群已经显示出较低的遗传多样性。
保护措施
在20世纪50~80年代期间,中国大陆采取了各种管理措施来保护大黄鱼,包括渔具管控、控制捕捞活动、季节性封海、产卵场和幼鱼繁育区的保护等。自20世纪80年代人工养殖成功以后,中国大陆已经在东海海域开始实施了大黄鱼的大规模长期放养计划。然而,大黄鱼的野生种群在东海依然没能得到有效恢复。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政府和相关渔业管理部门制定了很多保护措施。例如,1981年5~7月在中国鲁寺渔场禁止捕鱼,并禁止拖网捕捞大黄鱼;中国福建省出台了保护条例,禁止在观金洋产卵场捕捞大黄鱼,并设置移动和固定作业,禁渔期约为1~3个月;将原中日渔业协定中的原鱼线外推30海里设置了一定的保护区,4~6月之间禁止捕捞;江苏、浙江、福建等省夏季禁渔2~3个月。
但是以上措施效果并不明显,因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提出需要对大黄鱼种群的生存方案进行紧急研究,然后再进一步落实大黄鱼的种群保护和恢复行动。
保护级别
2007年12月12日,大黄鱼被中国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名单中。
2016年6月30日,大黄鱼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该组织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评估级别为极危(CR)。
野生大黄鱼急需人类保护
人工养殖
苗种繁育
亲鱼选择和培育
人工催产与人工孵化
催产时亲鱼一般采用丁香酚进行麻醉,然后从胸鳍基部注射催产剂。常用的催产激素是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LRH-A3),雌鱼注射剂量一般为2~5微克/千克,雄鱼的剂量减半。水温22℃时,效应时间约为36小时。人工催产后,将雌鱼、雄鱼放入产卵池中,使其自行产卵受精,然后用手抄网或80目筛绢制成的浮游生物网收集受精卵。将收集的卵放入容器中,除去未受精的卵、死胚和杂质,将受精卵移入孵化桶或直接移入育苗池孵化。
苗种早期培育
将仔鱼培育至体被鳞片全长3厘米以上幼鱼的过程。前期采用工厂化育苗方式,后期通常移到海上网箱培育。根据仔鱼和稚鱼的不同发育阶段,采用不同的生物饵料。3~12日龄投喂褶皱臂尾轮虫;10~16日龄投喂卤虫无节幼体;15日龄以上投喂桡足类及其无节幼体。鱼苗全长达2.5厘米以上时,可移到海上网箱进行培育。
苗种中间培育
将全长3厘米以上的幼鱼培育至全长5~10厘米商品鱼苗的过程。多采用网箱培育方式。饵料有大黄鱼配合饲料、鱼肉糜、大型冷冻桡足类等。
成鱼养殖
养殖品种
在中国的养殖品种主要有大黄鱼“闽优1号”和大黄鱼“东海1号”等。
网箱选择
在网箱养殖模式下,网箱养殖一般选择在抗风力较强的港湾里,低潮时水位在5米以上,海水流速1.2~2节,海水溶氧量不低于6毫克/升,年最低水温不低于8℃,养殖区域无工业及其他污染源,海区常年透明度高。网箱养殖一般采用近海浮式网箱,也适于在水流较缓的大网箱进行养殖。常用网箱规格为长、宽各4~12米,深6~8米。初期可用较小网箱,随着鱼体长大,逐步换用网目较大的网衣,同时可将数口网箱合并成1口,并将网箱加深,可增大鱼的活动空间,利于鱼体健康生长。
鱼种放养
鱼种放养密度根据网箱内水流畅通情况及鱼种的规格来决定。参考密度为75克大小的大黄鱼25尾/立方米水体左右,收获前的密度为12~14尾/立方米水体,即6~7千克/立方米水体。
饲喂管理
大黄鱼养成阶段的饲料为配合饲料或鲜杂鱼。配合饲料可用软颗粒饲料,也可用浮性或半沉性硬颗粒饲料,粒径随鱼种口径大小调整,饲料投喂前须用淡水浸泡。冰鲜小杂鱼一般辅以粉状配合饲料,经加工后投喂。大黄鱼养成期间一般每天早上与傍晚各投喂1次,投饲量控制在鱼总重的1%~4%,根据气候、水温、水质、潮流、生长及摄食状况适当增减;越冬期间(水温10~15℃)一般每天投喂1次;阴雨天气时,可隔天1次。在冬季水温可能低于8℃的海区养殖,在越冬前应提前1~2个月停止投喂。
疾病防控
人工养殖大黄鱼
相关报道
为了加快东海野生大黄鱼生态资源重建,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2019年,中国浙江省科技厅农村处推出了两个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其中一个项目的目标订得很明确,三年东海野生大黄鱼资源恢复到1000吨。中国浙江海洋大学党委书记、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严小军和他的同事们接过了这一重担。为此,在研究了大黄鱼在东海的活动区域后,该团队选择了中街山列岛附近海域作为野化训练基地。而野化训练需要采取从纯人工到纯野生的逐渐过渡方法,是项目组为提高增殖放流大黄鱼生存能力的一个重要创举。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加大。2021年10月下旬,中国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组织的马鞍列岛至中街山列岛的岛礁水域资源调查传来了好消息,3天内调查组采集到171尾大黄鱼(重100-400克/尾),大黄鱼的资源密度是近20年来调查中最高的一次。
2022年1月15日,中国浙江宁波市象山县一艘渔船一网捕获4000多斤野生大黄鱼,这批大黄鱼一上岸就被抢购一空,足足卖了957万元。
现场放流大黄鱼鱼苗
参考资料
[1]
闽南渔场大黄鱼渔业生物学基础的初步研究 ·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2022-05-20]
[2]
Larimichthys crocea (Richardson, 1846) · fishbase[引用日期2022-05-20]
[3]
大黄鱼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形态、鳞片及耳石特征比较 ·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2022-05-20]
[4]
官井洋大黄鱼的资源和生物学特征 ·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2022-05-20]
[5]
展开
相关视频
全部
60万次播放02:54
藏在船舱底部的野生大黄鱼终于见了天日~为啥能卖到千元一斤?
合集
科普小知识
3个视频
167万次播放02:28
这才是黄花鱼最好吃的家常做法,鲜嫩无腥味,上桌一滴汤汁都不剩
合集
美味食谱
12个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