鳓(锯腹鲱科鳓属鱼类)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19
鳓
锯腹鲱科鳓属鱼类
鳓(拉丁学名:Ilisha elongata),别名鳓鱼、曹白鱼等,是一种广泛分布在太平洋西部和印度洋的暖水性近海中上层洄游鱼类,其中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黄海、渤海、东海、南海等水域。其喜栖息于沿岸及沿岸水与外海水交汇处水域,喜集群,喜食无脊椎动物,产卵前有卧底习性,最大寿命可达13龄。其常见体长一般为30厘米左右,最大者可达60厘米,体重140克较为常见。鱼体侧扁呈银白色,背窄呈黄绿色或灰黑色,腹缘有锯状棱鳞,头部背面通常有两条低的纵行隆起嵴。眼大,口向上,全身无侧线。鳞薄易脱落,背鳍基部位于臀鳍前上方,鳍条约15~17,臀鳍鳍条约48~50。其背鳍和尾鳍有黑色点,胸鳍黄绿色,其他各鳍淡色。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鳓
拉丁学名
Ilisha elongata
别名
吐目、白力、鳓鱼、曹白鱼、力鱼等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部和印度洋附近。中国主要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平均寿命
最长13龄
保护级别
无危物种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
辐鳍鱼纲(Actinopterygii)
目
鲱形目(Clupeiformes)
科
锯腹鳓科(Pristigasteridae)
属
鳓属(Ilisha)
种
鳓
主要特征
体长
30厘米左右
体重
140克左右
鳓在201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无危(LC)
鳓有一定的食用、经济价值和医用价值。其生长速度快、肉质鲜嫩、富含营养、多处可食,且有多种加工处理手法,受众多消费者喜爱。其为中国多地主要海产经济鱼类,如中国江苏如东就因盛产鳓等比较著名的鱼类而被称为“中国海鲜之乡”。另中华草本中阐述其可以治慢性腹泻、小儿噤食、心悸怔忡等。
形态特征
鳓常见体长一般为30厘米左右,最大者可达60厘米,体重140克较为常见。鱼体延长、侧扁,呈银白色,背缘窄呈黄绿色或灰黑色,腹缘有锯状棱鳞,头侧扁,头部背面通常有两条低的纵行隆起嵴,由吻部达头后方。眼大,上侧位,眼间隔狭窄。吻钝,上翘呈呈淡黄绿色。口小,向上倾斜,口裂近垂直。上颔骨末端圆形,向后伸达瞳孔下方。两颌、腭骨及舌上均有细牙,无触须。鳃孔大,无侧线。鳃盖膜彼此分离,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6,鳃耙较粗,11~12+23~24。体背鳞薄易脱,胸鳍和腹鳍基部有腋鳞,腹部棱鳞23~26+13~14,背鳍和臀鳍基部有鳞鞘。胸鳍16~17,向后伸达腹鳍基。腹鳍甚小位于背鳍前下方,背鳍始于臀鳍前上方,在身体中点左右或稍后,鳍条约15~17,臀鳍位于背鳍基部稍后一点,鳍条约48~50。尾鳍叉形,下叶略长于上页。其中背鳍和尾鳍有黑色点,但总体均呈淡黄并带绿色,胸鳍呈黄绿色,其他各鳍色淡。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鳓主要分布于在印度洋、太平洋西部、彼得大帝湾和沙捞越爪哇等海域。在中国、韩国和日本同样有分布,其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黄渤海、东海、南海等水域。其中东海为盛产区,南海次之。南海又以珠江口、湛江、北海等附近海区分布较多。
栖息环境
