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米(药物)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0
粟米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6个义项
药物
粟米,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粱(L.)Beauv.或粟(L.)Beauv.var.(Mill.)Schred.的种仁。其储存陈久者名陈粟米、粢。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具有和中,益肾,除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虚热,反胃呕吐,腹满食少,消渴,泻痢,烫火伤。陈粟米常用于除烦,止痢,利小便。
主要信息
中文名 | 粟米 |
外文名 | maize |
分布区域 | 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
分类信息
界 | 植物界 |
门 | 被子植物门 |
展开
别名
功效
和中,益肾,除热,解毒。
主治
脾胃虚热,反胃呕吐,腹满食少,消渴,泻痢,烫火伤。
陈粟米:除烦,止痢,利小便。
配伍
2、治大病后,虚汗出不禁:粢粉、豉各等份(炒焦),故竹扇如掌大(烧灰)。上合捣,以绢囊盛,粉身。(《普济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煮粥。外用:适量,研末撒;或熬汁涂。
使用注意
形态特征
1.粱:一年生栽培作物,须根粗大。秆粗壮,直立,高0.1-1m。叶鞘松裹茎秆,密具疣毛或无毛,毛以近边缘及叶片交接处的背面为密,边缘密具纤毛;叶舌为1圈纤毛;叶片长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45cm,宽5-33mm,先端尖,基部钝圆,上面粗糙,下面稍光滑。圆锥花序呈圆柱状或近纺锤状,通常下垂,基部多少有间断,长10-40cm,宽1-5cm,常因品种的不同而多变异,主轴密被柔毛,刚毛显著长于或稍长于小穗,黄色,褐色或紫色;小穗椭圆形或近圆球形,长2-3mm,黄色,橘红色或紫色;第1颖长为小穗的1/3-1/2,具3脉,第2颖稍短于或长为小穗的3/4,先端钝,具5-9脉;第1外稃与小穗等长,具5-7脉,基内稃薄纸质,披针形,长为其2/3,第2外稃等长于第1外稃,卵圆形或圆球形,质坚硬,平滑或具细点状皱纹,成熟后,自第1外稃基部和颖分离脱落;鳞被先端不平,呈微波状;花柱基部分离。花、果期夏、秋季。
2.粟:本变种的主要特征在于:植物体细弱矮小,高20-70cm。圆锥花序呈圆柱形,紧密,长6-12cm,宽5-10mm;小穗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2.5mm,黄色,刚毛长约小穗的1-3倍,小枝不延伸。
生长环境
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参考资料
[1]
粟米_中医药书籍汇集【中药材大全】[引用日期2022-06-23 13:01:04]
[2]
粟米_中医药书籍汇集【中药材大全】[引用日期2022-06-23 13:02:20]
[3]
粟米_中医药书籍汇集【中药材大全】[引用日期2022-06-23 18:18:43]
[4]
粟米_中医药书籍汇集【中药材大全】[引用日期2022-06-23 18:18:47]
[5]
粟米_中医药书籍汇集【中药材大全】[引用日期2022-06-23 18: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