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菝葜科菝葜属木本植物)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3
土茯苓
菝葜科菝葜属木本植物
土茯苓(拉丁学名:Smilax glabra Roxb.),又名禹余粮、刺猪苓、山地粟等,为菝葜科(拉丁学名:Smilacaceae)菝葜属攀援灌木。常长于海拔1800米以下的林中、灌丛下、河岸或山谷中;适宜在砂质壤土或者粘壤土中生长;具有攀援习性。在世界范围内,越南、中国、泰国、印度等国家均有分布;在中国主要产于甘肃南部和长江以南各省区。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土茯苓
拉丁学名
Smilax glabra Roxb.
别名
禹余粮、刺猪苓、山地粟、冷饭团、仙遗粮、山猪粪、毛尾薯等
分布区域
世界分布:泰国、越南、中国、印度
中国分布:甘肃南部以及长江以南各省区直到台湾岛、海南岛和云南。
科学分类
界
植物界(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
木兰纲(Magnoliopsida)
目
百合目(Liliales)
科
菝葜科(Smilacaceae)
属
菝葜属(Smilax)
种
土茯苓(Smilax glabra Roxb.)
土茯苓根状茎褐色,长有肥厚块状结节;茎长1~4米,光滑无刺;单叶互生,叶片薄革质,为长圆形或椭圆形披针形;花单性,雌雄异株,小花呈绿白色,六棱状球形;果实为球状浆果,具粉霜。花期7-11月,果期11月至次年4月。
土茯苓作为一味中药材被收录于中国药典,药用部位为干燥茎根,在中国具有一千五百余年的药用历史,具有较高药用价值和临床发展潜力。
历史记载
名称记载
土茯苓有禹余粮、刺猪苓、土萆薢、山地粟、冷饭团、仙遗粮、山猪粪、毛尾薯等别名。“土茯苓”一名最早记载于中国明朝兰茂所编写的《滇南本草》之中,诸多本草对于土茯苓的称呼各异,甚至出现了混淆的情况。在《本草纲目》之后的本草典籍中,多数将土茯苓作为正式名称。
药用历史
土茯苓是一味常见中药,在中国已有一千五百余年的药用历史,被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收录,药用部位为干燥茎根。
在中国医药类古籍中对于土茯苓性味的记载,最早由《本草拾遗》中记载为”味涩“,在《证类本草》中也有相同记载,但《本草图经》《滇南本草》以及《新刊药性要略大全》对其皆记载为“味甘”。起初除对于味“涩”和“甘”记载不一致,无典籍对归经有所记载,直至《本草纲目》对其记载为:“味甘、淡,平,入厥阴、阴阳二经而兼乎他经”,后世典籍对其记载皆沿用此描述,在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记载为“甘、淡,平。归肝、胃经。”各代本草典籍对于土茯苓描述基本互相吻合,具有古今一致性。
形态特征
根茎
茎长1~4米,整枝光滑,无刺;根状茎为褐色,横生土中,生有多数须根,每相距一定距离长有肥厚块状结节,块根状根状茎直径2~5厘米、长5~12厘米,可深入土中达1米有余,具有坚硬、不平整的外皮,茎内部粉质,呈黄白色且密布淡红色小点。
叶
单叶互生,叶片为薄革质,,呈长圆形或椭圆形披针形,长5~12厘米,宽1~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呈楔形或圆形,全缘,表面为绿色,下面常被白粉,基出脉3~5条,主脉显著,细脉网状;叶柄长1~2厘米,略呈现翅状,脱落点位于近顶端,具狭鞘,有卷须。
花
花单性,雌雄异株,伞状花序腋生;花序梗极短,仅1~3毫米;小花梗纤细,长1~1.7厘米,基部有多枚三角形宿存小苞片,与膨大的花序托呈莲座状;花呈绿白色,小,六棱状球形,直径3毫米左右;具六个花被裂片,二轮;雄花的外花被片为近扁圆形,宽2毫米左右,为兜状,背面中央具有纵槽,内花被片近圆形,宽1毫米左右,边缘具有不规则齿状,雄蕊靠合,花丝极短,花药较花丝长,退化雌蕊缺;雌花外形近似于雄花,但内花被片边缘无齿,具有3枚退化雄蕊,子房上位,柱头3歧,微微反曲。
果
土茯苓果实为球状浆果,直径6~8毫米,成熟时为紫黑色,具有粉霜,干燥时有褶皱,内含种子1~3枚。
种子
种子为椭圆形,长4~5毫米,直径3~4毫米,桔红色,表皮光滑,一端具有小黑色种脐,另一端有直径1.5毫米左右的黑褐色斑。种皮薄,质地坚硬,胚乳占据种子极大部分,为黄白色,成熟期为9~10月。
物种分布
生长习性
土茯苓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干旱和荫蔽;常生长于海拔1800米以下的林中、灌丛下、河岸或山谷中,也见于林缘与疏林中;适宜在砂质壤土或者粘壤土中生长;具有攀援习性。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土茯苓依靠种子繁殖,花期在7~11月,果期为11月至来年4月。
人工繁殖
土茯苓的人工繁殖通常以种子繁殖为主,亦可采用组织培养繁殖。
种子繁殖
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天的3月下旬~4月上旬,在条沟中均匀撒播种子,覆土后保持土壤湿润,待生长到一定程度时进行定植;生长期需要经常松土,苗高30cm左右时应当搭架以供其藤蔓攀援。
组织培养繁殖
使用土茯苓的根状茎作为外殖体,在合适培养基进行诱导芽的分化,在苗芽风化后可转入继代增殖培养基进行继代增殖。新芽长到合适的大小时,须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根的诱导分化。待苗生根后通过自然散射光炼苗数天,即可进行移栽。
栽培技术
选地移栽
土茯苓比较粗生,对土质要求不严,适合在土层深厚、肥力大,排水能力好的砂质壤土或粘质壤土中种植。可于春天采用条播法播种,两周左右出苗,待苗高约10厘米时进行移栽即可。
田间管理
土茯苓是攀援状灌木,需要为其搭设棚架以供其攀援。同时,需要注意田间除草与追肥。
采收
药用价值
相关研究
土茯苓包含黄酮类、苯丙素类、甾体类、有机酸、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土茯苓中所包含的的落新妇苷与多糖物质可以抑制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以及抑制部分炎症基因的表达,从而达到抗炎作用。并且其提取物对于常见白色念珠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活性物质落新妇苷还有镇痛的效果。
药材鉴别
常见混淆品
土茯苓根茎较小,且常深埋于土壤之中,因而不容易挖掘,资源紧缺,产生了众多混用品和代用品,主要为同科菝葜属和肖菝葜属(拉丁名:Heterosmilax)的多种植物。如菝葜属的圆锥菝葜、菝葜、马甲菝葜、无刺菝葜等;肖菝葜属的短柱肖菝葜、肖菝葜等;以及薯蓣科(拉丁名:Dioscoreaceae)棉萆葜、粉萆葜和福州薯蓣等。这些混用品与土茯苓外形相似,加工为中药饮片后更易混淆,需要科学的鉴别方式才能分辨出正品土茯苓。
性状鉴别
本品略呈圆柱形,稍扁或呈不规则条状,有结节状隆起,具短分枝,表面棕黄色或灰褐色,凹凸不平,有坚硬的须根残基,分枝顶端有圆形芽痕,外皮或具不规则裂纹,并残留有鳞叶。质地坚硬,切片为长圆形或不规则,厚1~5毫米,边缘不齐;切面可见点状维管束和小亮点,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水湿润后有粘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