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脑部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疾病)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3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部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疾病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蛛网膜下腔出血 |
外文名 | 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 |
别名 |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
是否传染病 | 否 |
就诊科室 | 内科 -神 经内科 |
显状部位 | 颅内 |
是否医保 | 是 |
相关检查 | 影像学检查 脑脊液CSF检查 脑血管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
收起
病因
- 蛛网膜下腔出血根据病因可以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某些其他因素也可诱发本病。
-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 指脑表面的血管破裂出血进入蛛网膜下腔,由多种病因引起:
- 高血压脑动脉硬化
- 烟雾病
- 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 其他因素
- 夹层动脉瘤、血管炎、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结缔组织病、血液病、颅内肿瘤、凝血障碍性疾病、抗凝治疗并发症等。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导致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大量饮酒、既往有动脉瘤破裂病史、动脉瘤体积较大、多发性动脉瘤等。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的动脉瘤体积更大,且更常出现多发性动脉瘤。
临床表现
性别、年龄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青壮年更常见,动脉瘤破裂所致者好发于30~60岁,女性多于男性,血管畸形多见于青少年。
起病情况
突然起病,以数秒钟或数分钟速度发生的头痛是最常见的起病方式。患者常能清楚地描述起病的时间和情景。发病前多有明显诱因,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饮酒等;少数可在安静情况下发病。约1/3患者动脉瘤破裂前数日或数周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临床表现
SAH典型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和脑膜刺激征,伴或不伴局灶体征。剧烈活动中或活动后出现爆裂性局限性或全头部剧痛,难以忍受,呈持续性或持续进行性加重,有时上颈段也可出现疼痛。其始发部位常与动脉瘤破裂部位有关。常见伴随症状有呕吐、短暂意识障碍、项背部或辖制疼痛、畏光等。绝大多数病例发病后数小时内出现脑膜刺激征,以颈强直最明显,Kernig征、Brudzinski征可阳性。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出血、视乳头水肿,约25%的患者可出现精神症状,如欣快、谵妄、幻觉等。还可有癫痫发作、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体征如动眼神经麻痹、失语、单瘫或轻偏瘫、感觉障碍等。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头痛、脑膜刺激征等临床表现常不典型,而精神症状较明显。原发性中脑出血的患者症状较轻,CT表现为中脑或脑桥周围脑池积血,血管造影未发现动脉瘤或其他异常,一般不发生再出血或迟发型血管痉挛等情况,临床预后良好。
常见并发症
(1)再出血:是SAH的急性严重并发症,病死率约为50%左右。出血后24小时内再出血危险性最大,发病1个月内再出血的分先都较高。2周内再出血发生率为20%~30%,1个月为30%。再出血原因多为动脉瘤破裂。入院时昏迷、高龄、女性、收缩压超过170mmHg的患者再出血的风险较大。临床表现为:在病情稳定或好转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加深、抽搐、原有症状及体征加重或重新出现等。确诊主要依据上述表现、CT显示原有出血的增加或腰椎穿刺脑脊液含血量增加等。
(2)脑血管痉挛:是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大约20-30%的SAH患者出现脑血管痉挛,引起迟发性缺血性损伤,可继发脑梗死。早发性脑血管痉挛出现于出血后,历时数分钟或数小时缓解;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始发于出血后3~5天,5~14天为高峰,2~4周逐渐减少。临床表现为意识改变、局灶神经功能损害(如偏瘫、失语等),动脉瘤附近脑组织损害的症状通常最严重。
(3)脑积水:约15-20%的SAH患者会发生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急性脑积水于发病后1周内发生,由于血液进入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形成血凝块阻碍脑脊液循环通路所致,属畸形阻塞性脑积水;轻者表现为嗜睡、精神运动迟缓和记忆损害,重者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大部分可随出血被吸收而好转。迟发性脑积水发生于SAH后2~3周,为交通性脑积水。表现为进行性精神智力障碍、步态异常及尿便障碍。脑脊液压力正常,故也称正常颅压脑积水,头CT或MRI显示脑室扩大。
(4)其他:5%~10%患者可发生抽搐,其中2/3发生于1个月内,其余发生于1年内。5%~30%患者可发生低钠血症和血容量减少的脑耗盐综合征,或者发生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所致的稀释性低钠血症和水潴留,上述两种低钠血症需要在临床上进行鉴别;还可出现脑心综合征和急性肺功能障碍,与儿茶酚胺水平波动和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检查
影像学检查
