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虾(龙虾科龙虾属节肢动物)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2
中国龙虾
龙虾科龙虾属节肢动物
中国龙虾(学名:Panulirus stimpsoni),别名龙虾、青龙虾、大龙虾,是龙虾科龙虾属节肢动物。一般体长20-35厘米,一般体重500-1500克,最重的可达3000克。其外壳坚硬,体色绿中带褐,并杂有小白点。全身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略呈半圆柱状,头胸甲表面覆有软毛和棘刺,鳃区无刺毛而具有小颗粒。腹部较扁,有小白点,腹肢红褐色,腹部有6节,每一腹节之间背甲中间均有横沟。具2对触角。有5对步足,具黄白色条纹。除雌性第5步足末端呈半钳状之外,其余皆爪状。游泳足4对,薄而软。雄性单肢型,雌性双肢型。尾节较宽,尾肢与尾节构成宽大、柔软、半透明的尾扇。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中国龙虾
拉丁学名
Panulirus stimpsoni
别名
龙虾、青龙虾、大龙虾、斯氏龙虾、金门龙虾
分布区域
中国龙虾分布于东海、南海沿岸浅水以及海南岛沿海,主要分布在中国,在泰国、越南较为少见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纲
软甲纲(Malacostraca)
目
十足目(Decapoda)
科
龙虾科(Palinuridae)
属
龙虾属(Panulirus)
种
中国龙虾
主要特征
体长
一般为20-35厘米
体重
一般为500-1500克,最重可达3000克
中国龙虾一年四季均可捕获,是龙虾类中的主要经济种之一,还富含鲜味氨基酸且氨基酸相对较为均衡,营养价值较高。2009年,中国龙虾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数据缺乏(DD)。中国福建省将其列为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命名与分类
中国学者董聿茂等人于1958年描述了龙虾下目2科3属4种,他对当时尚未发表的中国龙虾(Panulirus stimpsoni)进行了描述,但错误将其鉴定为糙甲龙虾(Panulirus dasypus)。甲壳类分类学家霍特威斯(Holthuis)于1963年发表了在中国分布的中国龙虾(Panulirus stimpsoni),1978年他对此种含模式标本在内的多个标本作了详细的描述和相关分类问题的讨论。
形态特征
中国龙虾一般体长20-35厘米,一般体重500-1500克,最重的可达3000克。其外壳坚硬,体色绿中带褐,并杂有小白点。全身分为两大部分:头胸部、腹部。
无额角,无眼眶,眼睛呈黑褐色,眼上角具褐色和黄白色环带。头胸部略呈半圆柱状,占身体全长的三分之一,头胸甲表面覆有软毛且遍布强大棘刺,前侧缘与两眼柄之间的中央部位无鲜艳斑纹。前缘除眼上角之外,有4枚距离大致相若的大刺。鳃区无刺毛而具有小颗粒。
腹部较为扁平,散布着微小白点,腹肢为红褐色,背面甲壳平滑,腹部有6节,每一腹节之间背甲中间均有横沟,第1腹节无腹肢,第2至第6腹节背甲侧半部各有一下陷的软毛区;腹甲之侧前缘平滑,但第2至第5腹甲后侧缘基部呈齿状。具2对触角,第1对触角较短,分叉成内外2条触鞭;第2对触角有触鞭1条、粗而长,其长度与体长相当,表面生有许多小棘。有步足5对,形状相似,粗壮,具黄白色条纹。雄性第五步足末端爪状,不分叉,仅有1节,游泳足单肢型,无内肢,不发达;雌性第五步足末端呈半钳状,游泳足双肢型,其上附生许多刚毛,利于孵卵。尾节较宽,呈长方形,长于尾肢,尾肢与尾节前部的背方有较多小刺以及短刚毛,尾肢与尾节构成宽大的尾扇,尾扇柔软而半透。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中国龙虾在中国广东西部数量较大,为当地的主要经济种。
栖息环境
中国龙虾生活在7-40米深的海区,栖息于岩礁、珊瑚礁隙缝间,以及乱石堆等处,还有的生活在泥沙质浅海的海底。一般夏季多栖息在较浅的水域,冬季则移居在较深的地方。该物种对洞穴的质地选择并不严格,礁石洞穴、陶管、竹筒、塑料管都适宜,但其对洞穴的形状、大小、方向等都表现出选择性,喜欢具棱角的不规则洞穴及身体易于找到依靠的紧身小洞穴。
游龙虾幼体时期和稚龙虾期的个体多附着于石荫、海草上,或者钻进泥沙里。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中国龙虾食量大、耐饥力强。主要摄食小型蟹类、贝类、藻类、藤壶、海胆等,也摄食腐死或者鲜活的鱼类、虾类、多毛类和棘皮动物等。中国龙虾虽为杂食性动物,但是偏动物食性,尤其是贝类、软甲壳这类天然饵料。甲壳动物蜕壳前需要从旧甲壳中回收钙质,回收方式是产生胃石或使血钙浓度升高。中国龙虾常将贻贝、牡蛎、藤壶、蟹类等外壳咬碎,并食用脱下来的甲壳,食壳是其补充或回收钙质的有效方式。
节律行为