鳓是一种暖水性近海中上层洄游鱼类,喜欢栖息在沿岸及沿岸水与外海水交汇区域,游泳迅速,对温度较敏感,水温低时栖于较深海区,水温回升即游向近岸浅滩。其越冬场在黄海南部,春季常从越冬场游向近岸,4月下旬进入渤海,分三支,分别游向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5月产卵,产卵后分散索饵,9~10月气温下降又向越冬场集结。鳓对盐度的耐受性很高,在海洋等部分咸水区均可生存。一般成鱼在盐度较高区生活,产卵时会迁移至低盐度产卵场,幼鱼仍停留在浅咸水河口和河口周围。其黄昏夜间黎明和阴天喜栖息于水的中上层,较为活跃;白天多活动于水的中下层或沉入水底,昼夜垂直移动现象不明显。遇大风打雷时沉入海底。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鳓摄食的饵料生物十分广泛,幼年时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成年捕食甲壳类、头足类和无脊椎动物等,偶尔摄食腹足类和蟹类等底栖生物。但由于其分布区域不同,摄食饵料种类略有不同,这与饵料的生物分布有关。如分布于渤海的鳓主要摄食黄鲫、中国毛虾等甲壳类、头足类和矛尾虾虎鱼等鱼类。
鳓的摄食强度随季节变化明显。当春季到来,随着海水温度的逐渐上升,鱼类的性腺发育会加快,这时其摄食强度会较大,也会为越冬做准备;相反,在冬季时期,水温下降,饵料的丰度会降低,鳓会为了降低能量消耗,减弱其摄食强度。
社群行为
生长繁殖
鳓生长速度快,叉长与体重的生长速度呈现随年龄的增长而减慢,1~2龄鱼生长最快,3龄后趋于缓慢。当生长2龄或3龄时,性腺便发育成熟。温带亚热带等地区的有些雄性鳓也可在1岁就达到成熟,最长寿命可达13龄。每年4~6月,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在泥沙或泥沙底,水深不足12米、盐度较低的沿岸区生殖。其常集群匍匐于海底或游到河口附近产卵,并且直到幼年期都是在河口发育。水温的最初升高和后来产卵场的盐度降低是启动该物种产卵的重要线索。只有当温度高于19℃时,才会产卵,约一周左右卵即成熟,遇下雨或打雷常成群起浮。产卵活动大多发生在黄昏或黎明,一次怀卵量4万~19万粒左右,在一个产卵季节可多次产卵。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鳓是一种沿海,海洋和河口物种,因在其部分范围内具有不同的生活史特征(即成熟年龄),这使管理变得困难。该物种在其部分分布范围(例如日本和中国)的上岸量有所下降。鳓是流刺网作业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也是浅海拖网渔船的重要兼补鱼种。在中国东海区鳓鱼资源量的整体发展趋势可描述为:在50、60年代为繁荣兴旺期,70年代中期开始衰退,80、90年代则资源量大幅下降,后2000年实行了休渔制度但整体资源量仍处于较低水平。
致危因素
对该物种生存产生威胁的主要因素是其生存海域的沿海区发展,如沿海浅水区的大规模填海造地等。此外还有不正确的渔业捕捞,渔民使用不正确的渔网大小,网孔太小容易将幼鱼捕捞,不利于种群发展。鳓相较于其他物种更容易受到捕捞压力的影响,因它体型大且成熟较晚。尽管该物种有以上威胁生存的因素存在,但其在全球年际数量变化仍相对较小。
保护举措
保护级别
鳓于201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无危(LC)。
主要价值
鳓有一定的食用、经济价值和医用价值。其肉质鲜嫩,多处可食,肌肉中氨基酸平衡效果好,属优质蛋白质;其鱼鳞较其他可食用鱼类的鱼鳞鲜嫩且软,不除鳞煮熟后的鳓,吃起来也清香可口;此外鳓的肚皮还可作为高档菜用来待客。鳓还有多种加工处理手法,其中咸鳓是中国具有独特风味的传统水产品,营养丰富,咸中带香,深受大众喜爱。但司机需注意,食金汤鲜鳓可能会被检测为酒驾。其是中国多地主要海产经济鱼类,其中中国江苏如东因盛产鳓等比较著名的鱼类而被称为“中国海鲜之乡”。另中华草本中阐述其可以治慢性腹泻、小儿噤口不能食、心悸怔忡等。
相关文化
有谚语曰:“五月十三鳓鱼会,日里勿会夜里会,廿七、十二鳓鱼会,早上勿会夜里会。”
明代廖文英《正字通·鱼部》:“鳓鱼以四月至海上,渔人听水声取之。状如鲥鱼,小首细鳞,腹下有硬刺,干曰鳓鲞,头上有骨,合之如鹤喙形,盖鯼鱼之一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