1、头颅CT:是诊断SAH的首选方法,CT显示蛛网膜下腔内高密度影可以确诊SAH。根据CT结果可以初步判断或提示颅内动脉瘤的位置:如位于颈内动脉段常是鞍上池不对称积血;大脑中动脉段多见外侧裂积血;前交通动脉段则是前间裂基底部积血;而出血在脚间池和环池,一般无动脉瘤。动态CT检查还有助于了解出血的吸收情况,有无再出血、继发脑梗死、脑积水及其程度等。CT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的敏感性在24小时内为90-95%,3天为80%,1周为50%。
2、头MRI:当病后数天CT的敏感性降低时,MRI可发挥较大作用。4天后T1像能清楚地显示外渗的血液,血液高信号可持续至少2周,在FLAIR像则持续更长时间。因此,当病后1-2周,CT不能提供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证据时,MRI可作为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和了解破裂动脉瘤部位的一种重要方法。
脑血管影像学检查
- 1、脑血管造影(DS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最有价值的方法,阳性率达95%,可以清楚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大小、与载瘤动脉的关系、有无血管痉挛等,血管畸形和烟雾病也能清楚显示。条件具备、病情许可时应争取尽早行全脑DSA检查以确定出血原因和决定治疗方法、判断预后。但由于血管造影可加重神经功能损害,如脑缺血、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等,因此造影时机宜避开脑血管痉挛和再出血的高峰期,即出血3天内或3~4周后进行为宜。2、CT血管成像(CTA)和MR血管成像(MRA):CTA和MRA是无创性的脑血管显影方法,但敏感性、准确性不如DSA。主要用于动脉瘤患者的随访以及急性期不能耐受DSA检查的患者。3、其他:经颅超声多普勒(TCD)动态检测颅内主要动脉流速是及时发现脑血管痉挛(CVS)倾向和痉挛程度的最灵敏的方法.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明确动脉瘤尺寸、部位、单发或多发,有无血管痉挛。
- 还可检查动静脉畸形的供应动脉和引流静脉,以及侧支循环情况。
- 还可以帮助判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
- 磁共振成像
- 可以帮助排除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脑肿瘤等疾病。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及免疫学检查有助于寻找出血的其他原因。
腰椎穿刺,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进行化验帮助诊断。
脑脊液(CSF)检查
诊断
- 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意识障碍、颈部僵硬等不适。
- CT检查发现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影,或腰椎穿刺发现血性脑脊液,可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 如果CT检查未发现异常或没有条件进行CT检查时,可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腰穿CSF呈均匀一致血性、压力增高等特点作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
鉴别诊断
1、脑出血深昏迷时与SAH不易鉴别,脑出血多于高血压,伴有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和体征。原发性脑室出血与重症SAH临床难以鉴别,小脑出血、尾状核头出血等因无明显肢体瘫痪易于SAH混淆,仔细的神经功能检查、头颅CT和DSA检查可资鉴别。
2、颅内感染 各种类型的脑膜炎如结核性、真菌性、细菌性和病毒性脑膜炎等,虽有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但常先有发热,发病不如SAH急骤,CSF形状提示感染而非出血,头CT无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等特点可以鉴别。
4、其他 有些老年人SAH起病以精神症状为主,起病较缓慢,头痛、颈强直等脑膜刺激征不明显,或表现意识障碍和脑实质损害症状较重,容易漏诊或误诊,应注意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并行头颅CT或CSF检查以明确诊断。
治疗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需要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医生会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并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药物或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 高血压
- 急性期患者往往出现高血压,尼卡地平、乌拉地尔等能有效控制血压。
- 颅内压高
- 一般处理及对症处理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体征变化,保持气道通畅,维持呼吸、循环稳定。安静卧床,避免激动及用力,保持大便通畅,可对症应用镇静镇咳及抗癫痫类药物。
- 头痛
- 再出血
- 抗纤溶酶药物(如氨基己酸、氨甲苯酸、酚磺乙胺)可以降低再出血的发生,但也可能引起局灶性脑缺血。
- (1)安静休息,绝对卧床4-6周;(2)控制血压,患者可能因为剧痛导致血压升高,注意去除疼痛等诱因。(3)应用抗纤溶药物,以防动脉瘤周围血块溶解引起再出血,常用药物有氨基己酸、氨甲苯酸等;(4)外科手术消除动脉瘤是防止动脉瘤性SAH再出血最好的办法。
- 脑水肿
- 脑血管痉挛
- 尼莫地平、盐酸法舒地尔等可以预防和缓解脑血管痉挛。
- (1)维持血容量和血压,必要时予胶体液扩容、多巴胺静滴,3H疗法(高血容量、升高血压、血液稀释)在国外较多用于治疗SAH后脑血管痉挛。(2)早期使用尼莫地平等钙离子拮抗剂。(3)早期手术去除动脉瘤、移除血凝块。
- 癫痫发作
- 在出血早期可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
- 如果有癫痫发作史、脑实质血肿、脑梗死或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等危险因素,可以使用抗癫痫药物。
