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镁血症(高镁血症)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19
高镁血症
血清镁浓度超过正常值时即为高镁血症,即血中镁离子(Mg²+)浓度高于1.25mmol/L。引起高镁血症的原因有镁摄入过多、镁排出减少、细胞内镁转移到细胞外,其中肾功能障碍引起排泄减少是最主要原因,多见于急性或慢性肾衰竭。当血清镁浓度不超过2mmol/L时,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当血清镁浓度升高至3mmol/L时,会出现镁过多或镁中毒的症状。如皮肤潮红、血压下降、嗳气、呕吐、便秘、尿潴留、腱反射减退、肌肉麻痹、心律失常、嗜睡、木僵、昏迷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呼吸肌麻痹、呼吸暂停或心脏停搏,危及生命。对轻度高镁血症且肾功能正常者,无需特殊治疗。对于有症状、血清镁浓度明显升高或有肾功能异常者,需去除病因、采取对症治疗和药物治疗,存在肾衰竭时还需血液透析治疗。对轻度高镁血症且肾功能正常者,治疗后可很快恢复正常,预后好。血清镁浓度较高并伴有肾功能异常者,如及时治疗,一般也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高镁血症 |
症状表现 | 早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皮肤潮红,头痛,头晕;血清镁达每升2~4mmol时,出现神经-肌肉及循环系统改变 |
就诊科室 | 中医科 |
显状部位 | 全身 |
原因 | 因肾脏功能障碍引起排泄减少所致 |
相关检查 | 血清镁血清镁(Mg2+,Mg) |
收起
就诊科室
- 肾内科、急诊科
病因
- 引起高镁血症的原因有镁摄入过多、镁排出减少、细胞内镁转移到细胞外。
镁摄入过多
- 主要见于静脉内补镁过多过快。
镁排出过少
- 肾衰竭是最常见的原因,多见于急、慢性肾衰竭伴有少尿或无尿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肾排镁减少。
- 各种原因导致的严重脱水伴有少尿也会导致镁排出减少,如严重烧伤、剧烈呕吐腹泻等。
- 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肾上腺皮脂功能减退,也会导致镁排出减少。
细胞内镁移到细胞外
症状
- 当血清镁浓度不超过2mmol/L时,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当血清镁浓度升高至3mmol/L时,会出现镁过多或镁中毒的症状,全身多个系统可受到影响出现症状。
神经—肌肉症状
- 当血清镁增至3.5mmol/L时,腱反射减退,进一步可发展为肌肉迟缓性麻痹。
- 血镁达到5.0mmol/L时,可发生嗜睡、木僵或昏迷,以及呼吸肌麻痹导致呼吸停止。
心血管系统症状
- 皮肤潮红、血压下降。
- 心电图检查可发现心律失常。
- 当血清镁达到7.5~10.0mmol/L时,可发生心脏停搏。
消化、泌尿系统症状
- 嗳气、呕吐、便秘和尿潴留等。
检查
诊断
- 医生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诊断高镁血症。
- 病史:有引起高镁血症的病史。
- 当血清镁浓度不超过2mmol/L时,一般没有明显症状。继续升高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皮肤潮红、头痛、肢体无力等症状。
- 血清镁检查:大于1.25mmol/L,即可诊断高镁血症。还需要根据24小时尿镁排泄量、B超检查等辅助检查,鉴别病因。
治疗
- 对轻度高镁血症且肾功能正常者,由于肾脏能快速清除镁,且镁的血清半衰期仅为1天,因而无需特殊治疗。对于有症状、血清镁浓度高或有肾功能异常者,主要治疗方法包括需去除病因、对症治疗和药物治疗,有肾衰竭时需血液透析治疗。
- 去除病因
- 对各种原因导致镁离子进入体内过多者应针对病因处理。
- 对症治疗
- 根据需要采用呼吸支持治疗、升压药物治疗、抗心律失常治疗等。
- 药物治疗
- 钙剂:由于钙对镁有拮抗作用,有明显心血管症状者可立即注射钙剂,可用10%氯化钙5~10ml静脉缓慢注射,常可暂时改善心脏情况。但需注意肾衰竭时,高镁血症与高钙血症常同时存在,这种情况不适合用钙剂。
- 利尿剂:若心脏和肾功能良好,可应用排钠利尿剂,补充血容量,保持足够尿量以利于镁的排出。
- 血液透析
- 伴有肾衰竭者,血液透析是有效的方法。
危害
- 严重时会出现昏迷、呼吸停止、心脏停搏,危及生命。
- 高镁血症多见于急性或慢性肾衰竭患者,肾衰竭发展到终末期会引起死亡。
预后
- 对轻度高镁血症且肾功能正常者,治疗后可很快恢复正常,预后好。
- 血清镁浓度较高并伴有肾功能异常者,如及时治疗,一般也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预防
- 积极治疗各种急性和慢性肾脏病,预防进展为肾衰竭。
- 积极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可能会导致高镁血症的疾病。
- 控制血压、血糖。
- 静脉输注含镁的药物时不宜过多过快,如有不适要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
- 出现剧烈呕吐、腹泻时,要及时治疗,避免脱水。
- 有肾脏病的患者要控制饮食中镁的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