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明朝京师及后期留都)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4
应天府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
明朝京师及后期留都
历史沿革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以应天府建为南京,以开封府建为北京。
明朝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正月,朱棣正式迁都北京顺天府,改北京名为京师,改南京应天府为留都,行“两京制”。朱棣称帝后的南京,仍留有有完整的机构。
都城规模
城垣
南京明城墙包括明朝京师应天府(南京)的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墙,今多指保存完好的京城城墙,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南京明城墙始建于元朝至正廿六年(1366年),完工于明朝洪武廿六年(1393年),历时达28年,动用全国1部、3卫、5省、37府、162州县,共28万民工,约3.5亿块城砖,终完成京师应天府四重城垣的格局。
南京明城墙的营造一改以往都城墙取方形或矩形的旧制,在六朝建康城和南唐金陵城的基础上,依南京山脉、水系的走向筑城。得山川之利,空江湖之势。南以外秦淮河为天然护城河、东有钟山为依托、北有后湖为屏障、西纳石城入城内,形成独具防御特色的立体军事要塞。其中京城城墙蜿蜒盘桓35.3千米,现仍完整保存25.1千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墙,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垣,并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大城墙,而京城之外的外郭城墙更是超过60千米,为世界历史之最。
应天府
南京明城墙高坚甲于海内,据岗垄之脊,依山傍水而建,是中国礼教制度与自然相结合的典范,也是古代都城建设的杰出代表。其作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无论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国内外城墙都无法与之比拟,是继中国长城之后的又一宏构。
皇宫
【皇宫详细内容参见“南京故宫”词条】
南京故宫是明朝京师应天府(南京)的皇宫,又称明故宫,旧称紫禁城,皇城面积6.53平方千米,宫城面积1.16平方千米,是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被称为“世界第一宫殿”。南京故宫作为中国宫殿建筑的集大成者,是遵循礼制秩序的典范,其建筑形制为北京故宫所继承,是北京故宫的蓝本,明清官式建筑的母本。
行政区划
治所
辖区
一共有八个县。
- 江浦(县治在今南京市浦口区)。本六合县浦子口巡检司,洪武九年六月改为县,分析和、滁二州以及江宁县土地增加了。二十五年七月移到江北新开路口,并设巡检司在旧治。东南濒临大江,有江淮卫,洪武二十八年正月设置。又有西江口巡检司。
人口户数
明代中叶,南京城人口达120万,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
史书记载
《明史·地理志》。
相关合集
明朝南直隶的行政区划
共18个词条1315阅读
苏州府
清朝时期的地名
松江府
地区行政建制区
常州府
明、清两代常州的行政建制
查看更多
历史上四大天府
共4个词条655阅读
顺天府
明朝、清朝设于京师的最高行政机关
承天府
明朝承天府(今湖北钟祥市)
奉天府
清朝奉天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