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结晶(水的温度降低后形成的固体)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3
水结晶
水的温度降低后形成的固体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水结晶 |
外文名 | waterof crystallization |
包括2 | 寒冷状态下雾 |
液态 | 到气态时形成 |
包括1 | 雪、霜 |
观察仪器 | 高倍显微镜 |
类型 | 常见的自然现象 |
收起
现象描述
产生机理
自然界中液体凝固成晶体的过程叫做结晶。水(H₂O)会在特定的环境下形成固体,水的固态——冰,一般是呈多晶体状态,虽然和晶体一样有固定的熔点,但有一些晶体特征它不具备,如各向异性和规则形状。由于冰不具备规则的质点排列形状,因此冰的微观形态是不固定的。从微观上看,水在温度降低到凝固点以下且有凝结核的情况下,会首先结晶成单晶,然后以单晶为凝结核继续结晶,形成形状各异的结晶(多晶)。受结晶时的温度、压力、杂质等很多因素的影响,水结晶(多晶)的微观形状各不相同。
研究历史
如果晶体向两个六角形的面的方向生长,就会变成一个柱状晶体;而如果向六个正方形面的方向生长,则会形成一个片状的六边形晶体
晶体生长方向很大程度上决定晶体形状
在此基础上,片状或柱状晶体还能长成更加复杂的结构,最终形成各式各样的雪花。
雪花的形成过程
Kenneth Lebbrecht发现,温度和湿度是决定雪花形状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如果结晶温度在-5℃到-10℃之间,晶体更容易形成柱状或是针状的结构。而在-15℃左右的情况下,水气倾向于结成片状的雪花。至于雪花的复杂程度,则和湿度有关。湿度越小,雪花的形状就越简单。
雪花的形状和温度以及湿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