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主义学派(历史主义学派)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4
历史主义学派
历史主义学派是从批判理性主义之中演化而来的一个科学哲学派别。它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之末,流行于60年代之初,仍具有相当影响。
学派起源
主要学术观点
1.反对把科学看作是若干孤立命题的逻辑结合,认为科学是由许多相互联系依存的命题、定律和原理所构成的统一整体。
2.认为科学理论的提出不是通过经验事实的归纳,而依赖于灵感。
4.反对将科学发展仅仅看成是量的积累,或仅仅是质的飞跃,认为科学发展模式是量变和质变交替的模式。
主要学说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理论
1962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阐述了库恩完整的科学观,其中提出的“范式”概论是重要的理论概念,也是把握其科学哲学理论的关键。库恩认为:“‘范式’这个概念与‘科学家集团’或‘科学共同体’这个概念是密切相关的,它是‘科学家集团’或‘科学共同体’的成员们所共同具有的东西。”
①他所说的“科学共同体”,就是指在科学发展的某一历史时期某学科领域中持有共同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科学家集团。他说:“科学共同体是由一群经历了相同的教育和业务的传授、吸收了相同的技术文献、获得了相同的学科训练的科学专业的从事者所组成的”;
②库恩认为“科学专业就是由这样一些共同体所分别承担并推向前进的。”在确定科学共同体的基础上,库认为是范式决定共同体内专业充分交流、专业见解一致的特点。
(二)科学发展图式——科学革命的结构
(三)两种思维形式
库恩认为人的思维一般分为两种,即发散型和收敛型思维。所谓发散型思维,就是说人们常常自由地向不同方向自由地进行思维,不断抛弃旧的答案和开辟新的方向。库恩认为全部科学工作都具有某种发散型特征,在科学发展最重大事件的核心中都有很大的发散性。收敛式思维是受一致意见制约的人们进行的教条性思维,它使人们的注意力全部收敛,聚集在某一共同理论方面和点上,思维方式也有严格模式。收敛型思维同样是科学进步所不可缺少的。
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理论
伊姆雷·拉卡托斯
(一)精致的证伪主义
拉卡托斯近四十岁时受波普尔影响,成为批判理性主义者。20世纪60年代末,他吸取库恩的思想,原则地修改了波普尔科学哲学理论,建立起自己的科学哲学。
拉卡托斯指出,库恩仅仅理解波普尔的素朴证伪主义,而不懂得在其内还含有合理的精致证伪主义因素,而且库恩的范式理论的心理学基础是非理性主义的,所以他在争论中站在波普尔一边。但他同时认为,素朴证伪主义至少有两点不符合科学史。一是认为检验只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两军对垒;二是认为对垒之惟一有意义结果是证伪、反驳。在此基础上,拉卡托斯提出“经验不能证伪理论”的著名主张,他说:“我与波普尔的观点的最主要的区别是,在我看来理论并不能是他所认识的那样,可能很快被经验证伪,经验的破坏性的反驳,并不能淘汰一个理论。”
(二)科学研究纲领
拉卡托斯认为,科学的最基本单位(单元)不是各个孤立的理论和命题,而是互相联系,有内在严密结构的完整的理论系统。一个科学理论提出以后,常常以增加辅助假说,使之对否证“免疫”。这样,理论就常常经历一系列变化,而形成一个理论系列,这就是“科学研究纲领”,它是一组具有严密内在结构的科学理论系统。“科学研究纲领”由四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1、硬核,它是科学研究纲领的基础理论部分或核心部分,包含基本假设和基本理论。2、保护带,它是科学理论系统的硬核的保护带,由许多辅助性假说构成,其任务在保卫硬核不受到经验事实的反驳。3、保护硬核的反面启示规定——反面启示法,这是一种方法论上的反面的(或消极的)禁止性规定。4、改善和发展理论的正面启示规定——正面启示法,这是一种积极的鼓励性规定。它提倡并鼓励科学家们通过增加、精简、修改或完善辅助性假设等办法,以发展整个科学研究纲领。
(三)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在科学研究纲领理论的基础上,拉卡托斯提出了一个与波普尔、库恩都不同的新的科学发展动态模式。这个模式大体可以公式化如下: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科学研究纲领的退化阶段。
新历史主义学派
学术起源
历史主义学派的科学哲学理论,自从库恩特别是费耶尔阿本德提出“无政府主义认识论”以后,非理性主义思潮泛起,受到众多的非难和批评。于是有一些科学哲学家,他们一方面批判库恩和费耶尔阿本德的非理性主义,另一方面又继承了历史主义学派将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相结合的思想。从而逐渐形成了新历史主义学派。1969年,西方科学哲学界在美国伊利诺斯州厄巴那召开学术会议,会上库恩及费耶尔阿本德的观点受到各方面批判。会议以“科学理论的结构”为中心议题,夏佩尔在题为《科学理论及其信息域》的学术报告中,提出了“信息域”理论,得到了众多的好评。这次会议结果使一些原来赞同库恩观点的科学哲学家;开始转向批判库恩及费耶尔阿本德。伊利诺斯大会以后,夏佩尔等人继续撰文著书,进一步批判库恩及费耶尔阿本德的观点,建立自己的学说。1978年,在内华达召开的学术会议,对十年来新历史主义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并集中讨论了科学发现问题。内华达会议标志新历史主义的进一步成长。
主要学说——信息域理论
夏佩尔主要著作有《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选编1965)、《伽利略的哲学研究》(1974)、《理由及知识的探索》(1984)、《科学的哲学中的观察概念》等。
信息域的概念
在科学中,一系列信息逐渐集合成为一个信息域,它有下述特征:
1.构成信息域的各个信息项之间具有某种联系。
2.如此联系着的信息域蕴含着某个问题。
3.这个问题是很重要的。
4.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已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能满足这些条件的信息体为‘信息域’。
夏佩尔的“信息域”概念,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学科研究领域”这一概念,但比较灵活,它可以指具体科学领域,也可以指跨学科的领域,甚至可以指个别科学家的特殊研究领域。夏佩尔提出这一概念,是为了反对在科学发现理论中的逻辑实证主义所持的预设主义,以及老历史主义学派与之相反的相对主义。夏佩尔认为他的信息域概念既包含事实,同时又包含着理论。
主要观点
夏佩尔认为,要承认科学发现是理性的,就必须承认科学的发现在方法论上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科学认识是主体性与客观性的统一。科学知识的主体性与客观性在科学实在论基础上的统一,是当前科学哲学的历史任务。承认科学理论是对客观实在的认识或描述,但认为科学知识并不是不可错的绝对真理,它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和新旧理论的迅速更替中。科学在迅速发展中表现出来的科学知识相对性,并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信念的改变,即单纯主体性的变化,而是对客观实在的认识深化。夏佩尔在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的绝对主义和老历史主义学派的相对主义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理性主义科学哲学观。他认为他的哲学是迄今为止第一个真正毫不妥协的经验主义哲学;其目的是想表明在没有先验的绝对、必然或其对立物的情况下,知识是如何可能的。