- 防治脑积水
手术治疗
- 手术治疗的目的为了预防再出血。如果存在动脉瘤、颅内动脉畸形,以手术治疗为主。
- 手术治疗消除动脉瘤,可有效防止脑部再出血,常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或动脉瘤夹闭术。
- 对于颅内血管畸形者,常采用脑动静脉畸形整块切除术、供血动脉结扎术、γ-刀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等。
危害
治疗后的效果
- 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后的效果与病因、年龄、动脉瘤部位和大小、是否存在并发症、是否及时治疗等因素有关。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总体预后不佳,总死亡率为25%,幸存者的致残率接近50%。
- 可出现偏瘫、瘫痪、记忆力下降、痴呆、精神障碍等后遗症。
发病机制
动脉瘤是动脉壁因局部病变(可因薄弱或结构破坏)而向外膨出,形成永久性的局限性扩张。动脉瘤的形成可能是由动脉壁先天性肌层缺陷或后天获得性内弹力层变性或两者联合作用导致。所以动脉瘤的发生一定程度上有遗传倾向和家族聚集性。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一级亲属中,约4%患有动脉瘤。但颅内动脉瘤不完全是先天异常造成的,相当一部分是后天生活中发展而来的,随着年龄增长,动脉壁的弹性逐渐减弱,在血流冲击等因素下向外突出形成动脉瘤。
无论是动脉瘤破裂、动静脉畸形病变血管破裂还是血压突然增高使血管破裂其他情况,均导致血流入脑蛛网膜下腔,通过围绕在脑和脊髓周围的脑脊液迅速扩散,刺激脑膜,引起头痛和颈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后还会使颅腔内容物增加,压力增高,并继发脑血管痉挛。后者系因出血后血凝块和围绕血管壁的纤维索之牵引(机械因素),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间形成的神经肌肉接头产生广泛缺血性损害和水肿。另外大量积血或凝血块沉积于颅底,部分凝集的红细胞还可堵塞蛛网膜绒毛间的小沟,使脑脊液的回吸收被阻,因而可发生急性交通性脑积水或蛛网膜粘连,使颅内压急骤升高,进一步减少了脑血流量,加重了脑水肿,甚至导致脑疝形成。以上均可使患者病情稳定好转后,再次出现意识障碍或出现局限性神经症状。后交通动脉瘤的扩张、出血可压迫邻近动眼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动眼神经麻痹(表现为眼球活动障碍)。也可能因血液刺激下丘脑,引起血糖升高、发热等内分泌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紧急处理
预防
- 戒烟限酒。
- 积极治疗高血压,避免情绪波动,有效控制血压。
- 发现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疾病,要及时治疗。
疾病预后
约10%的患者在接受治疗以前死亡。30天内病死率约为25%或更高。再出血的病死率约为50%,2周内再出血率为20-25%,6个月后的年复发率为2-4%。影响预后最重要的因素是发病后的时间间隔及意识水平,死亡和并发症多发生在病后2周内,6个月时的病死率在昏迷患者中是71%,在清醒患者中是11%。其他因素,如老年的患者较年轻患者预后差;动脉瘤性SAH较非动脉瘤性SAH预后差。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病程及预后取决于其病因、病情、血压情况、年龄及神经系统体征。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较差,脑血管畸形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较易于恢复。原因不明者预后较好,复发机会较少。年老体弱者,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血压增高和颅内压明显增高或偏瘫、失语、抽搐者预后均较差。
参考资料
[1]
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治疗方法-鉴别,检查,预防,日常生活护理-注意事项-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 https://www.dayi.org.cn/disease/1113304[引用日期2021-11-29]
相关合集
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共7个词条7301阅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种脑血管疾病。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本病的发生,与血管病变、血流减少、血液成分改变等多种因素有关。可表现为一只眼睛视力突然模糊或失明、一侧脸部或身体突然麻木。或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站立不稳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症状常会自行消失,治疗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它再次发生,或防止脑卒中发生。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个方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会造成脑功能损害,从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患者经治疗后,预后良好。部分患者可能会继续发作;少数患者可能会发展为脑梗死。
脑梗死
脑血管疾病
脑出血
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
查看更多
相关视频
全部
2531次播放02:05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救治原则
632次播放01:25
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
441次播放02:37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手术方法是什么
422次播放01:59
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哪些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