中国龙虾昼伏夜出。在自然光照条件下,中国龙虾白天隐匿于洞穴内,仅在夜间摄食,但如果把饵料投于其栖息洞口,也会离穴取食。日落后,中国龙虾便陆续离穴活动,至翌日太阳升起前回洞。在黑暗环境下,中国龙虾白天也会离穴摄食。觅食高峰有2个:17:00-19:00以及0:00-2:00。
中国龙虾具有迁移性,夏季、冬季会在浅水区和深水区之间做水平移动。
活动特点
中国龙虾行动较为迟缓,受到惊吓时通常会屈腹弹跳,引体向后。其触角的反应较为灵敏,遇到危险常常会通过转动第2触角使其摩擦发出“吱吱”声,用来使对方受惊从而保护自己。游龙虾幼体时期和稚龙虾期的个体拥有比较强的游泳能力,过稚龙虾期后的个体游泳能力变弱,善于用步脚在海底爬行。该物种喜群栖生活,经常厮斗。白天多躲在洞穴,仅露出2对触角及头部,第2触鞭向前摆动或呈“八”字分开以感知外部动向。
生长繁殖
繁殖交配
中国龙虾繁殖季节在4-9月份,盛期在7-8月份,在繁殖季节中国龙虾会向7-10米的浅水区移栖,在浅水处完成产卵,孵化后再移居深水处脱壳。
中国龙虾雌雄异体,雄虾生殖孔位于第五步足基部的生殖突起上,是一较大的肉质突起,中央有孔;雌虾生殖孔位于头胸甲下第三步足基部。
中国龙虾头胸甲长达50-60毫米时便可达性成熟,其卵巢发育有六个阶段,分别为Ⅰ(未发育期)、Ⅱ(发育早期)、Ⅲ(发育期)、Ⅳ(将成熟期)、Ⅴ(成熟期)和Ⅵ(恢复期)。卵块的颜色随着发育从透明状、乳白色、浅黄色、桔黄色和桔红色由浅至深变化。
雌虾产卵前一个月以内两性进行交配。交尾通常在夜间进行。发生在其脱壳后甲壳还柔软时的1-2小时内。雌虾会释放出对雄虾有诱化作用的化学物质,雄虾被刺激后缓慢靠近雌虾,互相用触角轻拍对方约半小时后开始交尾。交尾时间通常为15分钟。一般产卵2次,多者可达3次。雌虾一次可抱卵10万-30万粒。雄虾会把精子射于雌虾的胸板上,雌虾立即分泌胶状物包住精子形成精袋。产卵时雌虾用第五步足半钳状爪抓破精块释放出精子,从第三步足基部生殖孔挤出卵,由第五步足运经精块处受精,再用胶状带系于腹足内肢上。刚产出的卵呈鲜艳橘红色,随胚胎的不断发育,颜色逐渐变浅。胚胎发育后期,卵黄已被大量消耗,颜色浅淡甚至透明。即卵的颜色变化为鲜橘红色、深橙红色、绛红色、绛紫色、灰白色、近透明。
孵化生长
在水温23-30℃,盐度为28-33的条件下,胚胎发育过程约10-20天。当幼体即将孵出时,亲虾会朝垂直方向急速游向水面,后转头向下,用尾扇击水发出声音,幼体即破体而出。起初均匀散于水表,后逐渐向四周游散。中国龙虾一生经历叶状幼体、游龙虾幼体、后游龙虾幼体、稚龙虾和成熟龙虾几个发育阶段。初孵出的幼体称为“叶状幼体”,叶状幼体身体透明,头胸甲长1.5毫米,经过14次脱皮以后成为游龙虾幼体,营底栖生活,经过再一次脱皮则变态为稚虾。雌性个体脱膜后的10-15天便可再次抱卵。
中国龙虾的生长呈现不连续性,从出生到死亡会伴随多次脱壳,每脱一次壳便可增大5%-10%。脱壳前会先找到隐蔽的地方,暂不摄食。刚脱壳时,身体较软,呈淡黄色,静伏不动,3-7天后外壳才变硬,花纹、色彩才逐渐呈现,此时才开始正常活动。不同性别的中国龙虾个体脱壳后的增长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同等条件下雄性个体的脱壳增长率高于雌性个体。
中国龙虾是变温动物,生长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生长的适温范围是15-30℃,具有暖温带种群的生理特性。其还是渗压调节型动物,盐度会影响机体渗透压调节而影响能量消耗,进而影响其生长,适宜的生长盐度为20-36。其寿命约为10年。
人工养殖
培育场地
池养中国龙虾一般需仿照自然海区条件,建造养殖场所时可以选用自然石块,也可采用混凝土构件做蔽体,做成圆形、圆筒形巢穴均可。
亲虾培育
亲虾培育分为2个阶段,非繁殖季节饲养于海区网箱中,繁殖季节则需将亲虾移至室内虾池,投放人工掩体,池面覆以黑色薄膜。通常选择四肢健全、较有活力、受精卵发育正常的虾作为亲虾。
幼体培育
初孵幼体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可采用灯诱法收集。叶状体孵出后主要喂食蛋黄以及贝肉等。培育过程中出现幼体向池壁聚集、不停浮游的现象时,表示池塘缺氧,需往水中充气。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中国龙虾资源日益匮乏,有些产区对其进行灭绝性的滥捕,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养殖进展不大,资源未见明显恢复。
保护级别
2009年,中国龙虾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数据缺乏(DD)。中国福建省将其列为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主要价值
中国龙虾一年四季均可捕获,但主要汛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下旬,是龙虾类中的主要经济种之一,常用刺网缠绕,也可以使用手钓、笼捕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