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禾本科狗尾草属植物)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10-18
小编整理:
小米是一种禾本科狗尾草属植物,属于黍族,是一种古老的栽培农作物。它起源于中国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小米的粒小,直径通常在1毫米左右,其生长耐旱,品种繁多,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生长。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对人体的健康有益。 在中国,小米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是中华民族的古老作物之一。小米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之一,其种植技术和品种的演化和改良,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的贡献。 除了作为粮食作物,小米还可以作为饲料作物,对于畜牧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小米的茎、叶、穗等部分也有着其他的用途,比如可以用于编织工艺品等。 总之,小米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小米
禾本科狗尾草属植物
1/2
视频百科 01:12
小米(学名:Setaria italica var. germanica(Mill.) Schred.)又称为粟,北方称谷子,谷子脱壳为小米,其粒小,直径1mm左右。小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农作物之一,起源于中国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粟生长耐旱,品种繁多,俗称“粟有五彩”,有白、红、黄、黑、橙、紫等各种颜色的小米,也有黏性小米。中国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酿造的。
形态特征
粟
一年生。须根粗大。秆粗壮,直立,高0.1-1米或更高。叶鞘松裹茎秆,密具疣毛或无毛,毛以近边缘及与叶片交接处的背面为密,边缘密具纤毛;叶舌为一圈纤毛;叶片长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45厘米,宽5-33毫米,先端尖,基部钝圆,上面粗糙,下面稍光滑。圆锥花序呈圆柱状或近纺缍状,通常下垂,基部多少有间断,长10-40厘米,宽1-5厘米,常因品种的不同而多变异,主轴密生柔毛,刚毛显著长于或稍长于小穗,黄色、褐色或紫色;小穗椭圆形或近圆球形,长2-3毫米,黄色、桔红色或紫色;第一颖长为小穗的1/3-1/2,具3脉;第二颖稍短于或长为小穗的3/4,先端钝,具5-9脉;第一外稃与小穗等长,具5-7脉,其内稃薄纸质,披针形,长为其2/3,第二外稃等长于第一外稃,卵圆形或圆球形,质坚硬,平滑或具细点状皱纹,成熟后,自第一外稃基部和颖分离脱落;鳞被先端不平,呈微波状;花柱基部分离;叶表皮细胞同狗尾草类型。
分布范围
生长环境
小米生育期仅80d到130d之间,具有耐旱、贫瘠土壤和耐储藏的优势,适合在干旱而缺乏灌溉的地区生长。
营养分析
碳水化合物
小米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为72.0%~79.5%,主要成分是淀粉(约为59.4%~70.2%),其中80%~85%为支链淀粉。小米淀粉中约含2.9%的抗性淀粉。小米中还原糖为1.5%,非淀粉多糖占总碳水化合物的20%~30%。
蛋白质
脂肪和脂肪酸
小米中总脂质含量为5.2%(游离脂质2.2%,结合脂质2.4%,结构脂质0.6%),其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占25.6%,不饱和脂肪酸占74.4%。脂肪酸中的α-亚麻酸和亚油酸是人体中所需的必需脂肪酸,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维生素
矿物质
小米中矿物质的含量约为2.5%一3.5%,如钠、钙、镁、磷、钾,小米中的铁是植物来源的优良铁,可以改善儿童体内的血红蛋白状况。小米中的硒以有机硒的形式存在,国际上普遍认为小米中的硒具有非常好的功效。
栽培技术
地块选择
小米
小米在粘土、砂土均可种植,要达到高产、稳产、优质效果,则需良好的土壤条件以满足其对水、肥、气、热的要求。小米适宜在微酸和中性土壤生长,喜干燥、怕涝,尤其在生育后期,土壤水分过多易发生烂根。因此,宜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方便、土层深厚、质地松软的肥沃壤土或砂壤土。
合理轮作
精细整地
整地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小米播种、出苗以及整个生育期的生长状况。通过精细整地,为小米创造水、肥、气、热协调的土壤环境。
播前应达到“早、深、松、碎、平”的质量标准,以利于小米出苗和根系下扎,使植株生长健壮,为提高产量打下基础。“早”,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早整地,改善土壤理化状况;“深”,适当加深耕作层,深度20cm左右;“松”,表土疏松不板结,达到上虚下实;“碎”,土团细小,无大的前作秸秆、根兜;“平”,厢平沟直,地面平整。
品种选择
不同的小米品种有其自身的特性,生产中应根据自然条件、肥力水平、栽培技术、茬口以及生产用途等选择品种。坡台地、二台地宜选用耐瘠薄抗旱品种;煮稀饭则需选用小粒、口感好、有自然香味的品种。总之以高产、优质、商品性好、适口性佳的品种最好。
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对自留种子做精选和晾晒处理是提高种子质量,保证苗全、苗壮的重要措施之一。首先是精选种子,通过风选或水选,剔除秕谷、杂质。其次是晾晒,播前将种子晾晒1d。建议使用包衣种子,具有出苗率高、防治苗期病虫害效果好的特点。
抢时早播
应根据自然条件、品种特性和茬口确定。春播一般在土壤10cm深处地温达到10~12℃时即可播种;夏播在前作收后及时播种。根据耕作制度、品种特性、茬口等确定播种量,以一次保证全苗为原则。小米播种量过少易造成缺苗断垄,基本苗不足;过多时,幼苗密集,生长纤细,间苗费工费时。如种子发芽率高,种子质量好,土壤水分充足,整地质量高,播种量可少些,反之,宜大。一般每公顷播种量为15~22.5kg。播种深度以4~5cm左右为宜。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通过采用适宜的播种量和栽培管理技术,使单位面积内有足够的苗数(分蘖数)和穗数,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三因素协调发展,从而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科学施肥
不同生育阶段,对氮、磷、钾的要求不同。以有机肥为主,种类很多,如人畜粪、堆肥、沼渣等。中产田每公顷施用15~30t,高产田45~75t,均匀撒施或集中施用。底肥,每公顷施用尿素120~150kg,过磷酸钙600~750kg,氯化钾180~225kg。
适时收获
小米在蜡熟末期或完熟初期应及时收获,脱粒后及时晾晒,干燥保存,以确保丰产丰收。收获过早,籽粒不饱满,影响千粒重,产量下降;过晚,易落粒,遇雨天可能发生霉籽及穗发芽等,影响产量和品质。
主要价值
小米有清热、消渴的功效,可以缓解脾胃气弱、食不消化等症状。食用小米有养益气、补肾气的作用,在五谷中,小米的补肾功效强。小米具有健脾、和胃功效,能治脾胃不和、脾虚久泻、消化不良和积食腹痛等症。小米可以治疗口臭,一定程度上缓解脚气。小米具有美容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